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複賽前夕,《SLAM》雜誌記者Franklyn Calle撰寫了一篇題為《No Mercy, No Fear》的文章,帶你走進錫安-威廉森的內心世界。
NBA回來了,鵜鶘球星錫安和以往一樣信心百倍,讓這成為對你的最後警告吧。
一輛SUV在紐奧良Warehouse區一座看似毫不起眼的、工業風格的建築後門停了下來。這是6月的最後一個周日,在司機駕車開往這座建築後門的過程中,整個紐奧良中心街區都是寂靜無聲的。儘管建築內部空蕩蕩,但當這座城市最大牌的明星,如今他已迅速崛起為NBA的焦點核心,把車停在這裡時,他仍舊小心翼翼的,畢竟這裡他並不熟悉。
在車門打開的瞬間,氛圍立刻全變了。此前那些謹慎小心瞬間被接管整座建築的那種感覺所侵佔。錫安-威廉森,臉上帶著招牌式的咧嘴大笑,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拍攝雜誌封面的預定地點。到處充斥著歡快的氣氛,就跟他首次為《SLAM》拍攝封面人物時一樣,那還是在2017年南卡的斯帕坦堡,當時他儘管只有16歲,卻已是位名人,網上處處都是「錫安未來是否會……」的猜測。
從那之後很多東西發生了變化,但最本質的卻沒變。對錫安而言,那就是讓他的賽場表現來說話,絕不被不相干的東西分散了注意力。這也是為何2次拍攝封面人物他都是輕裝簡行,這次只有家人陪伴,上次乾脆就他一人,從來沒有一大幫隨從或狐朋狗友們跟著他一起,沒有任何公關人員和顧問們跟隨,沒有造型師拎著一大箱定製服裝,讓他在鏡頭面前搔首弄姿。
在這個許多職業運動員,尤其是NBA球員,都渴望(或被迫讓)自己化身為文藝復興式的人物,去證明自己的多才多藝和明星身價的時代,錫安這種我行我素卻帶來了全新的改變。他從不會在社交媒體面前表現得刻意,在他的Instagram上,找不到任何他站在豪車前、身處豪宅中,或任何不經意間炫富的照片。實際上,截至7月中旬他在IG上曬出的63張照片,要麼是和籃球相關的,要麼是和他代言的品牌有關,只有一小部分是他和密友們狂歡時的照片。
有些人會辯解稱,前文提到的那些看似俗豔的照片,其實只是球員們「打造品牌」戰略的一部分,但錫安卻選擇不去摻和其中。當然,即便如此,他也是當今關注者最多的球員之一,他的代言品牌名單也在不斷拉長,包括Air Jordan、佳得樂、Mountain Dew飲料和NBA 2K遊戲等,不可勝數。他只靠自己的品性和場上表現來打造品牌。
因此,採用最普通的方式拍攝自己成為職業球員後的首個《SLAM》封面,對於錫安而言也就再合適不過了。那些平白的照片也和他在生活舞臺上所勾勒出來的形象完全符合,那就是繼續粉碎各項紀錄,繼續塑造自我的形象。其他的事情都是無關緊要的。
在錫安走上5樓後,攝影師和他進行了一番簡短的交談,以使氣氛更為放鬆。比較令人驚奇的是,攝製組所有人都是全副武裝,都帶著口罩、手套,並努力和錫安保持距離,畢竟如今仍是疫情防控期間,錫安也準備在數周后前往奧蘭多參加複賽。攝影師開始不斷地向錫安拋出問題,以便捕捉錫安在回答時不同的面部表情。其中一個問題是錫安在即將前往奧蘭多之際有何感想,錫安笑了,然後回答說:「就像是,整個夏天都是屬於我的!」
錫安在夏季聯賽首秀中左膝受傷,為此缺席了拉斯維加斯夏季聯賽剩餘比賽。然後他在季前賽期間又撕裂了右側外半月板,被迫接受膝蓋關節鏡手術,整整休養了3個月,社交媒體上和體育真人秀節目上對此議論紛紛,聲浪頗大。許多人(大多不懷好意)想要抓住這個機會來重新揭開他的傷病史,並對他的身體狀況發出質疑。他們提到了他在杜克那次著名的膝蓋扭傷,甚至是他在高中時那次膝蓋深部瘀傷。貌似錫安的NBA生涯尚未開始,就已被不少人判了死刑了。
「我的確聽到了那些話,」他承認,「我母親告誡我,要勇於接受那些我無法改變的事,而去改變那些我能加以改變的,並繼續前進。我無法控制別人該怎麼想,或不該怎麼想。不是每個人都會同意你所做的,或喜歡我如今的體型,以及我的比賽風格。但這是他們的意見,沒問題。我只是我自己。因此,如果說是否會為此而擔心,我的答案是不會。」
關於錫安是否該在大一賽季休學一年的討論也越來越熱烈,但最終他還是回來了,就像他當初在杜克所做的那樣,儘管有許多人勸他在完全傷愈前,不該冒險重返賽場。現實的情況是,他對比賽的愛是如此深沉,以至於他從未想過要繼續缺陣。就這樣,他在2020年1月22日迎來了NBA常規賽生涯首秀。當時的情況並非他在成長過程中所夢想的那樣。他在接受膝蓋手術後,在賽季中途被扔進了火堆裡,全世界都關注著他,準備好了一籮筐的批評和質疑。
但所謂的「錫安效應」也就此開始了。
在當晚完成了職業體育史上最令人難忘的首秀之一後,他引爆了整個推特。前3節他出戰12分鐘僅得5分,但他打出了歷史級的第四節:3分鐘內連得17分,其中包括4記三分,MVP呼聲四起。可惜的是該場比賽鵜鶘仍功虧一簣。錫安幾乎憑一己之力讓球隊從落後兩位數到一度反超,但最終仍遺憾落敗。
「這是自高中以後,我頭一次感覺有這麼多雙眼睛在盯著我,這種感覺並不新鮮。我並不認為我是被扔進了火堆裡,因為我長這麼大一直都在打球。但終於能登場比賽並樂在其中,這絕對算是夢想成真,」錫安說,「對你說實話,起初我是有些沮喪的。在比賽過程中我曾想過或許我可以改變比賽結果,直到我聽到了終場哨響。你知道,這終場哨聲就是為你而響的,你的時間已經耗盡。這真的是一種很難過的感覺,因為我就是那種『如果我能做些什麼幫助球隊獲勝的話,我肯定會去做』的球員之一。從這個角度而言,起初的確是有些難過的。但除此之外,這仍可稱得上是一場狂歡。」
甚至當晚絲毫沒有鵜鶘輸掉比賽的感覺,恰好相反,這反而成了鵜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取得的最大勝利。球隊見證了一位劃時代天才的崛起。他不再是人們口耳相傳的那個人,他是活生生的了。
首秀出戰18分鐘得到22分也刷新了不少紀錄:自引入24秒規則(1954-55)後NBA球員首秀每分鐘最高得分紀錄、近20個賽季一名新秀第四節連續得分紀錄、NBA史上首位在首秀中三分出手至少4次且無一投丟的球員,以及鵜鶘菜鳥首秀最高得分紀錄等,紛至沓來。
說到他打破各種紀錄,這只是開始。他成為NBA史上首位在未滿20周歲前連續10場得分20+的球員,他的紀錄最終定格在連續13場。此前的紀錄是由安東尼在2003-04賽季創下的連續9場。在對陣勇士的比賽中,他20投13中得到28分,成為自喬丹以來,首位連續4場以不低於57%的命中率得到至少25分的球員。3月初對湖人,他得到35分。在停擺前他出戰19場,場均得到23.6分6.8個籃板。
然而更重要的是,錫安加入鵜鶘,使得該隊也躋身季後賽名額爭奪行列。在輸掉錫安出戰的前2場比賽後,鵜鶘在接下來的11場比賽中贏下8場。突然之間,年輕的鵜鶘也有了角逐西區第8的可能,而這在幾周前還是難以想像的。
「不,說實話,我一點兒都不驚訝,因為我打球就是為了贏球的,」他說,「我也將自己視為最強的競爭者之一。就是這麼簡單。我就是這麼覺得的。我回來得正是時候。整支球隊,我們正在尋找自己的定位。然後我也加入這一行列中。我融入的效果不錯,我們在11場中贏了8場。」
當賽季在奧蘭多重啟後,鵜鶘落後西區第8灰熊3.5個勝場。所有人都關注著他們。對於這個年輕的團隊而言,奪得西區第8是一項艱難卻並非不可能的任務。而鵜鶘能否將灰熊拉下來,奪得最後一個季後賽名額,在首輪迎來和詹姆斯領軍的湖人這一眾所期待的對決,也是迪士尼的頭版頭條。
鵜鶘無疑是西區第8爭奪戰中最大的賣點。而這也是為何鵜鶘複賽後的首戰,同時也是NBA在近4個半月來的首場比賽,被安排在黃金時段進行的原因。
球館內充斥著熱切的期待和歡快的氣氛。甚至NBA推特上都充斥著陰謀論,稱聯盟希望讓鵜鶘進季後賽。此外還有錫安是否有機會角逐最佳新秀的討論。而對於新人王,錫安也是直言不諱。
「我也開通了社媒,但我不會讓社媒主宰了我的生活。我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的,」錫安說,「不過說到贏得最佳新秀,參與到對該獎的角逐中來,我相信我是有競爭力的。如果我有機會的話,我會全力以赴。我對此不會有意見。賈(莫蘭特)打出了一個精彩的賽季,如今也是新人王爭奪戰的領跑者,但在聯盟宣布獲獎者之前,一切都尚未結束,我也會繼續為之而努力。但我的首要任務還是打入季後賽。」
就在這次拍攝封面照片4天後,一張錫安訓練照在網絡上瘋傳。這是他數月來的第一張近照。球迷和媒體們紛紛為他如今的體型,和他在隔離後的模樣所震驚。數據很快公布了出來,他在停擺期間減掉了11公斤的脂肪,增加了4.5公斤的肌肉。如果戴上面具,他就是《蝙蝠俠》系列電影中的大反派Bane。接下來48小時內,這也成為了各大體育真人秀節目所討論的話題。當很多人還在擔心在球隊訓練館關閉後,球員們還能怎麼保持體型時,錫安做出了表率。
「我專注於磨練自己的技藝和身體,希望能找回滿血狀態,」已經被聯盟允許進入球隊訓練館繼續訓練的錫安說,「當賽季中期別人問我,你認為自己如今有幾成健康時,我可能會回答說是80%到85%;但經過這幾個月的訓練,我累壞了,如今我可能會說只有60%。當我說我感覺自己回到了當初,我指的是回到了高中和大學時代,在比賽中找到了歡樂。沒錯,籃球就是生意,但我熱愛籃球。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我能帶著這份熱愛去打球,我就會覺得自己是最強的之一。」
不管在奧蘭多發生什麼,錫安都不再會受到外界噪音的影響。他已學會了去接受一切,不管是好聽的話、難聽的話,甚至是奇談怪論。他歡迎外界對他的高期望,只要是在一定範圍內。他和過去一樣自信,而這正是最讓對方球隊害怕的。
「我們會參與競爭,我們會努力爭勝,」錫安說,「我擁有著對籃球的熱愛,我是一名終極鬥士,我的一些隊友也是如此,我們有著光明的未來。我相信,我們會傾盡全力,去參與角逐。我不會費力地去尋找其中的平衡。如果你想知道究竟會發生什麼,敬請關注。」(仰臥撐/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