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氣溫下降,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附近的「一起擼」生意更加紅火。這是一家由「90後」創業者創立的火鍋餐飲店,目前,「一起擼」已在江門開設了分店。
創始人鄭立野,2016年從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食品專業畢業後,「直通」到學校附近的食品產業孵化器擔任技術工作。今年1月,鄭立野和幾個年輕的創業夥伴創立了「一起擼」品牌,踏上了創業路。
與鄭立野一樣,近年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下,我市眾多的「創客」快速成長,在小康之路上書寫著一個個精彩的創富故事。
「創客沙龍」背後的「聚合力量」
吃點心、品咖啡、聽音樂、自由談……12月18日晚,一場別致的「創客沙龍」活動在火炬區零壹共創孵化器內舉行。新年來臨之際,一群年輕的創客們共話創新創業夢想。
零壹共創孵化器成立於2016年,2017年正式投入運營,吸引了天正科技、博頓光電、藍沛醫療等一批知名企業入駐,成為火炬區知名的科技企業孵化器之一。
「孵化器的服務非常好,按照廠房的要求、布局,幫我們全部裝修好,我們只需拎包入住。」廣東藍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雪梅說,這種模式省去了企業大量的裝修成本和時間。
藍沛醫療主要從事智慧醫療的軟硬體開發、醫療器械生產等,擁有自主研發的專利產品,在零壹共創孵化器擁有上千平方米的孵化場地。該公司於去年12月入駐零壹共創孵化器,近一年來,在孵化器內開展了智慧醫療軟體平臺和硬體產品的開發,還與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等高校展開產學研合作。
眾人拾柴火焰高。「創客沙龍」只是我市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的一個小小舉措。如何才能形成創新創業更強的「聚合力量」,讓創新創業之火燃燒得更旺?中山火炬零壹共創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傑認為,作為專業的孵化器,除了要為入孵企業提供量身定製有各類「政策包」外,還要搭建公共交流平臺,讓創業者有更多機會交流,進行思維碰撞,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從全市來看,創客們的熱情逐年升溫。在今年,我市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中山賽區)暨第五屆中山市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中,全市共308家企業成功報名參賽,與去年相比,參賽項目數量同比增長41.9%,報名數、獲獎總數連續5年均位列廣東賽區第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設立中山分賽區以來,我市對大賽的支持力度不斷提高,吸引更多創新人才到中山創新創業。
今年8月,鄭立野獲得了「全國輕工技術能手」榮譽稱號。談到中山的創業環境時,鄭立野說,政府各部門都很支持創業,比如,在公司辦證、技術申報等方面服務很周到,效率高。「我們之所以用『一起擼』這個名字,就是想讓更多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大家多交流,共享資源,搭建平臺,讓更多年輕人通過創業致富,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打造優質的創新創業生態圈
智富創科醫療器械(中山)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彥菲是火炬區孵化器內的一名「新兵」。2019年底,陳彥菲從香港來到中山考察,想在中山成立一家研發、生產高端醫療器械的公司。陳彥菲說,那一次,項目基本談好了,政府招商部門很重視,還為他找好了臨時辦公室。不料,2020年初正好遇上疫情,創業的事只好擱淺。在招商部門的幫助下,今年4月,他的公司在火炬區數貿大廈正式註冊。8月,陳彥菲決定舉家來中山,全身心投入創業。
「選擇在中山創業,一方面是看中中山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是中山創新創業氛圍好,政府扶持政策齊全,健康產業創新鏈條完善,這些對初創型企業來說十分重要。」陳彥菲說。
火炬區是我市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區域之一。目前,該區共有孵化載體23家,孵化規模居全市前列,中山健康基地孵化器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健康基地孵化器在孵企業共76家,其中包括20家留學人員創業企業。
如今,在健康基地孵化器內正形成了先來的創業者吸引上下遊產業鏈或身邊志同道合的創業者,集聚創業,從而形成更大的創業圈。「影響有影響力的人」已成為園區認可的創業文化。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潘洪輝是海歸創業代表之一。兩年前,在康方生物的帶動下,潘洪輝和創業夥伴選擇在健康基地智慧健康小鎮內開啟創業之路。有趣的是,其公司緊挨著康方生物,處於小鎮裡的同一個「四合院」內。經過兩年多的「孵化」,如今,康晟生物不僅自己踏上快速發展之路,還帶動了產業鏈上其他創業者共同成長。
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科技孵化育成體系政策措施,逐步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科技企業孵化體系,持續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往特色化、專業化、國際化方向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現有市級以上孵化載體70餘家,創業導師超過500人,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場次超600場,在孵企業(含項目)超過3500家,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300多家,吸納就業人員超萬人。
來源:中山日報(記者譚華健 夏升權)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