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宮風雲》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阿比蓋爾·巴特勒,她是一名訓練有素的外科醫生,也是一位虛構的美國第一夫人。在與白宮律師談論了一個迫在眉睫的醜聞時,律師稱呼她為「巴特勒夫人」,但她用最冷冰冰的話糾正道:「請叫我巴特勒醫生。」阿比蓋爾繼續說道:「我什麼時候不再是巴特勒醫生了?在競選過程中,我曾決定,如果我自稱為『巴特勒夫人』,女性選民是不是會更不喜歡我?」問題不在於她的資歷:沒有人能奪走她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博士學位,問題在於她的身份,她自己也有一個。但是現在,她只有丈夫——《白宮風雲》中虛構的美國總統、民主黨人約西亞·巴特勒——給她的身份了,但是,阿比蓋爾更喜歡自己為之奮鬥一生的身份。
這是我在看完《華爾街日報》的一篇糟糕透頂的專欄文章後,在Netflix上搜索到的場景。《華爾街日報》的編輯約瑟夫·愛潑斯坦開始說:「尊敬的未來第一夫人—拜登夫人—吉爾·拜登:這是我的一點小建議,這似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認為並非無關緊要。那就是你有沒有可能放棄你的名字上的『博士(Dr.)』標籤身份?因為『吉爾·拜登博士』聽起來就像騙子,更不用說滑稽可笑了。」
《華爾街日報》的編輯愛潑斯坦的理由很「充分」:吉爾·拜登並沒有獲得醫學博士(medical doctor),只是,在她50多歲時,吉爾·拜登獲得了德拉瓦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EdD,據悉,EdD一般是給老師兼職讀的,這不是純研究式學位,是授課與論文結合的專業學位。),她現在是一名社區大學教授,並計劃在她丈夫的總統任期內繼續當老師,吉爾·拜登喜歡使用「博士(Dr.)」頭銜稱呼自己。但是,愛潑斯坦堅持認為,「除非她生過孩子,否則任何人都不應該稱自己為博士(no one should call himself Dr. unless he has delivered a child.)。」但是,這種理論聽起來就十分不靠譜。
拜登的妻子自稱博士被怒噴?了解你獲得博士過程的人都會覺得可笑。但是,如果你目睹了網友對《華爾街日報》的這篇專欄文章的憤怒,那很可能是因為上面提到的這些段落,所以,讓我們趕緊來逐一駁斥以上謬論吧!
1) 為了獲得這張技術上和社會上都正確的畢業證書,吉爾·拜登而辛苦工作那麼多年,這並不是什麼「滑稽可笑」的事情。
2)她在撫養了三個孩子並從事了另一份職業之後,才在晚年做到了這一點,這本該是令人欽佩的事情。吉爾·拜登的論文題目——《社區大學水平的學生保留率(Student Retention at the Community College Level)》——聽起來很重要,而不是像愛潑斯坦寫的那樣「毫無用處」。
3)只有醫生才能獲得博士頭銜的假設,在詞源上似是而非,因為正如韋氏詞典在推特上指出的那樣,「doctor」一詞源於拉丁語,意為「老師」;早在14世紀,就有學者和神學家比醫生更早使用這個名稱。
4)如果飛行員通過對講機問:「這架飛機上有醫生嗎?」絕對沒有人會擔心吉爾·拜登將從她的座位上跳起來,並嘗試進行氣管切開術。
最後:如果愛潑斯坦想「噴」得更專業一點的話,吉爾·拜登確實只是從她自己的肚子裡生了一個孩子。
作為對他的推理的支持證據,愛潑斯坦引用了他自己拒絕自稱「博士(Dr.)」的理由。事實上,這才是一種欺騙的和滑稽可笑的行為,因為愛普斯坦的最高學位是學士學位,這位美媒記者似乎希望未來的第一夫人吉爾·拜登否認自己掙到的東西,因為他克制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
愛潑斯坦還漫不經心地提到,他曾獲得過榮譽博士學位,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人們一直以為他是個博士,並堅持稱他為「博士」。不管怎麼說,我可以向他保證,女性學者沒有經歷過這種假設,她們更容易被誤認為是行政助理或實驗室技術人員,即使她們有博士學位。也許當敬語被錯誤地放在一大盤又一大盤的桌子上時,且你已經吃飽了的時候,拒絕敬語會更容易一些。
我們可以繼續從句子的層面來區分事物,但這變得太容易了,因為獵殺一隻已經射中了自己腳的動物就沒有功勞了嗎?我懷疑愛潑斯坦可能會寫這種專欄,比如說,亨利·基辛格博士。我相信愛潑斯坦不會稱他為「基辛格」。我相信愛潑斯坦認為這是一個關於頭銜的專欄,但這也是關於他內心深處的信念,關於他認為什麼樣的人值得尊敬,什麼樣的人——他暗示吉爾·拜登獲得博士學位的過程太輕鬆,因而可以不值一提,因此,拜登的妻子沒資格自稱博士。
拜登的妻子自稱博士被怒噴?你兼職獲得的博士文憑根本就不該炫耀。拜登的妻子自稱博士被怒噴?你沒費啥力氣就獲得了很水的博士文憑。事實上,我是一位英語教授的女兒,她和吉爾·拜登一樣,在一所公立大學任教多年。對那些到我們家吃飯卻經常遲到的學者,我非常有好感,因為他們會花上整個周末的時間批改論文,驕傲地談論了幾個小時,不是談論他們自己,而是談論他們的學生:如何最好地為他們服務,如何幫助培養美國人的花朵。
這幾天,很多老朋友——大多數是女性——在網上分享她們為獲得博士學位的不容易。其中一人說,她堅持要別人叫她「博士」,因為她意識到她的學生們一直把這個頭銜留給了他們的男教授,並用「某某女士」稱呼她。有人回憶說,她的祖父是如何獲得博士學位的——在妻子照顧宅基地、孩子和寄宿生的情況下,獨自去做一個人去做研究;後來,當她為自己的博士學位奮鬥時,她回憶她是如何在凌晨4點到6點之間寫論文的,然後喚醒她的孩子們,準備他們的午餐,送他們上學,然後,還得去忙她自己的全職工作。
據報導,在疫情期間,女性學者在提交研究報告和撰寫論文方面落後於男性同事,這可能是因為她們被迫承擔了巨大的家務勞動負擔。事實上,我們在這裡談論的不是吉爾·拜登的困境,而是女性的困境。就像《華爾街日報》的編輯愛潑斯在其專欄文章的最後一句話中所說的那樣:「讓我們忘掉做吉爾·拜登博士的那種小小的刺激吧,接受作為第一夫人的吉爾·拜登,即將在世界上最好的公共住房裡生活4年的更大刺激吧!」
但是,就是這句話把我逼到了崩潰的邊緣,讓我在網上搜索《白宮風雲》中第一夫人阿比蓋爾·巴特勒的自述。因為這位美媒記者所暗示的是,吉爾·拜登自己的成不應該像她丈夫所授予的成就那樣重要,她應該接受這個婚姻頭銜,並迴避自己奮鬥一生的個人身份。
截至目前,拜登的妻子還沒有直接回應這篇專欄文章,但她的發言人麥可·拉羅薩回應了。他發推文稱:「如果你對女性有一點尊重,你就會把這種令人反感的沙文主義從你的報紙上刪除。」有位王位想對未來的第一夫人說:不管發生什麼,千萬不要聽這個古怪的、脾氣暴躁的、精英主義的男人的胡扯,不要永遠不要坐在白宮裡,希望你做拜登博士,同時,也希望你永遠堅持做拜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