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上「癮」12000人跟著他幹

2020-12-14 騰訊網

一個人帶動一群人

志願服務是每個人都做好事

開展服務自掏腰包 一年花5萬

隊員「埋怨」他 總是一個人扛

17年前的一個夜晚,一輛貨車在海口建國路卸下500箱日用品,離開之後,留下收貨的推銷員杜江——他需要連夜把500箱產品搬上五樓的倉庫。

站在車水馬龍的街道,周圍行人和店主的目光,從馬路對面投在杜江的身上。沒有電梯、沒有幫手的杜江,硬著頭皮一趟搬4箱。幾趟之後,腰背像是被木棒打中,疼得他恨不得躺在樓道裡睡一覺。

走出樓道,杜江發現幾位附近的店主已站在貨旁,準備幫他搬貨。有的店主喊來其他人,十幾個人挽起袖子,幫杜江搬完了貨。杜江不知該如何感謝,大家卻擺擺手,「舉手之勞。」

時至今日,杜江始終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溫暖,「我遇到過。」身處這座900多萬人的島嶼,杜江愈發清晰地明白,自己該做一件事——找到每個人心中的溫暖,把它們凝聚起來。

「志願服務不是一個人做很多好事,而是每個人都做些好事。」9年時間,杜江發起成立的海南省義工互助協會從只有他一個人,發展為12000多名志願者,組織超過100萬人次參與志願服務。一份溫暖,凝聚著無數份溫暖。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賀立樊

當過推銷員受過冷眼

也從免費白開水中感受到溫暖

1997年4月,23歲的杜江來到海口。中專畢業不久的杜江,找到一份日用品推銷工作,和朋友住在秀英港旁的一家閒置商鋪裡,每天早早出門,沿街推銷商品。

人生地不熟的杜江,受過無數白眼。許多次,有商鋪收下他的洗髮水試用品,卻把他請出門,「先用著看看,等我聯繫你。」杜江等了很久,卻再也沒有等來送貨的消息。杜江不願放棄,依然背著商品走街串巷,敲開一間間商鋪的門。即使拒絕更多,卻還是有店主願和他溝通。好幾次,有店主為杜江送上一杯水。

無色無味的白開水,喝下去,讓杜江的心裡浪湧翻騰,「還是好人多。」做一個好人,像好人那樣幫助其他人,成了杜江的目標。

一天夜裡,杜江開著麵包車返回住處,卻被一對年輕夫妻攔了下來。妻子大著肚子,丈夫焦急地說:「快生了,幫幫忙送去醫院。」

杜江趕緊發動車子,朝著醫院飛馳。行至半路,卻聽見後排傳來一個聲音:「孩子出來了,怎麼辦啊!」丈夫手足無措,孕婦疼得大喊,杜江迅速撥打了120。

當救護車趕到,停靠在杜江的麵包車旁,床單一拉,醫護人員在馬路上為產婦接生。「是個女孩。」杜江還記得那個夜晚,當嬰兒的啼哭划過夜空,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一張張笑臉,讓杜江覺得充實,「感覺自己是真實地活著。」在杜江眼中,人與人不再是相互隔絕的個體,而是盛滿溫暖的載體,「只要時機恰當,每個人都會奉獻這份溫暖。」

剛到海南時,杜江曾經接濟過一位外來務工青年。他的個子高瘦,錢包被盜,拖著一隻皮箱向杜江求助。杜江為他買了麵包和水,還找來朋友陳成一塊幫忙。

「麵包怎麼吃得飽?」陳成為年輕人買了炒粉,邀請他一塊住在閒置商鋪裡。整整三天,同吃同住,杜江和陳成一直在照顧年輕人,直到他與用工單位取得聯繫。臨走時,年輕人感謝杜江,杜江卻想感謝陳成——是他提供了「第二份溫暖」。

「一個人做再多,也是有限的。」人多力量大,也是「人多溫暖多」,杜江覺得,那些散落在街頭巷尾的點滴溫情,需要有人把它們凝聚,「才能匯成善心的江河。」

成立義工互助協會

9年大家庭有12000多人

在湛江市赤坎區,有一片老城區,那裡是杜江兒時的家。街坊們住得很近,每逢陰雨天,總會互相幫忙收衣服。在那時,這是一件在街坊們眼中稀鬆平常的事——卻溫暖著彼此。

如今參與的志願服務,在杜江的眼裡,與兒時的自己並沒有什麼區別。「做些小事,去幫助身邊的人。2008年的一天,杜江通過《南國都市報》,得知一位燒傷患兒無錢醫治的消息。他打算去探望,給朋友陸禮魁打了電話。

「你願意來嗎?」杜江問完,陸禮魁馬上答應,還打算捐款。第二天,杜江在醫院門口等待,不僅等來陸禮魁,還等來了更多的人。從事物業工作的陸禮魁,把消息告訴了其他朋友,一個叫一個,總共十多人前來探望患兒。

陸禮魁告訴杜江,大家平時也想做些好事,可是沒有組織,總難以盡一份心意,「要是有個團隊就好了。」陸禮魁的話讓杜江有些觸動——只有更多人,才能幫助更多人。2011年10月8日,杜江發起成立海南省義工互助協會,當天建立了一個QQ群。幾天時間裡,群裡只有杜江一個人,此後3個月裡,也僅僅增加到十幾個人。

「人多力量大,可是『拉人頭』並不是志願服務的目的。」63歲的張小平,是當初第一批加入的志願者,也是在那之前常和杜江參與志願服務的朋友之一,「成立協會,為的是能有機會去幫助更多的人。」

一次自願獻血活動前夕,有50位志願者向杜江報名。可到了活動前一晚,杜江接到一個又一個「無法參加」的消息。整整50條「有事不能來」的簡訊,讓杜江幾乎崩潰。杜江只好再次拿起電話,臨時發動身邊人參與。可折騰到半夜,也只找到10多人。即使這本就是志願服務,並不具有強制性,可在杜江看來,這是一次對患者的失約,「50人的名單已經提交,這背後是許許多多急需用血的患者。」

第二天,杜江忐忑不安地來到獻血現場,卻發現已有50名獻血者在那裡等著他——他們是那10多位獻血者的朋友,一個叫一個,最終湊齊了50人。

無償獻血,慰問孤寡,最初的志願者們做著心中最嚮往的事。一份份溫暖,凝聚著更多的溫暖,9年後,這份名單變成了12000多人。活動記錄上,累計超過100萬人次參與志願服務。

為志願服務自掏腰包

這是他放不下的事業

如今的杜江,經營著一家規模不大的廣告公司,一年的收益大約在10多萬元。其中,卻有5萬元左右的收入,被杜江花在志願服務上。「雖然是志願服務,可依然免不了花銷。」

2018年春節,罕見的大霧逼停瓊州海峽間的輪渡,大批出島人員滯留碼頭。杜江帶領志願者們展開了八天七夜的志願服務,為滯留人員送水送餐。而志願者們,同樣負擔著食宿交通。

「有時誤了餐點,隨手買些麵包和水給志願者們。」就這麼「隨手」一買,那次志願服務期間,杜江一共花了5000多元。

「大家能來,我已經很感激,一些小的花費,自己能啃就啃。」即便如此,大家都知道,杜江其實早已在咬牙堅持。

今年12月份,還有幾場志願服務活動,杜江打算為志願者們提供午餐。花了600多元購買麵包後,還需要360瓶水和720份麵包,可他實在難以支撐了。

愛人黃鈺茹一直不知道杜江在貼錢做志願服務,「志願服務還需要花錢嗎?」杜江不敢告訴愛人,每年拿出這麼多錢,他不知道愛人會作何反應。

「即使自己不花錢,志願者們也會自己解決餐飲交通,可是人是我帶出來的,我有責任照顧好大家。」杜江算了算,從年初到年尾,慰問老人、無償服務,一年大大小小上百場志願活動,幾乎每一場都需要活動經費。

對於幾天之後的志願服務,杜江只好求助隊員們,「大家能不能AA制?」不到半個小時,360瓶水和720份麵包全部認領完畢。有隊員在群裡「埋怨」杜江,有困難大家一起分擔,「不要總是一個人扛。」

一次培訓期間,一位同學問他,「杜江,你打算做到什麼時候?」

杜江想了一會兒,告訴他,「做到這城裡的所有人,都能『夜不閉戶』為止。」同學笑了,這簡直是遙不可及的目標。杜江也笑了,這是值得奮鬥的理想,也是對于堅持志願服務,最好的理由。

相關焦點

  • 他做好事10年,只為做個有用的人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艾慶瑋帶著年輕人在做好事 攝影:郭武輝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堅持做好事。在艾慶瑋的人生信條裡,只有一直堅持做好事,人生才會更有價值,而這樣的人生信條他一直堅持了10年。「艾慶瑋同志自2010年開始就在社區做殘疾人專幹,工作非常認真踏實,責任心非常強,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熱心,社區搞什麼活動他都會主動站出來,看看自己能幹什麼,社區這邊幾乎每次搞活動的照片都是他來拍攝,而這些都不是他的工作職責。」社區黨委書記段利坪說。
  • 葉璇諷刺「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先學會如何做個好人,再做好事
    有人說葉璇算是娛樂圈中一位比較敢言的人,也因為敢言很多人還說她情商低,經常被黑。今日葉璇在微博上發出一篇長文,大概內容是回憶起小時候老師教她們的一些好人好事。為了做好事所以要去公交車給乘客送茶水,一個杯子半車人喝過,衛生可想而知了。
  • 「虎將軍」徐海東:我這個人走路有癮,打仗有癮,但當官沒癮
    前言徐海東出生於湖北一個貧苦家庭,12歲的時候就輟學跟著哥哥學習窯工手藝,做了整整11年的窯工。在25歲的時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5年舉行的授銜儀式上,徐海東在大將中排名第二,當時也引起了爭議,很多人表示不服氣。
  • 幹了40年撈屍人,他一共打撈上3000多具屍體
    那麼打撈公司提出的12000貴嗎?2、撈屍是具有極大風險的行業溺亡者死去的地方一般都是河流、海流的湍急處,下水打撈屍體是一個技術活。撈屍不是一般人幹的了的,撈屍需要潛水鏡、服裝,設備動輒要數千甚至萬元。
  • 為什麼做好事的人不見有好報,幹壞事的人卻又沒見被懲罰?
    可能有人會質疑:如果真有因果,為什麼做好事的人不見有好報,幹壞事的人卻又沒見被懲罰?其實因果是很複雜的。一般來講,從因到果需要一定的時間,比如,春天播下種子,秋天才可以收穫,而有些是三年以後才能結果,這是常識。同樣,因果也是自然規律,只要你遵循它斷惡行善,到時一定會看到果報。否則,只是因為不懂就輕視或踐踏它,對自己是非常不好的。
  • 都是人事主管,新人15000,我12000,老闆還要我輔導她,如何做?
    第一、朋友小y生完孩子後,最近被前老闆請回去當總助,月薪12000,雙休,五險一金,原本特別開心,但幹了兩天,就氣憤的想辭職。到底怎麼回事呢?小y之前是在這家公司做「人事主管」的,幹了五年,入職時,月薪8000,慢慢加到12000,因為懷孕生孩子,申請辭職了,畢竟公司小,一個蘿蔔一個坑,崗位上必須要有人來頂替,所以公司也同意了,請了新的人事主管。
  • 【脫貧攻堅群英譜——脫貧攻堅幹部考察調研】「跟著他幹有奔頭...
    「跟著他幹有奔頭」 ——記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歐愛國 顏石敦 羅徽 9月11日,記者在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見到歐愛國時,他正在驗收東江自然村通往擔幹嶺自然村的水泥公路。
  • 花12000請了個金牌月嫂,只做26天,曬曬圖,大家看看值不值
    我們副總32歲,長相一般,人挺和藹。他比小玲大8歲,是個地地道道的廣東潮汕人,副總和老闆是親戚,我們公司也有他的股份。潮汕人做生意在全國可是出了名了。潮汕人一直有個傳統觀念,就是寧願餓死,也不幫別人打工,所以在深圳,很難找到一個打工的潮汕人。
  • 為什麼默默做好事的人長壽,星哥總結有三點原因
    各位朋友,你們好,今天星哥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是我們生產隊上有一位老壽星,叫賀爺爺,活到一百歲了,還是耳聰目明的,頭腦也相當清楚。還是一個從未結過婚的單身老人,老人一生節檢,勤勞善良,為人隨和,喜歡悄悄地做一些好事,從不喜歡聲張。
  • 疫情當前,瞧瞧他們幹的好事兒!
    疫情當前,瞧瞧他們幹的好事兒!2021年1月14日全國疫情情況圖片來源:百度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在防控疫情中出現了很多航空人的身影他們都在做什麼在瀋陽全力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他的行為被某視頻平臺錄製,並發到網絡上,溫暖了整個瀋陽。小區裡幾個「蒙面人」圍著一架無人機這是在忙什麼?
  • 好色還是疾病 性癮究竟是種什麼癮
    簡單說,伍茲因為一場車禍引出了桃色醜聞,被曝與18名情婦有染,最後不得不去美國密西西比哈蒂斯堡松林行為健康及癮癖服務機構,接受為期6-8周的性癮治療。其實性癮跟其他類型的上癮是一樣的,有性癮的人將性活動作為調節心情和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在心理學上,性癮的學名是「性衝動控制障礙」,這種人對性事成癮,並因此而影響正常的社會生活、家庭關係甚至個人健康。
  • 「好事做盡必有禍」,這3件好事,還是不要做盡了,否則必有禍患
    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這句話聽起來沒有錯,幫助別人也是好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能在互幫互助中持續升溫。但是一定不能大包大攬的把好事做盡。如果你幫同事把他的工作都做完做好了,那麼下次他再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會再來找你,長此以往不僅僅對你的工作會造成影響,最關鍵的是你讓同事喪失了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一旦你沒有時間,幫不了他的時候還會遭到同事的埋怨,反而會把關係弄得很僵。
  • 紅船人物丨「羊肉哥」做好事上了人民日報,還娶了個漂亮媳婦
    今年下半年,已經四十二歲的他開始玩起了抖音。 他告訴紅船編輯部:「我有個抖音號同城紅人,剛玩了幾個月,現在已經十五萬粉絲了。我現在有許多信息都是抖音上的粉絲提供的,抖音號建立以來,已經有好幾個孩子通過抖音視頻,獲得了社會上愛心人士的幫助。大家對我很信任,知道我做好事不是為了自己,所以他們也都很樂意為我提供信息,這些信息經核實大都真實不虛,只是困難程度上有所不同。」
  • 「長得醜不像做好事的人」?
    網上一直有一個很流行的詞——顏控,指的是一個人,只喜歡相貌好看的人,以相貌來區分他人。而最近有一個人,可謂把這個詞發揮到了極致。一名陳姓家電維修工程師發帖稱,在去顧客家中的路上,遇到路上有個小女孩被卡在管道和牆壁之間,他伸出了援手幫助小女孩,去客人家便遲到了一個小時,解釋之後卻被客戶罵道:管你X事,你長這麼醜就不像是個做好事的人!
  • 「書癮」同樣有害,媽媽要學會預防
    「書癮」同樣有害,媽媽要學會預防同事小劉家的兒子小泉今年8歲,長相很討喜不說,就連興趣愛好也備受眾人羨慕,據大家觀察和媽媽描述,孩子從小到大唯一的愛好就是:酷愛讀書。只要有時間,小泉就會一個人跑到家附近的圖書館看書,往往一呆就是一天,有時候連中飯都懶得回家吃,自己帶點麵包、牛奶,就地解決。
  • 大鑫山人:八字預測,從小到大做了很多好事,為啥運氣不好?
    老師你好,在網絡中看到你的文章,想請您給我看看八字運勢,我出生於1982年08月14日04時,河北地區,從小到大我也沒做什麼壞事兒,反而好事兒沒少做,為什麼我的運勢就這麼差,總是付出卻也沒有好的回報!己酉大運,己幫戊土此運中學業應吉,己不制年幹壬水,所上學校是好學校己大運不制時柱丙,偏業兇,在兇的大運兇的流年放棄學業,
  • 性癮、賭癮、酒癮…戒癮第一步要做到什麼?
    這個成癮者失去了他的妻子,他六歲的孩子和一個好好的家。 沾上癮的人,很多時候就像魔鬼附身,行為和意志不受大腦控制,「一邊哭一邊喝,停不住。」 嚴重的時候,甚至隨時會出現自殺輕生的現象,失去對自身的控制。 成癮:是腦中獎勵系統在基因轉錄及表現遺傳機制上出現的失調,特徵是會強迫性的接受犒勞刺激,不會考慮其帶來的負面結果。
  • 想著以後再做好事,但現在還是不義的存心,那就是個胡塗人!
    「行一不義」,做一點小小不義的事,「殺一不辜」,殺害或者是傷害一個無辜的人,「而得天下」,你只要做了這一點不義的事,或者只是傷害一個人而已,天下就給你,給你以後你就可以去做大好事。要不要?很多這種邏輯都會陷我們於不義。「反正你就是對不起他而已,以後你做了這些好事再回向給他。」「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 這位火箭軍戰士,像雷鋒一樣做好事
    一次偶然,他讀到了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的文章《路就在腳下》:「一個人能否成才,關鍵不在於是否上大學,而在於他的實際本領……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幫大爺大媽修好電器他會笑,收到貧困家庭兒童的回信他會笑,獻完血後即使疲憊他也會笑,加班熬夜忙完工作他還會笑……」「俞細文是一名像雷鋒一樣到處做好事的解放軍戰士!」部隊駐地市文明辦副主任王惠春講述道,「鄰居們說他把整個單元樓都打掃得乾乾淨淨,還在電梯裡很自然地撿起別人扔掉的菸頭。」
  • 瞧瞧歐文都幹了什麼好事!
    不過前面提到的這些,其實只是歐文所做慈善事業的冰山一角,在回歸美國本土族裔立巖蘇族後,他就一直致力於幫助立巖蘇族社群和為黑人群體發聲。 然而在這個賽季之前,他因為社交媒體上面的一些言論,遭受到了非常多的非議,以致於他新賽季宣布拒絕接受媒體採訪,最後被聯盟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