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臺灣選舉結果的真相嗎?

2021-02-16 凌阿鋒


文/凌阿鋒

 

臺灣24日舉行了「九合一」地方首長選舉。國民黨在選舉中大獲全勝,斬獲15個縣市長席位,其中更是從民進黨手中直接奪取7席。而此前備受關注的高雄選戰,國民黨韓國瑜勝出,打破民進黨在高雄連續20年「執政」的神話。而臺北選情膠著,國民黨丁守中與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幾乎到了最後一刻才讀秒決出勝負。最終,柯文哲以3000多票微弱優勢勝出,成為此次選舉唯一獲勝的無黨籍候選人。

 

如何分析當前的臺灣政治傾向,阿鋒用24個字進行總結:「拋棄傳統勢力、固化本土意識、選擇政治素人、倡導臺灣優先」。不了解真相的人簡單地以為:國民黨勝利了,這種理解恰恰是膚淺的,是不了解臺灣政治生態的一種幼稚表現。

首先,民主憲政體制下,地方是相對獨立的,與中央政府並非是「一條心」,況且是首長選舉,重點突出的是經濟民生,所以民意的呼聲比較突出,這與政黨政治關係不大。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只要該地方的民眾滿意就可以了。

其次,地方選舉「變天」並不一定會影響到中央的執政理念,假如地方首長按照政黨政治的傾向與中央對著幹,那麼等於是找死;由於地方主要是以發展經濟為主,更多體現的是地方的經濟和財團的利益,在搞好與中央關係同時,在經濟上顯現一種自主的傾向。臺灣此次地方首長的更替,更多的是一種地方尋求更多自治的訴求,與政治並無多大關係。

同時,現在的世界每個地方都在尋求變化,通過更換一些新鮮面孔來打破舊的利益格局;從此次選舉結果來看,臺灣的利益分配正在重新洗牌,那些舊臣元老都將被新勢力取代。

 

下面,阿鋒就24字臺灣地方選舉現象作進一步的分析:

 

一是:拋棄傳統勢力。此次傳統的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是輸家,當選者都不是舊勢力的代表,都是在主動在與舊勢力進行切割;所謂代表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候選人,也僅僅是借用一下黨名罷了,並非是對舊政黨理念的一種傳承,其中互相之間還存在鬥爭和矛盾。

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臺灣出現:那些被黨內排擠的候選人,卻被高票當選了。在選前,臺灣政治評論員分析,目前島內「民意海嘯」已取代「政黨競爭」,成為決定選舉輸贏的關鍵。而「民意海嘯」則形成於對執政黨和反對黨的強烈不滿。尤其是青年人,對兩黨舊臣元老之間的恩怨非常反感,他們都在拋棄傳統的舊理念。

 

二是:固化本土意識。這一點許多大陸人可能還沒有看到,本土意識已經深入臺灣人的骨髓,把臺灣利益放在第一位,強化臺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獨立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種「軟性的臺獨」;他們在強化本土意識過程中,逐漸在淡化與大陸的聯繫。

突出臺灣主體意識的結果是:許多人會更多地承認自己是臺灣人,而非中國人。在對臺灣歷史「正名」過程中,如今的臺灣更多地在強化臺灣作為一個主體在歷史上與各國進行交流,拋棄了大陸各朝代對臺灣的統治和文化影響。此次當選的許多新面孔,在執政理念上更多地迎合了臺灣主體意識,而非中華意識,也沒有人主動涉及「兩岸關係」,誰都知道這是政治毒藥。

 

三是選擇政治素人。那些討厭民進黨和國民黨的人都把票投給了韓國瑜;甚至那些「獨派」的人提出口號:「教訓蔡英文,票投姚文智」,都是選人不選黨,目的就是報復蔡英文的「左右搖擺」的政治傾向。

所謂的「民意海嘯」,本質就是「不再相信政黨政治」,要選擇那些與政治沒有瓜葛的「政治素人」。這是目前世界的一種趨勢,選民們在無法分辨對錯的情況下,只能選擇與舊朝老臣沒有關聯的「新人」。象2年前的美國選民選擇川普一樣,最近巴西選民又選擇了一位「新人」,這是民主政治的一種特點,也是一種必然結果。

 

四是倡導臺灣優先。這是受「川普效應」影響的結果,臺灣民眾對蔡英文執政高度不滿,怪她沒有倡導「臺灣優先」。許多人沒有看透這種思潮的力量;所謂「新正義力量」,更多地要體現「臺灣價值」和「新臺灣」理念,就是要把臺灣打造成一個「獨立的政治和經濟主體」。

蔡英文在任兩年,臺灣的經濟形勢、民生福祉等沒有任何重大改變;她雖然沒有「大錯」,GDP的增長也維持在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但蔡英文始終沒有提出「臺灣優先」;而是更多地提倡「民主優先、公平正義優先」等。蔡英文不是一個典型的「臺獨」分子,不願意在「臺獨」的道路上走的太遠,因此也被「臺獨」分子教訓了。在臺灣選民眼裡,蔡英文是一個「中間派」,不是投機分子,她把自己定位在「確保臺灣公平正義」的傳承上面,也就是保持「臺灣的政治正確」。

「臺灣優先」其實是一種「右傾」的執政理念,這是臺灣青年人的一種主要思潮。

 

結語:臺灣此次選舉真正的贏家只有臺灣本身,還有臺灣的年青人,代表了臺灣的未來。臺灣民眾用選票在逐漸改變臺灣,而這種改變只有對臺灣是最有好處的。大陸在看待臺灣政治生態時,往往會痛恨民進黨,而支持國民黨;其實,決定臺灣未來的不是「兩黨」,恰恰是那些臺灣本土意識的青年人。從情感傾向上來看,這股青年政治潮流更多地傳承了民進黨的基因,而非國民黨。今天,臺灣青年人用選票教訓了蔡英文和民進黨,其實是在抱怨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不夠激進」和「缺乏創新」,沒有使臺灣溶入到世界大潮中去。

相關焦點

  •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揭曉
  • 寮國外交部就臺灣地區選舉結果發表聲明
    寮國外交部就臺灣地區選舉結果發表聲明 2020-01-16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臺灣大選今日舉行 選舉結果或於晚上揭曉
    中新網1月11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及民意代表選舉將於今日舉行。按慣例,選舉結果或於晚上揭曉。根據臺灣選務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4時。選舉共有3種選票,分別為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票、區域民意代表選票,及全臺不分區也就是所謂的「政黨票」。投票結束後,投票所自動轉為開票所。選舉結果按照往屆慣例,如無特殊情況,或於今晚揭曉。
  • 臺灣選舉中的「奧步」是什麼?
    韓國瑜全程觀看,結束後致詞說,這一段看起來非常好笑,但心裡非常酸楚,「沒想到2020這麼成熟了,我們還在預防這些選舉奧步,對臺灣民主政治何嘗不是一個諷刺。」為何韓國瑜及其團隊一再強調防範奧步?因為對手民進黨的確是這方面的專家,韓國瑜本人以及他的國民黨同仁們深受其害。
  • 臺灣縣市長選舉和「公投」結果出爐,國臺辦表態!
    備受關注的臺灣「九合一選舉」,從8月發布選舉公告以來,經過幾個月各階段的準備,昨日(24日)正式投票、開票。截止發稿時,本次選舉22縣市首長開票結果已出:22個縣市中,國民黨贏得15個,民進黨只佔取6個。
  • ​要防選舉「奧步」 先改選舉制度
    丁守中表示——對「翻盤」不抱太多的期待,驗票是為了針對他們曾經質疑的部分;驗票是法律程序的一環,並不可能馬上就影響結果,但驗票過程中也發現這次選舉確有很多違規的事實:比如蓋手印卻沒有選務人員的籤章等,都可以當作未來打選舉無效官司的證據。
  • 沒錯,這就是臺灣選舉
    結果當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大度,抽籤輸了也能祝福對方,畢竟幾百票就能當選的小選舉,都沒赤血家樓下居委會大媽選舉得票多;有的小氣,沒抽中的一方竟然要求重新驗票,大哥,那是上一個環節了好不好,你都走到下一步了,還糾結上一步幹啥,手氣臭不能賴社會!抽籤能決定選舉結果,這還真是一個辜負民意的好機會。
  • 臺灣地區選舉,騙到人的就是「贏家」
    臺灣經過新冠肺炎疫情的襲擊之後,民進黨當局的表現也是不盡如人意。結果蔡英文的支持率依舊如此之高,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說道明了真相,臺灣地區選舉,只要騙的到人就是「贏家」。陳佩琪揭示臺灣「大選」真相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夫人陳佩琪在臉書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揭示了臺灣地區「大選」的真相。
  • 多毛在臺北:2016臺灣總統選舉
    今天的公眾微信將帶來臺灣總統選舉專題。今天的臺北是陰天,天氣預報說明後天臺北將有一場暴雨。這也給選舉投票帶來影響,不過擁有選舉權的臺灣青年和日本資深宅不同,不會因為天氣就不出門參加投票。本屆臺灣總統選舉將與國會立法委員選舉同時舉行。所以每位選民都將領取到3張選票,分別為:正副總統1張,區域立法委員票1張,立委政黨票1張。
  • 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兩項選舉今日舉行 結果或於晚上揭曉
    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有3組候選人。號次依序為1號親民黨宋楚瑜及餘湘、2號國民黨韓國瑜及張善政、3號民進黨蔡英文及賴清德。視頻:韓國瑜、蔡英文、宋楚瑜選前最後衝刺 2020臺灣選戰誰是贏家?,時長約25分10秒中新網1月11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及民意代表選舉將於今日舉行。按慣例,選舉結果或於晚上揭曉。
  • 臺媒:外部暗黑勢力插手臺灣,蔡英文贏了選舉,臺灣卻輸了未來
    臺媒:外部暗黑勢力插手臺灣,蔡英文贏了選舉,臺灣卻輸了未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了,蔡英文獲得了勝利。但是蔡英文在選舉中勝利並不是說明她真的獲得了民心,因為在這一次的選舉當中蔡英文使用了許多不光彩的手段,更是利用暗黑勢力插手臺灣地區,這是將臺灣地區的未來輸掉了。在這次的選舉中蔡英文不僅使用了黨內的力量,用金錢對社會各界的選票進行購買,更是利用了網絡的力量。豢養了大批的網軍,對自己的對手進行抹黑,這也導致不少不明真相的民眾將選票投給了蔡英文。
  • 國臺辦:大陸對臺大政方針不會因臺灣地區選舉結果而改變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李寒芳、劉歡、於嘉)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在例行發布會上應詢表示,臺灣地區選舉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無論臺灣地區選舉結果如何,我們對臺大政方針不會改變;無論臺灣地區政局如何變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仍是廣大臺灣同胞的呼聲和民意。
  • 臺灣民眾支持韓國瑜參選2024領導人選舉?最新民調結果出爐!
    編輯:星辰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得票排名第二的國民黨籍候選人韓國瑜宣布敗選。最近臺灣對韓國瑜是否會參加2024年是否會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民意調查,民調結果。72.4%是表明堅決不支持他繼續參選,僅有15%的人仍然期待看到韓國瑜能夠繼續參加選舉,而其中還有12.7%的受訪者則表示無所謂。這是綠營搞得一項民意調查。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韓國瑜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中失利,但是韓國瑜的影響力還是有的,他多次參加活動都會有許多粉絲相跟而去,這是其他國民黨籍縣市長沒有的情形,所以民進黨依然把韓國瑜視為最害怕最可敬的對手。
  • 臺灣「大選」結果出爐,外交部正式發聲
    根據外交部網同步的消息,1月11日,臺灣地區「大選」結果出臺之後,針對臺灣選舉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於1月12進行了相關問答,記者對其提問:「對於臺灣地區最終的領導人選舉結果,你有什麼想法嗎?這將對未來涉臺外交形勢產生怎樣的影響?」
  • 美國司法部長:未發現會改變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大規模...
    據美聯社(AP)報導,美國司法部長巴爾當地時間周二說,司法部還沒有發現會改變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大規模選民舞弊的證據。  但是,據美聯社報導,他們沒有發現任何能改變選舉結果的證據。  巴爾對美聯社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會影響選舉結果的大規模舞弊。
  • 透視臺灣花蓮縣縣長選舉
    主持人:  8月2日下午,被稱為是明年大選前哨戰的臺灣花蓮縣縣長補選,最終以國親兩黨共推的候選人謝深山以七萬多票當選而告終,民進黨候選人遊盈隆以四萬多票敗選,那麼我們如何來看待這次花蓮縣長選舉的結果
  • 從5.20國民黨主席選舉看臺灣未來!
    文 | 趙小利2017年臺灣國民黨主席選舉於5月20日落下帷幕,吳敦義當選第十四屆中國國民黨主席
  • 了解「乙未戰爭」真相 臺灣還媚日?
    日本佔領臺灣後,在臺灣新竹市街聖廟內曉諭臺灣人的情形。圖右站在廟柱旁的外國人即為美國記者達飛聲。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作者 王正方    清廷與日本的甲午戰爭,一敗塗地。籤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賠巨額款,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來年歲次乙未,日軍登陸臺灣。
  • 給出預測結果,臺灣地區2024領導人選舉,將出現兩個天敵
    給出預測結果,臺灣地區2024領導人選舉,將出現兩個天敵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剛落下帷幕,就已經有人開始對下一屆2024年領導人之位進行預測。而臺灣命理大師黃逢逸則指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和民進黨賴清德將成為臺灣地區2020年領導人之位的兩個潛在人選。眾所周知,島內是風俗比較傳統,領導人會信奉神明和拜廟,所以命理大師之言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力。黃逢逸指出,柯文哲和賴德清兩個人在政治上的格局有近75%的相似之處,並且同樣是1959年出生,所以可以稱之為天生的敵人。
  • 臺灣2018九合一選舉觀後感
    但是更重要的是,韓國瑜了解,他的粉絲和柯文哲的粉絲高度重疊,如果他跟柯站在對立面,只會對他的選情有傷害。但是,讓柯文哲沒想到的是,十月下旬開始韓國瑜的三山造勢,讓韓國瑜在全臺灣形成一場「韓流」風暴,吸引了所有媒體所有觀眾的注意力,讓臺北市的選戰突然被邊緣化,也讓柯文哲這個「媒體寵兒」突然不再被鎂光燈聚焦。選舉就是這樣,越有話題度越受人關注,這選情走勢才能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