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大選下,華人面臨著什麼局面?對未來執政者抱有哪些期待?

2021-02-13 緬甸之聲

今日匯率:中緬 1:194.17,緬中1:0.00515

緬甸民盟政府2015年大選獲勝後,作為執政黨,在推進國家最主要事業之一的和平進程工作上並無太多功績。2020年大選後,推動和平進程,必定也是新執政黨的重要任務之一。

緬甸「民地武」問題產生近70年,為何一直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那麼緬甸少數民族為何對中央政府的積怨如此深重?緬族對於少數民族的合理訴求為何如此敏感?

緬甸民族問題,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錯綜複雜

歷史遺留的問題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佔總人口的65%。少數民族眾多,很多少數民族精英在處理國家統一與和平問題上,始終缺乏國家認同感。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少數民族精英認為,歷屆政府的民族、宗教政府,多少都存在「大緬族主義」的問題。

然而,緬甸的民族問題,並不是某個執政黨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

緬甸封建王朝時期,少數民族地區與中央政府之間是鬆散的朝貢關係;英國殖民時期,統治者有意將少數民族與緬族分而治之,人為製造民族矛盾。這使得各少數民族的民族認同超過了對國家認同,在情感、文化和心理上也缺乏對國家的認同,少數民族與緬族的歷史矛盾,成為民族整合的嚴重障礙。

軍方在處理民族問題上,不妥協

這也導致多個少數民族武裝,不願意交出武器加入緬甸聯邦。部分民武雖然與政府籤署了全國停火協議(NCA),但在後續的談判中反覆討價還價,謀權擴大民族自治權與自決權;而部分民武則擁兵自固,通過不斷加強和鞏固武裝實力,繼續維持現有高度自治的情況下,與政府軍實現抗衡。

各個少數民族地方武裝實力、產生歷史、政治訴求各不相同,但政府與軍方的訴求只有一個:達成協議以結束長期的武裝衝突,建立起政治對話的方式來解決政治衝突。與此同時,軍方曾與17支民武籤署停火協議,但2009年,軍政府突然單方面違背承諾,宣布要將所有停火武裝收編為「邊防軍」,表現出強權的一面。之後,無論是吳登盛政府還是民盟政府,都沒有脫離「以打促談」、「一邊和談一邊打」的尷尬局面。

而敏昂萊大將在第四屆彬隆代表大會上的發言,更是表現出了軍方對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不讓步的態度:他表示,2008年憲法已經規定了所有國民包括少數民族的權利和義務,少數民族享有的權利並不低於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中規定人類享有權利的標準,緬甸在立法、執政、司法、發展民生等各方面事宜中不分多數或少數族群,所謂「少數民族權利」等消極聲音是打擊信念、鼓動分裂、毀壞團結的論調。

民盟政府雖然進行民主改革,

但難以放權少數民族政黨

雖然軍方與民武的問題難以調節,但不難看出,民盟政府在過去的幾年裡,還是做出了不少的嘗試。民盟上臺前,少數民族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在緬甸的民主化過程中也隨之提高,民盟執政的新政府機構中,由1名少數民族代表出任副總統,3名少數民族代表為議會兩院正副議長。在2017年4月的補選中,少數民族政黨表現也十分亮眼,在撣邦孟休、柯西兩個選區,撣邦民主聯盟獲得人民院兩個席位和撣邦議會四個席位。在若開邦安鎮選區,若開民族黨順利獲得人民院席位。

不過,考慮到軍人集團在緬甸仍然擁有憲法賦予的絕對權力,25%的議席由軍方直接指派,不需要通過選舉,同時,全國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人是國防總司令而不是總統;國防部長、內政部長和邊境事務部長由總司令指派而不是總統。因此,民盟雖然提倡民主和民族平等,但在軍方的「擠壓」下,民盟仍然想保證在國內擁有一定的權利。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憲法規定,省長、邦長等職位,由總統任命。但多個少數民族政黨仍然希望,將省邦、邦長的任命工作交由各省邦的議會來決定。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華人也有自己獨有的一套生存模式。

受歷史影響,絕大部分華人不參政,

部分華人希望新政府能夠解決身份證問題

在英國殖民緬甸時期,華人尚在緬甸政治中佔據一定地位,後來緬甸獨立,開始實行國有化和本土化政策,華人逐漸變成一個不被法律承認的群體。近些年,隨著緬甸改革開放的實行,緬甸華人憑藉自身的努力奮鬥,開始在社會中再次嶄露頭角,地位逐漸提高,不僅在經濟上、政治上有所放鬆,在文化上,緬甸華文教育也逐漸恢復。

不過,緬甸華人中,還存在一小部分華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他們尚未獲得緬甸國民身份證,正常生活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這部分尚未獲得身份證的緬甸華人都希望,身份證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在政治上,受歷史的影響,絕大部分華人的態度是不參政。目前,緬甸華人也可以當公務員,但數量相對較少。參政的絕大部分都是屬於緬甸少數民族之一的果敢華人,以及作為緬族一個支系的勐穩華人。但後期緬甸政府會做什麼樣的調整,華人的態度會有什麼樣的變化,目前還不得而知。

此外,不少華人都是經商的一把好手。商業領域涉及緬甸各個行業,包括承包緬甸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公路、碼頭、機場、橋梁等,此外還有民生行業、海產乾貨、食品、生活用品等。對於這部分商人來說,自然是希望新政府改善國內經濟環境,完善國內的經濟政策。同時,優化各個部門的辦公方式,簡化一些流程。

大選即將到來,小編來做一個調查,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討論:

一、你投了那個黨? 

二、你選擇他們的原因是什麼?

三、你對緬甸現狀的感受是什麼? 

四、你期待新的政黨政府給緬甸帶來什麼變化?

相關焦點

  • 20萬果敢華人面臨被屠殺,緬甸果敢主席彭家聲泣血致全球華人書!
    20 萬面臨被絞殺的果敢人並不是外國人,
  • 緬甸:民盟高票贏大選 開啟第二個任期
    緬甸:民盟高票贏大選 開啟第二個任期翁山蘇姬的超高人氣是取勝最大法寶【國際觀察】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日前正式宣布2020年聯邦議會大選結果,在此次大選產生的476個聯邦議會席位中修改《2008年憲法》是民盟在2015年大選時的競選承諾,此次大選前民盟提出修憲草案,最終被軍方議員及鞏發黨議員聯合否決。因此,選前各界多認為,民盟雖仍有望保持獨立組閣的優勢,但所獲議席數會少於2015年大選,甚至會在可以單獨組閣的席位數界限邊緣徘徊。在此輿論背景下,許多新黨成立,部分少數民族政黨重組合併,各方摩拳擦掌,期望成為本次大選的重要力量。豈料民盟取得大選佳績。
  • 馬來西亞再次「變天」,華人成最大輸家?
    (東博社記者/陳麗冰)2020年3月1日,馬來西亞前副總理毛希丁身著馬來傳統服裝在最高元首阿卜杜拉的見證下完成宣誓,就任馬來西亞總理。這意味著2018年大選後,以馬哈蒂爾為總理的希盟政府舊格局瓦解,馬來西亞政局進行了重新「洗牌」。
  • 美國疫情失控仍醉心大選,給緬甸敲響警鐘
    10月14日截至目前,緬甸日新增穩定在1000到1500之間,其中,10月25日的日新增低於1000例,為986例。本以為緬甸日新增會逐漸減少,但10月26日,日新增再一次破千,達到1426例。
  • 十年轉型路,75歲的翁山蘇姬將把緬甸領向何方?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8日,緬甸仰光,本屆緬甸大選迎來了最後一個投票日,民眾在投票站外排起長隊等待參與投票。 本文圖片均來自人民視覺選前多數分析人士就預測,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領導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民盟)的勝利基本上是「板上釘釘」。但此次民盟的勝選速度之快、贏下議席之多卻在不少人的意料之外。
  • 緬甸民盟即將執政 翁山蘇姬面臨四大挑戰
    編者按:緬甸將於3月開始討論總統選舉事宜,預計新總統將在3月底宣誓就職。多年身為反對派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民盟)也將擺脫「在野」角色,作為主角登上政治舞臺。  有著駐仰光工作22年經驗的新華社資深記者張雲飛為此專訪民盟主席翁山蘇姬,展望緬甸未來發展、面臨挑戰及中緬關係,並回顧翁山蘇姬個人的中國記憶。
  • 項目介紹|輔仁大學緬甸臘戌華人服務學習團隊
    我們是輔仁大學服務學習中心緬甸臘戌華人服務學習團隊。我們是由17名來自不同系所不同年級對服務學習極具熱情的大學生組成,其中4位陸生,13位臺生。團隊合影(來源:閆禕)今年暑假將要第三次前往緬甸臘戌。我們將會以「生命教育」及「世界觀」作為雙主軸,前往緬甸臘戌的果興小學、晨光小學、聖光中學進行華文相關生命活動,藉由繪本,進行生命教育。
  • 2020年緬甸全國大選參選候選人名單公布,翁山蘇姬競選將遇6黨...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據緬甸金鳳凰報報導,相關省邦選舉委員會數據顯示,92家政黨和無黨派人士6899名候選人將參加2020年全國大選,比2015年全國大選增加約800名。相關省邦選舉委員會依照《選舉法實施條例》規定,近日起陸續公布有資格參選2020年大選的候選人名單。根據數據,撣邦為大選設立的投票站將有184處,是全省邦投票站最多的省邦地區。
  • 緬甸迎來2020年全國大選投票日 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優勢明顯
    民盟黨主席翁山蘇姬進行提前投票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高佳義):今天(8號),緬甸全國大選開始投票,這是緬甸政治體制改革以來第二次全國大選,翁山蘇姬領導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將迎來他們執政5年來的首次考驗。緬甸曼德勒大學政治學研究會秘書長欽貌梭博士預測說:「我預計民盟會贏得本次大選,也許不會像2015年一樣取得絕對優勢,但是贏下兩院的多數席位單獨組閣沒有問題。」緬甸大選的提前投票於10月29日啟動,60歲以上老人和公務員可以提前投票許多民眾表示,民盟受到支持的主要原因是,他們讓民眾看到了發展的希望。
  • 「要民主更要聯邦」:緬甸民盟勝選後能否開創民族和解未來?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澎湃影像 圖依靠擁有崇高威望的翁山蘇姬,民盟取得此次大選勝利在許多人看來「板上釘釘」。據《緬甸時報》11月16日報導,民盟此次所獲席位比2015年大選還要多6席,選民投票的意願也未因緬甸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而減弱,投票站數據顯示本屆大選投票率比2015年還要高。但多方博弈、暗流湧動的緬甸政局仍難言明朗。
  • 在緬華僑華人、中資企業熱切期待習近平主席訪問
    應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溫敏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月17日至18日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 連日來,在緬華僑華人對此十分期盼。本報記者採訪了多名在緬華僑華人及中資企業的有關負責人,聽他們暢談對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的熱切期待,並聽他們講述兩國關係友好發展的動人故事。
  • 宗教衝突阻礙緬甸轉型
    然而,正當緬甸大踏步邁向自由民主、朝著實現繁榮富強夢想之時,迭起的佛教徒(佔國民85%以上)與穆斯林(佔國民8%,其中,主要是若開邦羅興亞人)間的血腥宗教衝突正向全國蔓延,似乎對如火如荼的民主轉型帶來連續的影響,而看似風生水起的緬甸民主轉型,還將面臨哪些挑戰乃至風險?
  • 緬甸女子跳操自拍,記錄下緬甸政局突變關鍵一幕
    緬甸國防軍是一支「不自外於政治」的重要力量。來源:GJ軍方同時表示,緊急狀態期間將改革聯邦選舉委員會,重新核查去年11月大選。軍方扣押多名政要的理由,就是認為大選存在舞弊。不過當天下午緬甸銀行協會又宣布,經執行委員會緊急會議後決定,所有銀行2日恢復正常營業。軍方稱,會繼續採取措施應對新冠疫情,並推動經濟復甦。面臨不小挑戰緬甸局勢將如何進一步發展?
  • 馬來西亞華人有哪些特徵?
    小編說:每次到馬來西亞,離不開善良,熱情的馬來西亞華人接待,心裡總感覺暖暖的,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馬來華人有哪些特徵 。
  • 美國華人把票投給了誰?
    我們做了一組深入有趣的訪談 在這場無比撕裂與膠著的美國大選中,美國華人選擇了誰?在選票背後,他們有著怎樣的考量與訴求?對於美國的前景,他們到底又有哪些期待和無奈?
  • 緬甸中文網聯合工商銀行出品:三季度緬幣匯率分析
    近期北半球氣候逐漸變冷,目前歐洲國家面臨第二波疫情的爆發,印度確診數字預期將在本月末超過美國,美國疫情防控目前仍未見拐點,這些情況都使全球經濟恢復原本已出現的一點曙光再次蒙上陰影,加之近期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大選等重大國際事件的影響,經濟活動較疫情前低迷,需求減少,不確定因素增加,這些因素也對緬甸的經濟恢復帶來一定的挑戰。
  • 美大選最緊迫的議題是什麼?敬請期待川普和拜登下周首場「鬥嘴...
    從1976年開始,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在大選前圍繞最具爭議的話題展開全國電視辯論成為一項慣例。 昨天,辯論主辦方、總統辯論委員會發布聲明稱,9月29日的首場辯論時長90分鐘,將圍繞上述六個主題展開,每個主題15分鐘,由福克斯新聞主播克裡斯·華萊士主持。之所以提前透露議題,旨在鼓勵候選人對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 2020年美國大選具體什麼時間?候選人有哪些?
    選民在大選日投票時,不僅要在總統候選人當中選擇,而且要選出代表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538名選舉人,以組成選舉人團。絕大多數州和華盛頓特區均實行「勝者全得」規則,即把本州或特區的選舉人票全部給予在本州或特區獲得相對多數選民票的總統候選人。當選的選舉人必須宣誓在選舉人團投票時把票投給在該州獲勝的候選人。因此大選結果通常在大選投票日當天便可根據各州選舉結果算出。
  • 緬甸有名華人企業家在抹谷被民族武裝劫持!
    緬甸有名華人企業家在抹谷被民族武裝劫持! 今天早上(12月4日), 緬甸有名華人企業家, SP Bakery老闆在曼德勒省抹谷鎮區,
  • 緬甸佤邦治安安全嗎,華人多嗎?
    當地的主體民族是佤族,同是也是緬北的華人聚居區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佤邦的本土軍事力量為佤邦聯合軍,是緬北最強的少數民族武裝正規作戰部隊就有4萬人以上。在1989年4月,緬共的軍事幹部鮑有祥等人脫離緬共,然後自行組建了佤邦聯合軍,從此揭開了佤邦地區的割據生涯。眾所周知,緬北一直有著眾多的少數民族力量,諸如果敢同盟軍、克欽獨立軍、克欽自衛軍、佤邦聯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