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2020-12-14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科技部 農業農村部 水利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中國科學院 中國農業銀行關於印發《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科發農〔2020〕17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水利(水務)廳(局)、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農業農村局、水利局、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院屬各單位,中國農業銀行各分行:
    為進一步規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科技部、農業農村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銀行對《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地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科 技 部      農業農村部    水 利 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中國科學院  中國農業銀行
                  2020年6月25日
   

(此件主動公開)


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

    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自2001年由科技部等部門聯合實施。為進一步加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與規範化管理,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根據《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要求,制定本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辦法所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指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協調指導小組批准建設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以下簡稱「園區」)。有關部門、地方批准建設的各級各類農業科技園區管理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條 園區建設與管理要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農民受益」的原則,集聚創新資源,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著力拓展農村創新創業、成果展示示範、成果轉化推廣和高素質農民培訓四大功能,強化創新鏈,支撐產業鏈,激活人才鏈,提升價值鏈,分享利益鏈,把園區建設成為現代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高地。

    第三條 本辦法主要包括園區申報、審核、建設、管理、驗收、監測、評價和評估等工作。  

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四條 科技部聯合農業農村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銀行成立園區協調指導小組,科技部為組長單位,農業農村部為副組長單位,其他部門為成員單位。園區協調指導小組負責對園區工作進行宏觀指導,組織制定並發布園區發展規劃、管理辦法。
    第五條 園區協調指導小組管理辦公室(簡稱園區管理辦公室)設在科技部農村科技司,負責園區統籌協調和日常管理。園區管理辦公室委託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開展相關工作。
    第六條 園區管理辦公室聘請相關領域知名專家組成園區專家工作組(專家工作組工作規則另行制定),負責園區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提供諮詢和技術指導,並參與相關論證、評審、過程監管、驗收、評估等工作。
    第七條 園區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可根據實際情況按程序建立領導機制,負責轄區內園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推進工作,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和制定地方配套政策。省級科技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園區的組織申報、指導管理、資源整合、統籌發展等具體工作。
    第八條 園區申報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組建管理工作專班負責園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推進工作,落實國家和地方有關政策和制定配套政策;負責園區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能力建設、平臺建設、產業發展等工作。鼓勵園區組建具有法人資格的管理服務公司或投資管理公司,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機制推進園區發展。 

第三章  申報與審核

    第九條 園區申報條件:
    (一)園區申報單位原則上應為地市級及以上人民政府,應從嚴控制,避免同質化建設;
    (二)園區要有科學的規劃方案、合理的功能分區、明確的主導產業、完善的配套政策,並已正式成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一年以上;
    (三)園區建設規劃要符合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規劃,並經地市級及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納入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
    (四)園區要有明確的地理界線和一定的建設規模,核心區、示範區、輻射區功能定位清晰,建設內容具體;
    (五)園區要有較強的科技開發能力或相應的技術支撐條件,能夠承接技術成果的轉移轉化;要有較好的研發基礎設施條件和較完善的技術轉化服務體系;要有一批專家工作站和科學測試檢測中心,有利於聚集科技型人才;
    (六)園區要有一批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服務機構,有效提高當地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要為高素質農民培訓提供場所,促進農民科學素養和技術水平提升;要為大學生、農民工等返鄉創業提供孵化器和公共服務平臺;
    (七)園區要有健全的管理服務體系。統籌科技資源,協調推進,充分發揮園區對當地農業主導產業的支撐作用。
    第十條 園區申報程序:
    (一)由園區申報單位通過所在地人民政府向省級科技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二)省級科技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並經省級人民政府審定後報送園區管理辦公室。
    第十一條 園區申報材料:
    (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申報書(見附件1);
    (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總體規劃(見附件2);
    (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實施方案(見附件3);
    (四)其他有關附件材料。
    第十二條 園區論證與審核:
    (一)園區管理辦公室組織專家對申報園區進行實地考察,提出園區建設的相關建議,並形成考察報告;
    (二)園區管理辦公室組織專家通過視頻答辯或會議評審等方式對申報園區進行論證和評審;
    (三)園區管理辦公室將考察報告及專家評審結果報請協調指導小組審定後,由科技部發文正式批准。

第四章  建設與管理

 

    第十三條 園區申報單位須按照論證評審通過後的總體規劃,組織編制實施方案。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須經園區所在地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報園區管理辦公室備案後執行。
    第十四條 園區管理工作專班負責協調和落實各級政府有關園區的土地、稅收、財政等政策措施。
    第十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主管部門要整合本地區各類涉農科技計劃項目,傾斜支持園區發展。園區所在地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支持園區發展操作性強的相關政策。
    第十六條 園區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制定出臺優惠政策,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科技服務業和創新創業政策在園區落地生根;要積極吸引優勢企業和優秀人才入駐園區,著力孵化涉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推動園區向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綠色化方向發展;要強化一二三產實質融合,積極推進產城產鎮產村融合;要著力營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良好環境,打造一批「星創天地」。
    第十七條 園區實行年度報告制度和年度總結會議制度。每年3月底前,各園區應通過省級科技主管部門將上年度工作報告等材料報送到園區管理辦公室,內容主要包括園區建設進展、統計數據、經驗總結、存在問題及下一年度工作重點等。其中,統計數據參考國民經濟統計數據,主要包括地區生產總值(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總產值(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各類農產品產量、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城鎮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園區管理辦公室定期組織召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工作會議,交流各園區的主要經驗和做法。
    第十八條 園區實行創新能力監測與評價制度。按照「建立全國創新調查制度,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監測評估」的要求,在科學、規範的統計調查基礎上,對園區創新能力進行全面監測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和區域發展需求進行針對性指導。園區管理工作專班要及時組織填報監測數據,並對數據真實性負責。   

第五章  驗收與評估


    第十九條 園區建設期為三年。建設期滿後,由園區建設單位通過省級科技主管部門向園區管理辦公室提出驗收申請。園區管理辦公室根據園區驗收申請,組織專家進行現場審查,結合年度創新能力監測與評價結果,經綜合評議後認定是否通過驗收,並將驗收結果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不能按期參加驗收的園區,應提前半年由園區建設單位通過省級科技主管部門向園區管理辦公室提出延期驗收申請,由園區管理辦公室批准。
    第二十條 園區管理辦公室對通過驗收的園區,實行動態管理和綜合評估。園區評估工作原則上每三年進行一次,評估結果分為優秀、達標和不達標。評估工作由園區協調指導小組統一部署,園區管理辦公室組織實施。
    第二十一條 加大對評估優秀園區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園區申請建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對評估不達標的園區要限期整改(整改期一般為一年)。整改後再次進行評估,達標則繼續保留園區資格,不達標則取消其園區資格。
    第二十二條 園區一個評估階段(一般為三年)有兩年不參加創新能力監測,視為園區評估不達標。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由科技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 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國科發農〔2018〕31號)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廢止。

    附件:1. 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申報書(參考格式)
          2. 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總體規劃(參考格式)
          3. 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參考格式)

 

正文下載連結:

  科技部 農業農村部 水利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中國科學院 中國農業銀行關於印發《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的通知.doc

  科技部 農業農村部 水利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中國科學院 中國農業銀行關於印發《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的通知.pdf

相關焦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令第14號,公布《科學技術部關於對部分...
    【發布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發布文號】科學技術部令 第14號 【發布日期】2011-01-26   《科學技術部關於對部分規範性文件予以廢止或宣布失效的決定》已經科學技術部2011年度第2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公告2016年第1號
    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暫行規定 發文單位:科學技術部 發文時間:2001年1月20日  文    號:科學技術部令第4號 4. 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暫行辦法 發文單位:科學技術部  發文時間:2001年1月20日  文    號:科學技術部令第5號  5.
  • 科學技術部令第19號 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新聞...
  • 聚焦丨科學技術部與山東省政府舉行部省工作會商
    科學技術部與山東省政府舉行部省工作會商王志剛李幹傑出席9月8日下午,科學技術部與山東省政府在北京舉行2020年部省工作會商。本次部省工作會商總結了上次會商議題落實情況,就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強化海洋科技創新、促進科技創新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會商,對推進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建設、建設海洋科技產業聚集示範區、超前部署農業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培育創新型城市等事項達成共識。
  • 中國化學會提名榮譽會士Martyn Poliakoff教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化學會提名榮譽會士Martyn Poliakoff教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020-01-13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諾雷射獲得工業與信息化部科學技術成果登記證書
    (原標題:英諾雷射獲得工業與信息化部科學技術成果登記證書) 雷射行業屬於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 [雲南]公投公司一項技術獲全省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雲南-中華人民...
    ,由省公路投資公司開發研究的山區公路生態固坡技術及非飽和土特性測試裝備獲得全省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此前,在全國交通科技表彰大會上,此發明獲得全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這是我省交通行業2013年度在科學技術領域獲得的最高獎項。   省委書記秦光榮為獲獎代表公投公司董事長孫喬寶頒獎,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劉一平參加表彰會,看望和慰問獲獎人員,並向他們表示祝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第三章 武裝力量    第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屬於人民。它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依法治軍。    第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受中國共產黨領導。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
    2020-06-28 11:32:09來源:FX168 國務院決定,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在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2020招聘公告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2020招聘公告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0北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北京事業單位招聘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如有問題也可點擊聯繫各校區。
  • 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為...
    隨後,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兩位最高獎獲得者一道,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發證書。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2020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的公告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是科技部直屬的綜合性軟科學研究機構,主要從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戰略、政策、體制、管理、預測、評價以及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研究,為國家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決策提供諮詢和建議
  • 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學技術獎介紹
    「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學技術獎」是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為推動行業科技創新設立的獎項,於2011年10月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設立,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登記證書
  •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公開招聘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工作公告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是科技部直屬的綜合性軟科學研究機構,主要從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戰略、政策、體制、管理、預測、評價以及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研究,為國家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決策提供諮詢和建議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五十四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五十四號)來源:新華社責任編輯:烏銘琪2020-08-11 22:43 新華社北京8月11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 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會議評審專家名單—新聞—科學網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2018年5月31日至6月14日,我辦組織召開了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初評會議
  • 新聞聯播: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習近平...
    在熱烈的掌聲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先向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頒發獎章、證書。習近平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並請他們到主席臺就座。
  • 我國輕工領域多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 得主800萬獎金要交稅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值得注意的是,一輩子堅守核潛艇事業的黃旭華曾在2019年9月29日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曾慶存1935年5月出生在廣東省陽江市,目前為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他是國際數值天氣預報莫基人之一,首創半隱式差分法是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的兩大標誌,為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 每日一詞∣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the State Preeminent Science...
    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向核潛艇設計師黃旭華和大氣物理學家曾慶存頒發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20年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根據最新發布的《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規定「國家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