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受邀參加 「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週2019」

2021-12-25 HKBMIA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

2019年5月28日-30日,由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交所」)主辦的「第二屆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週(以下簡稱「科技週」)」 在香港金融大會堂舉行!本會受港交所邀請作為本屆生物科技週的支持單位,出席盛會。

圖片從左至右依次為

前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高級資深臨床評審官姚毅博士、本會會長盧毓琳教授、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博士及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執行長錢宗良博士

科技週第一天(5月28日下午)

國際科創中心論壇邀請了諾貝爾獎、圖靈獎及菲爾茲獎得主與與會嘉賓分享最新科學研究及趨勢,並集思廣益如何將香港建設成為科創和生物科技中心。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論壇,強調了政府在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本屆政府上任到現在不到兩年,我們已經投入和承諾會投入的資金超過1,000億港元,都是用在推動創科發展。而粵港澳大灣區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讓香港各界,包括政府、商界、學術界、科研機構以及初創企業,與大灣區內的兄弟城市進行緊密合作,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發展大灣區成為世界一流的國際創科中心。」

本次科技週的重頭戲聚焦在5月29日的生物科技峰會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致開幕詞表示,香港作為「全球發行人、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所信賴和尊重的國際金融市場」一直致力於生物科技發展,亦是發展生物科技再適合不過的地方。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致開幕詞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作為科技週峰會主禮嘉賓亦強調了「香港這個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同時肯定了港交所上市制度的改革,「新上市制度是過去二十多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目標是鼓勵創新,研發突破性產品,令生物科技生態圈發展得更蓬勃,同時為投資者和生物科技公司創造價值,以及提升香港作為生物科技中心的地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

而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先生及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先生先後進行主題演講,回顧生物科技新章節展望生物科技生態圈未來發展及中國生命科學和生物製藥發展。峰會同時邀請了業內專家就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和與會人員進行分享,主題包括:中國在生物科技變革中扮演的角色、「ABCD」(人工智慧、區塊鏈、算力和大數據)如何賦能醫療健康行業、中國生物科技公司走向全球化及國際生物科技公司的中國路徑。

其中,李小加先生在演講中談到了三個關鍵詞:生物科技、投資和香港,他提到「香港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一共有10家生物科技公司來港發行新股,合計融資330億港元,其中包括沒有營業收入的7 家通過新上市章節融資,還有10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已經遞交了IPO申請,更多生物科技公司正在準備來港上市。」 李小加先生指出,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使得生物科技行業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他認為,生物科技不應該有國界,而投資生物科技有益於為全人類謀福祉,亦不應該因為政治受到限制。百花齊放、合作共贏才是生物科技行業發展的唯一出路。而香港,則可以為推動全球生物科技行業的發展發揮獨特的作用。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致辭

「一國兩制」的獨特製度賦予了香港既可以與祖國維持著親密關係的同時又可以保有自己與海外接軌的成熟的自由貿易政策、完善的智慧財產權、法律、仲裁體系及自由開放的金融市場。這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亦是香港的優勢。合作共贏,互惠互利,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各個行業發展的唯一趨勢,而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國際政治局勢兩極分化的今天,香港更應該保持與深化自身優勢,聯合國內外資本及現金技術,深化互動。

科技週第三天(5月30日)專題研討日

主要圍繞在對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新規推出後的初期成效展開深度討論,探討生物科技投融資的模式與路徑,包括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估值、投資策略和醫療器械領域的最新發展。

---- HKBMIA 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 ----

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 HKBMIA 致力為香港建立一個創新及國際性的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平臺。

積極引入海外卓越的生物醫藥創新科技項目與產業,並提供各方面的協助,包括制定產業化及商業發展計畫、融資上市、公司管治及審計、研發技術、專利保護、政策法規、臨床實驗設計及規劃等方面, 以進入國內市場。

促進大中華區生物醫藥創新科技產業、科研機構、投資業界及政府組織在創新研發、產業化、協調法規政策、投資及融資方面相互間的溝通、交流及合作。

相關焦點

  • 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訪問團參加2019年臺灣醫療科技展
    作為醫療展的支援單位,本會盧毓琳會長、 蔡少偉副會長、陳晉宇常務會董、及陳偉崇會董率領中港企業會員赴臺參加是次醫療展。香港訪問團合影本屆醫療展主要聚焦7大醫療大健康產業鏈:生技製藥、新創技術、基因醫學細胞治療、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特色醫療、智慧醫院醫用設備、農科健康。旨在串接亞太第一線醫療機構科技、製藥、醫材生態鏈。
  • 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代表團參加2019第四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
    由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以下簡稱「中國藥促會」)、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中國醫院協會、香港交易聯合舉辦的2019第四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
  • 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代表團參加2018第三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
    由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以下簡稱「中國藥促會」)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中國醫院協會、香港交易聯合舉辦的2018第三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簡稱
  • 深圳市坪山區委拜訪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
    2019年6月5日中共深圳市坪山區委員會書記陶永欣及深圳市坪山區政府副區長陳華平率領訪問團一行9人到訪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由本會盧毓琳會長、蔡少偉副會長
  • 「2017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週•香港創新創業高峰論壇」舉辦在即
    ,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週•香港創新創業高峰論壇活動舉辦在即。主辦方屆時將邀請到中港各地政要及商界精英代表,擬邀請嘉賓如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教科部部長李魯、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唐偉章、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全國政協委員及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會長塗輝龍、網際網路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大中華青年創業及職業發展中心主任高博、香港中文大學創業中心主任馬旭飛、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主任蕭觀明等出席活動。
  • 盧毓琳教授:香港,是兩岸三地生技資源整合最好的合作夥伴!
    早於1990年代開始出任香港政府公職,曾任工業署的生物科技聯會主席,領導香港生技業,更提攜不少香港知名企業和科學家,因此,業界都尊稱他為「師傅」。已近70歲的盧毓琳教授,現在不僅是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環境衛生諮詢委員會主席,極具凝聚力,被譽為像一把大傘的他,在去年又成立了「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在香港大啟創新科技之際,期望從產業價值鏈上,以自身的經驗及兩岸三地的人脈繼續貢獻業界。 2018年4月,港交所推出IPO新政,開放未盈利生技公司上市,讓香港一時成為國際資本市場的熱門焦點。
  • 「創業夢想+路演中心香港站」路演活動圓滿完成 3團隊獲1元入駐香港青年協會「社會創新中心」
    上周,前海「夢想+」聯盟聯合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香港青協賽馬會社會創新中心第一期「創業夢想+路演中心香港站」-Social Innovation
  • 香港大學九所研發實驗室進駐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 數目為院校之冠
    香港大學九所研發實驗室,獲選進駐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數目是院校之冠,五年的資助金額超過港幣30億元。
  • 麥迪舜發起成立「香港再生醫學協會HKRMA」
    香港再生醫學協會願景目標香港再生醫學協會由香港及全球範圍內再生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業界代表及有識之士共同合作創立。 香港再生醫學協會第一次會議現場(2018年5月28日) 5月28日下午,來自香港醫療健康、再生醫學及生物科技領域的公司代表、醫生、藥劑師、化驗師以及大學科研人員等聚首一堂,共同商討並選舉出香港再生醫學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宣讀了協會章程、明確了理事會職責。
  • [HK]康方生物-B:自願公告 - 有關CADONILIMAB(PD-1/CTLA-4雙特異性...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舉辦臺灣宣講會
    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秘書長林琦翔在大陸發展逾十年,他認為大陸有巨大的包容力、開放力,鼓勵臺灣青創業者到大陸開拓眼界。臺大新創中心執行長曾正忠指出,臺灣「從零到一」的創業動能足,多半是年輕團隊;「從一到百」,則需找大公司或有經驗者來協助擴展創業發展。他建議創新產品需貼近消費者,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 全民大健康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港創新板掛牌儀式
    全民大健康生物醫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管理人員在香港創新板掛牌儀式上由香港創新板(HKEE香港股權交易中心)為全民大健康生物醫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企業掛牌儀式。全民大健康生物醫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企業代碼為HK.I200040全民大健康生物醫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管理人員在香港創新板掛牌儀式上發起單位為香港股權交易中心(HKEE港股交)、香港創新板專項股權投資基金、融港通管理諮詢(深圳)有限公司,掛牌活動地址在科興ECO國際會議中心,企業掛牌議式由企業家、嘉賓、領導籤到入場。
  • 李小加:未來5至10年香港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
    原標題:李小加:未來5至10年香港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   新華社香港9月1日電(記者李濱彬)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1日在香港交易所2020年生物科技峰會上說,香港現在已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未來5至10年,香港有機會也應該成為全球最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
  • 康方生物,來自廣東中山的生物科技公司,通過港交所聆訊
    2020年4月6日,香港交易所披露了康方生物科技(開曼)有限公司Akeso,Inc.(以下簡稱「康方生物」)通過聆訊後的招股書。康方生物此前曾於2019年12月3日遞交招股書,後於12月5日被港交所發回,後於2020年2月3日再次遞表。
  • 一群從香港高校走出的創始人奔赴IPO敲鐘路上!香港創業基金支持:多達7個政府及私營資助計劃
    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大疆創新創始人汪韜。1980年,汪滔出生於浙江杭州,從小就喜歡玩無人機。從華東師範大學退學後,他進入了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計算機工程學系。當年在畢業成果演示時,汪滔的無人機意外掉落,這一幕李澤湘教授看在眼裡,開始注意到這位年輕人。「我看好汪滔動手能力強,指導他參加機器人大賽拿獎,還破格錄為門下的碩士生。」李澤湘曾回憶。
  • 新亞集團旗下香港達雅高生物科技榮獲《香港最優秀企業大獎2020》
    2019年10月24日,由CorpHub主辦的「香港最優秀企業大獎2020」頒獎典禮於香港九龍香格裡拉成功舉辦。旨在表彰各企業在不同領域的傑出表現和突出貢獻。憑著非凡卓越的企業成績和優質服務,達雅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業界獲得最具信譽一站式產前檢測服務之稱,更從行業中脫穎而出,榮幸獲得「香港最優秀企業大獎2020」大獎。此次獲得該項殊榮正是因為達雅高優越的企業管理和創新能力、穩健的財政表現及市場競爭力、品牌信譽度等綜合方面都高於評審標準。
  • 參觀香港科學園活動
    科技園提倡「以科技改變我們生活的世界」。
  • 康方生物,來自廣東中山的生物科技公司,再次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
    2020年2月3日,總部位於廣東中山的生物科技公司康方生物科技(開曼)有限公司Akeso,Inc.(以下簡稱「康方生物」)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IPO上市。康方生物此前曾於12月3日遞交招股書,後於12月5日被港交所發回。
  • 香港科技如何融入國家 「十四五」發展 ——從大灣區科技市場一體化角度考慮
    特區政府將創新科技發展列為施政重點,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組建創新、科技發展及再工業化委員會;把生物科技、人工智慧、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列為具有優勢的發展範疇,並且立下將研發投入提高至佔GDP1.5%的目標;加入人才搶奪戰、推出研究人才庫計劃;建立香港科學園、數碼港等園區培育科技企業; 資助香港應用科技研究以及5所研發中心等。
  • 「轉載」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青春試翼」求職輔導系列課程
    「青春試翼」是香港中國企業協會主辦的大型求職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