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便幫我把脂肪割掉」,90後產婦剖腹產提要求,醫生:沒辦法

2021-01-17 鯨魚奶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幾乎每個女性的心中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減肥。當代女性更加注重自己的身材,為此甚至喊出了"減肥是終生大事"的口號。不少孕媽媽也會擔心自己生產後身材走樣,自己經營了許久的身材因此不再苗條。

最近有這麼一個孕婦,生產時說出的話讓人哭笑不得,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90後產婦剖腹產時提要求,醫生偷笑:傻子

不久前,一位90後孕媽在生產時,一句話鬧得整個手術室的醫生和護士哭笑不得,語出驚人,十分有意思。

產婦快要臨盆時被推進了手術室,可能是手術過程中的疼痛讓孕婦難以忍受,說話開始有些胡言亂語,在醫生開刀取出子宮內的小嬰兒時,孕婦竟然對著醫生說:"順便幫我把我的脂肪割掉"。

醫生一聽,不禁偷笑,心想"這怕是疼傻了"。哪有婦產科手術,還是在生產的過程中幫忙割脂肪的,怕是夢裡走錯了地方,以為這是美容醫院!

這位90後年輕的孕媽連在生小孩的時候都在擔心著自己的身材,可以看出當代年輕女性對自己的身材是多麼擔憂了。也引發了網友們的思考,孕媽媽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身材,不讓一個孕期就毀掉自己經營了好久的"火辣身材"呢?

想要孕期不長胖,孕後迅速成為"辣媽",可以注意這幾點

第一,控制孕期飲食,少食多餐。很多孕婦在孕反嚴重的時候都會沒什麼胃口,為了保證嬰兒的營養,小baby的爸爸總是儘可能地滿足孕婦在任何時候想吃任何東西的訴求,爸爸們會想著,畢竟有胃口不容易,可不得滿足上。這是孕婦前期迅速發胖的一個原因。而到了後期,好不容易有胃口了,孕婦就開始瘋狂地吃,孕婦身邊的人也不斷"投餵",生怕餓著肚子裡的寶寶。

其實小小的寶寶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營養,沒有節制的吃、沒有選擇的吃,只是滿足了孕婦自身的心理需求,更加長胖而已。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少食多餐,每一頓吃少一些,吃的營養均衡一些,一天可以吃四頓,保證最基本的營養訴求,果蔬搭配,可以補充蛋白質。少吃油膩的東西,既對寶寶不好,又容易發胖。

第二,注意孕期運動。不要怕運動會傷害寶寶,相反,適當的運動可以讓寶寶更加健康。很多孕婦懷孕後這不敢走,那不敢動,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這往往是錯誤的,一定要在肚子還不大的時候多動動,增強身體素質,保持好身材,更重要的是,根據調查顯示,有運動習慣的孕婦在生產時更順利,可以縮短生產時間,幫助減輕痛苦。

孕媽媽們要想想,還能運動的時候不運動,等到快要臨盆了,想動都動不了,只能成天躺在床上,到時候還想保持身材,就太晚啦。

第三,產後合理飲食加有效運動,抓住恢復身材的黃金時期。一般的孕婦在生產後都會略微圓潤一些,但是也不要過於擔心,大部分只是生產導致的浮腫和長時間肚皮撐開,肌肉短時間恢復不到原來的水平而已,只要在生產完的半年內,合理的控制飲食,加上科學的局部鍛鍊,就可以保持住自己的身材。

最後,在這裡提醒各位愛美的寶媽們,想要保持好身材,必須靠自律,只有自己管住了嘴,不暴飲暴食,邁開了腿,在醫生和持有正規資質的孕婦健身教練的指導下,科學的動起來,才能讓自己成為羨煞旁人的辣媽,不至於在產房時讓醫生幫忙"割掉自己的脂肪",引得醫生笑話。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孕媽剖腹產,請求醫生「順便」切走肚上脂肪,醫生回答亮了
    文|好孕姐剖腹產之後,很多寶媽望著肚上的肥肉,都在懊悔,為什麼不讓醫生把我肚上的肥肉給切走?一位寶媽是二胎,因為有過一胎的經驗。所以她在手術前,笑嘻嘻地對醫生說:醫生,請在手術過程中「順便」切走我肚上的脂肪。醫生看著她,表情冷淡,心想這已經不是一個產婦這樣跟他說,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無奈地回答:如果脂肪阻擋縫合傷口,不用你說,也會給你割掉的。醫生回答亮了,而且信息量巨大。醫生會在剖腹產中切走脂肪,但前提是脂肪阻擋縫合傷口,才有可能被切掉。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醫生不會「順便」切走脂肪。
  • 「剖腹產時你會要求把多餘的脂肪割掉嗎?」這屆孕婦真的太拼了!
    關於剖腹產時順便割掉脂肪: 除了因為縫合需要清除一些以外,正常情況下我還是不建議大家這麼做哈,大多醫生也是不會給你這麼做的。 因為如果切除過多的脂肪,勢必會造成較多的創面,也會造成皮下組織的缺失,從而讓組織不易癒合,也沒有必要因延長手術時間而增加手術的風險,母子平安才是最重要。 當初耿耿於懷剖腹產的時候沒有讓醫生順便割點脂肪的我,知道這個真相後,總算是沒有遺憾了。
  • 剖腹產真的只是「劃一刀」那麼簡單?看了剖腹產的工具,心疼產婦
    剖腹產通俗點可以分為3個步驟:1、剖開腹部在進行剖腹產之前,醫生首先會對產婦進行各項檢查,確定胎兒和產婦的詳細情況,然後接下來就是備皮、消毒、各種準備工作。等到一切準備就緒,醫生會在產婦的下腹部選擇合適的刀口剖開,剖腹產的刀口寬度多數為12CM左右,如果胎兒比較大,或者產婦腹部的脂肪比較厚,可能傷口會更寬一些。多數剖腹產都會選擇橫切傷口,這樣更有利於產婦的傷口癒合,但是在比較危急的情況下,也可能會選擇豎切傷口,它的優勢是可以更快取出寶寶。
  • 為什麼很多醫院不建議產婦剖腹產?答案醫生不便透露,但你要知道
    文|好孕姐前幾天,表妹去醫院生孩子,因為嬌氣怕疼,她一到醫院就吵著讓醫生給她剖腹產。在她看來,剖腹產就是打上麻藥,兩眼一閉,醒來孩子就生出來了。不用受疼受苦,也不用經歷膽戰心驚和尷尬無比的生娃場面。但是,不論表妹怎麼請求醫生,醫生都苦口婆心地勸她先嘗試順產,還說她順產條件挺好的,不必一上來就剖腹產。沒辦法,嬌氣怕疼的表妹,最後只能硬著頭皮順產。其中經歷的酸爽、尷尬,真是說起來就委屈。表妹就想知道,為什麼很多醫院不建議產婦剖腹產呢?其實,答案醫生不便透露,但你要知道。
  • 剖腹產手術後就萬事大吉?產科醫生提醒,還要再過5道關
    可讓她沒想到,幾天後發生了脂肪液化,把她疼得直飆汗。所謂脂肪液化,會導致傷口一直不癒合。簡單點說,就是傷口一直不癒合。並且傷口處一直流水,期間還伴隨著黃黃的東西,這就是脂肪粒。看起來不嚇人,有的甚至不會紅腫,和正常傷口一樣。但是,會讓產婦非常受罪。脂肪液化後必須進行引流換藥,重新縫製傷口,要不然就只能看著傷口不癒合,皮膚潰爛。
  • 印度產婦醫院剖腹產後腹部劇痛,檢查發現毛巾遺留其子宮內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個笑話,說一名病人手術不久,醫生來問他手術後有沒有不良反應,病人說手術後挺好的,就是肚子有點痛,那是怎麼回事?醫生說告訴病人說沒事,那是我手術刀丟裡了。雖然是一個笑話,但讓人還是後怕,如果現實生活中真有這樣粗心大意的醫生,那病人不是遭殃啦?
  • 剖腹產麻醉師最害怕聽到兩個問題,產婦可別當面問出口,答案在這
    優點:整個手術過程中,產婦意識消失,沒有痛苦的感覺,有「一覺醒來開完刀」的優點,只有當麻醉藥物全部代謝掉產婦才會醒來,但醒來後會馬上感到疼痛,典型的先苦後甜。不過效果因人而異,麻醉師也沒辦法給你準確的回答。
  • 剖腹產4個月了,肚子還那麼大怎麼辦?90%產婦用錯了方法恢復慢
    剖腹產4個月了肚子還是比較大.產後4個月雖然身材還沒有恢復,但是這個階段是一個黃金恢復期,可以從2方面改正身材走樣的苦惱.很多寶媽都用錯了方法,至於生產後1到2年肚子仍然很大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很多人把重點放在了減脂上面,但是從月子開始,其實最可以很好恢復腹部的的狀態被很多產婦忽略
  • 產婦生完孩子表示「想上廁所」,護士聽完後,立馬喊醫生來搶救
    如果是剖腹產,可以自行選擇恰當的時間讓醫生做手術。 但如果是順產,就需要等到身體自然宮縮,宮口開到十指才能進行分娩,而且想要讓胎兒順利娩出,還需要產婦與醫生的共同配合,此外,在產後還要觀察胎盤是否完全娩出。 很多人覺得在生完孩子,胎盤清除完畢後,生產工作就完成了,產婦也沒大礙了。
  • 產婦第二次剖腹產,真的會比第一次還疼嗎?醫生:部分原因是這個
    臨床上確實發現有這樣的現象,很多產婦都表示:一胎都沒那麼痛,二胎痛不欲生。事實上,在醫生的眼裡,產婦會有這樣的感覺,有一部分是心理作用導致的。也可以說是產婦在生產前,大腦給自己的心理暗示。產婦有過一次剖腹產「痛」的陰影,第二次剖腹產的時候,就會清晰地知道麻醉藥效之後的身體的感受以及經歷,心理會更加的恐懼、牴觸,無形中會將「痛感」放大百倍,所以會有第二次比第一次剖腹產更疼的感覺。除了心理作用,二胎剖腹產確實會更痛。
  • 符合順產的指徵,非要選擇剖腹產,一定是產婦不知道這些傷害
    表妹的產檢醫生說她各項指徵都符合順產,就準備順下來好了。可是表妹卻聽說,很多待產媽媽都是在臨門一腳的時候,堅持不住或者毫無辦法,最終又去剖腹產,結果不但遭受了順產時撕心裂肺的疼,還又不得不接受剖腹產後血淋淋傷口的痛。所以,表妹一直都想要直接剖腹產好了,而且麻藥打下去,自己就在無痛中,開開心心的等待寶寶出生了。多好啊!
  • 為什麼90後女性寧願剖腹產肚子留疤,也不願順產?4個原因很現實
    文丨飯飯媽如今的90後大部分都已經到了適婚年齡,有的都已經開始準備二胎了,也是現在生孩子的主力軍,不過我們能發現身邊越來越多90後在生育的時候,都寧願選擇剖腹產留疤,也不願意選擇順產。問她們是什麼原因?
  • 剖腹產不疼,但按肚子的痛讓我至今難忘
    剖腹產結束後的"壓肚子"可以說是每位剖腹產媽媽的噩夢,這個動作到底會有多痛,聽聽經歷過的寶媽是怎麼說的: "護士一上手,我這邊的眼淚瞬間就譁譁地往下流,我媽心疼得一直讓醫生輕點輕點。"
  • 順產寶寶出生後比剖腹產寶寶聰明?醫生:二者區別並不在智商上
    孕婦在生產前,醫生都會建議孕婦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但很多醫生都會勸產婦剖腹產,而家人卻會建議產婦順產。那麼剖腹產和順產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 「順產好處再多,我也要剖腹產」,聽了媳婦的解釋,婆婆愧疚不已
    在我國更傾向於剖腹產和順產兩種,從醫學角度來說,順產對孩子和孕婦都比較好,孩子受到產道的擠壓,今後的身體抗力更強,孕婦產後的恢復更快,對身體的損傷少。可如今不少90後產婦,她們都希望能採用剖腹產的形式分娩,這樣就少了很多疼痛感,就算產後恢復慢也不怕。還有女性擔心順產側切的問題,今後同房也會受到影響。
  • 剖腹產對產婦的危害有多大
    那麼,這些孕婦就應該遵從醫囑,看是否選擇剖腹產對自己和孩子更安全、更健康。 在母子都正常的情況下,是選擇自然生產還是選擇剖腹產?實事勝於雄辯,我們來一一分析一下:自然生產的過程,產婦的身體沒有受到外力的破壞,雖然過程痛苦一些,但我們應該多想想,這就是自然賦予偉大母親的一種責任,一旦完成分娩,產婦的身體會恢復得很快。一般來說,大多三天左右即可出院。
  • 剖腹產後什麼時候可以運動 剖腹產後什麼時候可以運動減肥
    剖腹產後什麼時候可以運動剖腹產過後,很多女性為了恢復身體,都會做一些運動來增強身體體質,醫生也會建議做完剖腹產的女性在國一段時間後做一些輕微的運動,因為運動太劇烈的話,會牽扯到剖腹產的刀疤,不利於傷口癒合,可是這個運動的時間也不是隨便就能定的,那麼剖腹產什麼時候可以做腰部健身運動呢?
  • 產婦:我不想側切!醫生:也不是不行,「自然撕裂」你了解一下
    「本文原創/貝貝豆育兒課堂(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周末去看望剛剛生完二胎的閨蜜,聊著聊著她說了句:「女人真的是太難了,下輩子我一定要做個男人!」大傢伙兒都不明白,兒女雙全的閨蜜為何突然這麼感慨。我們都知道,剖腹產需要在肚子上挨一刀,卻不知順產也有挨一刀的命運安排,這一刀就是「側切」,行話中更有「十個產婦九個切」的恐怖之說,也就是說順產分娩中,有90%以上的產婦都要經歷側切或撕裂。
  • 「我剖腹產生娃,不敢讓我媽知道」女兒的話說出無數產婦的心聲
    文\好孕姐說起生孩子,大家似乎都覺得剖腹產比順產更加輕鬆省事。畢竟,順產要經歷陣痛、開宮口、胎兒娩出的疼痛,讓人想起來就倒吸一口涼氣。而剖腹產,就顯得「輕鬆」許多,產婦只用打上麻藥,在不疼的情況下就把孩子給生了,讓人羨慕。事實果真如此嗎?
  • 36歲高齡孕婦懷胎8月,被迫剖腹產,劃開子宮後醫生嚇得癱坐在地
    個月的時候,竟被迫做了剖腹產手術。36歲高齡產婦懷胎8個月被迫剖腹產小張和老公是通過相親認識的,因為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遲遲沒有對象,也讓家裡人十分著急,最後通過身邊人的介紹,兩個人相識後,覺得彼此都很合得來,就結婚了,他們都屬於晚婚一族,但是兩家人都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