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一線城市樓市有點「瘋」。
以深圳、廣州為代表的熱點城市房地產再續火爆,千人「搖號」重現,走出了一波翹尾行情。
2020年整年,雖有新冠疫情的影響,一線和熱點城市卻仍然上演了一幕幕搶房、「打新」、魔幻上漲;他們的另一面則是,長租公寓頻頻暴雷,租房市場陷入困境。
高層非常清楚地認識到,房地產的主要問題之一,在大城市。在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涉及房地產的表述,首次將「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放在了重要位置。
深圳的「打新」熱在傳染
2020 年 11 月 24 日早晨,近萬深圳人翹首以盼一個樓盤的搖號結果。這次,「打新」的主角換成了華潤城潤璽一期。
該樓盤的審批均價為13.1萬元 / 平米,而旁邊二手房價格已經是15-18 萬/ 平米。哪怕抽中的是100平米的最小戶型,也相當於賺到了 500 萬。面積越大賺的差價越多,總價2700-2900萬的大戶型尤受歡迎。
「打新」非常頻繁,甚至越來越隱秘。光明、羅湖等區域一些新盤悄悄開盤賣光。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深圳11月的新房成交量創下自2016年1月以來的新高,二手房成交量也觸底回彈15%。
據中國房價行情網,深圳11月新房、二手房的成交價均居全國主要城市首位,其中二手房的成交價更是頂破了8萬每平米的天花板。
跟隨深圳,廣州、杭州等地樓市也掀起了年末搶房潮,「千人排隊」、「開盤日光」重現。
廣州成了又一個「熱城」,黃埔、天河、南沙等區域,買房意願強烈。據克而瑞統計,11月,廣州熱銷盤吸客能力強且貨量充足,開盤當天去化率均能達到90%以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廣州接棒深圳,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的漲幅均居一二線城市首位。
杭州樓市,9.4新政雖然結束了「萬人搖」時代,但年末仍有紅盤不斷冒出。
濱江翠語華庭公布的認籌數高達5446組,創下9.4新政以來的最高紀錄;餘杭區未來科技城板塊,萬科未來天空之城系列三期將加推1014套,最快12月底就會推出,搖號資格限制為「無房家庭」。
未來科技城板塊整體炙手可熱。某中介稱,他見過在該板塊房源的「打新」中陪跑十餘次的客戶,其搖號的新房均價由3萬多每平米一路上漲至4萬多每平米。
11月,杭州新房成交量近13000套,連續8個月「破萬」;二手房成交量達10088套,創下歷史同期最好記錄。
上海樓市也熱了起來。12月入市的新盤中,中心城區徐匯區,匯成南街裡未開先火,其備案均價為8萬每平米,憑藉明顯的價格倒掛獲得踴躍認籌。
位於燙金板塊的融創徐匯濱江壹號,認籌金600萬元、凍資證明700萬元起步。搖號成功後,融創要求全款支付,該樓盤戶型最低總價也有1600萬元。如此苛刻的條件之下,認籌率仍然相當火熱,經計算,開發商收金超60億。
此外,嘉定的保利雲上澄光、青浦的招商虹橋公館二期、松江的泗水和鳴等多個項目,均收穫上千組認籌。
中央首提「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一線城市的房價走勢,以及其他住房問題,重要性無比凸顯。
在近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中,房地產領域的工作部署連續兩年被放在民生問題下,與其他民生問題並列成段,但今年,房地產問題與2017年一樣,再次被單獨列為一個具體問題,單獨成段。
並且,會議首次將「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單獨作為一項任務列出。
大城市住房問題的表現之一,是高房價。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指出,在中國,局部大城市如深圳等住房供需矛盾進一步激化,房價出現明顯上漲。但房價過快上漲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口流入形成阻滯作用,不利於城市發展,所以,此次會議明確將「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作為明年的重要工作任務。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表示,今年包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打新」、搶房現象比較明顯,部分市場有一定的炒作行為,投機氛圍較重。
表現之二,是租賃市場發展不成熟。也是在這些大城市,以前90%以上都是個人房東出租房源,租房市場混亂,近幾年機構租賃快速發展,但機制尚待完善。
今年,長租公寓頻頻爆雷,也大多發生在大城市。青客、蛋殼、自如等長租公寓運營商步履維艱,租金貸問題難解,在大城市漂泊的許多年輕人正面臨困境,需要更深入的制度規範。
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顧雲昌認為,中國房地產的問題主要出在大城市,比如房價過高或者房價上漲過快,居民買不起,租賃市場發展不足等。
表現之三,是附著在住房上的公共資源不對等,尤其是教育,導致學區房被炒作。在大城市買房和租房,所擁有的公共服務和權利,不可同日而語。早在2017年,廣州等城市就提出「租購同權」,但推進落實不足。
嚴躍進認為,明年,對於樓市供需矛盾明顯的大城市,房地產政策或有四大變化。一是,繼續打擊炒房需求,如此前深圳曝出的「代持購房」行為;二是加大土地供應力度,尤其是增加純住宅用地供應;三是繼續發展租賃市場;四是推進租購同權。
或大幅增加宅地和租賃供應
要化解大城市的住房問題,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調節需求,增加供應。
以深圳為例,今年深圳大幅出讓宅地已達800億以上,是近年來力度最大的一年。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租賃市場著墨較多,指出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出了租賃住房用地計劃。
會議提及,為租賃市場提供更為豐富的用地保障,包括傳統的土地供應、集體建設用地、閒置土地等。分析認為,這些都有利於增加租賃房供應,穩定租金水平,真正解決新市民等的居住問題。
會議再次提及租購同權。嚴躍進表示,「租購同權」主要是在落戶、入學、醫療方面的同權。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基於優質公共服務的稀缺性,未來租購同權將會漸進式實現。例如在教育方面,政府增加公辦教育、讓私立學校和公辦教育在辦學質量上靠攏。
21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則再提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住建部提出,要加快構建以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做好公租房保障,在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
此外,還要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培育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建立健全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
展望後市,業內人士認為,鑑於目前大城市的住房矛盾突出,大城市樓市調控從嚴將是大概率事件。
當前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上漲預期相對強烈,為維持房地產市場穩定,部分城市存在調控加碼收緊的可能。其中尤以深圳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