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業新知
作者 | 孟亞娜
編輯 | 楊潔
TFBOYS七周年線上演唱會已經圓滿結束。其實早在開始前,其高價門票就曾先一步衝上熱搜。
7月19日,網易雲音樂宣布TFBOYS"日光旅行」七周年演唱會將於8月22日晚在平臺獨家上線,票價分為三檔:30元、158元以及860元。其中最高檔堪比線下演唱會前排的票價,惹來了粉絲和網友的議論。當時在微博上就有網友表示,860元的票價是「想錢想瘋了吧」。
往年,因為TFBOYS線下演唱會經常一票難求,「四葉草(帝國女孩)」們(TFBOYS粉絲名)紛紛吐槽他們口中的經紀公司北京時代峰峻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峰峻」)「幕後高管」李飛,並多次把他送上微博熱搜。這一次,因高價線上演唱會門票,李飛也再次登上熱搜。但即便如此,帝國女孩們的購買熱情依舊高漲。預售一開始,售票平臺便被擠崩。在門票開售首日,售出門票即超過了50萬張。
演唱會被搬到線上並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4年,汪峰的鳥巢演唱會就試水了網上付費直播,收益超過200萬元。但以往的形式還多是線上活動和線下活動相呼應。在今年疫情期間,由於線下演出停擺,多場演唱會迫不得已開始轉向線上,但多數還是採取免費公益的形式。
根據騰訊音樂2020年Q2財報顯示,自今年3月推出以來,TME live已經陸續打造了近二十場線上音樂會,騰訊音樂還設計並提供了各種增值服務,例如VIP專享和虛擬禮物,供用戶與藝人更好地進行互動。在第二季度,TME live為五月天和花澤香菜等不同風格知名藝人舉辦了9場頗具影響力的超現場演出,為 TME live贏得了品牌聲譽。
現在,國內在線演唱會市場首次正式試水付費模式。而一出手,就是引動爭議的差異化天價門票。
線上演唱會由於疫情原因猝不及防地被推到了大眾面前,也同樣迅速地開始了商業化探索。而它能否走通未來的盈利之路,以及對定價模式的探討,成為擺在音樂行業面前一個新的問題。
線下演出停擺
「這段時間,我們被問得最多的就是:大概什麼時候能開演唱會,有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點?經紀公司也在追問,但其實我們心裡也沒底。」 從事線下演唱會行業十年的吳浩說。
他提到,受疫情影響,今年三月份以來線下演唱會行業已經全面停滯。本來他們計劃在四月份有一場演唱會,受到疫情的影響也取消了;原本以為五六月份能好點,但很快他們接到了相關規定,在5月30日之前,不允許舉辦任何線下大型演出活動,即使可以舉辦,每場活動也都要向當地文體局和公安治安大隊報批。「只能等。現在有一些小型的音樂節開放了,但大多數還只是在做前期工作,還沒有全面放開。具體政策還不太明朗。」
「八月本來有個項目要做,但到現在不僅項目沒有了,每個月還要支付房租、水電、人工費用和其他額外支出,如果只是單純看虧損數字的話,今年以來我們虧損了不到200萬元,但如果按照往年收入類比的話,今年少賺的錢大概要到500萬元以上了。」吳浩說。
7月11日凌晨五點,吳浩專門從床上爬起來觀看了陳奕迅的線上演唱會。
來源 / TME Live 官方微博
陳奕迅的線上演唱會選擇的時間是一早一晚,「日出和日落」共兩場。早上一場選擇了在戶外舉行,「跳出了以往演唱會的刻板印象,給大家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是陳奕迅的演唱會比較用心和有競爭力的地方。」 吳浩評價說。
演唱會晚上那場在香港紅館開場。「從銀幕閉上到幕揭開,歷盡世界各樣變改」,時隔七年,陳奕迅再次登上了香港紅館。也因此,在吳浩看來,陳奕迅的演唱會「大概率還是為了下一輪線下演唱會做預熱,畢竟他已經六年沒有出來開過演唱會了。」
今年的大部分線上演唱會都是「被迫」轉場線上的。陳奕迅原本就計劃於2019年12月在香港紅館開一場演唱會,結果因故取消;2020年預計從四月開始陸續在大陸多地做巡演,場館都已經開始賣票了,但因為疫情原因也取消了,因此才舉辦免費的線上演唱會回饋歌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潘才俊也提到,過去這幾場演唱會,多是為了回饋騰訊音樂用戶。在疫情期間,還有劉若英、五月天等多場演唱會在線上舉行,但它們也基本是免費,多為公益性質。
但從數據上來看,一場線上演唱會的傳播效果,卻要遠遠高於線下演唱會。一場五月天演唱會,全網在線觀看人次超過了3500萬人,綁定了7個微博熱搜話題,話題閱讀量近28億。陳奕迅演唱會的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也突破了7億。此外,袁婭維線上演唱會線上觀看人次達到了850萬人;A-Lin演唱會觀看人次近600萬人;花澤香菜演唱會也超過260萬人次觀看。
比TME live 更早的,還有由微博、網易雲音樂、大麥、蝦米音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等五大平臺共同發起的「相信未來」公益演唱會。
疫情之下,大眾對線上live音樂會的需求激增。除了線上演唱會外,QQ音樂舉行了「家年華和你在一起」線上live音樂會,網易雲音樂則舉辦了「臥室音樂節」,均是與獨立音樂人和流量藝人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的。
除了這些音樂平臺之外,各短視頻平臺也紛紛開啟了live模式。抖音推出了「DOULive沙發音樂會」兩場直播,吸引了累計超過300萬人次參與觀看;B站則分別舉辦了「POGO音樂節」和「宅草莓不是音樂節」,將音樂人在家直播分享與往期音樂現場演出內容進行混剪播放。
在京東「618」來臨之際,京東直播更是攜手摩登天空將草莓音樂節搬到了電商平臺上。6月13日-14日接連兩天,京東直播在線觀看人次分別超過252萬人和271萬人。
目前來說,國內在線演唱會市場大多都是免費性質,唯有網易雲音樂這次開啟了收費的先河。TFBOYS線上演唱會開售當日就售出了超50萬張門票,即使按照門票最低一檔價格來計算,當日收入也在1500萬元之上,盈利十分可觀。
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對這種定價方式的質疑。
天價線上演唱會門票合理嗎?
「 860元的票,是他們仨抱著我唱嗎?」一位獲得高贊的微博網友如是評論。
這是毋庸置疑的國內線上演唱會最高票價。消費者支付860元獲得的權益中,包含藍光1080P直播,開放所有人單人機位,演唱會回放豪華版,以及售價280元的T恤、漁夫帽套裝;168元的PVC單肩包禮品;159元的七周年紀念版本《Heart》mini黑膠唱片及寫真;以及TFBOYS成員公仔的盲盒購買資格(購買盲盒需要另外支付99元)。
來源 / 網易雲音樂APP
花860元送一堆周邊,真的值嗎?值得注意的是,860元套餐裡贈送的這些周邊均可在網易雲音樂商城裡單獨購買。
TFBOYS本身的影響力,仍然為這次演唱會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加持。無論是首日售出50多萬張門票,還是各大社交網站上的討論話題,都印證了這一情況。雖然粉絲們一度將矛頭對準時代峰峻公司,稱其是在「搶錢」,但熱情並未因此而衰減。可是,儘管TFBOYS粉絲多、購買力強,但此番線上演唱會推出高價門票的舉動,也帶來了業內對其是否會過度透支藝人商業價值的思考。
「這個定價堪比一場線下演唱會了,而且感覺有點像花了800多元去觀看了一部MV。」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他向燃財經透露道,負責TFBOYS這場演唱會的發包公司,是時代峰峻的指定合作公司,而這家公司主要經營一些當下比較火的流量藝人的演出活動。「雖然這些流量明星出場自帶流量,但我覺得為這些藝人的商業演出大多都是在『割韭菜』。」燃財經也嘗試聯繫時代峰峻公司,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線上和線下演唱會在觀看模式上的巨大差別,成為引起票價爭議的主要原因之一。脫離了火熱的現場氣氛以及資源的稀缺性,似乎也就失去了演唱會的精髓。知乎上一則關於線上演唱會收費的問題下,一位用戶也提到:「演唱會現場從來就不允許錄視頻,更沒有官方視頻,你想看就得花錢。TFBOYS演唱會這個有點過分了,這個價位已經趕上現場的票價了。我是追韓圈的,EXO的線上演唱會也只是一百多。線上視頻直播,確實奢侈了。」
另外一位知乎網友Tiffany表示,此生距離偶像本人最近的時候,就是「看演唱會時他在臺上,我在觀眾席的距離」。無論是現場的音響、舞美,還是氣氛到達高潮時場館裡眾多粉絲的齊聲合唱,這都是在家裡觀看線上演唱會時完全感受不到的。
因此,他表示,不接受線上演唱會收費。但是,他也認為,「開演唱會總得是有成本的,收高了不合適,收低了說不定成本都收不回來,所以這個價格其實很難界定,畢竟線下演唱會最便宜的也才三五百元」。
目前來看,線上演唱會的定價規則還處於摸索階段。但多數人都認為,線上演唱會定出線下演唱會的票價是出格的。吳浩就認為,一場線上演唱會的門票,超過100元就是不太合理的。
音樂人曹石(黑撒樂隊主唱)也告訴燃財經,TFBOYS這次線上演唱會屬於特殊情況。一方面,TFBOYS是屬於頂級流量的藝人;另一方面,由於他們很久沒有合體了,這場演唱會也有一定的「情懷加成」在裡面。「正常的線上演唱會的話,不可能飆到這個價格。」
曹石認為,演唱會門票的定價,需要更多照顧到用戶的感受。演唱會主辦方需要考慮,付出更高票價的用戶能否得到更高的觀賞享受。以線下演唱會為參照,VIP消費者會獲得離藝人比較近的觀影座位,或者被贈送相關的演唱會周邊。如果演唱會對不同用戶的觀賞體驗是一樣的話,高票價就失去了明顯的意義。
「至於定價怎麼算合理,需要對雙方進行平衡。目前來說,線上演唱會還屬於新鮮事物,在定價方面仍未形成一定的市場規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TFBOYS一樣,可以一呼百應,不管將票價定多高都會有粉絲買單。對於大多數藝人來說,如果制定出一個超出標準的價格,可能會帶來很不好的影響。」他說。
像TFBOYS這樣的頂級流量,這樣的票價對粉絲的熱情並沒有造成太大的阻力。但由此而來的市場 反應,以及對平臺方在現場呈現、互動服務和流量壓力等環節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對於網易雲音樂這樣的平臺方而言,這或許只是在線演唱會這樣的模式,從商業層面出發一次大膽的試水。
線上演唱會能盈利嗎?
但不靠高額票價,線上音樂演出是否能夠實現盈利,仍然是業界在思考的問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場傳統的線下演唱會,收入渠道大概有兩種:票房和品牌贊助。其中品牌贊助收入只佔一小部分比例,多數還是需要靠票房以及與票房掛鈎的灰色收入(黃牛票)來盈利。
之前的線上演唱會,大多是為了吸引流量,或者作為線下演出的補充形式存在。因此迄今為止,儘管一些大平臺依舊會支付給藝人少量費用,但線上演唱會大多數還是免費的。潘才俊曾對媒體提到,TME live現階段還在探索開拓演出市場生態,賺錢並不是目前的絕對重點目標。
除了門票之外,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線上演唱會的盈利模式,還有在線打賞、品牌及平臺贊助等方式。TME live率先做出了探索,在R1SE的周年慶生會上,開啟了會員免費觀看模式,而歌手徐佳瑩以及劉憲華的在線演出則得到了Bose 和益達的贊助;歌手周深的六周年演唱會則是由雪碧贊助開啟的五場「夏日限定季」演唱會之一。
但在吳浩看來,線上演唱會這樣的盈利模式還遠沒有跑通。
早在2014年的時候,就有一家秀場直播平臺聯繫過吳浩,當時給出的條件是對方支付一部分費用,總數30萬元;另外,在平臺上打賞的費用收成,採取二八分成的模式,平臺拿八成。「當時我們和藝人的經紀公司做了溝通,後來他們還是感覺這種方式不太可行,同時還涉及到一些版權問題,因此放棄了合作。」
吳浩判斷,這樣下去,線上演唱會未來要盈利還將會是一大難題。畢竟,依靠線上打賞和平臺贊助的收入十分微薄;其次,站在藝人的角度考慮,線上演唱會作為現場活動的預熱形式是可以的,但如果把多場演唱會都放在線上舉辦,並且都是免費的性質,這就讓人很難接受了。
但曹石則認為,和線下演唱會相比,線上演唱會在兩個方面佔據了優勢,首當其衝的就是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吳浩給燃財經算了一筆帳。一場線下演唱會的成本,包括支付給藝人、場館的費用以及一些行程安排支出。其中支付給場館的各種費用是一筆比較大的開銷,這部分費用統稱為落地費,少則幾十萬元,多則幾百萬元。一般能容納4-5萬人的場館,落地費最高可達一百多萬元。而支付給藝人的出場費用一般和藝人的等級掛鈎,越紅的藝人,出場費越高。此外,演唱會公司還要負擔藝人的吃喝住行、以及運輸演唱會所需設備的物流費用等。
這樣算下來,一場能容納4-5萬人的演唱會辦下來,包括搭建、清潔、醫保、空調和電費等加起來,差不多成本可以達到三百多萬元,當然具體的數字也會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北上廣深的場館一般會比較緊張,最少需要提前半年預定。
在曹石看來,線上演唱會的宣發部分可以直接在網絡上進行,這樣就省掉了很大一部分線下廣告牌、紙質門票的製作費用以及人力和安保費用。其次就是,線上演唱會的傳播效果更佳。他提到,一場線下演出的觀眾通常是2萬人左右,能達到5萬人已經是極限,但是線上演出,只要網速跟得上,可以同時容納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人次觀看。
「門票價格不用太高,依舊可以覆蓋成本,再加上冠名商廣告的植入,盈利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他說。
在這方面,韓國SM娛樂公司的經驗可供參考。疫情期間,韓國SM娛樂公司推出了多場「Beyond LIVE」線上付費演唱會,根據該公司提供的數據,以往線下人氣演唱會以平均每場1萬人規模進行,而首場線上公演吸引了7.5萬付費用戶,SUPER JUNIOR的演唱會一度吸引超過12萬人觀看,演唱會門票票價則控制在人民幣200元以內。以此計算,7.5萬付費用戶所帶來的營收高達1500萬元。
線上演唱會能持續多久?
對於線上演唱會是否能夠作為獨立的商業模式持續存在,作為從業人員,吳浩仍然抱有懷疑的態度,「線上演唱會的模式太新了,迄今為止行業內還沒找到特別合適的盈利點。」他說。
儘管吳浩也認為,隨著網絡的發展,線上演唱會很可能將會成為一種新的趨勢,但目前來說,對於吳浩和他所籤約的經紀公司而言,線上演唱會仍舊被他們劃分在「不考慮」的範疇內。「目前來看,線上演唱會的模式基本沒有盈利點,靠線上根本回不了本。我徵求了經紀公司的意見,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繼續等。」吳浩說,「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品牌和平臺的大力贊助,做線上演唱會一定是虧本的。」
曹石則認為,線上演唱會將在兩到三年間給大眾帶來完全不一樣的線上觀看體驗。在他看來,線上演唱會將變得更加有效率,話題度和熱度也要更高。
在他看來,相比於線下,線上演出會帶來更大的可能性。一些明星的演唱會,可能只會在一些省會級的城市舉辦,在更多的中小城市,還很少有人能有機會看到周杰倫等頂流明星。但線上演唱會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有足夠的帶寬,一場線上演唱會最多能夠承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次觀看,因此即使是部分偏遠地區的觀眾,只要有上網的環境,都可以同步觀看到自己想看的演出。而這是線下演出永遠做不到的。
但作為新興的模式,仍然有部分思想較為傳統的音樂人可能會排斥這件事情。面對直播環境,現場沒有觀眾互動,這樣的演出會讓他們感覺到「尷尬」。
疫情期間,黑撒樂隊參與了草莓音樂節和「相信未來」義演等多場線上演唱會的活動。在曹石看來,線上演唱會對現場音響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對音樂人的鏡頭感要求也比以前要高。另一方面,網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線觀看演出,如果出現卡頓,對於觀眾而言體驗就會非常差。
但曹石認為,作為音樂人,首先要做到的還是「適應」,緊接著則是「迎接挑戰」。例如,要學習在只有攝像機對著自己的時候,如何找鏡頭、如何和觀眾互動,怎樣投入到演繹歌曲的狀態。「沒有任何一個藝人是能夠瞬間切換到線上完美的狀態,大家可能需要在若干場的演出之後,才能夠慢慢找到那種感覺。」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大家會慢慢接受線上的演唱會形式,疫情只不過是催化劑而已。隨著5G的到來,解決了網速的問題後,線上一樣可以呈現出更精彩的演出。「他說。
精彩內容盡在商業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