易建聯倒下了:了卻天下事,贏得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2020-09-10 陸青


2013年4月13日,湖人主場面對勇士,科比面對巴恩斯持球突破,卻意外倒地不起。賽後,他被確診為跟腱斷裂。

7年後,CBA總決賽,易建聯面臨了同樣的境況:毫無徵兆,沒有對抗,轟然倒地,依舊是跟腱斷裂。

科比的跟腱,幾乎承載了一個時代的重量,從那天起,他離總冠軍越來越遠,直至退役。受傷那年,他34歲。

易建聯,紙面年齡33歲,參照科比的情況,這恐怕是易建聯職業生涯的又一個分水嶺,甚至,是最後的謝幕演出。

易建聯這一傷,讓中國籃球的未來,變得越發迷茫。

科比的傷,幾乎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超級巨星的新老交替,大概從那時起。

對於中國人來說,易建聯也代表了一個時代,不同於姚明時代的輝煌,易建聯的時代,起起落落,掙扎又彷徨。

科比的職業生涯堪稱完美,他很多次問鼎籃球世界最頂峰的桂冠。

而易建聯的職業生涯,卻總給人惋惜的感覺:他的隊友能更強些就好了、他要是能晚生十年就好了、當時要是能理解他就好了......

對於籃球來說,易建聯似乎永遠在路上。


2013年,菲律賓亞錦賽,易建聯領銜的中國男籃,爆冷輸給中華臺北,名列亞錦賽第五,折戟而歸。

剛剛扛起男籃大旗的易建聯,遭到了普遍的質疑,和無法想像的謾罵。

但是,這在易建聯的人生裡,還不算最灰暗的時期。

把時間往前推兩年,易建聯尚在大洋彼岸的NBA苦苦掙扎。也許是姚明的成功,讓人們忘記了在美國立足有多難,那時人們對易建聯很不滿意。蓮妹、太空易、每場只打三分鐘......各類段子層出不窮。

那三年,是易建聯最灰暗的時期,被認為無法在美國立足,也無法帶領國家隊走向勝利。

回頭看,易建聯的NBA生涯,其實並沒有很差,在他之後,再也沒有中國人,可以在美國拿出相同的表現。

但當時自信的球迷並沒有意識到,中國籃球的拐點早已到來,而易建聯,已經是最後的希望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輸給中華臺北,不過是歷史的必然。

易建聯不喜歡說話,他總是沉穩又低調,這讓他不那麼討媒體歡迎。很多人都記得,那時的報刊電視,總是在質疑他的實力,想要從他的嘴裡,套出些話來。

但阿聯總是沉默,他只是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術,也越來越有了領袖的氣質。

他的打法,有點重劍無鋒的意思。並沒有過多的技巧,但卻出奇的實用和全面。越來越穩定的翻身跳投,慢慢發展起來的三分球,恰巧和時代重疊。

穩定的發揮,讓他成為國家隊的定海神針。

2015年,易建聯一雪前恥,帶隊拿下亞錦賽冠軍,並獲得賽事MVP,再次登頂亞洲。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與姚明時代的氣勢恢宏不同,這個冠軍來的很不容易。

易建聯不斷的轉身,跳投,扣籃,許多次幫球隊化險為夷,才終於披荊斬棘,登上領獎臺。

這時候,球迷們才緩過味來。

原來中國男籃,早就不如當年了,這場曠日持久的衰退,與易建聯無關,相反,他已經是中國男籃最後的遮羞布了。

那一年,風向突然變了,之前的質疑和謾罵悄然無聲,取而代之的,是對易建聯的尊重和惋惜。

然而易建聯依舊沒有辯解,還是和以前一樣,淺淺的微笑著。

三天前,易建聯跟腱斷裂,毫無徵兆的倒下。

經常看球的人都知道,沒有對抗的受傷,是最讓人揪心的。

杜蘭特、科比、羅斯,都經歷過無對抗情況下的重大傷病。

果然,他被確診為跟腱斷裂。

我們很難想像,受傷瞬間,阿聯承受的痛苦,以及內心的活動。

但我們能看到,他要求隊友放下他,讓他站立著離開球場,我們也能看到,在最後的頒獎儀式上,他被徐傑背著,露出標誌性的微笑。

20年的自律與努力,終於讓他在後姚明時代,穿過謾罵與質疑,重新站立起來。

但中國男籃,在易建聯的苦苦支撐下,依舊無法回到從前的輝煌。

這不是易建聯的錯,相反,他總是扮演了遮羞布和背鍋者的角色。他想要努力改變現狀,但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更多時候,他都無能為力。

人們總是惋惜:易建聯生不逢時,但阿聯總是微笑,從不為自己辯解。

他太累了,這一次,無論是退役還是復出,都應該給他掌聲。

只是,中國男籃的未來,他恐怕再也顧不上了。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本文陸青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每日詩詞 | 宋·辛棄疾《​破陣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醉夢裡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當年的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隊演奏北疆歌曲。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可憐已成了白髮人!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夢裡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當年的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隊演奏北疆歌曲。可憐已成了白髮人!醉裡:醉酒之中。挑燈:撥動燈火,點燈。 看劍:查看寶劍。準備上戰場殺敵的形象。說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際也不忘抗敵。八百裡:指牛。《世說新語·汰侈》「晉王愷有良牛,名『八百裡駁』」。後詩詞多以「八百裡」指牛。麾:軍旗。麾下:指部下。炙:烤肉。五十弦:本指瑟,泛指樂器。 翻:演奏。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淺論辛棄疾豪放詞的美學意涵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這首作品共有六十二字,其中平聲之用字雖有三十三字,然似乎作品的聲調並非傾向於和諧、舒徐的,究其原因,霍松林認為「上下兩片各有兩個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對的,即上句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為『平平仄仄平平』,這就構成了和諧的、舒徐的音節。
  • 宋詞裡的俠客夢:4首詞從書劍飄零到劍嘯長虹,贏得生前身後名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北宋建立以來,就奉行文人統兵的策略,為的是避免軍隊成為將領的私人財產,再鬧出新的「黃袍加身」的鬧劇來。在對抗遼和西夏的戰場上,雖然也出了楊家將這樣的武將世家,但應該不難看出統帥一定都還是文官。
  • 烏有帝國(十二)了卻帝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敞開大門與之賭博,勝了,贏得的不過是窮人家那些細微價賤用處不大的物品,對富人的財產增值毫無用處;如果輸了呢?富人家的房屋、田產、財物全部為窮人所有。而對賭博這事,窮人天天玩很精通,卻是富人的短處。生為開放,死為開放,威風一時,帝國書萬言,生前開放王;成也保守,敗也保守,烏有百世,汗青成雙壁,身後保守牛。-未完待續,敬請期待:烏有帝國(13)特別說明:文章非紀實體,有實有虛,因此,切勿對號入座。
  • 未曾了卻身前身後事,終化為一抔黃土塵歸塵土歸土
    (二)身前身後事泛宅江湖上,蕭蕭兩鬢皤。只知衣可典,不厭客來多。文富家安有,名高實若何。身前身後事,令我起悲歌。宋朝——釋道璨 《哭馮深居常簿》縱然聰慧如賭王何鴻燊,也沒有了卻身前身後事。沒有將子女安頓好,雖然有大把的財富,但財富並不能代表一切。
  • 品讀《破陣子》,因為這三個原因,我們該為值得驕傲事拼搏
    辛棄疾這首《破陣子》是辛棄疾和好友陳亮相見之後又匆匆分別時,特地寫給好友的,詞的附標題便是「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戰馬飛馳,烈弓驚魂,為了君王開疆闢土,為了自己生前和死後的名聲,我都願意沙場一搏,可惜啊可惜,我都已經生了白髮了。辛棄疾把自己和朋友相會時的醉酒的感受,還有自己想要對朋友說的話,都寫進了詞中。看似慷慨激昂的詞,最終卻在一聲嘆息中結束,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或許正是這種不甘心的無奈,成就了辛棄疾的詞吧。
  • 辛棄疾:劍柔天涯,難酬天下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塞外的烈風悲涼雄壯,吹不散詞人殺敵報國的熱情;塞外的長夜悽清孤單,隔不斷詞人建功立業的執念。喝盡了杯中酒,端看手中長劍,劍光清冽、劍氣如虹,一如多年前隨我前線痛快殺敵時那般。耳邊似乎傳來號角連連,旌旗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