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林秀
《西遊記》中也有一個「三國殺」。他們就是如來佛祖,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那麼,三位大佬誰才是真正的三界首領呢?
要看誰是不是合格的首領,首先要看他們的屬下。
古語說,欲知其人,先觀其友。欲知其主,先觀其僕。
#01:
先說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位列三清之一,地位之高無可爭論。他的手下都是什麼樣子的呢?
《西遊記》中,太上老君出場時的手下主要是三個童子,一個坐騎。
三個童子中,兩個童子曾經做過妖精,分別是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
一個坐騎當然是青牛,此怪在金兜山可是出了不少風頭,讓悟空吃了不少苦頭,也給太上老君長了不少臉。
不過,說來說去,這二童一獸畢竟都是做妖精去了。
咱們重點說一下太上老君的另一個童子,就是守爐童子。
守爐童子出現在火焰山這個地方。按照他自己的說法,當初孫悟空踢倒煉丹爐,掉下一塊磚頭,形成了火焰山,太上老君就把這個過失算在了守爐童子頭上。守爐童子因此被罰下界,成為了火焰山的土地。
火焰山被牛魔王夫婦霸佔了,守爐童子又打不過他們,因此只能在此蟄伏,以待時機。
取經人來了。孫悟空、豬八戒大戰牛魔王,守爐童子帶著自己手下前來助陣,最終將牛魔王夫婦收伏。
守爐童子雖然一直低調出場,但他畢竟以正面人物出現,關鍵時刻成為了取經人的強援。此人善守善攻,守時,不動聲色;攻時,果斷殺伐。他應該是太上老君手下一個可用之才。
反觀金銀童子與青牛,手裡拿著太上老君各種寶貝,看似風光無限,豪橫一時,一旦被剿滅,也需要太上老君親自來說情。堪稱太上老君的「豬隊員」了。
再說太上老君自己,他本身的法力當然無與倫比,但他有個癖好,就是沉迷煉丹造寶。
在太上老君煉丹爐裡煉出的寶物可謂不計其數,許多時候都是他親自掄鐵錘拉風箱。其中豬八戒的釘耙就是如此。
豬八戒曾經跟人這樣介紹自己的這把兵器,此是鍛鍊神冰鐵,磨琢成工光皎潔。老君自己動鈐錘,熒惑親身添炭屑。
看到了吧,老君親自掄大錘打造的這把上寶沁金耙。
一個合格的首領,首先要收起自己的個人愛好。因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樣的例子非常之多。
《墨子·兼愛》記載:楚靈王好細腰,其臣皆三飯為節。
楚靈王在河邊看到一株柳樹,就讚嘆道,要是人的腰都跟這柳樹一樣細該多好啊。大臣們聽了,紛紛開展節食運動。結果許多人餓得頭昏眼花,甚至上朝時當場昏厥過去。
首領的愛好,很快就會引起國人跟風。
吳王好劍客,國中百姓多瘡疤。
齊桓公喜歡穿紫色衣服,國人紛紛效仿,一時間紫衣價格飛漲。
晉文公喜歡穿破衣,他的大臣就穿著羊皮縫製的衣服,衣服上故意戳幾個破洞,然後圍著一條牛皮就上朝來了。
首領應該不應該有自己的愛好呢?當然應該有。但這個愛好必定要利國利民,以天下為公。
齊宣王曾經問一個叫王鬥的人,他說:寡人的愛好與先君桓公差不多,為何不能成就桓公之霸業呢?王鬥說,先君好馬,王亦好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王不好士。
齊宣王與齊桓公就差了一個愛好,桓公喜歡人才,宣王不喜歡。
回歸正題。因為太上老君喜歡煉丹。後來道教的徒子徒孫之中,煉丹士頗多。
說了一番太上老君,接下來說說佛祖的事情。
#02:
如來佛祖
佛教之中可謂人才濟濟,廣濟天下的菩薩不在少數。不過,咱們重點說說三種人。
第一個就是諦聽。
諦聽是地藏王菩薩的坐騎。法力高強得很。他是三界之內,除了佛祖之外唯一知道六耳獼猴來歷的人。不過,他不說。為啥不說呢?因為他告訴地藏菩薩,這個猴子咱們惹不起。
惹不起就不去惹,你說他算是明哲保身也可,說他是量力而行也無不可。
第二個要說的是四大金剛。
如來佛祖手下其實有八大金剛。有四個一直在靈山,還有四個平時長期駐守在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五臺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峨眉山清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和崑崙山金霞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這四大金剛曾經幫助孫悟空收降過牛魔王。
後來,因為在獅駝嶺遇到大鵬,孫悟空到靈山求援,恰好遇到了崑崙山金霞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永住金剛面對孫悟空就是一頓訓斥:你這潑猴甚是粗狂!前者大困牛魔,我等為汝努力,今日面見,全不為禮!有事且待先奏,奉召方行。這裡比南天門不同,教你進去出來,兩邊亂走!咄!還不靠開!
永住金剛對孫悟空頗多怨氣。他的意思是,你看,上次我們給你幫忙,你見面一點禮數都沒有,先一邊站著去。
佛教中許多人是非常重視禮尚往來。就連觀音菩薩幫助孫悟空收伏鯉魚精之時都說,你拿什麼來謝我?當孫悟空說自己什麼都沒有時,菩薩罵他是一毛不拔。
不過,菩薩也就說悟空幾句作罷。可是其他人不願意,他們就是迦葉和阿難。
取經是佛祖安排的。可是傳經時,迦葉和阿難一定要索取人事。不給就傳白本經。最終唐僧將紫金缽盂送給了阿難。
在佛祖看來,都這樣白手取經,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佛祖說得其實是有道理的。只是後代的佛子佛孫們把這事做得忒過了些。一炷頭香動輒成千上萬的,這就成了斂財了。不過,這都是佛子佛孫們的事情,佛祖也未必知道。
不管怎樣,佛教的香火一直都很旺盛。這與太上老君的道教子孫們獨自清淨煉丹,形成了鮮明對比。
接下來,咱們要說說玉皇大帝的事情。
#03:
說說玉皇
玉皇大帝是三界公認的法定領袖。當然,實際上他主要是天庭的首領。
與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相比,天庭更講究規則和規矩。
制定規矩的人,手下有時候不由自主的就有一種優越感。就說這個葛天師吧。
因為鳳仙郡不下雨的事情,孫悟空上天庭去找玉帝。四大天師攔住讓他回去。悟空就說,成不成好歹讓我見見玉帝,看看老孫有沒有這個面子呀。
結果葛天師一翻眼皮,說道:蒼蠅包網,好大的麵皮。
一副居高臨下的架勢,弄得悟空也無話可說。
既然天庭有規則,就一定有不喜歡受規則約束的人。此人就是二十八宿中的奎木狼。
奎木狼看中了批香殿的侍女。可是天庭規定,不允許談戀愛。於是,奎木狼與侍女相約下凡去了。
按道理說,奎木狼違背了天條,理應受到重罰。這個可以比照豬八戒調戲嫦娥的例子,應該貶其下界。不過,奎木狼是二十八宿之一,二十八宿是玉帝的親信衛隊,那麼此事就可以網開一面了。
規則與人情,也可以因人而異。就罰奎木狼去給太上老君燒火吧。
不過,這些對於玉帝來說都是小事,不敬上天才是大事。
鳳仙郡的郡守把給玉帝的貢品推倒餵狗,玉帝罰鳳仙郡三年不下雨。看起來犯錯誤的是鳳仙郡守一人,但前面說了,官風會引領民風。你郡守都不尊重玉帝,那麼全郡的百姓子民又怎麼可能敬畏上天呢?所以說,郡守一人犯錯,全郡都要受到懲罰,這算是上天的警戒吧。
以上佛、道、天庭三大首領的事情分析完了。大家說,誰最適合做三界首領呢?
策劃:魚公子
撰文:風林秀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