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19年的開年大片,《大黃蜂》的到來溫暖了影迷被18年底那些電影傷透的心。同時,會讓很多19年的即將上映的大製作電影壓力山大。因為它不是一個電影在戰鬥,而是背負著一個系列的成敗在前進。毫不誇張的說,它救活了已經取消第六部檔期的《變形金剛》系列。相比原來開年看的《星球大戰》傳統,今年上映的《大黃蜂》給影迷可帶來了不少驚喜。
在說獨立電影《大黃蜂》之前,我們回歸一下《變形金剛》系列的興衰史。2007年「爆炸貝」導演了第一部《變形金剛》,驚豔了全球。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場面,精細酷炫的物理特效不光讓《變形金剛》迷為之瘋狂,還讓普通影迷看的心潮澎湃。這給派拉蒙打了一支定心劑,續集已成為定局。
於是這個系列開始了第一個三部曲的推進,從《變形金剛2》開始,麥可·貝不負自己的外號,開始了噼裡啪啦的爆炸場面。雖然特效越來越好,場面越來越大,票房越來越高,但是觀眾的口味變淡,續集改變不了口碑下降的事實。說實話,前三部還是能看的下去的。
結果呢,急於改變現狀的「爆炸貝」做出了讓影迷大吃一驚的決定:新三部曲要換掉了所有的主演,重塑了所有的變形金剛。我們便看到越來越多已經看膩了的爆炸場面,越來越扯淡的劇情,這也帶來了更低的口碑甚至票房的滑鐵盧。《變形金剛》系列走向了低谷,不再讓人期待。
不得不說,這一系列最成功的就是商業化,尤其是後三部,到處都是廣告,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方舒化奶和怡寶。當然這一系列有一個角色受到了很多影迷的喜愛和追捧,就是今天我們看到這部電影的主角——大黃蜂。但是我還是喜歡柱子哥。
這次的《大黃蜂》,麥可·貝淪為製片,特拉維斯·奈特成為了導演,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他是誰,其實特拉維斯·奈特是一位動畫師,他是萊卡動畫工作室的總裁,最初是做美術設計,當時參與了《殭屍新娘》、《通靈男孩諾曼》等等動畫,都獲得不錯的成績。後來做了導演,第一部導演的電影獲得了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沒錯,就是輸給《瘋狂動物城》的《魔弦傳說》。
他的動畫風格其實屬於定格動畫,就是通過逐格拍攝對象然後使之連續放映。主角一般是由黏土偶、木偶或者其它混合材料製成。萊卡動畫工作室出的定格動畫的風格就是那種看上去非常詭譎陰暗的動畫。
當然,每次都說如果電影拍不好,他就只能繼承他爸菲爾·奈特的公司了——耐克。是的,就是那個耐克公司。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特拉維斯·奈特和自己的父親有很多的恩怨,就是作為父親的菲爾愛子心切,而特拉維斯不願意永遠會活在父親的陰影下,所以特拉維斯做過歌手,也自己拍電影,甚至差點和父親斷絕關係,這才是一個有夢想的人,精神值得佩服。
特拉維斯·奈特最擅長的,就是會講故事,他能講述一個關於溫暖又能富有親情的故事。這種溫暖、幽默的敘事方式,就像《魔弦傳說》那樣注入到了這部《大黃蜂》中。使得電影硬邦邦的特效不再冰冷,而是充滿陽光與溫情。所以,相比之前幾部《變形金剛》系列的冷酷,《大黃蜂》是一個非常有心的作品。
簡單介紹一下演員方面,96年出生的海莉·斯坦菲爾德已經獲得過奧斯卡女配提名,金球獎女主提名,去年參演的《成長邊緣》讓她大受好評。其實她參與的上一部電影耳熟能詳,就是在《蜘蛛俠:平行宇宙》中為女蜘蛛俠配音。小豪爾赫·蘭登伯格非常的面熟,在《蜘蛛俠:英雄歸來》中露過臉,也參與了年度同性電影《愛你·西蒙》,不久之後還會出現在《阿麗塔:戰鬥天使》中。還有一位主演就是「趙喜娜」約翰·塞納,著名的WWE職業摔角選手,在電影中非常霸氣,有種硬漢風格,雖然經常幫倒忙。
電影主要年代在80年代,講述了汽車人B-127在賽博坦的大戰中因為汽車人難敵霸天虎,被擎天柱派遣至地球為戰友建立避難所。B-127到達地球身受重傷導致失憶,最後偽裝成一輛甲殼蟲。與此同時,「粉碎」和「反射彈」兩名霸天虎找到線索來到地球,狡猾的霸天虎和人類合作想設法除掉B-127。正處在青春期的女孩查莉發現了B-127,並為他取名「大黃蜂」。
以前,每一部《變形金剛》時長都在150分鐘左右,格局非常宏大,開始講一些無釐頭的扯淡歷史,輔以爆炸和再爆炸。故事不好看再加上審美疲勞,基本是這個系列走向衰敗的重要原因。但是這一部《大黃蜂》則反其道而行之,它將時長控制在120分鐘,故事簡單了許多,改變了某些時間線,適合各個階段的觀眾觀看。
《大黃蜂》是《變形金剛》系列的第一部衍生電影,總體來說電影做到了情感細膩,幽默溫情,還有很多80年代的復古元素例如唱片和電視劇,也非常讓人懷念,但是電影在大片套路中沒拍出新意,邏輯上也有很多不精細之處。能夠重啟《變形金剛》系列還差點意思,但是它本身也是一部沒有太多野心的作品。
我想很多觀眾看完《大黃蜂》,應該會看到不少致敬80年代《變形金剛》G1動畫的元素,是不是十分懷念那個時代啊?比方說最為熟知的賽博坦大戰,前五分鐘簡直是燃爆了,就連配音都是那種感覺。
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動畫版經典角色,博派的千斤頂、阿爾茜和飛過山,狂派的聲波,震蕩波、機器狗等等都重回大銀幕。我想當機器狗像磁帶一樣從聲波的胸膛一躍而出的時候,很多觀眾都會激動的叫出來。
最讓人興奮的是出現了三變金剛粉碎和反射彈,其實原來《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中也出現了,只不過漂移只變成了布加迪威航。還有就是大黃蜂重回甲殼蟲,雖然最後又變成了科邁羅。
另外,《大黃蜂》某些地方改變了正傳,有些傳承了下下來,比方說在《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中說的變形金剛歷史改變了,1987年大黃蜂成為第一個來到地球的變形金剛,而《大黃蜂》與正傳間的聯繫,也是全片值得期待的亮點之一,比方 「第七區」。這個絕密的,專門處理人類與變形金剛事務的部門,一開始不知是敵是友,卻幫助霸天虎找尋汽車人。甚至……網際網路都是霸天虎教給我們的。
在這部電影裡也為大家解釋了一些疑問,比方說為什麼大黃蜂說不了話,名字從何而來,還是比較有意義的。但是人們一直說這部的大黃蜂像是別人家的男朋友一樣,蠢萌蠢萌的。醒醒吧,那是失憶的大黃蜂,而且根本不像男朋友,更像是寵物,十分忠誠主人而已,失憶之前是沒有自己的思想。記憶恢復後的大黃蜂才成人啊。
什麼時候才能有《擎天柱》,我想看柱子哥,畢竟,戰士是需要戰鬥的。當然,對《變形金剛》失望的觀眾一定要看《大黃蜂》,喜歡特效大片的影迷一定要看《大黃蜂》,想接大黃蜂回家的女孩子一定要看《大黃蜂》,不是以上三類人的觀眾也一定要看《大黃蜂》,因為一月二月也就這部大片能看了,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