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河南登封觀星臺

2020-12-15 三峽都市報

  凡是到河南登封旅行的朋友,大多都是奔著嵩山與少林寺而來。其實,除了嵩山與少林寺,登封還有一座僻靜的古蹟,一直少有人去。

  坐落在河南登封告成鎮的觀星臺,是目前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觀測建築,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蹟之一。根據考證,登封觀星臺始建於公元1279年前後,恰好是元朝初年。

  圖片來源:河南省文物局

  元朝統一中國之後,元世祖忽必烈任命郭守敬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天文測量,史稱「四海測驗」。郭守敬在全國27個地方建立了觀測站,「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

  地處中原腹地的登封觀星臺,就是當時全國27個觀測站的中心點。整座觀星臺由堅硬的青磚石建成,分為高達12.62米的「臺身」與平鋪在水平地面之上的「量天尺」兩大部分,歷經700多年依然屹立不倒。

  圖片來源:河南省文物局

  按照古人的想像,地中位於大地的中心,所以,它是進行天文觀測的理想的坐標原點。古人認為「日月,星辰,不問春秋冬夏,晝夜晨昏,上下去地中皆同,無遠近。」因此,在「地中」進行的天文觀測所得之數據,比之他處所得具有無可比擬的權威性,有更重要的參考價值。

  登封觀星臺不僅造型端莊渾厚,而且功能強大。它不僅可以用來觀星,還可以用來觀測日影,是一座集觀星、測影、計時、計歷等功能於一體的天文建築,堪比現代的「天文臺」。

  經過多年的觀測推算,郭守敬終於編制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這部曆法相比於現代科技推算出的太陽運行周期僅僅相差26秒,比歐洲領先了300多年。

  圖片來源:河南省文物局

  時至今日,當年「四海測驗」之中的其他觀測站早已經無跡可尋,唯獨剩下登封觀星臺完好無損。可以說,在我國乃至世界天文曆法史上,小小的登封觀星臺都有著無法取代的重要地位。

相關焦點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觀星臺
    觀星臺是一座具有測影觀星和計時等多種功能的天文臺,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 ,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之一,它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築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1961年3月4日,觀星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細數登封這些「中國之最」,給你N個為登封驕傲的理由!
    心理位置上,嵩山還是「中國」之名的發祥地。西周初年鑄造的「何尊」上銘文記載,周公到嵩洛地區的「中國」建都,這是現存最早的帶有「中國」名字的實物資料,也是最可靠的「中國」名字的由來。1958年,林學專家對將軍柏進行測定分析,此樹樹齡在4500年以上,是我國現存最古老和最大的柏樹。中嶽廟,位於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
  • 肖堯 | 中國古代天文觀測儀器「登封四丈高表」與確定冬至時刻的方法「圭表測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觀星臺只存35方圭石,後來(1976年前後)張家泰等人在觀星臺附近發現了一方已佚的圭石,其形狀、石料、尺度與現存其它圭石無異,且相當完整。登封觀星臺所在位置,古稱陽城縣,武周於萬歲登封元年(公元696年)封嵩山,改陽城為告成,後改陽邑,五代唐時又改回陽城。
  • 器象|中國古代天文觀測儀器「登封四丈高表」與確定冬至時刻的方法「圭表測影」
    【關鍵詞】天文學史;郭守敬;四丈高表;登封觀星臺;圭表測影圖1 位於紫金山天文臺的明制仿郭守敬八尺圭表(陳向陽 攝)登封四丈高表是元朝郭守敬所制的大型天文儀器,其形制是一座觀星臺,今稱登封觀星臺。」元朝時河南府路的治所在洛陽,而陽城(今登封)歸河南府路管轄,因此記載中的「上都、洛陽等五處分置儀表」,洛陽所置儀表實際就在陽城。根據這段記載,再結合《授時曆》於1281年正式頒行的史實,登封四丈高表的建造時間應在1279—1280年間。登封觀星臺(四丈高表)自建成以來,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其間遭受過兩次破壞。
  • 非遺展、餃子宴、測日影……登封冬至日這樣傳承二十四節氣
    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迎冬至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做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的傳承和保護工作,今天上午,「中國·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
  • 中國唯一的神嶽,原來在河南
    點擊放大觀看→嵩山旅遊資源:中國現有最古老的漢代禮制建築——漢三闕、佛教禪宗祖庭——少林寺、道教策源地——中嶽廟、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嵩嶽寺塔、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天文建築
  • 中國中原發源地——河南
    2009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它作為我國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力量墓葬群,開創了中國帝王陵寢制度的先河。它的發現確證了殷墟商代都城的歷史地位,直接推動了中國奴隸制社會的研究,成為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天地之中「天地之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登封市「天地之中」少林寺歷史建築群,共8處11項:觀星臺、中嶽廟、太室闕、啟母闕、少室闕、會善寺、嵩陽書院、嵩嶽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
  • 網傳河南最牛「自我介紹」 「成長經歷」曝光
    個人基本信息姓名:河南外文名稱:He'nan別名:中原、中州、中土最喜歡的花:牡丹、臘梅出生年月:50萬年前親戚數量:10662萬人語言:中原官話、普通話車牌:豫A—豫U肖像照:身體佔地:16.7萬平方千米家庭住址: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遊家庭收入:34939.38億元(2014年) 獲得榮譽河南省鐵路、高鐵、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均居中國前列。截至2014年底,河南全省共有A級旅遊景區327處。其中5A級旅遊景區11處。 截至2014年6月23日,河南省共有5項24處世界文化遺產。
  • 中國最好看的天文主題景點,都在這裡了
    中國天文臺(站)分布全圖 | 國家天文臺12吉林市隕石博物館位於吉林市世紀廣場附近,是中國第一個以展出隕石雨為專題的博物館。博物館內收藏著重達1770公斤的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吉林一號,遊客在這裡還可以親手撫摸天外來客拍照,觀看球幕電影,體會隕石雨的氣魄。
  • 可怕的河南,更可怕的河南人!
    登封)、吳廣(太康),是河南人;騷體賦的代表作家——賈誼,是河南人(洛陽);巾幗英雄——花木蘭,是河南人(商丘虞城);一代名相——姚崇,是河南人(陝縣);藺相如,是河南人(安陽古相村);唐玄奘,是河南人(洛陽偃師);司馬懿,是河南人(焦作溫縣);中國近代音樂鼻祖朱載堉,是河南人(沁陽
  • 可怕的河南!可怕的河南人!如果沒有河南…
    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骨笛,改寫了世界音樂史。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上,河南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000年,先後有20多個朝代、200多位皇帝在此建都、執政。全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鄭州、安陽、洛陽、開封;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周文王拘羑裡而作《易經》(湯陰)。
  • 央視《星光大道》在登封的首場爭霸賽!誰將殺出重圍?
    自9月22日晚,2020中央廣播電視臺央視《星光大道》河南地區選手選拔活動在登封賽區告成鎮觀星臺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本次登封賽區賽事由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央視網、河南廣播電視臺主辦,鳳凰網河南、掌上登封、樂在登封、鄭州市一線傳媒聯合承辦,一個月時間,報名人數超過150人。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懷聖寺
    懷聖寺位於中國廣州越秀區光塔路56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清真寺。懷聖寺又名獅子寺,俗稱光塔寺,是中國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建築。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被列為廣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