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達快遞社區服務網點本周起,試點農副產品展銷與配送。顧客收寄包裹之餘,在線下單,果蔬就能從田頭送到家門口;同時也能到店自提。7月1日,記者實地走訪獲悉,瞄準需求、廣開門路已成寄遞行業防疫常態化下謀發展的「致富經」。
吉大隆城花園一位鋪主愛吃粉蕉,安全起見,在乎產品來源,最近一直沒有挑到滿意的。6月29日,隔壁一樓韻達快遞超市(寄遞服務吉大分部)突然掛售粉蕉,一下吸引了她的注意。試嘗一番,味道正宗,一問產地是珠海田頭貨,這位街坊覺得放心連忙買下一串。
快遞網點可買果蔬了?沒錯。進店一看,快遞包裹貨架一隅專門開闢了一處展櫃,除了粉蕉之外,上面還擺著冬瓜、南瓜、鳳梨、百色芒果等農產品,就連泡菜、辣醬這樣的成品也有售賣,街坊在寄取包裹時可以自由挑選。
「沒想到一推出就受到歡迎,這些果蔬每種批進了40至60個不等,才兩天時間就基本售罄。看這鳳梨只剩一個了。」7月1日,該快遞吉大分部負責人林榮燕告訴記者,為應對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壓力,擴大營銷,本周起珠海韻達快遞總部將他們店作為農副產品展銷、配送試點,計劃通過快件寄遞、「副業」支持雙驅動,探索終端網點轉型模式,謀求特殊時期新發展。
林榮燕說,初期會以果蔬展銷、鞏固顧客群體為主;接下來會推廣「社區雲銷」模式,根據顧客需求,對接農產品種植基地,顧客通過快遞服務平臺可在線下單,快遞員將從田頭攬貨,進行專業包裝及保鮮處理後直接按快遞模式(60公斤以下)送貨上門;同時兼顧顧客到店自提。
記者注意到,試點門店在售農副產品價格上並無太大優勢,不比農貿市場或社區果蔬店便宜。對此,林榮燕表示會主打品質牌,現在已經和鬥門一家優質農產品基地籤約,上架的全部為非棚時令果蔬;而且以同城件上午收、下午到的形式運營,保證了貨品新鮮。此外,他們還計劃在線開設農副產品溯源查詢功能,保障顧客知情權,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珠海韻達快遞運營負責人張超華表示,經過疫情的考驗,珠海寄遞行業在民生必需品配送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為後續發展提供了條件。除了韻達吉大分部之外,菜鳥驛站前山幸福裡門店、鬥門白蕉門店等也先後推出農副產品配送服務,將快遞員配送優勢進一步下沉,不僅滿足了市民生活需求,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業「致富經」。
(文章來源:珠海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