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究竟做錯什麼?中方向國際提出制裁,要求索賠228億損失
中國一直都很重視對外貿易,無論是從經濟方面或者是軍事方面,必須要做到誠信為本,始終堅持共贏局面。只不過這僅是我們一方的想法,在與其他國家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不同的狀況,無奈心理也是油然而生。從俄方媒體報導中得知,中國DCH集團已經發出聲明,要求國際機構介入,讓烏方政府賠償228億人民幣。看到這一幕之後,讓不少人感到意外,要知道這次需要拿錢的是烏克蘭政府,這是很少見的事情。
從了解中得知,DCH集團屬於馬達西奇股東之一,很早之前就已經對這個公司投資。該公司並非是毫無理據地提出這個要求,而是根據中烏互相投資互相保護的約定而提起,希望國際仲裁烏政府。為了可以讓這次的申請能夠得到圓滿的解決,DCH集團已經聘請3家國際律師所,對這次審判結果,更是寄予厚望。對於國外企業起訴政府的事情不算新鮮,但這種場景也卻是罕見。
根據資料顯示得知,馬達西奇是蘇聯時出現的軍事研發企業,曾經為蘇聯創造多個輝煌時刻。也正是因為這家公司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所以也被外界看好。只可惜後期蘇聯遭遇分裂,頓時讓這家公司陷入到絕望中,就算是烏方全面整頓,試圖改變公司當時經營慘狀,但最後結果並不理想,不但沒有守好家業,差點也讓這家公司面臨倒閉。隨著技術人才流失、設備遭遇拍賣,讓這家公司的發展前景,進入到一片灰暗中。
如果當時這家公司不是和中方企業合作,估計後來會迅速走向倒閉的邊緣。21世紀早期的時候,烏方為了改變中俄合作的頻繁節奏,當時還應允會賣給中方D-18T發動機,但後來因為烏方政局發生變動,導致這個項目一直都沒有著落。這兩年時間裡,中方投資者眼看著馬達西奇即將破產,所以就提出收購計劃。中方民間企業與該公司合作,始終都在烏政府的監控中。
出於這種情況下,美方也涉身其中,阻止烏方同意中方收購案,隨後還提出很多口頭好處,如果對方同意中斷中方企業的收購項目,那麼美方將會援助烏方經濟。隨著烏方拒絕中企收購項目,也讓烏方受到極大損失,不但需要承擔賠償金,同時還會影響烏方今後與其他國家合作的信譽值。本來可以得到長期援助,沒想到烏方最後沒有經得住外界誘惑,讓自己陷入到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