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牆保溫施工材料準備
1、材料準備:模塑聚苯板(B1級50mm厚)、鍍鋅電焊網(絲徑0.9,網孔12.7*12.7mm)、耐鹼塗塑玻纖網格布(5*5並>160g/M2)、專用保溫釘、塑料脹栓(Φ8*122mm)、抗裂砂漿、U型卡、界面處理劑等材料按照工程進度由項目部技術室提前編制材料進場計劃,提前進場。
2、材料性能指標
(1)、模塑聚苯板(EPS)性能指標
(2)、泡沫混凝土性能指標
(3)、膠粘劑性能指標
(4)、抹面砂漿性能指標
(5)、熱鍍鋅電焊網性能指標
(6)、耐鹼網格布主要性能指標
表3-10耐鹼網格布主要性能指標
註:1.貼面磚系統耐鹼玻纖網單位面積質量≥160。
2.貼面磚系統耐鹼玻纖網耐鹼斷裂強力(經、緯向)≥1000。
(7)、錨栓主要性能指標
二、材料檢驗與試驗
1、用於牆體節能工程的材料、構件等,其品種、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每批隨機抽取3個試樣進行檢查;質量證明文件應按照其出廠檢驗批進行核查。對於不合格的材料堅決杜絕用在本工程上。
2、牆體節能工程採用的保溫材料和粘結材料,進場時應對其下列性能進行復驗,復驗應為見證取樣送檢:
(1)、保溫板材的導熱係數、材料密度、抗壓(壓縮)強度、燃燒性能;
(2)、粘結材料的粘結強度;
(3)、增強網的力學性能、抗腐蝕性能;
檢驗方法:隨機抽樣送檢,核查復驗報告。
檢查數量:根據「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的產品當單位工程建築面積在2萬平米以下時各抽查不少於3次」的規定,本工程2#、25#樓各抽查至少3次;
(4)、現場檢測:膠粘劑、抗裂砂漿制樣後養護7d,按《建築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JGJ110-2008)做現場粘結強度檢驗,EPS板現澆混凝土外牆保溫系統現場粘結強度不得小於0.1MPa,並且破壞部位應位於EPS板內;固定錨栓的錨固力做現場拉拔試驗,每層抽查3處(「現場檢測每500至1000M2為一檢驗批,每個檢驗批抽查3處」)。
三、外牆保溫施工安排
1、總體策劃目標
1.1、質量目標:按照國家標準要求「合格」。
1.2、安全文明目標:信陽市「安全文明工地」。
1.3、進度目標:2#、25#樓外保溫計劃於2013年7月底開始10月底完成,總工期約2.5個月。
2、工期保證措施
2.1、影響工期的因素分析
(1)、天氣情況,大風、大雨天氣無法進行外保溫相關作業。
(2)、分包情況及各作業層移交情況。
(3)、相關材料供應情況。
(4)、人員數量。
(5)、施工措施。
2.2、工期控制措施
(1)、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做好施工人員的調整,特殊天氣情況下安排工人做好材料運輸工作。
(2)、外牆保溫由多個作業層構成,各層由不同的分包隊伍還是由一個分包隊伍統一進行施工,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外牆保溫的整體工期,應根據不同的分包情況各自製定工期保證措施。如採用多個分包隊伍,應著重於工作面的移交及個隊伍之間的組織協調工作;如採用一個隊伍,可能出現施工人員並非專業工種的現象,故應著重於各作業層施工質量的控制。各作業層工作面每5層移交一次。
(3)、由於外牆保溫施工期間所用材料種類繁多,受場地及使用期限的限制,故所有材料無法一次性進齊,因此項目技術管理人員必須根據施工情況嚴格計算各類材料的數量,及時做好計劃,確保計劃量準確無誤,做到不缺料也不積壓,同時項目材料管理人員應做好進場材料的保管工作。
(4)、在施工總進度計劃的指導下,項目管理人員提前考慮各項與外牆保溫有關的工作的插入時間,提前做準備,並根據工程施工生產情況及時調整施工人員,使之滿足施工要求。
(5)、外牆保溫工程計劃由上往下施工。
四、外牆保溫施工方法和工藝
工藝流程:基層清理→水泥漿拉毛→水泥砂漿找平→預拌膠粘劑→預粘板邊翻包網格布→粘貼模塑聚苯板→設置防火隔離帶→模塑板打磨、找平、清潔→特殊部位處理→鋪設熱鍍鋅電焊網→錨栓固定→抹面膠漿→面磚層。
1、基層清理:清理混凝土牆面上殘留的浮灰、脫模劑油汙等雜物及抹灰空鼓部位等。剔除剪力牆接槎處劈裂的混凝土塊、夾雜物、空鼓等,並重新進行修補;窗臺挑簷等挑板按照2%用水泥砂漿找坡,外牆各種洞口填塞密實,外牆表面平整度滿足要求。
2、水泥漿拉毛:基層牆面全面做1:1建築膠素水泥漿拉毛,拉毛應對基層進行澆水,且水量應適宜,牆面太溼,拉毛灰易發生往下墜流的現象;若底灰太幹,不容易操作,毛也拉不均勻。
3、水泥砂漿找平:水泥砂漿找平前根據建築立面設計和外牆外保溫技術要求,在牆面彈出外門窗水平、垂直控制線及伸縮線、裝飾縫線等,並在建築外牆大角(陰角、陽角)及其他必要處掛垂直基準鋼線。根據所彈控制線打灰餅並衝筋,灰餅間距1.5米,待灰餅乾燥後找平層分兩遍完成,找平層平均厚度2cm,如因結構原因造成抹灰加厚,需通知項目部相關技術人員,出具專項處理方案後再行施工。
4、預拌膠粘劑:產品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工廠生產的液狀膠粘劑,在施工現場按使用說明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或由廠商提供的乾粉料,膠粘均勻即可使用,另一種是在工廠裡面預混合好的乾粉狀膠粘劑,在施工現場只需按使用說明加入一定比例的拌合用水,攪拌均勻即可使用。 本工程計劃使用第二種膠粘劑,現場加水後用電動攪拌器攪拌均勻,一次配製用量以2h內用完為宜(夏天施工時時間宜控制在1.5h內);攪拌好的膠粘劑注意防曬避風,超過可操作時間,禁止再度加水使用,應集中攪拌,專人定崗。
5、預粘板邊翻包網格布:凡在粘貼的聚苯板側邊外露處都應做網格布翻包處理,翻包網寬度(100mm+100mm+EPS板厚度d翻包網格布示意圖見圖:5-1),如:在勒腳部位用膠粘劑將翻包網的一邊(約100mm)粘貼在基層牆體上,另一端甩出待用。
圖5-1網格布翻包示意圖(勒腳)
6、粘貼模塑聚苯板:
聚苯板粘貼前按照水泥砂漿找平前的步驟懸掛基準線、彈控制線,以控制聚苯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本工程聚苯板由上到下均採用每平米不少於5個錨栓進行固定。具體步驟如下:
(1)、排版:施工前,根據各樓號整個外牆立面的設計尺寸編制擠塑板的排板圖,擠塑板以長向水平鋪貼,保證連續結合,上下兩排板須豎向錯縫1/2 板長,局部最小錯縫不得小於200mm,牆角處保溫板應交錯互鎖。門窗洞口四角處EPS板不得拼接,應採用整塊EPS板切割成形,EPS板接縫應離開角部至少200mm。排版圖如下所示:
圖5-2保溫板排版圖
圖5-3門窗洞口保溫板排列
(2)、粘法選擇及粘點布置:保溫板分條粘法和點框粘法,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和設計概況,本工程選用點框粘法,粘點面積大於50%以上,具體粘點直徑、框寬見下圖:
圖5-4聚苯板點框粘法示意圖
(3)、粘板:區段內粘板應自下而上,按照順砌方式粘貼,豎縫應逐行錯縫;聚苯板鋪貼上牆時,應用2m靠尺進行壓平操作,保證其平整度和粘結牢固,在下一塊保溫板粘貼時,應將這塊板從側面推壓向前一塊板,並保證板與板之間的接縫被壓擠緊密,不得有較大的縫隙,若因板面不方正或裁切不直形成大於1.5mm的縫隙,應用同質材料處理並打磨平,粘結層厚度以能調平聚苯板粘貼層為宜,平均厚度控制在4mm;在牆面轉角處,應先排好尺寸,裁切聚苯板,使其垂直交錯互鎖,並保證牆角垂直度。洞口四角應附加耐鹼玻纖網格布加強,具體做法如下圖:
圖5-5門窗洞口網格布加強圖
7、設置防火隔離帶:每層沿樓板位置設置寬度為300mm的泡沫混凝土防火隔離帶,防火隔離帶與牆面全面積粘貼,節點圖如下:
圖5-6防火隔離帶示意圖
8、模塑版打磨、找平、清潔:聚苯板貼完至少24h後,用專用打磨工具對保溫板邊角不平處進行打磨,打磨動作最好是輕柔的圓周運動,不要沿著與保溫板接縫平行的方向打磨。打磨後,應用刷子將打磨操作產生的碎屑清理乾淨,平面上的保溫板不宜打磨,以免降低EPS板厚度,影響保溫效果。
9、特殊部位處理:
(1)、陰、陽角 :
圖5-7陰、陽角節點示意圖
(2)、平窗口做法:
圖5-8平窗口節點示意圖
(3)、帶窗套窗口:
圖5-9帶窗套窗口節點示意圖
(4)、凸窗做法:
圖5-10凸窗口節點示意圖
(5)、陽臺、伸縮縫(每兩層設置一道水平伸縮縫):
圖5-11陽臺、伸縮縫節點示意圖
10、鋪設熱鍍鋅電焊網:將熱鍍鋅電焊網(絲徑0.9㎜,孔邊距12.7mm×12.7mm)根據結構尺寸裁剪鋼絲網,分段進行鋪設,按順方向依次平整鋪設,並用水泥釘臨時固定,網與網之間的搭接長度為6mm,並用22#鍍鋅鉛絲綑紮緊,搭接處最多重疊3層鋼網,局部不平整的部位採用U型卡子調整直到平整為止。邊口鋪設鋼絲網時,宜採用預製直角網片,鋼絲網固定平整後,須用膨脹錨固件安裝固定。
11、錨栓固定:錨栓應在粘貼聚苯板24h後,使用電鑽在有粘膠處進行打孔以安裝錨栓,結構牆體上的孔深應在3cm以上,保證錨栓的入牆深度,陽角處第一個釘應離牆角5~10cm,以免損壞牆體。錨栓的數量及布置如下圖所示:
圖5-12錨栓布置示意圖
12、抹面膠漿:
(1)、按照說明書配置抹面膠漿,只許加入潔淨水,不得加入其它添加物(劑),將配置好的抹面膠漿靜置5分鐘,再攪拌即可使用,配置好的抹面膠漿宜在1小時內使用完。
(2)、在聚苯板表面抹第一遍抹面膠漿,厚度約3mm,僅以覆蓋鋼絲網,微見鋼絲網輪廓為宜。24小時後,再進行一遍抗裂砂漿找平,抹時要求上槓找平,最後用鋼抹子搓平,抗裂砂漿總厚度為7mm。面層膠漿切忌不停揉搓,以免形成空鼓。膠漿抹灰施工間歇應在自然斷開處,方便後續施工的搭接,如伸縮縫、陰陽角、挑臺等部位。在連續牆面上如需停頓,面層膠漿不應完全覆蓋己鋪好的電焊網,需與電焊網、第一遍抹面膠漿呈臺階形坡茬,留茬間距不小於150mm,以免電焊網搭接處平整度超出偏差。抹面膠漿施工完畢,應自然養護2~3d以上,經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後續飾面層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