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19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15界夏季高峰會」在天津正式舉行,多位知名企業家和學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討網際網路、大健康、教育、文旅地產、城市發展等領域的熱點議題,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探尋經濟融合的動能策略和路徑。作為人工智慧教育領域的代表,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也受邀出席本次大會並發表了精彩的分享。本次盛會一同受邀的嘉賓還包括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攜程集團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信中利資本集團董事長汪潮湧、萬科集團創始人兼董事會名譽主席王石等。
亞布力企業家論壇成立於2001年,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思想交流平臺,有著「中國達沃斯」之稱。在過去的19年裡,亞布力企業家論壇始終秉持平等、客觀、自由的交流原則,為中國企業家營造正能量、創造性、建設性的思想交流平臺,被公認為最有代表性的實體經濟的論壇。馬雲、雷軍、潘石屹、沈南鵬、王石、楊元慶、俞敏洪、李彥宏、梁錦松等知名企業家均是亞布力論壇的理事。
在本次峰會主題為「在線教育下半場」的論壇上,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與「凱叔講故事」品牌創始人兼CEO凱叔、掌門教育創始人兼CEO張翼、順為資本合伙人賴曉凌、亞布力青年論壇理事蘇德中等業界大咖探討了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並與教學深度融合的趨勢下,未來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看趨勢:在線教育進入下半場,技術將成突破點
隨著教育、醫療和養老成為有望拉動內需的新「三駕馬車」,在過去兩年的垂直細分行業中,教育行業無疑是最熱門的風口之一。如果說如果說教育行業的上半場是網際網路化,是把課堂和課程搬到網上,實現高效、高品質的教育服務。那麼當圍繞在線教育市場競爭的上半場已經接近尾聲,競爭更激烈的下半場又將如何走向呢?
關於在線教育下半場的機遇與挑戰,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發表了精彩的觀點:他認為下半場一定是運用科技賦能,讓AI等技術擔綱,實現對教育的全面賦能,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育領域,教育是教與學結合的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育人。教育創新科技的發展為在線教育的智能化變革提供了厚實的土壤,但絕大多數在線教育平臺都採用著比較粗放的模式,名義上是在線教育,但科技的應用並不深入。」
「我想做的就是,用AI讓一線抑或六、七線的城市,無論是富有或者貧困的家庭,每一個孩子身邊都可以享有一個孔子+達文西+愛因斯坦式的老師來給他一對一地授課。」慄浩洋談到,隨著國內網際網路創新科技成果的飛速發展和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進一步落地,未來通過AI教育可以提升十倍效率。而松鼠AI希望做成像:孔子+達文西+愛因斯坦的智慧老師來給學生授課。通過AI,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精英。
為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痛點,乂學教育集團4年前在亞洲是第一家基於人工智慧、面向K12群體推出了智適應學習平臺,用AI+超級教師系統實現一對一的個性化教學的機構。具體說來,主要實現了兩個方向上的突破:
一是為學生提供精準的個性化教育方案,實現真正減負。中國的教育體系是以班級教學制和班主任負責制的模式來管理和教育學生的,這一模式致使老師只能顧及到班級大多數孩子的水平,導致特別優秀的學霸「吃不飽」、成績相對落後的學苗「吃不了」的問題,長此以往,落後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便會越來越差。「但基於人工智慧去打造一個以學生個體為核心的學習體系,便可以針對每個孩子的學習速度為他定製學習方案,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告別題海戰術,真正實現為學生減負,提高學習效率。
二是自主研發MCM系統,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培養。松鼠AI 自主研發了MCM 系統,通過將每一種學習思維進行拆分理解,可以檢測出學生的思維模式(Model of thinking)、學習能力(Capacity)和學習方法(Methodology)。在評估檢測完成後,對於相同分數的學習者,MCM 系統都可以分析出其不同的學習能力、學習速度和知識點盲點、薄弱點,從而可以精準刻畫出學習者的用戶畫像。有了松鼠AI的MCM系統,學生從學習一直到後來人生的思想、能力、方法,都可以通過人工智慧來幫他塑造和補足,發揚優勢,補足短板,這樣才是真正培養面對未來的人才。在央視《機智過人》的節目上,松鼠AI曾用MCM系統在節目中花了18分鐘給央視主持人撒貝寧測試,結果顯示撒貝寧擅長能力演繹,建模能力非常強,能夠把具像的東西抽象出來,但是數感比較差。
談到教育公平性問題,慄浩洋認為,教育公益的核心在解決教育問題本身,優質的教育資源,特別是內容、師資,以及真正做的精準的教學,才是教育的關鍵,促進教育均衡或許就是最大的公益。
2018年,乂學教育-松鼠AI作為首批理事單位成員於2018年加入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並在後續長達10年時間裡持續為「情系遠山」公益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幫助改善山區孩子的軟、硬體教育條件。慄浩洋作為新理事代表,在當日基金會慈善晚會上,更是為鄉村孩子捐贈了500萬的松鼠AI課程。時間來到2019年,由於在「情系遠山」公益項目扮演了愈發重要的角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於今年7月當選北京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常務理事,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擔任主席。松鼠AI為遠山的孩子們能夠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有機會去看看大山之外廣闊的世界,再次貢獻了一份力量。
組團隊:尋找長性投資的夥伴,對企業最為重要
除了準確的把握教育與科技融合的大趨勢,慄浩洋認為,尋找長性的投資者和夥伴,對企業也是非常重要的。
慄浩洋首先分析到,投資人是企業重要的夥伴。但一些投資方只看到短期利益,可能不斷催熟企業和產品希望能夠「保本」;但好的投資人一定是關注到長遠的機會,和企業一起瞄準未來,給予企業足夠的信心。
2015年6月,乂學教育集團獲得青松基金、好未來集團、正和磁系資本、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3100萬人民幣種子輪投資,後又刷新史上教育行業最大天使輪2.7億元的融資。之後松鼠AI憑藉實力,還獲得了天圖資本、大華銀行、SIG、NGP諾基亞成長基金、景林資本、中國科學院嘉和基金等知名投資方的認可。截止目前,松鼠AI已累計融資近10億人民幣,估值超過11億美金。如此高額融資的背後,恰恰反映出「智適應」教育的市場需求和對松鼠AI產品效果的深度認可。
「對於創業企業而言,在在產品和技術方面的大投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理想和情懷的支持,但從長遠看,這是一條正確的路線。」慄浩洋談到,為了讓AI更好的助力教育行業發展,乂學教育-松鼠AI邀請了強大的團隊來打磨產品——松鼠AI的科學家來自Knewton、RealizeIt、ALEKS等全球獨角獸AI教育公司。首席科學家崔煒,擁有愛爾蘭國立大學人工智慧博士後學位,之前是RealizeIt的核心科學家;首席架構師Richard,是美國最早的自適應教育公司Knewton在亞太地區的技術負責人;首席數據科學家Dan Bindman博士,是美國自適應巨頭公司ALEKS的聯合創始人,負責核心產品算法的首席架構師。
2018年,全球機器學習教父,著名學府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MU計算機學院院長、美國工程院、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國際人工智慧協會(AAAI)Fellow,Tom Mitchell教授,正式宣布接受松鼠AI的邀約,出任首席AI科學家一職。2019年,CMU計算機及心理學系教授、LearnLab研究室主任、美國智適應教育科學的三巨頭之一的Ken Koedinger正式出任松鼠AI首席學習科學家。
在活動現場,慄浩洋還分享了自己打動這些重要夥伴的心得:「我其實有兩個理論。第一個是癩蛤蟆理論,癩蛤蟆能吃到天鵝肉,是因為它每天盯一百次、一千次天鵝,所以我們團隊的很多得力幹將,都是我在幾年時間內不斷溝通才挖過來的。第二個是,要用談風投的方式去談。每次想要吸納重要的夥伴,我至少要跟他六次,每次談六個小時。例如我們在挖Tom Mitchell教授的時候,我們把盡職調查報告、財務、法務等報告都給他取得他的信任感。」
慄浩洋早就想好,要做一家至少以10年為目標的企業。「一家『百年老店』,絕對不會差。」正因如此,他才會在技術創新,團隊構建等各個方面都一絲不苟。
結語
教育之所以成為網際網路業最晚爆發的領域之一,是因為教育行業具有濃厚的「傳統」特色。洞悉近20年中國傳統教育的種種弊端,慄浩洋將將問題歸結為幾個關鍵詞:不平等、不科學、優秀教師稀缺並且不可複製。
在論壇結束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慄浩洋談到,在他看來,AI教育能解決燃眉之急而乂學教育的成立就是要革傳統教育的命——本質上通過技術,能夠同時實現減負、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公平教育和普惠教育。
飽含著對教育事業的使命與熱愛,松鼠AI和慄浩洋已為推動中國教育資源公平化、更多學生獲取定製化學習方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伴隨著AI等網際網路創新成果的進一步落地,相信不管是松鼠AI還是自適應教育,都能走得更快、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