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淵之盟系列(二)

2021-02-07 政事堂pro2019

書接上文:澶淵之盟系列(一)


說起澶淵之盟,是中國外交歷史上少有的雙贏的結局,各方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宋遼兩國籤完回去之後,還都能各自吹噓。


大遼方面一戰打到汴梁城下,逼著宋主籤署了「城下之盟」,以後大宋每一年都要向單方面向遼國交一筆不小歲貢。


而大宋方面則在澶淵成功抵抗了大遼的鐵騎,將成功逼著遼國承認了大宋對於關南縣的主權,而歲貢不過是平衡收回關南縣給予遼國的經濟補償。


一個在財權上獲勝,另一個則是在主權上面獲勝。


而更重要的是,隨著宋遼兩國的罷兵,蕭太后麾下的蕭氏子弟取得的戰功,令後輩們無法再追趕,讓蕭氏一族在大遼世襲罔替。


而大宋亦是如此,罷兵後宋真宗仿照他叔叔趙匡胤也搞了杯酒釋兵權,成功將河北諸大佬的指揮權收回,還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六位封禪泰山的皇帝之一。



更重要的是,這一場協議締結了宋遼兩國皇帝之間的深厚友誼,從此宋遼兩國的高層親如一家,皇帝之間也約為兄弟。


當然,在利益面前,兄弟情根本不堪一擊,這一紙協議能夠維持上百年,直到女真崛起之後才被撕毀,是因為雙方有著巨大的共同利益。


十萬兩銀子看起來雖然多,但是對於大宋的財政來看那就是九牛之一毛,一場澶淵之戰的消耗,這錢足夠交到大遼滅亡,而且,兩國罷兵之後,大宋節約下來的軍費,也是數十倍之於這筆款項。


而且,雖然大宋每年給大遼要交十萬兩的銀子,但是大遼人民屬於那種有多少錢就消費多少錢的民族,澶淵之盟締結後,一度中斷的宋遼貿易迅速回暖,而拿著大宋給的銀子的大遼人,紛紛開始瘋狂採購大宋製造。


有雙十一經驗的人都知道,剁手是上癮的。



剁手一時爽,一直剁手一直爽,大遼原本以為檀淵之盟的十萬兩銀子能夠減少對大宋的貿易逆差,但是沒有想到籤署之後,這個逆差卻越來越大,用著大宋製造的大遼人民紛紛表示.真香.



而且,澶淵之盟每年的10萬兩,由於大遼都是直接賞給遼人,巨大的民意支持,導致了遼國對大宋的鷹派始終無法佔據上風,只能想辦法去搜刮其他的少數民族,來跟大宋進行交易。


後來的歷史,我們就知道了,在遼國人的搜刮之下,女真的完顏阿骨打忍不住了,起兵造反,而造反的口號之一,就是要跟大遼平分大宋檀淵之盟的每年10萬兩銀子。



當大遼自己風雨飄搖之際,大宋夢寐以求的燕雲十六州,這個大遼控制下的寶地,終於開始向宋徽宗招手.


那麼,如何才是正確取得燕雲十六州的方式呢?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檀淵之盟「-論宋帝國的外交智慧
    兵鋒直指檀州,北宋朝廷主和派和主戰派爭執不下,在主戰派代表寇準的力勸下,宋真宗至檀洲督戰。宋軍在御駕親徵的鼓舞下積極抗戰,射殺遼大將,加之遼軍孤軍深入,萬一戰敗,後果不堪設想。故此,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有心和談。公元1005年1月,北宋與遼訂立合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因檀洲在宋朝亦稱為檀淵郡,故史稱「檀淵之盟」。
  • 正解宋遼《檀淵之盟》,看古代人的算計
    在歷史課本中,關於《檀淵之盟》的條款是這麼說的: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
  • 澶淵之盟的時間 澶淵之盟的性質是怎樣的
    檀淵之盟的雙方是當時佔據了中原南北兩方的兩個朝代。檀淵之盟的這兩個朝代(在當時應該是被稱為國家的),一個叫做遼,一個叫做宋(在歷史上是叫做北宋的)。檀淵之盟籤訂的那個時候的遼已經不是之前的那個被嫌棄的少數民族朝代了。經過勵精圖治的統治者的各種改革,還是士兵們的強身健體,使得檀淵之盟雙方的籤訂者中的遼擁有了非常豐厚的實力。檀淵之盟的雙方中另一個籤訂者卻不像遼那樣發展美好。北宋因為發家的問題,所以對於各個大臣是格外的忌憚。
  • 「檀淵之盟」的主要促成者——寇準,竟然因此被皇帝疏遠?
    宋太宗趙光義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可見寇準此人有堪比魏徵之才。寇準官至宰相,為風雨飄搖時期的大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的下場卻是十分悽慘。寇準品德、才華都十分出眾,而且是三十二歲就被宋太宗所器重,官拜樞密副使。真宗之時,契丹南下入侵,寇準更是說服真宗御駕親徵,結果宋軍一轉攻勢,在澶淵之盟籤訂前隱隱佔據了主動權。
  • 他參與宋遼澶淵之盟談判,顯赫一時,因持功自傲下場悽慘
    此人叫曹利用(971-1029),字用之。景德元年(1004),他參與宋遼澶淵之盟,談判中堅持原則,不割讓一寸土地,為北宋帶來120年的和平。誰承想,這位北宋顯赫一時的人物最終落得抱冤自縊而死。宋仁宗趙禎明道(1032-1033)初平反,贈太傅、諡襄悼,宋仁宗親為其神道碑篆額:「旌功之碑」。
  • 看看遼國下場,才明白宋朝為何打了勝仗,卻主動籤下「檀淵之盟」
    說起來,宋真宗算不上是昏君,但是此人目光不夠長遠,缺乏開疆拓土的雄心,因此《澶淵之盟》誕生了。宋方特使是宰相曹利用,宋真宗特意叮囑他,儘量不要再啟戰端,就算遼國索要百萬銀錢,也可答應!邊上的寇準氣怒不已,在退朝之後,追上還未啟程的曹利用,跟他說了個底線:「若歲幣超出30萬銀,我必會親自砍掉你的腦袋。」曹利用連連稱是。
  • 《迴鑾碑》為宋真宗詩碑,宰相寇準書丹,見證宋遼「澶淵之盟」
    《迴鑾碑》是一座紀念碑,是為紀念宋遼籤訂「澶淵之盟」,從此雙方化戈為玉帛的御製詩碑。籤約之地在澶州(今濮陽),春秋時稱「澶淵」,故稱此次和約為「澶淵之盟」。「澶淵之盟」在歷史上是影響深遠的事件。當時北宋的北方是契丹建立的遼,執政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蕭太后,皇帝是遼聖宗。北宋的皇帝是宋真宗。
  • 《戰雙帕彌什》深紅之淵露西亞和比安卡哪個強 深紅之淵露西亞對比...
    導 讀 戰雙帕彌什中深紅之淵露西亞備受關注,深紅之淵露西亞對比比安卡零度怎麼樣呢?
  • 澶淵之盟是宋遼百年好合還是大宋的恥辱?大宋朝籤約籤得有面子嗎
    「澶淵之盟」是宋真宗在遼朝大兵入境,包圍了澶淵北城的情況下,被迫無奈籤訂的和約。根據澶淵和議,宋朝每年都必須向遼朝貢納三十萬匹、兩的絹、銀。 因此,當時的宋朝官員將「.澶淵之盟」視為城下之盟,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澶淵之盟」籤訂不久,景德三年二月,王欽若即提出「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他對宋真宗說:「城下之盟,雖春秋小國猶恥之,今以萬乘之貴而為澶淵之舉,是盟於城下也,其何恥如之。」王欽若的這種說法,還有另一種版本:「澶淵之役,準以陛下為孤注,與虜搏耳。苟非勝虜,則為虜所勝。且城下之盟,古人恥之。
  • 金匱之盟
    趙普於床前寫成誓書,普於紙尾寫「臣普書」,藏在金匱,命謹慎小心的宮人掌之。 意思即太祖傳位於弟趙光義,北宋官方文獻中《實錄》、《國史》等所記錄和承認的「金匱之約」, 也只是「獨傳約」, 此即「金匱之盟」的由來。
  • 《戰雙帕彌什》比安卡和深紅之淵哪個厲害 比安卡和深紅之淵強度...
    導 讀 戰雙帕彌什s比安卡和深紅之淵對比如何?
  • 《戰雙帕彌什》露西亞深紅之淵怎麼配隊 露西亞深紅之淵意識及配隊...
    導 讀 戰雙帕彌什露西亞深紅之淵怎麼配隊?
  • 澶淵之盟,和而不同
    歡盟從此至今日,丞相萊公功第一。」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這首詩名曰《澶州》,贊的是寇準,寫的是澶淵之盟。澶淵之盟的發生地,在今天的濮陽縣。位於濮陽縣縣城御井街西側的迴鑾碑,是宋遼大戰與澶淵之盟的唯一見證。2019年10月16日,國務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迴鑾碑榜上有名。
  • 唐突厥戰爭之--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又稱便橋之盟,指的是唐朝時期玄武門之變之後的唐太宗李世民與入侵的東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的結盟。
  • 《戰雙帕彌什》黎明和深紅之淵哪個好 露西亞黎明和深紅之淵比較攻略
    戰雙帕彌什黎明和深紅之淵哪個好?
  • 檀道濟
    檀道濟檀道濟(?-436年4月9日),高平郡金鄉縣(今山東省金鄉縣)人。東晉末年名將,劉宋開國元勳,左將軍檀韶之弟。出身寒門,父母雙亡。參加謝玄創建的北府兵,投身於劉裕部下。隨劉裕率兵平定桓玄之亂,拜太尉參軍、唐縣男,從平盧循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