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說出「燙嘴」的感覺,方言和普通話轉換真的很難嗎?

2020-12-17 陽光語言矯正

小編有個廣東的朋友外號叫「菠蘿」,是潮汕人,他的塑料普通話就比較典型,屬於比較「燙嘴」的那種。

把普通話說出燙嘴的感覺是什麼樣?

很多港臺地區的明星的普通話就是這種感覺:

比較典型的2個代表:

1、「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的普通話」

2、「大嘎好,我系渣渣輝,探挽懶月,介四裡沒有挽過的船新版本,擠需體驗三番鍾,裡造會幹我一樣,愛象節款遊戲」

尤其是蔡少芬轉戰內地,各地綜藝節目頻頻出鏡,憑藉一口生硬的港普,生生造出一堆熱詞。

1、本宮是烏拉那拉氏已餿(宜修)

2、賽車手(菜切手)

3、真是一個不(脫)折不(脫)扣的好女人。

最燙嘴的普通話

當然要從「雨你無瓜」說起,2008年一部《巴啦啦小魔仙》橫空出世,以一口「燙嘴」的塑料普通話,低配版5毛特效,成為回憶中的一股泥石流。

首當其衝代表人物就是「遊樂王子」的普通話。

「為什麼你老是戴著面具啊?」遊樂王子靜默幾秒,高冷地回答道:「雨女無瓜(與你無關)」。

不少網友認為這個詞可以用來回答自己不想回答的問題,遇到別人發問,回一句「雨女無瓜」就完事了。

因為演員口音問題,把「要你管」說成了「要你寡」,「自行車」說成了「竟車」,「自私貪婪」說成了「雞屎湯狼」。而這些詞在現實中被網友使用,就會出現奇特的效果。

舉個例子:「你住吼,這件事雨女無瓜,他傑不傑芬要你寡,請騎著你的「竟車」離開」。

燙嘴口音塑料普通話是怎樣養成的?

主演「遊樂王子」的演員,由於出生背景和成長環境變化較大,經歷了從臺灣+海南+廣東+普通話的融合,所以造就了謎一般的口音。有人開玩笑,這是一個來自東北的靈魂出生在臺灣,成長在廣東,遊歷在南海。

1、N和L不分、平翹舌不分、前後鼻音不分、各種韻母隨意替換,把所有後鼻音縮短一至兩個音節,變成前鼻音或是單元音,於是「ang」要發「an」或是「a」的音,「樣子」成了「亞子」。

2、至於前鼻音也不能倖免,也需要繼續縮短讀音,所以才有了「雨女無瓜」。多餘的後鼻音會把「貪婪」說成「湯狼」。

3、吞音吃字比較多,「自己」讀成「寄」,「自行車」讀成「競車」,「這樣子」讀成「醬子」。

當然還有各種發音奇怪、語調詭異的讀音,整體感覺這是一口「燙嘴」,燙到靈魂出竅。

方言的語音矯正,難點在哪裡?

第一,成系統性。方言語音都是成系統的,是特定區域約定成俗的語言習慣。方言轉變到普通話,其實是兩個語音系統的互相融合,甚至妥協的產物。所以會產生這種「燙嘴」的效果。

第二,語音效果的尖銳性。方言的語音音位變體後會有音值差,音位很多方言的音值,音調比普通話要複雜得多,比如粵語的音調音值就多達8個左右,而普通話只有4個。

第三,頑固性。方言作為成熟的語言體系,從意識和使用性質看,有著穩固的結構,改變它不僅需要從音素最小單位進行糾正,還需要語言環境促進使用頻率才能見到效果。

結語

學習普通話,需要音位和音素分析,才能進步神速,為什麼呢?很多人學習普通話,都是按照普通話漢語標準字頭,逐個字進行糾正,可是漢語6-7萬字,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呢,一個語素大約對應著1000-1500個漢字,80多個音素糾正完畢,那麼我們常用的普通話漢字就基本都學會了。

相關焦點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我們這邊各種各樣的方言雖然很多,但是大家如果轉換成書面用語或普通話絕對妥妥的媽媽的媽媽叫外婆!媽媽的爸爸叫外公!很多兒歌這個稱呼也是這麼唱滴嘛——媽媽的媽媽叫什麼?媽媽的媽媽叫外婆,媽媽的爸爸叫什麼?媽媽的爸爸叫外公!(難道其它地方的兒歌是——媽媽的媽媽叫姥姥,媽媽的爸爸叫姥爺?)
  • 普通話段位挑戰賽!這些字詞句你都能讀對嗎?
    你的普通話達標了嗎? 普通話段位測試大闖關, 來試煉一下吧! 最燙嘴的普通話, 你說得明白嗎?
  • 有一種尊重叫吉娜蔡少芬聊天,普通話燙嘴用手比劃,也偏不講英文
    有一種尊重叫吉娜蔡少芬聊天,普通話燙嘴用手比劃,也偏不講英文!第四季妻子的浪漫旅行節目播出之後,也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喜愛,而看了幾期節目之後,網友們都對蔡少芬和吉娜兩位姐姐圈粉了,覺得她們承包了整個節目的笑點,尤其是她們兩個人在單獨對話聊天的時候,真的稱得上是名場面了,蔡少芬的普通話不好,大家都是知道的,因為她是香港人,說話都帶著一股港普的味道。
  • 年輕人基本都講普通話了,方言還有其存在的文化價值嗎?
    引言:方言是中國地域性文化的一部分。雖然是自小丫丫學語用的是方言,不過從實用性來說,方言不再具有深入研究的價值和意義。方言的傳承並不符合語言的初衷——更好的溝通。方言傳播範圍狹窄,學習難度偏高,規則性不嚴謹......說起方言,當代年輕人有幾萬個理由排斥,疏遠。那麼方言還有其存在的文化價值嗎?
  • 長春真的叫「喜都」嗎?東北方言和普通話什麼關係?
    至於東北方言,倒是生命力強大的很。東晉末期的鮮卑,隋唐時期的遼金,明末的後金,都是一脈相承。 鮮卑的北朝民歌更接近今天的普通話《木蘭辭》,說明至少從北朝到滿清,東北方言沒有出現過斷代,而且極具感染力和生命力,甚至經過長期演變,影響了今天的普通話!沒有史料記載肅慎文化遭遇過斷層。
  • 普通話「最標準」的城市,老人小孩兒都說一口標準普通話
    「各種顏色的皮膚/各種顏色的頭髮/用嘴說/中文開始流行了」, 正如歌詞中寫的那樣,世界引起了中文的國際熱,越來越多的人學習中文,越來越多的人學習普通話, 但是你知道嗎? 你學的普通話其實只是這個地方的「方言」, 我國普通話最標準的地方不是北京,而是小縣城!
  • 說普通話最「費勁」的兩個新一線城市,說的很標準,但就愛講方言
    雖然現在的普通話普及了,但人們平時會練習普通話,但還有很多地方用方言,因為方言是一個地方的特色,所以要被大家繼承,我國有兩個城市的人總是說流利的方言,說普通話很吃力,很多遊客聽了半天也聽不懂當地人在說什麼,你知道這兩個城市是哪裡嗎?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知道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僅有58萬人會說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所已在我國範圍中有很多省份的劃分,卻又由於每個省之間擁有自己不同的發展特色,所以方言就成了這些文化特色當中最為顯著的一個,雖然說普通話是我國的標準語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說普通話,在很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的言語
  • 盤點方言裡那些無法原汁原味地翻譯成普通話的詞語
    母語不同的男女戀愛好嗎?本文盤點的是何種方言?  本文盤點的方言是西南官話,至於母語不同的男女戀愛好不好的問題,文末我會說說個人觀點。  西南官話能原汁原味地翻譯為普通話嗎?  對於我們詞語豐富的漢語來說,最不愁的就是將某種語言翻譯為漢語,更何況西南官話也屬於漢語方言,同語系之間的互譯當然更不是問題。
  • 普通話和方言本來不衝突,但某些直播軟體禁方言,這是愚蠢的行為
    良醫健康最近有不少直播的朋友反映某直播軟體APP用方言會被禁播封號。還有不少截圖證據:但是你的直播規範裡面卻沒有禁止講方言。說真的該軟體也不敢這樣規定,因為這樣的規定完全是違反了,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意見中指出,大力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保護傳承方言文化。也就是說普通話和方言根本是不衝突的語言。如果按照抖音的做法,那麼是不是應該禁止外國人使用英文直播?
  • 方言保護計劃助力戰疫 訊飛輸入法武漢話轉普通話受關注
    訊飛輸入法通過「方言保護計劃」落地應用,基於科大訊飛行業領先的人工智慧語音技術,攻堅克難,上線武漢話轉普通話功能。作為「戰疫語言服務團」首款方言語音轉換應用,有效解決武漢地區的醫患溝通問題。在戰疫的特殊時期,訊飛輸入法團隊協同多部門組建了科大訊飛武漢話轉普通話聯合戰隊,日夜奮戰,攻堅克難。
  • 我國方言最好聽的5座城:其中一個差點成為普通話,都特別接地氣
    我國方言最好聽的5座城:其中一個差點成為普通話,都特別接地氣我國是十分有文化底蘊的國家,當然有一部分文化來自各個省市地區的方言,有趣的是,每種方言在不同的城市都不一樣,在一些南方地區,甚至每個村子和每個村子之間的方言都不一樣。
  • 國內方言最多的省份,11座城市88種方言,本省人普通話交流
    國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因此國內各個地區的環境,氣候和文化都是有差別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北方人喜歡這樣生活,而南方人卻喜歡那樣生活的重要原因了。當然除了生活習慣之外,語音的差別也是比較大的。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而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國內方言最多的省份,僅11座城市卻有88種方言,本省人普通話交流。
  • 說普通話「最費勁」的兩個新一線城市,說的很標準,但就愛講方言
    雖然現在普通話已經普及,人們平時也練習普通話,但仍然使用許多地方方言,方言是當地的特色,必須我們大家去戰勝,在中國兩座城市的人都說著一口流利的方言,由於普通話太累,很多遊客聽了半天也聽不懂當地人在說什麼,你知道兩個城市在哪裡嗎?
  • 【推廣普通話 輕院在行動】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歷史上因為遠離中原 保留了較完整古漢語特點的 粵方言、閩方言和客家方言這三者混合存在於廣東 因為本土方言太過親切 廣東成為普通話口音泛濫的重災區▼
  • 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方言,與普通話相似性極高,影響1.4億人口
    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方言,與普通話相似性極高,影響1.4億人口,觀光指南:我國省市很多,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和風景,這也是很多人如此熱愛這片土地的重要原因, 其中方言是地區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現在,普通話在全國各地開始普及,方言對一些人來說是最親切和熟悉的語言。
  • 中國一直講方言的兩大城市:經濟名列前茅,卻總是不愛說普通話!
    普通話作為我們國家的通用語言,說實話當遇上說自己家鄉方言的人們,小編是真的聽不懂他再說什麼。雖然說普通話是通用的,但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畢竟每個人的生存環境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你遇到那些不會說普通話的用自己的方言這個可以理解,但是像那些會說普通話卻還用方言和你說話的人,確實是讓人一頭霧水但是在我們國家就有兩個還是經濟發達的城市,他們就一直用方言進行交流,不喜歡說普通話,這真的讓人想不明白啊。
  • 我國方言「最接近」普通話的省份,第一毫無爭議,有你家鄉嗎
    在當初的閉關鎖國中,把中國與外界的交流全部給關閉了,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外界長啥樣,後來沒有閉關鎖國的中國,逐漸開始和外界有了交流,甚至還和一些國家達成了合作的協議,兩國也是會有許多交流的名額。外國人來我們中國學習和工作必須學習普通話,以後定居中國就學習普通話,但外國人在哪裡學習中文,是非常大的學問, 今天介紹方言中最接近普通話的省份,讓外國人聽。
  • 普通話or方言交流 訊飛輸入法說我都可以
    自1998年第一屆推普周開始,國務院批准每年9月的第三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在邁入21世紀的背景下,國家需要發展經濟、提高文化實力,亟需走向信息化、國際化,說普通話,用規範字,成為這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
  • 回老家上學的那年,我因為說普通話被全班嘲笑了
    這時老師突然說要找學生回答選擇題,可能老師是想認識一下我這個插班生,所以就直接叫我起來回答,然後我用標準普通話說:"這道題選D"。結果令我沒想到的是全班包括老師都抬起了頭看向我,有的同學甚至都發出了笑聲。我當時就想,難道我的英語在這麼差,錯的很離譜嗎?怎麼全班都在看我,我當時就緊張起來了,感覺自己的臉是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