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缺人!很多工廠機器不停,工人只能兩班倒!」「訂單在增加,雖然員工擴招了好幾撥,還是得加班加點才能完成排單計劃!」
從2020年初疫情突襲愁訂單、擔心要裁員,到現在想方設法留住員工擴招人手,不少行業見證了就業市場向穩轉好的暖意。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穩就業、保就業成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果斷推出一系列穩保就業硬核措施,牢牢穩住了經濟社會大盤的基石,近千萬異地務工人員紮根深圳發展,為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交出穩就業、保就業的精彩答卷。
活源頭,保住了企業就穩住了就業
就業一頭牽著家計民生,一頭關聯經濟大勢。保住大大小小的市場主體,就能保住崗位,保住就業。
2020年疫情暴發初期,各行各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多項穩就業舉措,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我市人社部門跑出了「深圳速度」,火速「送政策、送資金」上門,將各項扶持資金及時落實到戶、撥付到位,「真金白銀」幫助企業渡難關。
早上8點,欣旺達車間的機器聲已經轟轟響起,一幅忙碌的景象。
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同時也是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疫情在初期對欣旺達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寶安區人力資源局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欣旺達積極投入復工復產,除了全員正常發放工資,還包專列專機、給返崗補貼,將滯留在內地的員工接回深圳。
「政府給予社保費減免、穩崗補貼返還等資金扶持超過6000萬元,政策力度和補貼力度非常大,與企業共克時艱,幫我們穩住了員工,迅速復工復產,搶佔市場份額。」欣旺達人力資源部招聘經理林超表示。
企業有了這樣的支持,更加放手尋求新機。「我們不僅不裁員、不減薪,還要多招人。2020年到現在已經新增了3000多名員工,現在還在陸續招人,訂單也都排到3月份了。」林超表示。
「有這樣實實在在的幫助,2020年我們不僅沒有裁員,反而比2019年同期新增加了300個就業崗位。現在年關將近,大家加班加點在趕訂單。」深圳僑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門相關負責人龍沁告訴記者,公司累計享受社保費減免、穩崗補貼返還約400萬元。有了政府的資助,即使在去年最困難的二、三月份,企業堅持給無法到崗員工正常發放工資,把他們穩定在崗位上;去年9月,企業逆勢給所有員工普漲工資400-1000元不等。
深圳通過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努力培育新經濟新動能,增加就業崗位;同時鼓勵勞動者多渠道就業創業,支持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據統計,2020年全年深圳實際減免企業社保費475.83億元,累計發放穩崗補貼返還資金58.59億元;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市城鎮新增就業15.64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提技能,授人以漁促進更高質量就業
「我們已經申請到了人社部門『以工代訓』補貼,是最高額度500萬元,資金已經到帳了。」卓翼科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2020年拓展了新業務,增加了耳機、手錶手環等智能穿戴產品的生產,急需掌握相應技能的人才。「以工代訓」,鼓勵企業利用自有場所、生產設備,讓職工邊工作邊進行生產技能培訓。
「以前是傳統的老員工帶新員工,沒有培訓體系。現在我們將通過系列培訓,鼓勵一名員工掌握幾項技能,提高員工技能水平的同時,也提高公司的產能效率。」該負責人介紹,公司將利用政府發放的補貼,一方面搭建起企業技能培訓體系,目前已經開發了手機維修、目檢、上料員等七大項目的培訓。另一方面,鼓勵員工參加培訓,對於掌握多門技能的員工,將採取上調工資底薪等激勵制度。
「正是在深圳,我才能從一名『技術小白』成長為真正的技術人才。」2019年2月,白先生入職深圳興日生實業有限公司成為注塑車間一線工人。2020年4月,他開始參加職工適崗培訓——無線電裝接工課程學習,並通過培訓提升了自身技能理論水平及實操能力。如今,他已成為該車間的副組長,技能的提升讓他有了更多的自信,對未來也充滿了期盼。
政府拿出「真金白銀」,提供補貼鼓勵企業開展技能培訓,一方面提高員工技能實現更高質量就業,一方面也能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的價值,增強企業發展後勁,既解近憂,又謀長遠,一舉多得。記者了解到,深圳落實以培訓穩崗擴崗,創新推廣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形式,在全國率先建立第三方實時培訓監管系統,保障補貼資金發放規範、高效、安全,得到人社部高度肯定。截至2020年底,全市全年共完成各類補貼性培訓157萬人次,發放補貼18.8億元。
內容來源:讀特
作者:莊瑞玉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