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李斯嘉 復旦大學
今天(12月9日)下午,復旦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在邯鄲校區東輔樓202報告廳舉行「四史」學習教育第四場(擴大)集體學習。原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副組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尹漢寧就「新中國史」學習作專題輔導報告。校黨委副書記許徵主持會議。
尹漢寧以「學習新中國經濟發展史的幾點認識」為題,帶領大家系統回顧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經濟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經濟發展的主題主線、經濟發展中的改革開放等內容,並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新使命做了精彩生動、深入淺出的闡釋。
「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在專題報告中,尹漢寧引用1949年以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這個縱向指標,並與印度、前蘇聯等國家進行橫向比較,開門見山地描述了70年來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上經歷的巨大變遷及取得的輝煌成就。他說,像中國這樣一個超大型經濟體,幾乎持續70年的中高速穩定增長,在世界發展史上絕無僅有。
中國經濟發展為什麼行?尹漢寧的答案是「工業化」和「改革開放」。他以「一五」計劃編制和啟動的背景與形勢為引子,介紹了中國開啟工業化建設、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的艱辛歷程。在「工業化」建設的基礎上,黨和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尹漢寧說,這是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於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於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
在新中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經濟發展將如何書寫新的華章?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尹漢寧給出了回答——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構建新發展格局。他表示,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進行「品質革命」,要創建和完善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氛圍,從而構建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話語。」「共同富裕是鄧小平同志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落腳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尹漢寧最後強調,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還要切實落實共享理念,進一步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係,推動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許徵在主持講話中表示,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是學校黨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的重要部署。大家要在新中國史學習中強化理論武裝,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強化理論武裝,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新徵程上創造更大的奇蹟;要在新中國史學習中堅定「四個自信」,面對世紀大疫情與百年大變局相互交織疊加帶來的巨大挑戰和機遇,保持戰略定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努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更大貢獻;要在新中國史學習中砥礪實幹本領,不斷提升攻堅克難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幹能力,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開啟邁向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新徵程,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即將到來的建黨百年偉大時刻。
會議在光華樓東輔樓102報告廳、江灣校區廖凱原樓1樓報告廳同時設置了分會場。
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學校機關部處和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與了集體學習。
組 稿
復旦融媒體中心
文 字
李斯嘉
攝 影
成釗
編 輯
殷夢昊
原標題:《復旦大學黨委中心組集體學習「新中國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