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漲價、護膚品見底,我就盼著趕緊回來上班。什麼難纏的客人、無理的要求,對我來說都不是難事,是幸事。」-王漫妮《三十而已》
上面一段話,是同事聚會時,王漫妮在回答同事的問題時所說的一段話。即為什麼脾氣這麼好,什麼樣的客戶都能忍受?王漫妮的這一番話,不僅回答了自己的工作態度,更說出了現實,道出了萬千年輕人的窘迫現狀。是啊,房租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工作的不順利,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窘迫。那既然在大城市裡如此艱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寧願在外面吃苦,也不願意回家安逸享福呢?無非是這3種原因罷了。
01不甘心
在大城市居住的人群,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原始居民,即生長在這個城市,祖祖輩輩都在這裡。第二類是後遷入進來的有錢人,有錢有實力,能夠在這個發達城市裡站穩腳跟。最後一類就是像王漫妮這種像我們這種普通的外來打拼者。出身普通,家裡沒有給我們太大的幫助,我們能做的就是靠自己改變命運。之所以處境艱難,生活窘迫也不願意離開這個壓力大讓我們痛苦的地方,就是因為還沒有實現自己最初的目標。帶著這股不甘心,依然堅持留在這座冷漠的城市裡。
02逃避
劇中王漫妮,因為快要到了30歲的年紀,但是還沒有結婚沒有男朋友,家裡催著回家結婚。越是被催,越是產生逆反心理。因為感覺還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也不願意太早結束自己單身的自由狀態,不願意太早結婚背上家庭的壓力,從而不願意回家,從而逃避,從而堅持。我們都像是一個個王漫妮,每個月房租就佔去了生活的大半,生活需要精打細算,工作中還要提防同事的算計。
03誘惑
大城市裡的燈紅酒綠,不論是各方面的設施還是娛樂條件,都是老家所不能達到的標準。在這個大城市裡,雖然可能壓力大,但是也處處都充滿著機會,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飛上枝頭變鳳凰。這種誘惑實在是太具有吸引力了,這吸引著大批的年輕人不肯放下,總是期待著能有翻盤的機會。這種期待和誘惑,讓眾多普通年輕人即使生活窘迫,也不願意回家平淡過日子,都期待能夠有閃閃發光的那一天。
文/企業管理專業小王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