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成都軌道交通線網裡程達到558公裡
線路全城覆蓋
便捷生活再升級
無論是去「新地標」去打卡
還是去體驗「老成都」生活
簡直方便快捷
走,跟著小布去瞧一瞧
打卡成都「新地標」
成都人的「音樂大廳」——露天音樂公園
��地鐵1號線韋家碾站
音樂聲中,華燈之下,湖邊一座銀灰色的巨型半露天建築光彩熠熠,水中倒影形似一隻展翅欲飛的金黃色鳳凰,十分壯觀。
成都露天音樂公園位於城北,是天府綠道的重要節點。公園總佔地面積39.5萬平方米,是中國唯一以露天音樂廣場為主題的地標性城市公園。公園內有主舞臺,水、森、風、石、琴五個主題劇場,還有景觀綠化、運動設施、兒童樂園等。
在這裡,你能觀看大型演唱會、音樂節,參加各類大型戶外活動;也可以飯後散步、野餐乘涼,體驗各類集市等。到了晚上8點左右,還能享受音樂噴泉帶來視覺和聽覺的盛宴!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
��地鐵18號線三岔站
丹景臺觀景平臺總面積約955畝,包括丹景臺、丹景閣和玻璃棧道等景點。天氣好時,站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東部新區,見證城市發展。
作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第一個先導性、示範性、引領性項目,從去年開放以來,這裡已經迅速變成了成都市民的網紅打卡地。
站在觀景臺上,你能一覽完整的三岔湖,建設中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天府奧體公園等。丹景臺建築主體內部,還設有景區規劃展館、沉浸式影院、植物科普館、咖啡館等,可以為遊客帶來多元體驗。
成都「莫比烏斯環」——五岔子大橋
�� 地鐵6號線中和站
俯瞰五岔子大橋,其形狀猶如數學中無窮大符號 「∞」,即「莫比烏斯環」。獨特的造型賦予了橋梁美感,使它成為高顏值的成都新晉「網紅打卡地」。
五岔子大橋位於成都市高新區南部園區府河沿線,是連接中和和高新兩個板塊的重要人行橋梁。橋體被上下分為主橋和副橋。主橋在上,坡度適宜,是連接兩岸綠道可供自行車順利通過的橋體;副橋在下,有觀河的環繞式劇院臺階,為成都市民提供別樣的停留體驗。
在這裡拍照,無論遠近高低,不管白天或晚上,各有風情,相當出片。
「天府新區彩帶」——「智慧之環」
�� 地鐵1號線科學城站
俯瞰「智慧之環」,亮麗的紅色環狀步道屋頂和周圍芳草如茵的景觀融為一體,可謂「萬綠叢中有圈紅」,極具視覺衝擊力。
「智慧之環」坐落在在四川天府新區紫光天府芯城,有科技展館和接待中心兩大功能分區,其獨特的造型和文化功能讓它成為了一座片區的標誌性建築。周圍包含市民中心、圖書館、科技體驗館、科普教育基地、兒童遊樂設施等配套,適合全年齡段遊客。
在這裡,你可以在長達698米的跑道上肆意奔跑,在高高的平臺上俯瞰這個城市。作為一個拍照聖地,這裡也是白天晚上「總相宜」——白天可以在這座空中廊橋走個「紅毯」,晚上在這裡感受 「賽博燈光之美」。
坐地鐵 當盤「老成都」
「老成都」之「茶」
�� 2號線人民公園站——鶴鳴茶社
從人民公園站B口步行340米左右,就來到了位於人民公園裡的鶴鳴茶社。隨著一聲聲「老闆,摻茶!」,蓋碗茶、銅質茶壺、竹椅木桌、典型川西風格的走廊涼亭映入眼帘。這座老茶社始建於1923年,是成都現存、全國歷史最悠久的茶館之一,2012年當選成都市首批歷史建築掛牌保護對象。
成都作為著名的休閒之都,老茶館是最能感受到「老成都」記憶的地方。來到這兒,只需一杯蓋碗茶、一份報紙,就可以獨享一份屬於自己的恬靜時光,也可以與三五好友閒聊,融入周圍的熱鬧氛圍,找到真正的川西市井生活味道。
��2號線春熙路站——大慈寺雅韻茶館
從春熙路站C口步行610米左右,就來到了位於成都市大慈寺社區東順城南街59號的大慈寺雅韻茶館。蜀地梨園中,好戲正開場,每天中午十二點就會傳出大慈寺社區「百家班」川劇團樂隊鏗鏘的鑼鼓聲和演員們「咿咿呀呀」的唱戲聲。這一刻,川劇裡的人間喜悲全部濃縮在這小小的舞臺上。來到這兒,像「老成都」一樣,找了一張竹椅坐下來,點杯「三花」,細細品味這份熱鬧的雅趣。
「老成都」之「記憶」
�� 1號線華西壩站——華西壩
1號線華西壩站旁邊坐落著「老成都」中心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原華西醫科大學)。
百年華西育今朝桃李天下,老樓舊跡築數載醫者仁心,百年華西壩展示著中西合璧的獨特建築之美。這裡有原華西建築系主任、總設計師「蘇木匠」蘇繼賢的舊居,原華西協和大學校長樓,華西協和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舊址等歷史建築,展示著四川醫學史的輝煌。來到這兒,像「老成都」一樣,漫步荷花池,聆聽鐘樓,感受百年華西壩的魅力吧!
��4號線西南財大站——峨影廠
4號線西南財大站旁邊的峨影廠是地道「老成都」記憶中最深刻的光影回憶。峨影廠廠房位於青羊區清江東路360號,建於1966年,2019年1月入選《成都市第十二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現已打造為國內首個園林式影城——峨影1958電影城。
來到這裡,沙灰牆老式小樓,三棟相連的廠房,影廳裡的各個年代的攝影機、各種電影道具設備,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歲月如歌和光影如梭。歷史的膠片依然在放映,留住了時光凝住了色彩。來到這兒,像「老成都」一樣,見證四川電影的輝煌發展史吧!
怎麼樣
「新地標」顏值高,「老成都」故事多
地鐵出行很方便
趁這個天晴的周末
一起去打卡吧
原標題:《坐地鐵,去穿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