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牛牛解盤——逍遙漁夫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主要講幾點:
1、外圍大漲。英、法、德包括美股納斯達克指數都是如此,均走出了二次疫情擴散後的探底回升,包括恒生指數自9月底以來也是連續上漲。更強的還包括日經指數,國內日經ETF(513520)指數基金都走出一波超強的上升浪。外圍市場都在大漲,作為疫情控制最好、經濟最快恢復的國家我們沒有理由落後。外圍情緒高漲也會影響到A股。
2、縮量。如果昨天的量能是略有萎縮並未十分明顯,那麼今天的量能可謂縮量到一個地量水平。尤其是創業板指數,量能是10月以來的新低。極低的量能水平代表了多空雙方達到了一個短暫的平衡。一旦其中一方率先發力,就很容易掌握主動了。此外,大盤與創業板指都是收陰星線,連續回落之後止跌跡象明顯。指數止跌震蕩蓄勢之後,有望迎來一波升勢。屆時需要關注量能的變化。
從資金方面看,北向資金已連續3日呈現淨賣出態勢,今天實際淨賣出5.07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17.07億元,深股通淨買入12億元。呈現了較為明顯的蹺蹺板效應。資金還是偏向主板。
3、白酒與漲價。白酒連續大漲背後的邏輯,一方面是賽道好,只要每年固定提價就是利好;其次,市場情緒帶動。一線白酒先漲,然後是二線、三線白酒補漲,最後是啤酒、黃酒。等全部漲完之後,一輪行情就進入尾聲了。從今天的熱度來看已經快到了。
這裡面一個比較硬的邏輯就是漲價,而漲價對於周期品種更為敏感。包括水泥四季度漲價、有機矽、鈦白粉、維生素等化工化學原料等都是這個邏輯。底層支持的邏輯就是疫苗研發超預期,歐美經濟復甦預期轉強,而國內化工等資源主要就是想國內和國外供應原料。復產復工之後就是加足馬力生產。當然,行業龍頭的效應更強。這就是之前我講到了市場機會方向,從國內經濟復甦、順周期方向,往國內國外雙復甦主線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