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30日,由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交所」)主辦的「第二屆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週(以下簡稱「科技週」)」 在香港金融大會堂舉行!本會受港交所邀請作為本屆生物科技週的支持單位,出席盛會。
圖片從左至右依次為
前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高級資深臨床評審官姚毅博士、本會會長盧毓琳教授、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博士及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執行長錢宗良博士
科技週第一天(5月28日下午)
國際科創中心論壇邀請了諾貝爾獎、圖靈獎及菲爾茲獎得主與與會嘉賓分享最新科學研究及趨勢,並集思廣益如何將香港建設成為科創和生物科技中心。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論壇,強調了政府在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本屆政府上任到現在不到兩年,我們已經投入和承諾會投入的資金超過1,000億港元,都是用在推動創科發展。而粵港澳大灣區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讓香港各界,包括政府、商界、學術界、科研機構以及初創企業,與大灣區內的兄弟城市進行緊密合作,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發展大灣區成為世界一流的國際創科中心。」
本次科技週的重頭戲聚焦在5月29日的生物科技峰會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致開幕詞表示,香港作為「全球發行人、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所信賴和尊重的國際金融市場」一直致力於生物科技發展,亦是發展生物科技再適合不過的地方。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致開幕詞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作為科技週峰會主禮嘉賓亦強調了「香港這個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同時肯定了港交所上市制度的改革,「新上市制度是過去二十多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目標是鼓勵創新,研發突破性產品,令生物科技生態圈發展得更蓬勃,同時為投資者和生物科技公司創造價值,以及提升香港作為生物科技中心的地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
而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先生及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先生先後進行主題演講,回顧生物科技新章節展望生物科技生態圈未來發展及中國生命科學和生物製藥發展。峰會同時邀請了業內專家就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和與會人員進行分享,主題包括:中國在生物科技變革中扮演的角色、「ABCD」(人工智慧、區塊鏈、算力和大數據)如何賦能醫療健康行業、中國生物科技公司走向全球化及國際生物科技公司的中國路徑。
其中,李小加先生在演講中談到了三個關鍵詞:生物科技、投資和香港,他提到「香港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一共有10家生物科技公司來港發行新股,合計融資330億港元,其中包括沒有營業收入的7 家通過新上市章節融資,還有10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已經遞交了IPO申請,更多生物科技公司正在準備來港上市。」 李小加先生指出,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使得生物科技行業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他認為,生物科技不應該有國界,而投資生物科技有益於為全人類謀福祉,亦不應該因為政治受到限制。百花齊放、合作共贏才是生物科技行業發展的唯一出路。而香港,則可以為推動全球生物科技行業的發展發揮獨特的作用。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致辭
「一國兩制」的獨特製度賦予了香港既可以與祖國維持著親密關係的同時又可以保有自己與海外接軌的成熟的自由貿易政策、完善的智慧財產權、法律、仲裁體系及自由開放的金融市場。這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亦是香港的優勢。合作共贏,互惠互利,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各個行業發展的唯一趨勢,而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國際政治局勢兩極分化的今天,香港更應該保持與深化自身優勢,聯合國內外資本及現金技術,深化互動。
科技週第三天(5月30日)專題研討日
主要圍繞在對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新規推出後的初期成效展開深度討論,探討生物科技投融資的模式與路徑,包括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估值、投資策略和醫療器械領域的最新發展。
---- HKBMIA 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 ----
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 HKBMIA 致力為香港建立一個創新及國際性的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平臺。
積極引入海外卓越的生物醫藥創新科技項目與產業,並提供各方面的協助,包括制定產業化及商業發展計畫、融資上市、公司管治及審計、研發技術、專利保護、政策法規、臨床實驗設計及規劃等方面, 以進入國內市場。
促進大中華區生物醫藥創新科技產業、科研機構、投資業界及政府組織在創新研發、產業化、協調法規政策、投資及融資方面相互間的溝通、交流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