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不發朋友圈嗎,有什麼好生氣的?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璇璣 華東師大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 收錄於話題#近期科普39個

本文共2621字,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璇璣

編輯:昭水

美編:Dora

■■■

前幾天,小丘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和對象因為發朋友圈吵架了:

以上對話是否很熟悉?又或是你曾經聽身邊戀愛的朋友提起過?

朋友圈微博發合照似乎成了情侶常常會做的一件事情。在該事件中,女生看上去往往是主動的一方,男生往往是被動的一方,看似很小的一件事卻難以在雙方之間達成妥協,這是為什麼呢?

或許與男女之間的思維方式相關。

@圖片來源於網絡

■■■

1:男生女生可能想的不一樣

微信朋友圈是我們分享日常的地方,其常常代表一種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指的是個體在與他人交往時自願在他人面前真實的展示自己的行為,傾訴自己的想法。而自我表露其實也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體現,有時在性別上會展現差異。

在對待同樣一件事的關注點上,女生大多數會重視過程,男生則更多的會看重結果;

在面對有爭執的事件上,女生會對事件中的人產生更多的評價,而男生往往更加就事論事;

在對待事件的思維形態上,大多的女生表現地更感性,大多數男生則更理性。

很多時候,女性對於情感袒露和情感聯結的需求更大,在朋友圈上則表現為更多地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狀態,或者和朋友敞開心扉地在奶茶店聊一個下午的天,從而建立情感的聯結。

而男生則更傾向於通過一起做事去增進感情,例如一起運動,一起打遊戲。多年前,賴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女性的友誼面對面,男性的友誼肩並肩。」看起來有幾分道理。

@圖片來自網絡

除此之外,社會對於性別的不同期待也對男女在朋友圈不同的行為表現產生了影響,例如男性氣質(masculinity)的規訓,社會常常覺得男性需要保持一種不露聲色的威嚴形象,談論情感性或者個人性的話題往往被認為是不夠man的。因此很多男生的朋友圈像他們的宿舍一樣,要麼雜亂無章,要麼空到發黴。

相反,大部分女生的朋友圈則要豐富的多。

當然,性別只是親密關係中思維差別體現的一種形式,並不是所有的男女生都會有上述的鮮明的對比,現實生活中,也可能是男生更加細緻敏感,女生更加不拘小節,沒有所謂的絕對和固定的標籤。

但大部分的人是滿足這樣的規律的。

因此,回到文章開頭的事件中,之所以會在發朋友圈這件事情上產生矛盾,很多時候是因為雙方對於發朋友圈的感知是不一樣的,一方覺得很有意義,另一方覺得大可不必,甚至還會讓自己看起來不夠男人。

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在雙方之間搭一座橋,嘗試去理解對方。

@圖片來自網絡

■■■

2:共情,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

共情又稱為同理心或同感心(Empathy),是一種將自己置於他人的位置、能夠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內所經歷的事物,並作出正確的回應讓對方覺得情緒滿足的能力(Elliott et al.,2011)。在一段親密關係中,雙方更進一步的前提是共情與溝通,而溝通的必要條件是要去體會對方的需求。回應對方內心渴望的,才是正確的溝通。

或許在對發朋友圈意見不一的時候你們會吵架, 但吵架的目的卻更像是強迫對方去接受自己的觀點,去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而不是將吵架視為另一種溝通方式。感情中的雙方如果沒有去傾聽和理解對方,並嘗試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自然也就不會意識到雙方對於一件事情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在朋友圈事件中,主動的一方常常想向外界展示自己幸福的狀態,並可能存在著信任感與安全感的缺乏,也即是對於承諾的渴望。

斯騰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是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個基本成分組成。

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

親密是指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

承諾指維持關係的決定期許或擔保。

這三種成分分別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在浪漫式愛情(Romantic love)中,有親密關係和激情體驗,卻沒有承諾。這種「愛情」崇尚過程,不在乎結果。

@圖片來自網絡

當我們希望去理解對方時,就需要知道雙方行動背後的需求,朋友圈事件中有主動要求發朋友圈的一方和被動的被要求的一方。

我們嘗試分析一下,也許不準確,主動的一方擔心,也許在不發朋友圈的背後,另一方依然對外顯示的是單身狀態,與其他人保有曖昧關係;又或者覺得對方不夠愛自己,連發朋友圈這樣一件小事都不願意做出讓步,通常這種情況在異地戀之下更顯突出。

發朋友圈的訴求其實也是主動一方對於愛情背後承諾的需求。這種承諾,是一種對外的承諾,是向朋友們發出「我在這段感情中很好」的信號。從定義上,承諾分為短期的和長期的,短期的承諾是指做出愛不愛一個人的決定;而長期的承諾則是做出維持這段關係的承諾,保持關係內的責任心和忠誠等等。

心理學研究發現,承諾會給人帶來一種關係的安全感。有了承諾,你就會知道對方是想要長久跟你走下去,而且責任感會促使你們在吵架後願意主動修復關係,覺得感情平淡了也會想方法製造驚喜。

而從相對被動的一方來說,Ta並沒有意識到對方對於承諾的需求,而更多的是在意對方為什麼要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甚至於要求改變自己原本的生活習慣,其中的被束縛和脅迫感讓他們牴觸。

對於部分不玩朋友圈的人來說,發朋友圈秀恩愛是打破了他們的生活原則,是將自己置於極度不舒適的狀態中。在拒絕之後仍然被要求發朋友圈,被動的一方會覺得雙方的關係是不平等的,看似對方是在在意自己,但實際上卻是在脅迫自己。

更有甚之,被動的一方會感覺對方並不是真的愛自己,只是佔有欲與控制欲在作祟而已。

@圖片來自網絡

■■■

3. Ta也許沒有那麼不可理喻

是否發朋友圈僅是兩性關係中極為平常的小事,但背後折射出來更為重要的,也許是雙方思維方式的差異而引發主動一方背後安全感與信任感的缺失,被動一方對於束縛與脅迫感不滿的矛盾。

因此,處於感情漩渦中的雙方需要增強自身的共情能力,去體會另一方背後真實的情感需求,並給予適當的滿足。同時,也要善於去表達出自己在該事件中的想法,讓對方看到更為真實的自己。

每一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也許會不一樣,也沒有對錯之分,重要的是要形成屬於你們倆的默契,那是愛和被愛的默契。

@圖片來自網絡

■■■

參考文獻

[1] 張月琦. 大學生控制欲與孤獨感對不確定消費偏好的影響[D].河北師範大學,2019.

[2] 鍾亞杉. 微信朋友圈使用行為中的自我表露研究[J]. 社會科學前沿, 2016, 005(005):P.729-737.

[3] 李照. 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為研究[D]. 2015.

[4] Elliott, R., Bohart, A. C., Watson, J. C., & Greenberg, L. S. (2011). Empathy. Psychotherapy, 48(1), 43–49.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當對方不回覆你消息卻發朋友圈時,生氣的你要明白的三個道理
    當對方不回你的信息時,你會怎麼做?等待?而當對方不回你的信息而又發朋友圈時,你會怎麼做?生氣地質問對方?但在這之前你要明白回復消息和發朋友圈有什麼聯繫?這好比你問我上海的南京路和南京的上海路有什麼聯繫?這沒有任何聯繫。
  • 跑步後不發朋友圈,不就相當於白跑了嗎?
    你跑步後,發朋友圈嗎?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今天上午小編的朋友圈,被小夥伴們的月跑量打卡刷屏,不知道你是不是也這樣?其中小編看到小夥伴的朋友圈有這樣一張圖片:「你知道嗎?你運動完不發朋友圈,是起不到鍛鍊身體的作用的。」哈哈哈,感覺說的挺有道理。
  • 女生不回信息卻在發朋友圈,原因有這兩點
    我以前就是吃虧嘴笨,不知道跟女生聊什麼,也不知道怎麼開始聊,所以一直都是單身,後來我無意間看到一本專門教人聊天撩妹的書,叫做-東野文澤必愛記。裡面有很多的攻心話術,和聊天的方法,我看完以後,直接照搬書裡面的話術,一個周就約出了3個妹子,有兩個漂亮的還被我拿下了,嘿嘿,真的挺好用的!
  • 跑步後不發朋友圈,不就相當於白跑了嗎?
    其中小編看到小夥伴的朋友圈有這樣一張圖片:「你知道嗎?你運動完不發朋友圈,是起不到鍛鍊身體的作用的。」哈哈哈,感覺說的挺有道理。對於很大一部分跑者來說:跑步不發朋友圈,不就相當於白跑了嗎? 有很多跑者,在跑的過程中,支撐他堅持下來的動力不是什麼我要變強,也不是什麼我很有毅力
  • 不發朋友圈的秀恩愛不是好感情嗎
    有人將發朋友圈的作用歸結以下幾點:一是日記管理,記錄自己的點點滴滴;二是自我標籤管理,告訴別人我是哪類人。三是自我安慰,通過朋友圈尋求心靈安慰。四是虛擬形象管理,利用朋友圈營造網絡人生。五是炫耀平臺,通過外界認同來強化自己的心理補償。
  • 旅遊和發朋友圈有聯繫嗎?經常旅遊,卻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但是有一些老舊事物卻能夠在新鮮事物一直更迭的時代下存活下來,被應用的也非常的廣泛。關於年輕人的喜愛度,很多時候都是三分鐘熱度,火熱了一段時間後就會退出這個舞臺。比如說一些遊戲APP,之前特別火熱的旅遊蛙也是受到了各種年輕人和中年人的喜歡,如今也是很少再見它的身影。例如此類的黯然離場還有很多,但是現在依舊有很多從以前就開始流行的玩意,到現在人們也沒有玩膩。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後來過的怎麼樣了?
    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若琳是個情緒化的人,容易生氣、激動,都會通過朋友圈展現出來。而男友評論回復,都會有這句話:深夜你躲在被窩裡流眼淚樣子真的讓我很心疼,我希望自己是那個能把你逗笑的人。你不是在做一個項目嗎?不是快做完了,就可以晉升了嗎?」男友看著若琳:「工作我打算辭了,晉升也不重要了,在我女孩最弱小無助的時候,我怎能不在你身邊呢?」「你個笨蛋,誰讓你這麼笨的」若琳又一把抱住男友,她此刻所有的防線都卸了下來,整個走廊只有她的哭聲在迴蕩。
  • 朋友圈這樣發,因為太生氣?事後承認確有不妥
    店鋪幫忙轉福袋店員分組發朋友圈朱女士買的這個福袋價值一千塊錢,裡面有六件東西,包括大衣,毛衣等等。1月初,朱女士到金華第一百貨江北店這家門店取了貨,回去之後,試穿了裡面的一件大衣。(那個福袋有碼子嗎?)沒有碼子的。」朱女士說,試了一件不合適,其它的就沒仔細看了,她想退換,但店員表示,福袋不能退換。朱女士:「她說你先放在這裡,我們幫你賣,賣完以後錢給你,我說如果真的不能退換,那就是不能賣了,為什麼說拿到店裡賣,我就不太懂了。(是不是幫你變相彌補損失呢?)
  • 「過生日沒發朋友圈,朋友和她鬧掰了」,不愛發朋友圈有錯嗎?
    她其實有時候也想過發朋友圈,可總是糾結這個顧慮那個,另一方面她覺得生活是自己的,沒有必要什麼都發朋友圈,最終她還是沒有發朋友圈,後來她也向張雪和其他朋友表達了歉意,可張雪從那之後慢慢疏遠了她,張雪說:「看來你並不把我當朋友,我又送你蛋糕又送你花,你連一條朋友圈都不肯發!」
  • 姑娘,什麼破事都發到朋友圈,你累不累?
    可是,什麼破事都發到朋友圈裡,真的是值得提倡的做法嗎?把自己的生活完全的暴露在朋友圈裡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真的不會累嗎?有些人,就像住在朋友圈裡一樣,每天恨不得發出180條朋友圈,180度全方位展示自己的生活。看她的朋友圈,就可以知道她最近換工作了嗎?
  • 你喜歡發朋友圈還是不喜歡發朋友圈呢?其實說白了就是自己的事
    其實這就是他們的目標,在不做違法之事,通過自己的朋友圈打造自己的人設,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如今這個社會,加上好友之後,首先去了解的是對方的朋友圈,這樣就可以對對方有一個快速的了解,從而形成印象分。有些人就是不喜歡發朋友圈,因為覺得沒有必要,挺浪費時間的,有發朋友圈的時間還不如去想想怎樣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還不如去多看幾頁書籍,這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
  • 把朋友圈屏蔽或者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什麼心理?句句說到重點
    通常我們加一個人為好友,第一件事就是打開他的朋友圈看看,可是當我們看到他的朋友圈未向你開放,或者設置了3天可見,而這三天又什麼信息都沒有時,心裡難免會失落。我們心裡都有一個疑問:怎麼什麼都沒有,這個人好神秘哦?在信息飛速的時代,QQ、微信已經是所有人聯繫的必備通信工具了,朋友圈就是一個窗口,是了解一個人最直觀的途徑。
  • 發朋友圈的正確姿勢,你知道是什麼嗎
    要怎樣發朋友圈才能吸引到喜歡的人,是一門學問。對現在的人來說,朋友圈就是我們的社交名片,大多數人加了微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對方的朋友圈,通過看朋友圈發的內容,憑感覺給這個人貼上標籤。所以,朋友圈不能亂發,而是要經過深思熟慮後才能發。
  • 合適嗎?閨蜜不回我微信消息卻在發朋友圈
    不回微信消息卻在發朋友圈10日中午12點過,記者在肖家灣公交站見到了陳雪嬌,她身材高挑,穿著一件淡黃色裙子,戴著一副金色框架眼鏡,在附近一家建築公司做文員。「之前因為疫情我們沒有見面,偶爾會在微信上聊聊天,但從3月開始我給她發了3次消息,只有1次回了一個『在』字就又沒了消息。」陳雪嬌說,但回頭她就看到李女士在朋友圈發公司廣告,「偶爾一次沒有回能理解可能在忙,但最近幾個月一直這樣,不得不讓我聯想到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對得罪了她。」
  • 經常發朋友圈與幾乎不發朋友圈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
    相信在家長的心目中,孩子的成長永遠都會放在第一位上,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並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在與孩子們相處的同時,我們能夠通過孩子的一言一行來觀察孩子的心理動向,感受他們情緒的變化,繼而知道他們的成長狀況,但是細心地家長卻發現,自己的孩子從來都沒有更新過朋友圈,他不能清楚地知道孩子喜歡什麼,或者最近發生了什麼事
  • 不發朋友圈感覺白跑步
    我發現很多時候有的朋友跑完步之後,然後直接發朋友圈,說今天我健身了,今天我運動了,內心很開心。在運動之後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無可厚非,和大家分享運動也是非常好的,讓大家明白健身的好處。有的人可能就是習慣發朋友圈,就是想分享一下運動,也沒有別的想法。然後有的人可能認為發朋友圈就是想炫耀一下,其實也沒有什麼想炫耀的。運動的人就是想分享運動的點滴,讓大家知道此刻運動啦,真的沒有在炫耀如果一直運動的人感覺沒有什麼可以分享感覺已經成了生活當中的習慣,就好像我們每天吃飯一樣,已經習慣了。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他們發生了什麼?
    文/毛毛蟲小姐你有多久沒有發朋友圈了?一天?一周?一個月?還是一年?每次刷朋友圈的時候,刷到的消息越來越少,看到的動態也越來越少,人們好像不再把好的壞的情緒丟在朋友圈裡,而朋友圈被鋪天蓋地的廣告淹沒了。
  • 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是這3種人,你在其中嗎
    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是這3種人,你在其中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交軟體開始迅速流行。很多人開始用社交軟體來發朋友圈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比如說我們去哪裡玩,我們就會開始選擇照片來發朋友圈來分享自己的心情。我有個朋友小於,他就是從不發朋友圈的人,我有一天問他:你為什麼從來都不發朋友圈?他說:「發朋友圈會讓我感覺自己的行為都被別人所熟知,我不想讓別人通過朋友圈來觀察我的生活,會讓我覺得不適。」所以說內向的人通常都不想讓人窺見自己的生活狀態所以說內心害羞或者是內向的人都會通過不發朋友圈來隱藏自己。
  • 微信朋友圈直升機什麼意思什麼梗 為什麼有的網友發不了
    微信朋友圈直升機什麼意思什麼梗 為什麼有的網友發不了時間:2020-07-15 12:52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微信朋友圈直升機什麼意思什麼梗 為什麼有的網友發不了 這兩天,你的微信朋友圈是不是被直升機刷屏了?那麼,朋友圈直升機是什麼梗呢?為什麼有的網友發不了呢?
  • 無敵可愛的發自拍的文案:開心嗎?打開朋友圈就是我這個美女
    無敵可愛的發自拍的文案:開心嗎?打開朋友圈就是我這個美女 1、請問萬能的朋友圈 這張是情頭嗎? 可以幫我找下另一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