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不少自媒體創作者,紛紛做起了釣具測評,引起漁具行業大震動。在很多釣具評測裡,通常都有一個魚竿釣重測試的環節,很受國內釣魚人喜歡,博得了不少關注。那麼,魚竿的釣重越大,就真的越好嗎?
理論上,釣重越大的魚竿,越不容易斷,越韌性結實。但釣魚人真的需要一根無比結實的魚竿嗎?答案是當然不需要,否則,我們就可以拿一根螺紋鋼去釣魚了,還要什麼魚竿呢?
下面就說說,釣重大的魚竿可能存在的幾個缺點。
01釣重越大的魚竿,意味著自重更大
要達到大釣重,魚竿必須做結實。怎麼把魚竿做結實呢?魚竿廠家主要有兩種辦法可以實現。第一種是採用強度更高的新材料;第二種,就是使用更多的材料,比如多卷幾圈碳布。顯然現實中,受限於短期內無法在新材料上取得突破,第一種辦法很難實現,只有通過第二種辦法了,就是使用更多的碳纖維材料,材料增加了,魚竿自重必然增大,使得持感增重,這必然影響到釣魚人的實際感受,更有可能的是,造成釣魚人手臂肌肉和關節受損,形成「網球肘」。而且自重大的魚竿,實際作釣時,靈敏度差,釣小魚沒感覺。
02釣重越大的魚竿,可能軟而無腰
要想釣重大,魚竿韌性就必須好,大家都知道,越是高碳越脆,因此很多魚竿廠家會使用低噸位碳布來卷制魚竿,這樣的魚竿不容易斷。而且一些不良廠家,可能會把魚竿做成資深釣魚人所說的「麵條竿」。這種釣重很大的魚竿,可能實際上非常軟,回彈力不夠,腰力差。
什麼是「麵條竿」呢?就是把與魚竿前端細小部分,比如竿稍與第二節做細做軟,魚竿只要一受力,竿稍和第二節就已經嚴重彎曲,下垂成一條直線了,不再承受魚水平橫向的拉力了,而力量傳導到第三節或者第三節後更粗的竿節,這種粗竿節直徑大管壁厚實,能承受很大的拉力,但因為它產生的彈性形變小,因此幾乎沒有回彈力可言。這種很軟的麵條竿,實際作釣中,不能有效消耗魚的力量,回魚時間長,遛魚時會很累。而且這種麵條竿,前端幾節很容易被魚拉成直線,最後形成"L"型後失去彈性而造成切線跑魚。
釣重只是魚竿性能的一個參數,因此只強調釣重,是片面的。 那選擇釣重多大的魚竿比較合適呢?
目前市面上,根據釣重和輕便的不同,可細分出大致四類魚竿(在此主要講臺釣竿),一種是鯽魚竿,它的釣重小,但也最輕便,主要作釣鯽魚等一些小體型魚;第二種是鯉魚竿,它的釣重大,腰力強,主要作釣鯉魚等大個體魚;第三種是綜合竿,釣重介於前兩者之間,一般個體的鯉鯽魚都可以兼顧;第四種是大物竿,特點是超大釣重,自重也最大,主要作釣青魚、鱘魚等超大個體魚。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作釣的目標魚的品種和大小,參考上面所說的魚竿類型,有針對性的選擇,不要再片面追求大釣重魚竿哦!對於大釣重魚竿,大家都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