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隊伍中,唐僧很沒用嗎?其實他是最有用的人

2021-01-11 自說文史

在唐僧取經的過程中,孫悟空是降妖除魔的主力,一路上的鬼怪,大多靠孫悟空解決。豬八戒雖然很少降妖,但是他常挑著擔子,偶爾也能幫孫悟空除妖,也立下一些功勞。沙和尚在降妖方面更少,只是偶爾幫忙,但是他牽馬登山,保護唐僧,也有辛勞。即便是小白龍,也有馱伏唐僧之功。

唯獨唐僧,給人一種可有可無的感覺,他甚至讓人覺得很沒用。

因為唐僧沒有任何武藝,也沒有兵器法寶,除了經常念佛念經外,他最常做的事就是讓悟空去化齋,以及被妖怪抓走。有時候,唐僧甚至很迂腐,很蠢笨。孫悟空打死妖怪,他說孫悟空濫殺無辜,還幾次念緊箍咒,趕走悟空。

所以,很多讀者認為,取經隊伍中,唐僧最沒用。還有些人認為,孫悟空等人若是沒有唐僧連累,早就取到真經了。

然而,唐僧真的很沒有用嗎?我看未必。在我看來,至少唐僧在以下幾個方面都很厲害,甚至可以說強大,誰也不能望其項背。

其一,不渝心志

唐僧離開皇帝,從長安出發,到西天取經,說起來沒什麼,但是經歷之後才知道有多難。兩地路途有十萬八千裡之遙,而且一路上要經過重重磨難,有時候一個難關可能都要耗費幾天甚至幾十天才能過去。

沒有強大的心志,根本到不了西天。

很多人說,唐僧有三個武藝高強、神通廣大的徒弟保護著,唐僧當然可以無所畏懼。那我們來看看,沒有徒弟之前,唐僧是怎麼對待磨難的。

唐僧才離大唐時,並沒有白龍為坐騎,也沒有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三個徒弟。那會兒,他騎著普通的白馬,所帶只有兩個隨從而已。在雙叉嶺時,唐僧遇到了虎精、熊精和牛精。這三個妖怪,當時就把兩個隨從給吃了。

魔王領諾,即呼左左,將二從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屍,將首級與心肝奉獻二客,將四肢自食,其餘骨肉,分給各妖。只聽得嘓啅之聲,真似虎啖羊羔,霎時食盡。

眨眼之間,兩個隨從就被分而食之。這一切,唐僧都看在眼裡。連作者都說,「把一個長老,幾乎唬死」。然而,即便這樣,唐僧也沒有被嚇倒。

太白金星救了唐僧後,才過半天,唐僧又在雙叉嶺上遇到了老虎,幸虧劉伯欽救了唐僧。

一日之間,唐僧見到三個妖怪,死了兩個隨從,遇到一隻老虎。若是換成普通人,恐怕沒被嚇破膽,也早已經打消了取經的念頭。然而唐僧從未放棄取經,甚至沒有懈怠念頭。即便後面不斷有人告訴他,折磨他,唐僧依舊是鐵了心要去取經。

一心取經,不渝心志,這樣的唐僧,難道不值得敬佩嗎?

其二,不畏磨難

從唐僧為母親報仇,離開長安後,他所經歷的磨難,至少有三種。

有自然磨難。比如在流沙河,八百裡寬的流沙河連鵝毛都漂不起來,後來是靠觀音菩薩的紅葫蘆以及九個取經人的骷髏頭顱,才順利過河。還有稀柿衕,八百裡長,但是臭氣燻天,幸虧豬八戒變成巨豬,用釘耙砍了幾天,這才通過。

有妖魔鬼怪。小的妖怪有狐狸精、老鼠精、蜘蛛精、蜈蚣精,大的妖怪有白象精、大鵬鳥、青獅精,另外還有樹精、魚怪等。統計後發現,唐僧一路上遇到了四十多個妖怪,有的把唐僧擄去,要殺要吃;有的把唐僧捉住,用蒸籠蒸。

三是團隊問題。沙和尚不愛發言,豬八戒偷懶、甚至挑撥離間,猴子又愛獨斷專行,他說什麼就是什麼……這樣一個團隊,其實是不好帶的。限於能力,唐僧不知道哪是好人,哪是妖怪,有時候難免錯怪孫悟空。可是,凡事也不能都依著孫悟空的性子來。

最重要的是,唐僧是一個白面胖和尚,手無縛雞之力。而他的徒弟,一個是醜猴子,一個是黑豬,豬八戒和沙和尚都巨大無比,天天跟這樣的徒弟在一起,本身就需要強大的信念。有時候,猴子還會發脾氣,八戒又懶散,動不動就要回高老莊,甚至要買棺材給唐僧送終,與這樣一群人一起,行走十四年,一般人能做到嗎?

一心取經,不畏磨難,這樣的唐僧,難道不值得敬佩嗎?

其三,不亂本性

我們看影視劇,很多觀眾會說,「我要是唐僧,到了女兒國就不取經了,因為女兒國國王太漂亮了」。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對觀眾不存在,但是對唐僧來說卻一直都有。

取經路上,不少女妖精垂涎唐僧元陽,比如蠍子精、老鼠精、玉兔精等,她們或誘惑,或威逼,就是希望破了唐僧的色戒,與其洞房,取其元陽,修煉成仙;也有女人垂涎唐僧美色,比如女兒國國王,她想留下唐僧,甚至不惜以一國為籌。

這對唐僧來說,其實是很大的考驗。

要知道,唐僧是個正常的男人,她能抵禦住這些美色誘惑,不是因為他對女人不感興趣,而是因為他定力強大。比如,猴子就曾擔心唐僧會亂本性。

那怪將一個素饃饃劈破,遞與三藏……行者在格子眼聽著兩個言語相攀,恐怕師父亂了真性,忍不住,現了本相,掣鐵棒喝道:「孽畜無禮!

猴子對孫悟空是很了解的,連他都擔心唐僧會亂了真性,可知唐僧面對女色誘惑,其實是需要很強大定力的。當然,唐僧有這個定力,他從未亂了真性,心裡也從沒有對女色有過動搖。

我看常有人說,唐僧無能,唐僧懦弱,唐僧最沒用,唐僧是累贅,沒有唐僧早就取到經書了……然而,真是這樣嗎?取經隊伍可以沒有沙和尚,可以沒有豬八戒,甚至可以沒有孫悟空,但是不能沒有唐僧。

因為從一開始,就只有唐僧去取經,也只有唐僧想取經,唐僧才是取經的關鍵,他是必不可少的。取經團隊中,唐僧才是核心,沒有了唐僧,取經隊伍就是一盤散沙而已。

正因如此,所以即便孫悟空生了二心,出現了心魔六耳獼猴,他想要取經,也還是要弄一個假唐僧出來。

看似沒用,實則關鍵,這樣的人物並不少見。

《三國演義》中,劉備文不成武不就,道不知謀不強,然而只要有他,蜀漢文臣武將就是堅不可破的壁壘;《水滸傳》中,宋江謀不如吳用,道不如公孫,武不比林衝,然而卻能駕馭梁山群雄,無堅不摧。

唐僧也是這樣,看起來他毫無能耐,但實際上他是取經團隊的中樞紐帶,誰也不能脫離他而取得真經。這樣的人,恰恰是最有用的人。

相關焦點

  • 沙僧吃了唐僧九次,為何還被觀音召進取經隊伍?你看他師父是誰
    若是一個凡人一個修仙人,沒得師父提攜幫助,恐怕可能一輩子都只是個這麼樣了,豬八戒之所以能當上天庭的大元帥,就是因為遇到了一個好師父,沙僧呢?他也是因為有個厲害的師父,所以他在流沙河把唐僧吃掉九次,卻仍能進取經隊伍,最後成為金身羅漢。沙僧,在取經團隊中,實則上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他的臺詞也就那麼幾句。不好了,不好了!
  • 唐僧取經成功後,白龍馬成為大雷音寺華表上的盤龍,這算是懲罰嗎
    提到《西遊記》中的主角,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四個人。但其實唐僧還有一個似有似無的徒弟,那就是他所騎乘的白龍馬。從篇幅和出場次數來看,白龍馬貌似是一個醬油角色,其存在感甚至不如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妖精。但實際上,他是作者吳承恩精心設計的結果。
  • 唐僧取經 阿儺迦葉公然索要「人事」是貪財嗎 佛祖有話說
    都說佛門是四大皆空,可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歷經劫難,終於來到了西天靈山大雷音寺,終於見到西方教主如來佛祖,也終於來到了靈山的藏經閣,但卻因為沒給阿儺迦葉二尊者「人事」,唐僧師徒取了一回無字真經,好在有萬佛之祖燃燈古佛相助,這才發現了無字真經,於是重回靈山取經,唐僧乖乖給了「人事」,就取到了真經
  • 唐僧為什麼主動接過李世民敬的酒?說好的取經三年為何卻用了14年
    西遊記第12回,唐太宗送唐僧出長安,唐太宗給了唐僧一杯酒。 但是唐僧的動作很奇怪,他沒有像取經路上一樣推辭,而是接了酒杯,然後對唐太宗說: 「陛下,酒乃僧家頭一戒,貧僧自為人,不會飲酒。」
  • 土味情話:你知道我和唐僧有什麼區別嗎? 唐僧取經我娶你
    哈嘍,各位漂亮、帥氣的讀者朋友,我是你們最喜歡也是最愛你們的小編天睿,今天來跟各位聊聊土味情話,你知道我和唐僧有什麼區別嗎? 唐僧取經我娶你你知道我和唐僧有什麼區別嗎?唐僧取經我娶你。我是9你是3,除了你還是你。我想送你一塊地,什麼地?
  • 你知道唐僧西天取經中的「西天」是指的什麼地方嗎?
    古代交通不發達,很多人認為印度已經是天的西邊了。古代中國人去印度都要沿著絲綢之路西行,然後走到一個比西域更遠的地方,人們就把那個地方當成了「西方世界」。公元十六世紀,明朝人吳承恩創作了神話小說《西遊記》,西天取經的故事從此在中國家喻戶曉,其實唐僧取經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
  • 唐僧也曾中斷取經大業?遇到這隻妖怪他連經都不想取了?
    唐僧在說這句話時是特別果決的,有種不成功便成仁的破釜沉舟的氣魄,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我們看到一個兢兢業業的老唐,一路上縱然不停的遇到妖怪,不停地承受艱苦的環境,但是他都沒有放棄取經之事。可是,你們能夠想像到像老唐這樣的人也有打退堂鼓的一天嗎?
  • 《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中,藏得最深、最不出力的是沙和尚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其中妖怪頭目大boss絕大多數都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降服的,豬八戒則負責解決蝦兵蟹將小嘍囉,只殺了一個愛吹牛、實力弱爆了的妖王——南山大王豹子精,而沙僧則幾乎沒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在86版《西遊記》中,沙僧說的最多的就是:「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 論唐僧在《西遊記》團隊中的作用?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唐僧既是孫悟空、豬八戒與沙和尚三人的師父,也可以說是這個隊伍中的領導者。然而,唐僧在這幾人中卻最無能,不僅不會法術,而且真假莫辨,時不時地將妖怪當成好人,因而誤解最為得力的大徒弟孫悟空,還翻臉無情,念起緊箍咒來不顧徒弟的死活,趕孫悟空走的時候也是毫無師徒的情分可言,而且他還膽小怕事,一見到妖精就嚇得腿軟,弄得徒弟們直埋怨「師父老大不濟事」。
  • 妖怪已經抓到了唐僧,為何卻吃不到他的肉?其實唐僧帽子裡有幫手
    《西遊記》是一個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最後師徒四人圓滿成功取得了西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的肉一直是妖怪們十分熱衷的東西。可是唐僧被妖怪抓到那麼多次,卻從來沒有一隻妖怪能夠真正吃到唐僧肉。那麼為什麼每次妖怪抓到唐僧都沒有成功?這其中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 取經團隊中沙僧 八戒這兩個名額原另有其人 觀音為何偷梁換柱
    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服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遍,眼脹頭疼,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卻並沒有讓這兩個參加取經隊伍,反而是讓這兩個貨給自己打工去了,倒是收了一個豬八戒一個沙和尚組建了取經團隊,佛祖發下來的箍兒只有孫悟空一個人「享用」。
  • 沙僧加入取經隊伍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修成正果,而是完成此人野心
    上兩篇文章我們分析了沙僧在整個取經隊伍中的存在感問題,沙僧除了挑擔子存在感極低,甚至在三打白骨精時,故意不替孫悟空說話導致孫悟空被唐僧寫了休書趕走。一些列的問題,直接指向沙僧加入取經團隊,有幕後高人撐腰,他加入團隊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修成正果。再說這沙和尚,曾經在「無意間」把唐僧獨自留下,給妖怪可乘之機把唐僧抓走。第一次是奎木狼。
  • 西遊記中沙和尚在取經的路上看著沒有什麼磨練,其實並不然
    影視《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幾人在前往西天的路上可謂是精彩不斷,對唐僧和八戒的美色誘惑,對悟空的陰謀詭計。對幾人的心性考驗可謂是屢見不鮮,但是對其中的沙和尚似乎毫無考驗。提到西遊記中的沙和尚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實人,難不成是因為沙和尚的老實本分讓上面的高層人物決定對他從輕處理嗎?但其實並不然,大家還記得第一眼對沙和尚的印象嗎?在沙和尚剛剛出場的片段,唐僧師徒三人到達了沙和尚的地界,當時沙和尚因為打碎了玉帝的心愛之物琉璃盞被玉帝貶下凡來,遇見了觀音菩薩,被菩薩點化,願意陪唐僧去西天取經。
  • 唐僧與老鼠精的婚姻是誰促成的?既然已成親,唐僧為何還能取經?
    對此,在書中第八十二回《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中,是這麼寫的:那妖精接在手,且不吃,把杯兒放住,與唐僧拜了兩拜,口裡嬌嬌怯怯,敘了幾句情話。卻才舉杯,那花兒已散,就露出蟲來。妖精也認不得是行者變的,只以為蟲兒,用小指挑起,往下一彈。行者見事不諧,料難入他腹,即變做個餓老鷹。在上面這段描寫當中,有一個關鍵的地方,那就是「那妖精接在手,且不吃,把杯兒放住,與唐僧拜了兩拜」。
  • 「取經女兒國」,導演楊潔:唐僧是個活男人,我要讓他談場戀愛
    從原著中看來,唐僧對於這位美女總體的反應有兩種,那就是害羞與害怕。 而在電視劇《西遊記》中,針對《取經女兒國》這一集,楊潔導演給編劇則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要求,那就是拋開原著,讓唐僧談一場戀愛!楊潔表示,因為只有這一段戲,是可以表現出唐僧是個活人,而且是個活男人的戲。
  • 「唐僧取經路線圖」唐玄奘取經路線為何捨近求遠?
    玄奘所譯佛經,多用直譯,筆法謹嚴,所撰有《大唐西域記》,為研究印度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之重要資料。玄奘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例如《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即是以玄奘為原型。唐玄奘取經路線為何捨近求遠?唐僧從西安出發,一共走了十萬八千裡,換算一下就是五萬四千公裡。
  • 淨壇使者究竟是一個什麼職位其實豬八戒才是取經團隊最大得利者
    眾所周知,淨壇使者是佛祖如來在《西遊記》給豬八戒取經成功後的印章。雖然很多人認為豬八戒是佛經隊伍中待遇最差的一個,但畢竟除了唐僧和孫悟空成佛之外,三弟沙悟淨還拿到了羅漢甚至白都成了南無粑粑天龍廣利菩薩的證書,而豬八戒作為二哥,只是一個淨壇使者。難怪豬八戒會當場對佛提出異議。
  • 吳承恩的伏筆,你看懂了嗎?其實《西遊記》講的根本不是取經故事
    孫悟空之金,又帶有許多火性,他被壓五行山時,渴飲鐵汁,飢餐銅丸,體內混如一個大火爐,能消化這些鐵疙瘩。故而他不怕火,一身兼容金、火兩大屬性。但這個五行安排,原著中前後也有牴牾,特別是唐僧和白龍馬的屬性。按三藏之藏,似乎是水府之說,唐僧原本就有過江流兒的混名,可見是水性無疑。
  • 《西遊記》小白龍若是在女兒國現身,和國王有故事的還會是唐僧嗎
    《西遊記》雖然說是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但是算上小白龍其實是五個。而且真的以龍族殿下的真身出現的話,唐僧未必是取經隊伍中顏值最高的,畢竟西海龍族,大小也是個貴族,而小白龍一身的氣質更是貴氣逼人,連九頭蟲的妻子都對他傾心不已。
  • 西遊記中最聰明的人——沙和尚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的取經之路充滿了坎坷和艱辛,與其說是一部神話劇,卻更像是一部生活勵志劇。命運把幾位性格各異的人物安排在了一起,通過不斷的磨合跟歷練,最終圓滿的通過了取經之路。要是說到師徒幾人中誰最聰明,可能每個人都會有給出不同的答案,不過在老夫看來,最聰明的人當屬沙和尚,為什麼這麼說呢?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可能這就是聰明人,我們經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如果用這句話來形容沙和尚,那麼最恰當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