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嘉匯彈子石老街,最早起於19世紀初,是長江南岸有名的最早開埠的水碼頭之一,與黃葛渡、海棠溪、龍門浩、玄壇廟齊名,有南岸「五渡口」之稱。但隨著歷史的變遷,原有的彈子石老街已經消失,可擁有法國水師兵營、王家大院等開埠文化的根脈依舊留存。
2018年6月1日,結合川東民居風格和開埠建築風格的原址復建項目——長嘉匯彈子石老街正式開街,其由於地處重慶新中心兩江四岸核心區(以長嘉匯大景區16平方公裡為核心,聯動周邊「兩江四岸」形成的大約50平方公裡的區域)、重慶商務金融金三角中心(解放碑&江北嘴&彈子石)和南濱路文化產業帶的特殊區域佔位,使彈子石老街擁有與重慶其他老街不同的身份地位。它肩負著傳承歷史、開啟新篇的使命,希望為重慶人提供一個能建立認同感、歸屬感,甚至自豪感的場所。
為與其他老街式商業街形成差異,彈子石老街致力於打破傳統商業模式,開始發展符合未來商業運行的體驗經濟模式。下面,本文將從規劃、建築、業態三個維度去剖析,彈子石老街的新體驗經濟是如何打造的。
01、體驗經濟如何進行規劃布局?
原址復建的彈子石老街由香港置地和招商蛇口聯合打造,總建築面積5.4萬方,總長1公裡,由巴渝老街、樂購老街、尋味老街和情定老街4大體驗式業態組成,從業態上全方位各種類型遊客需求。
整體規劃:以「一街兩埠四院十景」為核心景觀進行布局:
● 「一街」,指彈子石老街;
● 「兩埠」,指下江和上埠;
●「四院」,指王家大院、孫家花園、夏家大院、青陽公館;
●「十景」,指海關石、映月池、青雲橋、花朝門、餘音閣、利川號、塗山窯、愛情牆、一德堂、百歲坊。
從海關石到百歲坊,無論是本埠居民,還是外地遊客,都能在此見微知著,體會舊時故事場景,領略地道重慶風情。
交通條件:路網交織,通行便利
彈子石老街位於重慶市南岸區泰昌路68號,是長嘉匯購物公園二期項目,北臨彈子石正街,南靠泰昌路、南濱路,附近橋、路、隧道,交通較為便利。公共運輸可乘坐119路、338路、373路、375路、觀光巴士T026路、觀光巴士T041路至南濱路長嘉匯站下車。2019年7月開通重慶軌道環線後,遊客可乘坐輕軌至彈子石站,然後向南步行約20分鐘可到達老街。
整體動線:坡地地形結合獨棟建築,合理又豐富
彈子石老街是全國首個以「開埠文化與城市九級坡地地貌」為主題獲批的4A景區,老街利用原有的坡地地形,結合商業獨棟建築,使遊客體驗移步換景,非常富有重慶山城特色。動線設計合理,不同平層間用「電梯+步梯」形式連接,在保證人流的通暢性的同時,也為遊客提供遊覽途中的舒適感。
02、體驗經濟如何設計建築形態?
彈子石老街,由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有限公司負責總體規劃以及建築設計工作,以「老街·新趣」為開發理念,在筵席老街肌理的前提下,以新的設計賦予古老風貌新的內涵,致力於打造一條富有人文氣質和懷舊情懷的重慶老街,為遊客提供新舊交融、中西合璧的全新的文化商業體驗。
體驗文化融合
彈子石以重慶老街復建為中心,將吊腳樓風格和現代建築審美融合,整體表現巴渝特色和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同時有很強烈的外來元素融入。
同時為配合和襯託出項目的傳統元素,彈子石老街的新建建築均採用現代中式建築風格,所設置的框景門窗以及圖案隔柵和屏風作為景觀導向,能夠引導視線,以最佳方式觀賞。
傳統的青磚瓦片糅合現代材料,感覺煥然一新,古典的圖案也被重新包裝成現代幾何圖案,演繹典雅美感。
進入北側大門所見的基督教堂一德堂,還有日本熊本熊奶茶、新加坡書局、法國杜莎夫人蠟像館等,彈子石老街通過引進了一些世界各地有名的品牌,使國外元素的融入更加自然,不突兀得顯現現代中式風格。
體驗多層空間
整個長嘉匯彈子石老街,基於重慶兩江交匯、80米高差城市九級坡地立體地貌而建,選擇達成多平臺布局的構思,順應天然地勢,將影響最低,並給人豐富的空間體驗感。
高低不一的平臺均以樓梯、電梯或其他垂直移動方式連接起來,輔之以足夠、清晰的標牌指路,令人流通行無阻。同時,一期購物公園與二期老街部分通過青雲橋巧妙連接,更使整個老街的整體性加強。
多平臺的設計同時也能全面發揮地塊臨江的優勢,讓遊客可以從多角度欣賞江畔景色。
老街內建築多為平房或矮樓,令空氣更流通,炎炎夏日亦能享受沿岸微風的舒爽。
體驗細節精品
彈子石老街邀請全國建築設計大師陳世民先生和世界建築大師保羅·安德魯等參與設計打造,同時老街內所有的建築雕刻和石刻都是由劉能風、張聰明、易宗毅三位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刻大師所做,特色場景、石雕、鋪裝等細節打造,共同構成了彈子石老街的整體風貌。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鹿是老街主要的主題景觀小品之一,在老街,你可以看到屋頂上姿態各異的鏤空麋鹿,街道旁各式各樣的石雕麋鹿,給予人寧靜、平和之感。
在立面鋪設上,老街也獨具匠心。例如階梯立面小瓷磚鋪成畫面,使每個樓梯立面連起來看就形成了中國傳統花卉;石刻的中式傳統圖案鋪在地上,很有中國文化的意味;下水地漏都採用蓮花樣式的石磚鋪設,可謂細節到極致。
特色場景小品貼合中國傳統文化和巴渝文化進行打造,例如石頭雕刻的劈柴和燒瓷器的小場景等,一步一景,傳承歷史。
在空間景觀小品打造上,復古裝飾承接厚重歷史文化,青磚綠瓦融合現代設計,鳥籠、石磨、疊水等共同構築了彈子石老街的中式文化基調。
03、體驗經濟如何架構商業內容?
打造豐富體驗空間
目前,在電商衝擊下,中國實體商業陷入了生存困境。為破局蛻變,向陽生長,體驗式經濟空間打造成為吸引人流的智慧之道。彈子石老街在體驗空間打造上也在不斷探索,致力於回歸消費體驗本質,尊重以人為本,通過劇場影院、燈光秀、體驗式經營商業等形式,將其打造成人們的打卡勝地。
劇場影院講述古今故事
●王家大院
重慶首個院落式實景大戲《再憶·王家沱》落地彈子石老街的王家大院,劇場依託王家沱歷史背景,將3D投影技術與演員表演相結合,通過「全沉浸式演藝」和「院落環境戲劇」的演出方式,帶觀眾從聽覺、視覺全方位重溫渝商歷史。
同時,王家大院內還設置了渝商文化陳展廳,讓遊客通過遊覽歷史物件、歷史人物介紹等,加深遊客對渝商文化的了解,使體驗感進一步加強。
●先鋒藝術影院
先鋒藝術影院總面積2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大、中、小、vip四個藝術放映廳,共360個座位。除擁有藝術沙龍論壇專有場地和一個超過600平米的電影主題餐廳之外,還有電影圖書音像展示與購買區,為遊客提供全產業鏈式的影視之旅。
商業與藝術的兼容,格調與品味的提升,先鋒藝術影院作為重慶美電先鋒電影製片廠第一個實體項目,定位於西南首家專業藝術影院,為觀眾提供多元化的電影選擇。同時,影院會充分利用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優質資源,聯合國內外電影專業院校、重慶電影集團、重慶電影家協會等相關企事業單位,提高重慶本土電影劇本生產、交易能力和影響力,打造電影前後期製作平臺,舉辦屬於重慶的電影節,形成一站式電影產業鏈條。
先鋒藝術影院還特意為內地青年導演提供影片放映與交流的機會,鼓勵青年導演創作,讓他們的作品有機會面向更多的觀眾。通過以青年導演為載體,為國內外多元化高素質電影提供放映與交流平臺,引領與培養觀眾欣賞藝術電影的能力,使之成為人文與藝術之間的溝通橋梁,增加創作者與觀眾的互動交流,共同打造一個富有影視藝術文化氣息及文旅融合的價值聖地。
燈光秀營造沉浸感官
「燈光、夜景」,一直是重慶成為網紅城市的重要元素之一,彈子石老街巧妙運用色彩紛呈的燈光效果,為兩江夜景加彩,為其吸客助力。
●佛光秀
每晚20:00-21:40彈子石老街內會準時上演的佛光秀《佛光如幻》。牆面利用浮雕技藝鐫刻佛者和蓮花,在夜晚配以五光十色的燈光動效,令浮雕的肌理更加逼真,光影隨著劇情跌宕起伏,給人帶來如夢如幻的極致視覺感受和震撼
●花燈會
2019年末,彈子石老街還開展了「千燈萬福」燈會活動,其結合老街獨有的坡地、廊橋、庭樓、牌坊等景觀特點,打造出了如鹿歸林、映月祈願、魚躍青雲、星河夢影等九大主題燈,為遊客帶來了一場新中式的燈會盛宴。
●濱江夜景
彈子石老街還是欣賞濱江夜景絕佳打卡地點,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兩江交匯的夜景,就連朝天門、江北嘴、洪崖洞等網紅景點也可盡收眼底,兩江匯聚、大橋遠架、高樓林立於對岸,只需要倚在看臺上便能把整幅景色納入眼底。
主題商家提供多維體驗
彈子石老街的大部分商家的商業模式進行了打破傳統經營導向,開始重組商品業態。同時,商家利用運營導向倒推規劃,將設計以終為始,為遊客打造多種多樣的沉浸式體驗空間。
●大眾書局
連續多年獲得「上海最美書店」、「南京最美書店」稱號的大眾書局也入駐彈子石老街,它不僅是大眾書局的西南首家,而且也是全國最具地方色彩的一家。
室內外設計處處都以書為元素,融入了重慶特有的山水橋梁、竹編藝術元素文化和古樸的四合院布局等,同時夾雜工業風元素,使書局在擁有文化底蘊的同時,還附加以高顏值。而且書局在功能上不僅可讀書、買書,還有茶道、輕食、咖啡吧供遊客消費。
●德莊火鍋文化體驗館
子石老街的餐飲館也向體驗式消費發展,不僅重視遊客味覺上的享受,還考慮遊客用餐過程的體驗感。
例如以青陽公館為基地的德莊火鍋文化體驗館,餐館不僅為遊客提供美味地方特色火鍋,同時在裝修設計上結合地方特色和民間故事,並且搭設川劇表演舞臺,在遊客用餐時加深其體驗感。
研學旅行傳遞文化知識
彈子石老街作為一個文化旅遊綜合體,研學是其重要的一環。老街通過聯合學校和相關研學機構,以研學的方式,讓中小學生前來學習、旅行、體驗生活,這也為未來家庭親子遊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除講述老街歷史外,蠟像館、海洋館等主力店在也向遊客傳遞不同學科的知識文化。
●重慶杜莎夫人蠟像館
重慶彈子石杜莎夫人蠟像館是西南首個、全國第5個、全球第16個杜莎夫人蠟像館。前來研學的學生們既可以參觀蠟像館,並和蠟像合影留念,還可以們進行蠟手製作,學習工匠精神。
●海洋探索中心
重慶海洋探索中心是以「繁育、救助及保護」的品牌使命作為所有行動的核心的水族館品牌,也是重慶市級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南岸區科普基地。研學內容以海洋知識講解和體驗參觀為主,學生們可在逼真的造景、絢麗的燈光效果及17個主題區域展示中,寓教於樂地與各種生物的遊樂互動中,進一步地了解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收穫海底奇妙旅程,並習得相關海洋知識。
業態組分
目前,彈子石老街一期商場部分以服裝零售和餐飲業態為主,二期老街部分商家業態以餐飲與體現文化的休閒業態為主,輔以住宿和服裝零售業態等。其中,網紅主題店和重慶特色店約佔80%,體驗式的經營商家更是佔據主要部分,這也成為老街自身的商業基調。
客流情況
都市旅遊一直是重慶旅遊發展的重頭之一,彈子石老街作為重慶新十景之一,開業後客流相對可觀。2019年,工作日客流量約3-4萬人次/日,周末約7-8萬人次/日。重慶本地遊客、附近居民和工作人群佔多數,隨著旅遊專線、環線等交通的布點以及抖音等公共媒體平臺的加持,前來遊玩的外地遊客也不斷增多。但目前景區受節假日和天氣影響較為嚴重,遊客熱度偏潮汐化,維持持續客流的方法手段還在不斷探索。
可與同樣是都市旅遊景區的洪崖洞相比,彈子石老街的熱度還需不斷加溫。2019年國慶期間,洪崖洞民俗風貌區接待遊客88.9萬人次,同比增長11.5%。而彈子石老街接待遊客40.17萬人次,同比增長6.66%。相比之下,彈子石老街勢頭不足。
那麼,為何老街的人氣沒有洪崖洞那麼旺呢?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知名度不足。彈子石老街開街僅僅兩年,名氣積累還需時間;第二,地理位置及城市配套差距。相較洪崖洞所處的渝中區和依託的解放碑商圈,彈子石老街的地理位置和新興的彈子石商圈成熟度稍顯遜色;第三,文化人文氣息不足。洪崖洞本身擁有2300年的歷史,並具有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和吊腳樓文化都使洪崖洞富有歷史文化氛圍。老街在這部分稍顯薄弱,老街新貌的形式導致本身的人文氣息不足。可其也在不斷探索自身發展之道,想要去結合渝商文化和老街歷史,著力發展體驗式商業,不斷產生自身的獨特魅力。
04、結語
彈子石老街將新舊、中西完美融合,讓遊客在體驗新中式建築特色、垂直空間和精緻細節打造中,不斷領略巴渝特色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同時,老街在商業業態發展上也遵循體驗為王,以從內容、形式和體驗上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不斷提高體驗式業態和品牌佔比,不斷發展複合混搭業態,去滿足更多人們情感精神需求與物質生活。
老街新貌是原動力,業態創新是新血液,他們的不期而遇也代表著對未來商業的探索。當然,彈子石老街的發展也離不開南濱路文化產業經濟帶和彈子石CBD發展的帶動,所以未來的老街會是什麼樣貌,時間會去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