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其實也是資源大國,只不過最近幾十年他們一直在進口資源,而沒有對外出口。在遭遇新冠危機之後,美國經濟遭到極大影響,失業率已經突破7%,這使得美國必須拿出一系列財政措施來挽救經濟,包括通過資源出口來換取經濟增長。
據媒體報導,目前美國已經拿下了中國的石油訂單,有助於美國恢復國內經濟。
此前美國媒體曾表示,中美之前曾經達成過4000萬桶原油的出口協議,目前有20艘裝載美國石油的油輪前往亞太地區,每艘油輪至少可以運載200萬桶原油,這批原油的數目將高達4000萬桶,總重量超過570萬噸,對於深受疫情折磨的美國來說是好消息,對於我國來說也是重大利好。
我國由於率先恢復經濟,所以在原油等基礎資源方面需求量激增,特別是各種生產都需要煤炭石油等資源,我國同蒙古、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等國都籤訂了資源進口協議,中美之間雖然有貿易戰從中作梗,但是資源方面的進出口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美國青睞中國市場,也是對中國經濟潛力的認可。現階段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煉油國家,而且低廉的油價,也刺激中國購買石油做好存儲,以備之後的不時之需,提高石油庫存量,也有助於中國應對接下來的潛在危機。
11月份就有約463萬噸美國原油抵達中國港口,美國也成為中國第四大石油供應國,僅次於沙特、俄羅斯以及巴西。在美國對華出口激增的情況下,俄羅斯和沙特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下跌最為嚴重。
沙特為此專門發行了以人民幣為基準的債券,主要是為了進一步獲得中國認可,人民幣為基準的債券有助於衝擊美元地位,同時沙烏地阿拉伯也有傾向脫離現階段的美元體系。沙特一直以來都是石油美元體系的重要支持者和受益者,在美元逐漸式微的如今,沙特也必須為自己想好出路。
從美國以及沙特的種種行動,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正在飛速發展,我們目前主要依賴的仍是傳統化石能源,未來我國在新能源領域的開發將逐漸成為發展中心,我國也於前段時間提出了碳中合目標,新能源的研發也有助於這一目標早日達成,到那時我們可以進一步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