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路牌多為全拼音標註難煞老外 南昌路牌能否使用英文譯法?(圖)

2021-01-19 江南都市報

文/圖 記者何柳斌 實習生何嬋 詹清見

    早在2006年,南昌就被評選為「世界十大動感都市」之一。如今,一場場冠以「國際」的比賽和活動,以及慕名而來的入境旅遊團,讓來南昌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南昌的國際化步伐正在加快,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

    8月1日,有讀者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外國人使用的手機地圖APP顯示的南昌路名均為英文,而實際到達的地方是中文名以及漢語拼音,讓他們感覺十分不便。為此,讀者建議南昌可以學習上海、長沙等城市的做法,將路名的通名部分使用英文譯法。

紅谷中大道路牌

南昌大學韜奮路路牌

南昌大學五四東大道路牌

    反映

    老外來南昌找地方是個麻煩事

    8月1日,市民王女士撥打本報新聞熱線稱,南昌的路牌漢語拼音佔大多數,這對於老外來說十分不便,很多老外都看不懂。

    「外國人使用的手機地圖APP上,南昌的路名是英文標註。而現場路牌大部分是用中文拼音標註的,這已經不合時宜了。」王女士說,紅谷南大道的拼音名稱為「HONGGU NANDADAO」,這種標註很大程度是考慮到有一些不認識的漢字,隨著國人教育水平的提高,如今這種情況很少了。

    王女士說,南昌要與國際接軌,就應將路標採用中英文對照標註,方便外國遊客認路,「上海、長沙、武漢等地都採用了中英文對照標註。」

    王女士表示,對比鄰近的長沙和武漢兩座城市,可以發現,在武漢民主路的翻譯是「Minzhu Rd.」,解放路則是「Jiefang Rd.」。長沙的嶽麓大道翻譯是「Yuelu Ave」,這些和南昌的全拼音式翻譯相比,顯然有所不同。

    探訪

    街頭路牌多為漢語拼音標註

    8月1日,記者探訪了幾條有名的道路以及知名的旅遊景點,如中山路即標註為「ZHONGSHAN LU」,如撫生路直接標註成了「FUSHENG LU」,紅谷南大道便成了「HONGGU NANDADAO」。而蘇圃路,秋水廣場附近的贛江中大道、新府路,南昌市政府附近的雄州路以及東湖區老居民區裡的鴨子塘巷和羊子街等,都是使用漢語拼音作為地名。

    不過,也有一些路牌的標註有所不同,如公園南路的標註是「Gongyuan Rd(s)」。而在大學校園內,路牌的標註也有別於街頭路牌的拼音標註。在南昌大學前湖校區,韜奮路的標註為「Tao Fen Road」,五四東大道則標註為「May 4th East Road」。

    目前在江西財經大學攻讀會計學博士的巴基斯坦人Nedi接受採訪時表示,平時出行都會選擇坐計程車,去常去的地方才會坐公交,「公交車的報站我們都聽不懂,只能靠記住路邊的建築來確定是否到了目的地。現在有了地鐵,出行就更加方便了。」

    當記者指著旁邊的陽明路路牌問其能否看懂時,Nedi的第一反應是「YANGMING LU就是YANGMING Road?」

    Nedi進一步解釋說,來南昌許久之後,他才明白路牌上的「LU」就是「Road」的意思。

    說法

    路名採用漢語拼音是有政策依據的

    在網絡上,也有許多網友希望將全市的路牌換成英文,讓南昌更有國際範。這種建議是否可取?

    8月1日,南昌市地名辦的工作人員得知記者採訪來意後表示「用英文標註是違規的,國務院對路名是有統一標準的。」

    他找出了相關資料——1987年國務院第21號文件《關於地名標誌不得採用「威妥瑪氏等舊拼法和外文的通知》,其用紅線劃出了一處重點:對我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國務院早已規定採用漢語拼音作為統一規範,並於一九七七年經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通過作為國際標準。

    該工作人員還說:「地名以及標誌上的地名,其專名和通名一律採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不得使用『威妥瑪氏』等舊拼法,不得使用英文及其他外文譯寫。」

    與此同時,他還指出,根據《地名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規,中國地名也必須使用漢語拼音做標註。如此看來,南昌市的路名路牌採用漢語拼音拼寫是有政策依據的。

    建議

    借鑑其他城市做法 規範譯名及路牌

    不過,由於多種原因,這些規範並沒有被嚴格執行。南昌大學外語學院一英語教師表示,其經常到外地考察,發現上海和長沙等城市路牌的通名早已使用英文譯法,例如上海的北京東路就譯成Beijing Rd.(E),外白渡橋譯成了Waibaidu Bridge,而長沙的路牌通名不僅使用英文譯名,還使用了韓文作標註。

    今年2月,杭州46條道路先試點標準英文路名;5月,《青島市路名牌設置導則》更是要求有路名牌導示信息中漢語拼音路名改為英文路名。

    雖然南昌大部分道路路牌使用的是中文配拼音標註,但是不少公共運輸工具報站時採用的是中英文雙語,不少站臺名直接用英文名。

    記者在南昌地鐵站體驗時,發現語音廣播就是中英文雙語報站,如秋水廣場英語報站名為「Qiushui Square」。2/22路、5路、10/11路公交車採用的也是中英文雙語報站,不少道路有了英文名。

    南昌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這是隨著南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外國友人及遊客人數上升較快,同時越來越多的外商也會逐步進入南昌,中英文雙語報站有利於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上述英語教師表示,目前我省地名標註大致可歸納為3種方法。一是漢語拼音法,即用漢語拼音方案來處理中文地名,例如八一大道直接標註為「BAYI DADAO」。二是音意結合法,即將專名部分作音譯處理,通名部分作意譯處理,如南昌大學校內的風華大道被標註為「Fenghua Avenue」。三是全盤意譯法,即徹底的意譯法,例如東湖被譯為「the East Lake」。

    「地名標註究竟用哪種方法,社會各界一直存在爭論,也就導致了各種譯法並存的現狀。有的專家不贊成『一刀切』,完全用漢語拼音標註地名。」上述英語教師表示,從包括路牌在內的城鄉標誌牌的翻譯水平能看出一個地方的國際化程度。如果大街小巷裡這麼多地名標誌牌的標註,不同的政府部門在做,標準不同,水平參差不齊,結果當然是五花八門。如果這些工作由政府牽頭,依照統一標準組織人員翻譯,水平將會大大提升。例如,青島、杭州、長沙等城市,規範譯名以及路牌。

相關焦點

  • 是「LU」還是「Rd」,雙語路牌到底用拼音還是英文?
    假設你是一個完全不懂中文和拼音的外國人這樣的路牌你看得懂嗎廈門的很多雙語路牌,英文部分其實是漢語拼音
  • 呼市這個路牌標註英文加拼音?權威解釋來了
    呼倫貝爾北路路牌 晨報融媒實習記者石少楠攝影近日,一條關於呼倫貝爾北路路牌竟然出錯的微博引起網友熱議,內容為呼倫貝爾北路下面的英文標註,「呼倫貝爾」的標註為英文,而「北路」的標註為拼音「BEILU」。5月18日下午,記者來到呼倫貝爾北路,找到了文中所說的路牌。記者看到」呼倫貝爾「的標註「HOLON BUIR」既不是英文,也不是拼音,而北路確實是拼音。就此,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鄭松波表示,民政局規劃的路牌下面的都是拼音而不是英文。
  • ...標註為中文配拼音 網友建議顯現「國際範」給道路加個標準英文名
    一場場國際賽事和活動的舉辦,讓來南昌的外國遊客越來越多。因為,他們手機地圖APP顯示的南昌路名均為英文,而實際到達的地方則顯示中文名及漢語拼音,讓他們感覺不便。    有網友認為,南昌市漢語拼音標註的路名顯現不出「國際範」,因此建議,學習上海、長沙等地做法,將道路通名增加英文譯法。
  • 廣東陽江路名現3種標註:英文譯法、漢語拼音及大小寫均不同
    近日,記者在廣東陽江市區走訪發現,部分路牌標註不規範,缺乏統一性,同一個路名在不同路牌上標註迥然不同,英文譯法、漢語拼音及大小寫等混亂的情況讓人頭疼。相關人士呼籲,希望相關部門重視路名標註問題。市區路牌路名標註混亂市區部分路牌的英文表述錯誤。
  • 廣東陽江路名3種標註:英文、拼音及大小寫不同
    市區路牌路名標註混亂市區部分路牌的英文表述錯誤。 陽江新聞網 圖  記者走訪發現,部分路名用漢語拼音標示,但個別有誤,如在金園路跟馬曹路交界處,有一個路牌將「新江北路」標註成「XING JIANG BEI LU」,「新」字拼音有誤。
  • 錯別字、翻譯混亂、拼音英文混搭…海南的路牌你長點心行不?
    黃女士走錯路的地方在海口市金墾路與金地路的路口交匯處,左轉道路為金地路,路口的路名標識牌上也註明「金地路」,但在金墾路與金地路路口交匯處的交通指示牌上,左轉道路卻標註為「金南路(濱涯路)」。實際上,金南路是與金墾路交匯的另一條路,距離金地路並不遠,但該路為斷頭,並不通往濱涯路。「還有一些路牌設置的位置也不對,都快到路口了才提示,車速稍快根本來不及。」
  • 「中國英語」如何讓老外看明白
    而在次幹道,交通標識牌上則往往拼音、英文交織混用,同一條路名可能與主幹道的標識不同。例如:在市兒童醫院路段,記者發現,「益田路」路牌的中文下方,以中文拼音「Yitian Lu.」進行註明。而在其距離不遠處主幹道上的指示牌上,該路段的標識就是「Yitian Rd.」,這樣的錯誤幾乎隨處可見,本報在去年報導中所提及的景田路段,就有「景田南路」「Jingtiannan Lu.」
  • 新型路牌,古色古香,洛陽街頭一道靚麗風景線!
    最近,洛陽大街小巷,越來越多嶄新的路牌、指示牌出現,成為洛陽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今天路過上海市場景華路,我又隨手拍了一組路牌,咱們一起近距離好好看下,感受下路牌的身高、材質、內容,。新路牌有方向標識、路名標識、漢字拼音的組合,頂部藍白相間,帶點弧度,非常醒目。
  • 路名翻譯「混搭」老外看了迷糊
    路名翻譯「混搭」老外看了迷糊網友反映省城部分道路名英譯拼寫混亂 民政局:翻譯統一用漢語拼音路牌上的「路」字應該怎麼譯?應該叫「Road」,或是「Lu」,還是別的啥?記者走訪省城街頭發現,一條路上兩塊相去不遠的路牌有著不同的翻譯,甚至一塊路牌上正反兩面的譯文也不一致。
  • 上海擬取消指路牌英文路名?路政:本意非取消,只是徵求意見
    問卷提示,目前上海的指路標示版面均帶有中英文對照,而多數英文標示實則為拼音。若取消英文,可縮小路牌尺寸,「或在標誌牌尺寸大小不變的情況下,適當放大中文字體,加強視認性。」澎湃新聞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幾位市民,盧小姐認為英文路名必不可少,「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外國人這麼多,還是旅遊城市,中英對照提供很多方便。我覺得不只中英文,還應該在一些景點放上多國語言。」「上海和其他地方不一樣,畢竟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來往的外國人還是很多,外國人也要指路的。我們到國外去也會產生強烈的想法,希望有中文指路。
  • 開封東京變日本東京,英譯路牌鬧笑話是常態
    河南開封,北宋為都城東京,這是開封人的驕傲。可是,開封的一個路牌「東京保衛戰」,硬生生地譯為Tokyo defense war,這北京都城東京,一下子變成了日本東京,這樣的英譯,開封人是難以接受的。現在的路牌,要漢字下面要加一行英文字母,幾乎已經成為慣例。路牌下面的那行英文字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純粹的漢語拼音,另一種是英文。漢字下面加漢語拼音,可能是針對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怕他們不認識上面的漢字。漢字下面加英語,可能是方便外國友人,外國友人認識漢字的不多,而英語現在幾乎就是國際通行的「普通話」。
  • 路牌上錯誤的拼音已全部更正 改正速度快 獲網友點讚
    昨日,呼和浩特晚報《青城眼》專刊報導了哲裡木路高架橋路牌上名稱的拼音出現錯誤,將「AIMIN JIE」標註為「AIMING JIE」的消息,當日上午,哲裡木路提升改造指揮部就安排工作人員將錯誤更正,這樣的工作效率得到了不少網友的點讚。9月23日,有網友在抖音平臺發布視頻,哲裡木路高架橋南向北方向的路牌上愛民街的拼音為「AIMING JIE」,質疑為方言發音。
  • 哲裡木路高架橋4塊路牌名稱拼音出錯?建設部門:24小時內完成更正
    9月23日,有網友在抖音平臺發布一條視頻,視頻顯示呼和浩特市哲裡木路高架橋南向北方向愛民街下行匝道的路牌名稱中的拼音成了「AIMING JIE」,多了個字母「G」,網友質疑哲裡木路高架橋的路名用的是方言。為此,記者進行了實地採訪。
  • 蘭州:這個路牌指示和拼音有誤 市民呼籲早日更改
    這個路牌指示和拼音有誤市民呼籲早日更改 交警部門表示將實地核查這個路牌的指示及拼音都有錯誤。4月7日下午2點,記者在火車站東路鐵道涵洞北側找到了黨先生反映的路牌。記者看到,火車站東路由北向南經過涵洞後分為南北向和東西向兩條分岔路。根據路牌指示,車輛經過涵洞後既可以左拐向東行,也可直行向南。但記者注意到,向東的分岔路為單行道,車輛不能左轉,在涵洞南側道路旁,記者也看到了禁左標識。
  • 工作人員普通話不標準,新餘一景點路牌拼音出錯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最近,有細心的觀眾發現,在江西新餘仙女湖景區,指引前往新餘市最有名的寺廟——崇慶寺的路牌上,拼音居然是錯的。根據市民的指引,記者來到了新餘市仰天崗大道往太陽城方向的三叉路口,發現路牌上的拼音的確有問題:崇字的拼音本來應該是捲舌音,但路牌上漏掉了「h」,標註成了平舌音。新餘市民徐先生表示,出現這樣的錯誤實在很不應該。鍾女士也表示,旅遊路牌錯了,讓人看了就很不舒服,這樣會影響新餘的形象。隨後,記者將路牌出錯的情況反饋給了當地仰天崗辦事處。
  • 棄用英文為哪出? 鐵路站名統一用拼音引爭議
    鐵道部下發通知,為規範鐵路車站站名的英文譯法,鐵路車站站名的英文拼寫統一採用漢語拼音,「東南西北」方位詞作為車站站名的固有部分,不按英文音譯。涉及「地名+方向」的站名,方位詞統一採用漢語拼音。如「北京西站」的英文翻譯為「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   此前有新聞曝出一張售出的枝江北站開往宜昌東的動車票上,枝江北站與宜昌東站兩個站名的英文翻譯並不統一,其中宜昌東站的英文翻譯用的是漢語拼音,引起廣大網友調侃。武漢鐵路局的一名工作人員稱,技術部門將在近期對系統進行修改,並統一格式。而鐵路站名、路牌的翻譯歷來就廣受爭議。
  • 安寧太平路牌英文全標錯!建設方:已更換待驗收
    掌上春城訊家住安寧市太平街道的熱心市民爆料稱,安寧太平街道新安裝的路牌,將東西南北的英文標錯。其中,「西W」錯標為「西E」,「東E」錯標為「東W」。該市民表示,指示路牌出現了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錯誤,真的不應該。
  • 中英文路名不規範請您指出來 多部門聯合徵集線索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文/圖記者李曉輝謝雨真)  李巧莉彭菲  現象1  拼音英文不規範老外找不到「路」  近日,市民王先生在集美看到,不少道路標識牌上的信息有些不對勁,除了拼音拼錯之外,還有一些英文單詞有誤。
  • 網友吐槽開封市部分路標英文標識 勿讓沒文化的「路牌」砸了汴梁城...
    大河網訊(記者董倫峰)近日,一位開封網友向大河網投訴稱,開封市區部分路標指示牌上的英文翻譯錯誤百出,希望能給予關注。12月9日上午,大河網現場採訪後,當地管理部門就立即整改。「一個路牌的英文翻譯竟然三處錯誤。
  • [臨沂]道路指示牌英文翻譯拼寫亂 恐怕老外找不到北
    一則名為《混亂的臨沂街道路牌的英語翻譯!》的網帖引起網友熱議。帖中介紹,在臨沂市區,街道路牌上關於「路」和「街」的翻譯有多種版本。同樣的路名被分別翻譯成ROAD或STREET,還有的簡寫成RD和ST,還有用拼音LU和JIE的,相當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