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中國足球有很多好苗子,加強青訓將很有競爭力

2020-11-18 虎撲足球

虎撲11月18日訊 近日,北京國安歸化球員李可接受《太陽報》專訪時暢談了自己歸化後的感受,他還表示中國有很多天賦出眾的球員,中國足球應持續發展青訓。

談中文名字

坦白說我也不是很確定我中文名字(李可)的意思,這是我來到中國後他們給我取的名字。

我來中國時甚至都不知道名字已經改了,我有點吃驚,不過我很開心和自豪有一個中文名字。所有人都跟我說「李可」是一個好名字,「李」這個姓在中國很普遍。我現在已經習慣別人叫我李可了,不過有些人仍然叫我Nico(註:李可原名Nico Yennaris),叫我李可的人以國安球迷居多

談歸化入中國籍

在歸化這件事上面我當時反而是最平靜、最放鬆的人,我身邊的人倒還有些擔心,因為歸化這件事以前從未有過。

但我考慮的是足球因素:我在持續進步,如果有機會能踢國家隊賽事,那就去試試吧。所以我決定入籍中國真的沒有多加考慮,我想為中國隊效力。

談北京

北京太大了,也有很多新潮的地方。北京讓你覺得是一個古典和新潮的混合體。

當你經過北京某些區域,你能從建築和城市架構的細節之處發現這個國家的歷史;但當你離開後驅車半小時,你又會覺得你住在一座高度現代化城市之中。

雖然人口眾多,但北京的生活節奏非常防守,不像倫敦,每個人都低著頭,步履匆匆。

中國的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一般誕生,你能體驗到這個國家的發展速度。

談中國足球

來中國踢球讓我開了眼界,我覺得這裡有很多本土球員去歐洲也能踢好球,就像武磊效力西班牙人時一樣。

中國隊目前在世預賽小組排名第二,我們要贏下所有的小組剩餘比賽才有可能晉級2022卡達世界盃,我希望我們能夠帶來驚喜。

我相信我們能踢好球,能改變外界對於中國足球的觀感和成見。

談中國青訓

我希望有關方面能持續發展青訓,這是一項事關未來的持續性戰略。我相信他們只要堅持做青訓,未來中國足球將會有驚人的競爭力,因為中國人口眾多,也將會有很多有天賦的苗子被發掘出來。

(編輯:姚凡)

相關焦點

  • 直播吧專訪汪強:踏實做青訓 培養出好的苗子就是貢獻
    你有很好的職業足球經歷,和一顆想帶好青少年的心,但在一些現實問題面前,這些基本沒什麼用。但我同樣也覺得,不是沒踢過球的就不能當足球教練,只要有責任心、愛心,願意不斷地學習足球知識,也一樣可以成為好的青少年教練。所以真正好的青少年教練不是只看你會不會踢球,而是你有沒有認真負責,願意為孩子們去付出更多的足球教練員。
  • 國安中場大將:中國堅持青訓也能競爭世界盃
    在採訪中,這名國安中場大將談了自己歸化後的一些感受,稱中國足球也有很多的好苗子,中國本土球員也同樣能夠在歐洲踢好球,並直言當初歸化一大原因是能夠為國而戰,擁有一個中文名讓自己感到自豪。,自己之所以能夠在歸化這件事上如此平靜,考慮的是足球因素,「我在持續進步,如果有機會能夠代表中國踢國家隊的比賽,那就去試試吧。
  • 國安中場大將,堅持青訓也能競爭世界盃
    歡迎來到我的文章,茫茫人海遇見你,我會把你放在我心裡,你好,我是你可愛的小編蘭蘭,北京國安的歸化球員李可,接受了外國媒體的採訪。在採訪中,這名國安中場大將談了自己歸化後的一些感受,稱中國足球也有很多的好苗子,中國本土球員也同樣能夠在歐洲踢好球,並直言當初歸化一大原因是能夠為國而戰,擁有一個中文名讓自己感到自豪。在採訪中,李可首次透露了加入韓國國籍的過程。據悉,安貞桓的歸化問題受到了周圍人的擔憂。因為(在中國)至今沒有入籍。
  • 恆大創中國足球歷史!一舉措助力青訓 國內首創引前國足主帥大讚
    國足球最大的問題就是青訓不行,沒有好苗子,即使是好苗子,也得不到好教練的指導,導致中國足球人才斷代,中國足球實力水平下滑嚴重,在亞洲範圍內的競爭力持續下降,引發了更多球迷的擔憂。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超霸主廣州恆大承擔起了應有的責任,在全力支持國家隊的同時,大力發展青訓,在2012年建成恆大足校後,恆大以「振興中國足球,培養足球明星」為目的,著力擴大足球人口,夯實人才基礎,打造專業化和高水平的新型足球學校,截至目前,恆大已經累計投入青訓超28億元,有422人次入選各年齡段國家隊,共獲得85項冠軍,青訓投入效果顯著
  • 《青訓大綱》將這樣在內蒙古落地
    《青訓大綱》明確了中國足球青訓發展的三大目標,一是加強球員和教練員培養,通過艱苦、正確、持續、有效的努力,為中國足球培養出為國爭光的能夠與「足球發達國家」相媲美的本土球員和教練員;二是明確比賽風格,國少隊、國青隊、國奧隊等中國各級國字號隊伍在比賽中展示出與中國國家隊統一的技戰術風格和打法;三是比賽成績,中國國家隊、國奧隊、國青隊、國少隊等中國各級國字號隊伍全部入圍世界範圍內最高級別賽事
  • 中國擊敗卡達,但卡達足球卻有很多需要中國足球學習的地方!
    這次十二強賽的經歷對於國足來說十分寶貴,有很多的地方值得總結。就像雖然卡達輸給了中國,但卡達近些年的足球發展經歷其實值得去研究這個將在2022年舉辦世界盃的國家,因為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一直都給大家留下了「土豪」的印象。最初採用的「金元政策」,用高薪水吸引球星到卡達聯賽效力,同時利用充裕的資金大量歸化其他國家的球員。
  • 徐根寶:中國足球已發現不少好苗子,老天保佑多出幾個武磊!
    中國足球青訓教父:已經發現幾個好苗子,保佑他們成為新的武磊在疫情期間,武磊在西班牙的一舉一動都得到了球迷們的廣泛關注,這位"全村的驕傲"確診了新型冠狀肺炎,當時也是讓球迷們非常擔心。不過好在如今武磊的病情已經徹底好轉,這位錦鯉戰勝了病魔,也多次在自己的周記中像廣大的球迷朋友們報了平安。相信在所有關心武磊的人之中,徐根寶應該是最特殊的一位。可以這樣說,沒有徐根寶,就沒有武磊的今天。20多年前,當徐根寶以上海申花主教練的身份帶領球隊取得一系列成功之時,他就已經確定了在中國足壇的地位。而從一位主帥再到一代青訓的締造人,徐根寶也是付出了非常多。
  • 析「亞洲足球先生」受中國足協委派投身青訓,中國足球未來可期
    多年來中國足球的水平一直落後於亞洲諸強,被中國球迷所詬病。其根源則是中國足協對青訓工作的指導不足。而今這一現狀則有可能改變:現在我受中國足協委派,在崇明訓練基地輔佐徐根寶指導,在這裡擔任技術總監。好硬氣的話語!
  • 《人民日報》:讀書還是踢足球?疑問中國足球青訓
    國家隊成績取決於青訓質量,青訓應該先有數量後有質量。這是根本規律,不按規律做事,豪賭、拔苗助長都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誰都知道。作為球迷都是這樣想的,可作為家長,卻往往不是這樣做的,據《人民日報》報導,今年夏天,北京人大附中的7名高三學生收到了某中超俱樂部的試訓邀請,而家長讓孩子先參加高考,最終都金榜題名,但他們全部選擇去北大、北理工讀書。
  • 青訓體系與足球發達國家接軌,恆大足校會是中國足球的範本嗎?
    透過頂級豪門皇馬青訓運營理念和方式,我們可以窺探出足球興與衰的規律,這值得中國足球學習和借鑑。皇馬力爭創造最好的平臺,能力強的球員,在高水平錘鍊中,邁入皇馬一線隊的殿堂;若是達不到皇馬標準,皇馬會有針對性地處理,將球員送到西甲中遊、海外球隊練級。於是就有「皇馬青訓,桃李滿天下」的美譽。中國足球能從中學到什麼呢?恆大足校成為一個可供參考的範本。
  • 我們足球的青訓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
    很多球迷都有疑問泱泱大國為什麼就搞不好足球了呢?這些年都在喊青訓,但並沒有看到任何實質性進展,到底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了呢?要想探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中國足球為什麼越來越弱?中國足球系統化發展思路有偏差像日本足球其是俱樂部青訓、地方足協青訓和校園足球結合在一起的,所以日本足球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青訓體系制度,三方面有機的結合,校園足球好的苗子送到俱樂部青訓或者足協青訓,然後通過校園聯賽比如日本的高中聯賽出色的苗子還可以進入俱樂部,而且日本的聯賽體制也是相對健全的,只要喜歡足球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宿,而且日本孩子踢足球就是把它當做一種很普通的職業,日本的球員工資也不是高的離譜
  • 足球解說員咋這麼有底氣?董路跟黃健翔打賭:青訓我要超過徐根寶
    近日,足球解說員董路在一個直播連線節目中,跟另一位足球解說員黃健翔許下一個15年的約定:我的青訓目標是超越徐根寶!當時,黃健翔如此問道:「你那兒的孩子將來有幾個能踢上職業隊?有幾個能進國家隊?」董路:「我願意和你有一個15年的約定,單說足球小將09這波,現在手上大概18-19個隊員,我的人生目標還是超過徐根寶。」「當初徐指導是帶了100多人上的島,最後出的人才包括進國字號。我此生的願望就是超過他。我超過他,才能以示隨著時間推移、條件的改善,青訓應該比以前做得更好。」……那麼,一個足球解說員,哪來的勇氣,敢吹這個「大牛」呢?
  • 加強青訓真的是我們足球的出路嗎?恐怕大家還沒搞清什麼是青訓
    每當有俱樂部請來大牌教練或者外援,就會有熱心讀者在消息後的留言板上揮揮灑灑寫下自己的不滿:有這個錢,還不如投在青訓上!在上海,說到足球,說到徐根寶,人人豎起大拇指,他紮根青訓,駐守偏遠的崇明島,為國家,為上海兩家俱樂部培養了大批球員,他是中國很少能安心搞青訓的人,值得每個人的尊重!
  • 中國足球三大青訓教父誰更強
    當然,因為踢球成本的問題,中國還是會有很多有天賦的小孩兒沒有機會進入到足校或俱樂部梯隊。我們也在呼喚更多優秀的青訓教練去發現更多優秀的小球員。在中國足球歷史上,有這樣三位青訓教父級的老教練值得年輕教練學習與關注。首推徐根寶,已76歲高齡的他仍然奉獻在青訓一線。
  • 中國足球的希望在哪,在廣州恆大,江蘇蘇寧等俱樂部的青訓營那裡
    首先,中超俱樂部需要買斷青訓球員的培養合同,大家都知道,徐根寶花7萬元買斷了武磊的青訓培養合同,現在這個價格是30萬到200萬。這是因為踢球的孩子太少了,你出價低就找不到好苗子。與此同時,俱樂部要給家長一筆籤字費,這筆錢通常在50萬到100萬之間。
  • 陝西足球青訓綻放別樣風採
    如今,全縣足球教練員有143人,其中D級以上33人,體育教師95人,在訓隊員100多人,常年參與校園足球運動6000多人,普及率達30%。據介紹,志丹青訓主要分為各學校內訓練與各梯隊訓練。「這裡有很多足球的好苗子,如果想要把孩子的潛能全部挖掘出來,需要按照正確專業的方式進行訓練,才能讓他們的未來與職業足球掛鈎。」米拉德諾維奇說,「這裡的訓練是球員的第一個階段。針對我的隊員,我會給他們布置任務,包括技戰術、體能及心理上的能力表現。」2006年,志丹縣獲得「陝西省足球後備人才訓練基地」的稱號。
  • 曼聯輸入中國元素,中國足球有曼聯基因
    曼聯青訓營中已有不少將門之後,卡裡克、吉格斯和尼基-巴特都把自己的孩子帶到了曼聯青訓營中。同城對手曼聯已在過去幾個賽季裡招攬了一批最有天賦的年輕球員。昨天晚間時刻,曼聯青訓教練威爾斯透露,疫情過後曼聯青訓隊伍將引來幾位新面孔,其中有兩位來之中國的小球員,他們的表現非常的棒。
  • 避免好苗子被埋沒 恆大與30所名校合作 將精英訓練下沉到7歲
    中超聯賽近些年越來越火爆,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憧憬走上職業足球這條路。可惜,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踢上職業足球。其中,有球員個人天賦原因,也有家庭條件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足球青訓機構的業務能力不足,導致很多優秀的足球苗子難以被挖掘和被培養成才。不過,這一切或將因恆大足校的介入有所改變。
  • 前恆大足校校長:苗圃長得好,中國足球將來才有參天大樹
    虎撲12月29日訊 據《廣州日報》報導,前恆大足球學校校長劉江南表示,校園足球有三大作用和任務,基礎工程越紮實,苗子成長得越好,今後中國足球更強大。在中國足球仍然落後,社會對校園足球應該並且能夠擔當起培養「振興中國足球」重任的人才寄予厚望的背景下,如何在繼續加強校園足球普及和推廣的同時,深入研究和探索培養全國頂尖水平的足球人才的途徑和方法,成為今後校園足球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
  • 人民日報:中國足球的青訓短板是體系搭建,恆大的體教模式可借鑑
    《人民日報》近日撰文表示,中國足球的短板是青訓,而青訓的短板是體系搭建。不過作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專業足球學校,恆大足校正在用專業的精準化精細化培養,以及文化的高效課程和高效課堂的體教結合,給中國足球的青訓提供可以借鑑的模式。中國足球長期被外界詬病,對於成年隊來說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