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芸,圖:來源於網絡。
自從電視機和電視劇來到大家的生活後,也為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幼年時,常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會自己用瓦片蓋一個小房子,然后里面設置好人物。但是總想裡面的人兒進到了"家",也似乎進到了避風港。家這個地方可以遮風擋雨。但是風吹雨打的時候,人們在家裡究竟做什麼呢?要是有一齣好戲就好了。
猶記得從很小的時候,也就是在八九十年代,農村裡,大家圍座在為數不多的僅僅幾家才有的黑白電視機前。看著新鮮的故事情節如痴如醉,人們的喜怒哀樂也常常伴隨著電視裡的情節而起伏。有時候看到惡人得逞,觀眾也會恨得牙痒痒的,恨不得從屏幕裡面揪出來壞人,把他手撕兩半。
那時候我覺得大多數電視劇的結局都會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女主和男主經歷了艱難險阻,最後也必將重新走在一起。男主角和女主角經歷多少重重困難和天災橫禍最終都會大難不死,化險為夷。甚至編劇不只想讓男女主角有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好結局。也會讓她身邊的好朋友各種巧合倉促的湊成了幾對總覺得有些操之過急的CP.
然而,最近一兩年間的都市電視劇越來越忠於現實和回歸生活了。前段時間熱播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還是現在依舊熱播的《親愛的自己》。編劇不再勉強硬湊CP了。也不再把一個劇的好壞定義為美滿結局作為對好劇優劇的衡量標準了。
現在的劇情越來越難以預料結局了,女主角可能全劇都有感情戲,撲朔迷離,卻在最終形單影隻,也為了理想重新起航了。我覺得這些是值得敬畏的,因為戲劇本來源於生活,又忠於生活了。現實生活中,哪有那麼多美滿大結局。有人也許事業成功後,卻離了婚,離婚後就孤獨終老,倒也逍遙自在。
比如我身邊確實不乏很多獨立女性的代表。他們職場上即使單打獨鬥也氣場全開。即使身材單薄也叱吒風雲。她們即使感情經歷豐富多彩,卻依然忠實自己內心,她們寧願一輩子驕傲的單身也不想隨大流相夫教子。她有無數次脫單的機會卻都讓這些機會流逝。年齡已經四十有餘,卻依然在尋找自我,創新自我的道路上孤身前行。正如趙薇所言,現在一味講捍衛家庭的女性的題材已經過時了。中國女性在這數十年間不斷挑戰自我,她們的價值觀已經改變,她們已經覺醒了。
中國女性不僅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而且心靈手巧,多才多藝,男性能做好的事情她們都能勝任,男士做不好的事情,她們也能遊刃有餘。她們既可以生兒育女,肩負起母親的責任。也在職場上不辭辛苦掙得甚至更多。
而女性現狀的一些改變,也影響了編劇的新思維。都市職場劇大結局終於不再勉為其難硬湊在一起的情節了。更有最近追的劇《親愛的自己》,女配角利用各種心機不僅成功壓垮女主角的工作,讓女主角面臨拉不到投資,破產的情節。而且還順利利用四招,讓男主對女配角(霸道總裁)深情告白要結婚。女配角用了哪四招呢?分別是1.主動表示好感,2.主動表達關心和愛慕。3.在男主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雪中送炭。4.欲擒故縱,欲拒還迎。
女配本身長的還行,能力也強,再加上使用一些小心機,如今想來,放在現實生活中能夠不受誘惑的男士也是寥寥無幾吧。 未來的走勢,開放式結局的劇會越來越多,因為除了歷史劇人物結局已經定以外,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人生不都是會有一個開放式結局麼?二十歲的我失戀了,可能三十歲的我事業崛起,會遇到更好的愛情。二十歲的時候看二十歲的青春校園劇。到三十歲的時候追的是大齡未婚女青年追愛旅程,以及在事業和感情中如何做到平衡?
到了四十歲可能愛看的就是一家人的家庭瑣事倫理劇了。
所以一個電視劇的大結局,一個電視劇的題材很多是能不能貼近大眾的心聲。大結局絕對不代表這個故事的結局。以戀愛的結局,可能是屏幕的完結,但是現實的開始,沒準現實中這兩個人的原型最終分手呢。以結婚的結局,婚姻只是拉開了序幕,現實中搞不好婚姻內經營感情不好導致離婚呢。
讓我們一起期待早已經難以預料的電視劇結局和一起走好生活的每一分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