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劉閃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寄語新時代青年強調,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疫情中的年輕人為我們重新描繪了「90後」的群像,他們有熱血有擔當,有本領肯吃苦,為這場戰疫注入了一往無前的新生力量。疫情初戰告捷的背後,還有一群看不見的青年檢驗醫者。他們每日的工作,不僅要對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的樣本進行各種檢驗分析,為臨床診療提供數據支撐,還要對樣本及檢測中產生的高風險廢物進行高壓滅菌等善後處理,面臨著同樣甚至更大的危險。病毒核酸檢測還需要近距離操作,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全員感染,也被同行們公認為是最危險的實驗部分。
以下是武漢市第四醫院檢驗科的9位「90後」青年們的戰疫感悟。
張忠佩
2020年的前4個月,如夢一般。1月份被借調發熱門診支援,1月底報名加入最前線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戰鬥群。回想起這段經歷,這可是足以載入歷史教科書的大事件。曾經覺得偉大的事離身邊很遠,都是些自命不凡的英雄,誰曾想自己也會加入這樣的戰疫,奮不顧身。看到全國人民喊出的「武漢,加油」,收穫感動;看到全國醫護馳援,收穫責任感;吃到國家的特價菜和各地捐助菜,收穫愛心。疫情最嚴重時,我也刻意遠離家人,和同事並肩作戰,收穫「戰友情」。最遺憾的是:在最特殊的時期,來不及記錄身邊的人和自己的變化。
從習主席對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回信和五四寄語中,體會到我們青年人,有責任和義務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經此一役,希望自己在面對未來的困難時,能懷揣收穫和遺憾,奮力向前,不負韶華。
吳尚蓉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突然來襲,假期全部取消,封城等小說電影裡才會出現的消息也接踵而至,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打算回家過年的我,按捺住心中的恐懼與無助,以儘可能平靜的口吻和父母說今年不回去了,並叮囑他們做好防護。
猶記得年三十下班後一個人在房裡看春晚,面對親朋好友的問侯,我故作輕鬆,等到電話掛斷的那一刻,所有情感都如同噼裡啪啦的雨珠分崩離析。我知道,在疫情的特殊時期,要舍小家、為大家,作為醫務人員和去年剛轉正的中共黨員,更要堅守自己的崗位,不忘初心,逆流而上,報名加入了最危險的病毒核酸檢測,肩負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守護住我們熱愛的城市。
病毒雖然冷血無情,但大愛卻是無所畏懼,我相信只要大家攜手共進,懷揣著戰勝困難的決心,疫情終將散去。待度過斜風冷雨,春暖終將在眼前,美好的將來也定會如約而至!
鄒琴
從沒想過病毒會悄無聲息的來到身邊,因看到疫情越來越嚴重,醫院被徵用為發熱患者定點診療醫院,有些同事也被傳染了,內心難免緊張害怕,也擔心家人,就開始自我隔離。緊接著科室內部工作大調整,作為青年黨員的我也報名成為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戰鬥群的一員。心中默念既然站在這個崗位,定要勝任它。
面對疫情的擴散,堅守崗位是最有力的回答。從第一次操作的陌生、害怕,大家不斷地實踐總結,到逐漸的有條不紊,心中的畏懼慢慢減少了,很快步入正軌。
如今,武漢確診病例清零,大家真的挺過來了。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了自己的那份努力,也定能迎接歲月靜好!
尹旺春
2020年註定難忘,第一次見證了臨近過年還人山人海的診療室,經歷了不眠不休的夜班。剛封城因沒備年貨而驚慌,是街坊鄰裡組建了愛心團購。防護物資從無到有,是無數同事犧牲休息時間到處搬運而來。借調發熱門診,我們安慰焦急的病患,與醫生探討怎樣防護才足夠有效。對病毒的認識從一無所知到逐漸了解,防護與消毒也越來越專業。從冬到春,穿著防護服也從如臨冰窖,到護目鏡上熱得捂出水霧。
離家的三個月雖然痛苦,但我的醫學實踐和生活技能也有了很大提升。感謝爸媽照顧外婆讓我沒有後顧之憂。非常想對共同經歷了這一切的武漢人說一句:願大家今後平安喜樂,幸福安康,感謝每一個認識或不認識的你!
汪曉玲
2020年,一場疫情席捲神州。千萬人口的武漢就此封城數月。除了空蕩的街道,身處在醫院的我也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入院檢查的患者激增,如果不是親眼目睹,很難想像春節裡仍有一條條長龍從診室裡延伸,等待就診的人們是如何的焦急。少年學醫,以求能治病救人。但真的去面對生死時,才領悟到其中的心酸與無奈。人不是萬能的,醫學也不是萬能的。我們能做的除了盡力救治和檢測外,更多的是在精神上給與支持,讓患者看到希望,感受溫暖。
回憶中防護服裡是汗水浸溼的衣裳、口罩下是勒痕滿滿的臉龐,最艱難的日子已經挺了過來,希望新的治療方案和疫苗儘快發布,希望全球都會好起來,也一定會好起來!
唐穎
最初,「不明原因肺炎」登上熱搜時,並未在意,以為只是普通的肺炎,但事情愈演愈烈,門診發熱病人劇增,讓我感到似乎有點嚴重,臨時取消了父母來漢陪我過年的計劃,準備回家。然而,事情瞬息萬變,單位成為定點醫院,武漢封城,公共運輸停運,過年、放假、回家全都化為泡影。想著武漢擁有一流的醫院與專家,我相信一切都會解決的,並成為了駐守的醫務黨員。隨著有效隔離、治療方案的更新,全國醫務人員馳援武漢,我的心態也漸漸平和。
疫情期間,我也經歷了許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全副武裝穿隔離服上班,獨自過年,一個人看春晚……這三個多月,畢生難忘,也讓我更加熱愛生活。現在,我愛的武漢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胡念琪
從武漢封城到確診病例全部清零的這90多天裡,作為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的市四醫院檢驗科醫師,我和同事們一直在崗位上默默堅守著,期間根據疫情變化十餘次調整工作時間和內容,白加黑輪軸轉。看著日益增長的病例,我也很害怕,還有夜班時口罩隔離服讓人既不敢吃喝又不敢入廁也不能睡覺,那段時間真的好苦好累,但作為醫護人員,救死扶傷本是我們的天職,我只希望能給他人帶來些許幫助!
經過國內外疫情比較,相信每個人都無比慶幸我們生在中國!中國的醫療水平較17年前已有了質的飛躍。在這段時間裡,我對自由生命和自在生活也有了更深的熱愛與渴望,盼望著疫情結束後能再次擁抱、深深品味這美好世界!
方星宇
4月8號是武漢解封的第一天,標誌著這漫漫長夜即將結束。回想疫情發生以來,太多的畫面湧上心頭。見過很多個凌晨3、4點的武漢,蹬著單車上班亦或是下班回家,路上空蕩蕩,卻能看到警察還在崗位上堅守,酒店隔離的工作者穿著防護服在店外守候,路上還會碰到同事相視一笑,回到小區保安大叔還在門亭盯著我掃碼,那一刻原本疲憊的身軀便又充滿了力量。原來不止我們在守護別人,我們也在被很多人守候著。
期間收到了很多人的關心和問候,特別的感動感恩。現在的武漢已經越來越好了,恢復了往日的車水馬龍帶來的幸福感。那麼就像晚安湖北計劃中說到的一樣,希望今後的我們,就算忙於種種重要的事情,都別忘記:要有很多力量,很多傲氣,很多愛,相信行動有價值,相信生命勝過死亡!
陳劉俊
轉眼已是來漢讀書工作的第10年,因春節值班原計劃接父母過來,後因情況有變讓他們加錢退了來回的票,也沒聽他們的調班回去。疫情初期市內開展核酸檢測的機構較少,聽到醫院接下重任,作為黨員和支委,我主動請纓,瞞著父母報名,因碩士師承武大病毒免疫學,和黃進、劉曉明、戴衛鋒組成首批隊伍的第一組「衝鋒隊」,首次在醫院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90後」的我,在2003年「非典」時還在讀小學,在民族英雄們的庇佑之下長大了,有幸能加入守護華夏的隊伍,和前輩們一同戰鬥。第一次在武漢過年,也是第一次獨自過年。從疫情爆發,到初戰告捷,我和戰友們親歷了每日標本激增,每天加班到凌晨深夜,核酸陽性率增加的恐懼,也見證了陽性標本漸少直至多日為「零」的喜悅。如今開啟復工復學體檢,為篩查出無症狀感染者,我們仍一直在繼續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