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裡看到滿地「西瓜」,為何沒人摘?再口渴也別摘

2021-01-09 阿森說文化

「五月困暑溼,眾謂如蒸炊。」鄭剛中貼切的形容出夏天像一個蒸籠,渾身都感覺溼熱。夏日炎炎,如果能有一個西瓜來解暑,在那個時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享受。

三伏天時,西瓜就成了大家的寵兒。買一個汁水豐盈的西瓜,將它凍進冰箱中,閒時用來解暑。中國的旅遊業在不斷的發展,每年出去旅遊的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一大部分旅遊者都對沙漠景觀充滿著嚮往,想一睹沙漠的風採。沙漠裡看到滿地「西瓜」,外表看上去很誘人,但卻沒有人敢摘,即使是很口渴也別摘,為何?

眾所周知,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沒有水源的情況下,吃水果也能滿足人體日常所需的補給。根據一些文獻可以知道,最能解餓的水果有三種,第一種是西瓜,剩下的兩種是酸梅和椰子。海南等熱帶地區盛產椰子,內陸地區一般很少看見售賣椰子的地方。一提到酸梅,口中會不自覺的分泌出唾液,梅子具有生津止渴的功能。不過梅子的止渴效用遠不及西瓜,根據一些數據可以分析出,西瓜的含水量高達百分之九十四。西瓜除了很解渴,味道還很鮮美。

西瓜含有非常豐富的糖分,在炎熱的沙漠中若能來半個西瓜解渴,可謂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沙漠地區的一些人也會選擇種植西瓜,只不過有經驗的人,在沙漠中看到滿地西瓜時卻不會選擇去觸碰。沙漠水資源稀少,在這樣的地方為何還會種出水分含量如此高的水果?

事實是,沙漠中種植的那款西瓜與我們平時食用的西瓜有著天壤之別。這款西瓜沒有我們平日裡所食西瓜的美味和解渴,因為這只是一款與西瓜長得很像的偽西瓜。一些人們將這種西瓜稱作藥西瓜,叫它藥西瓜有兩層原因,一層是這種西瓜跟我們平日所食西瓜外形相似,如果不仔細的看很容易搞混亂,不容易分清楚兩者的差別。第二層是這個藥西瓜具有藥用價值,與食用西瓜一樣都屬於葫蘆科,西瓜是藥西瓜的衍生品種。

藥西瓜外表不會呈現絨毛狀,渾身呈豎紋理狀,瓜蒂有公母區分。瓜瓤不如食用西瓜一樣充實,打開後一般都是空心。藥西瓜內部結構像海綿一樣,布滿形似南瓜子一樣的種子。種子的長度大約在5到6mm,外殼是棕黃色,看起來很有光澤度。藥西瓜的硬度比食用西瓜的硬度要高很多,裡面的果實很稀鬆,一般在南歐、北非、西亞等地比較常見。

有的人可能會問,在沙漠中非常口渴時候,為啥不能用藥用西瓜來解口渴?其實藥西瓜的口感很差沒有食用西瓜那樣的鮮甜,它的整體口感偏苦澀。藥西瓜的內部結構與食用西瓜有明顯差別,藥西瓜的內部結構呈現白色,所以很多人將藥西瓜打開後看見瓜瓤的顏色,就已經失去食用的欲望。

藥西瓜的口感極差,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承受的苦澀。當有一些人進行嘗試的時候,會發現這款西瓜難以下咽。藥西瓜除了口感很差的特性之外,還有一個特性讓人望而生畏。它具有很強的毒性,它不僅果實有毒,根莖和藤蔓也有劇毒,人類食用後有致命的危險。不小心誤食了藥西瓜,症狀輕的人可能會伴隨頭痛欲裂或者是腹瀉,嚴重的人就會失去生命。藥西瓜既沒有解渴的功效,口感也很差,本身還帶有毒性,所以很多人在看見它的時候都不會去食用,反而會敬而遠之。

藥西瓜之所以有這麼強的毒性,這離不開當地的地理環境。沙漠中水資源非常缺乏,所有的植物都在瘋狂爭搶水分。一些植物儲存水分不僅僅是為了生長,而是單純想要儲備以備不時之需。仙人掌就是沙漠中的一種代表性植物,它為了能儲存水分,渾身都長滿著尖刺。藥西瓜跟仙人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正是因為要儲存水分,所以身上才會產生毒素。

如果大家旅遊在沙漠中感到非常口渴時,看見藥西瓜千萬不要去食用。藥西瓜雖然不具有食用的功能,但它在藥用上很有價值。藥西瓜身上所含有的毒性,可以幫助一些患者治療疾病,所以藥西瓜不僅沒有滅絕,反而被很多人種植。一些藥西瓜的相關研究人員表示,藥西瓜中含有生物鹼,生物鹼對幹擾人體胰島素分泌有著重要的作用,藥西瓜可以改善人的血糖血脂。一些患者身上出現寒氣侵體症狀時,藥西瓜能夠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能夠消腫止痛。

現如今藥西瓜的藥用價值已經受到了醫學界的重視,它的口味不好還有毒性,但我們不能忽視它為人類醫學所做出的貢獻。在判斷一個東西的時候,要一分為二不能片面籠統地去看待,要用理性思維進行思考。

結語:

通過觀察藥西瓜,我們可以發現,看事情不要光看表面,不要被豔麗的外表給矇騙。面對未知物種時,不要輕易的進行嘗試,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越是光鮮亮麗的東西,越有不可估量的隱藏威脅。

參考資料:

《書齋夏日》

相關焦點

  • 在沙漠裡看到遍地「西瓜」,為什麼沒人摘?再渴也不能吃
    比如說我們看《西遊記》中,有一集孫悟空捉妖怪,而妖怪口渴,他在吃西瓜的時候中了孫悟空的計謀,最後孫悟空能夠順利將其師傅解救出來。有時人們能在沙漠中看到像西瓜一樣的水果,這種水果是沒有人會摘的,當地的人們即便再渴不會去摘這種像西瓜的水果,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在沙漠裡看到遍地「西瓜」,為什麼沒人摘?再渴也不能吃。
  • 在沙漠看到遍地「西瓜」,為什麼不能摘?導遊:再渴也不能吃
    沙漠地區的溫差很大,平均年溫差可達30——50度左右,日夜溫差更大,夏季午間在沙子裡埋上雞蛋,不久便會燒熟。而沙漠夜間溫度又會降到10度以下,由於晝夜溫差太大,因此沙漠綠洲中的瓜果都特別香甜。一些去過沙漠旅遊的遊客,會在沙漠中看到長著很多「西瓜」,認為這些西瓜很解渴,應該糖分有很多,然而導遊卻不允許摘,這是為何?
  • 為何沙漠中遍地的西瓜無人去摘?知道其中緣由後,就算口渴也不吃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於西瓜的喜愛都溢於言表,從前詩人寫詩來表達西瓜的美好,通過炎熱煩悶的夏季來反襯西瓜的涼爽清甜。如此美好的水果,為何在一個沙漠中卻無人問津?遍地的西瓜無人去摘。美麗的沙漠這種西瓜生長於我國的沙坡頭。沙坡頭位於我國寧夏自治區騰格里沙漠的東南邊緣,它奇特而又壯麗的景觀吸引了無數的遊客慕名前去觀瞻。
  • 在沙漠中生長的「西瓜」,為什麼沒人摘?專家:再渴也不能吃
    《農政全書》中有言:「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關於西瓜的由來,一直沒人能說得清。有人認為,西瓜並非源於中國,而是產於非洲,因其途經西域傳入我國,所以古人稱之為「西瓜」;還有人認為,西瓜乃是神農嘗百草時發現的,因其水多肉稀,所以得了個「稀瓜」的名號,而後世的西瓜之名,只是音譯過來的罷了。
  • 極度乾旱的沙漠裡,卻長出了西瓜,導遊:再口渴也不要吃
    沙漠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幾乎沒有什麼水源,絕大多數生物和植物在沙漠都不能生存。所以沙漠也變得非常神秘,很多人都想親眼去看看,去體驗一下沙漠奇妙。在極度乾旱的沙漠裡,卻長出了西瓜,為何再口渴也不要吃呢?西瓜是水分非常充足的一個水果。
  • 沙漠裡的西瓜被稱為「藥西瓜」,為何再渴也沒人吃?網友:不簡單
    沙漠裡的西瓜被稱為「藥西瓜」,為何再渴也沒人吃?網友:不簡單說到沙漠,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乾旱荒蕪這些詞語吧,的確沙漠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如此,面對一望無際滴水不沾的沙漠,總是讓人莫名的害怕起來,還有就是沙漠的氣候也是相當乾燥惡劣的,幾乎沒有生物能夠在沙漠中長期生活下來。
  • 沙漠中你極度口渴,忽然看見西瓜為何不能吃?那些細思極恐的事
    在炎熱的夏天,吃一塊冷西瓜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尤其是對口渴的人來說。如果你在沙漠裡口渴的走著,突然看到很多西瓜,你會很開心吧?畢竟在乾旱的沙漠環境中,植物是非常稀少的,西瓜就更不用說了。而且,如果我們已經非常渴了。咬一口就真的「美」了。但是沙漠西瓜為何不允許吃呢?
  • 在沙漠裡遇到這種「野西瓜」,導遊提醒別摘,遊客:我們不傻
    因此也帶動了很多人在海濱定居和旅遊,而現代海島風情的熱情和熱情也深深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如泰國芭堤雅,中國三亞,加勒比海的各個島嶼等,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沙漠旅遊越來越受歡迎。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現在熱的不僅僅是這兩個目的地。在發展過程中,沙漠旅遊現在也在發展。
  • 沙漠裡到處是西瓜,再渴也沒人敢吃,這是為什麼?
    沙漠給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乾旱缺水,被困在沙漠裡出現事故大部分都是被渴死的,沙漠地帶面積大溫度高,那麼如果在沙漠中看到西瓜,卻沒有人敢吃這是為什麼哪?當然此西瓜並非是我們夏天時候吃的西瓜清涼解渴,含水量頗高。
  • 就算是渴死,在沙漠遇到這種「野西瓜」也別摘,遊客:我們又不傻
    其實沙漠旅遊也是很有趣的,不管是沙漠越野還是漫漫沙海的奇觀都吸引了不少的遊客前來旅遊。不過在沙漠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這裡之所以會被稱為是「生命禁區」並非沒有道理,就比如在沙漠遇到這種「西瓜」,就算是渴死你也別吃,因為吃了之後可能會更加痛苦。
  • 在沙漠之中有一種「西瓜」,看到了它,再渴也不能吃
    現在的人們都喜歡到處旅遊,而且一般的風景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熱門的景點人又多,所以,不少人就喜歡上了自駕遊。自駕遊相比於跟團遊而言更加自由,在行程上能夠根據自己的心意而改變,最重要的是,能夠去很多比較原始的地區旅行,看到的風景也不同。
  • 沙漠裡的「藥西瓜」,不僅不解渴還含有劇毒,見到後一定要遠離
    跟團雖然很方便,但是強制性的購物和打卡式的欣賞風景,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厭跟團旅遊,尤其是一些年輕人。於是有的人選擇了獨自出遊,而有條件的人,就開始了自駕遊,雖然會有點辛苦,但是一路上開開停停,更可以好好地欣賞一路的風景。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和幾個朋友一起去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旅遊,在遼闊的沙漠裡,自由地馳騁,也不用擔心會撞到人或者動物,很是逍遙自在。
  • 地裡摘1個嫩南瓜、1個絲瓜、1個薄皮西瓜,來一頓原生態的大餐
    這個季節陽光雨露交錯,正是蔬菜瓜果大量上市的時節,地裡朝天傲立的小辣椒、紫黑髮亮的茄子、頂花帶刺的黃瓜、翠綠欲滴的苦瓜、圓潤飽滿的西瓜讓人看了真是躍躍欲試。特別喜歡在各種菜葉和藤蔓之中尋找蔬菜瓜果,尋到那瞬間的感覺,一如孩提時候尋找到寶藏一樣興奮莫名。驕陽如火的6月並沒影響我巡視菜園子的熱情,穿梭于田間地頭沒過一會就已近正午。
  • 自助採摘丨雪梨、桃子、李子、西瓜、葡萄、玉米,再不摘它們就都老了
    大夏天熱得一身汗,這個時候來個瓜,沒有刀,就把瓜往地上一砸,紅紅的瓜瓤就跑出來,把臉埋在西瓜裡吃上一口,渾身爽得顫抖!如果有一口井就更好了,把西瓜放進井水裡冰鎮一會兒,晚上在院子裡乘涼的時候吃,那滋味不可言說。靈崑的西瓜多為蘇密1號和中育1號,特點就是皮薄而果肉甜脆。在靈崑吹吹海風,摘摘西瓜,非常愜意。
  • 晚上開車進瓜棚 上萬斤西瓜被摘光 算不算偷?​​​​
    (觀察者網訊) 近日,浙江嘉興兩個瓜農發現自己有上萬斤西瓜被偷,損失慘重,當場抓住一男兩女三個小偷後,對方卻聲稱自己是聽說瓜農地裡的西瓜可以隨便拿之後才去摘的。 瓜農報警後民警表示,這是民事,應該當事人自己調解,因為根據(摘瓜者)的說法,他們的確有可能是聽信了謠言,「其行為缺少一種主觀惡意,不能認定為『盜竊』。」
  • 幾百個西瓜被砸爛在地裡,瓜農心疼壞了!14個小孩:真好玩
    在現場,民警看到10多畝成片的西瓜地中,有大約300顆西瓜慘遭「開膛破肚」。看著滿地的瓜瓤,葛某很是心疼。「眼看著西瓜就要成熟了,這頭批的瓜卻遭到莫名的破壞,連幼瓜都不放過,不知道誰這麼狠心!」葛某告訴民警,他本來打算在地裡搭個棚對西瓜進行照看,但覺得沒必要,過往的都是鄉裡鄉親,誰路過摘個瓜解渴也沒啥,但誰想到西瓜會被人故意砸壞,讓辛苦的勞動成為泡影。
  • 有人偷摘勝利果實
    嘚瑟大勁了當然會有損失,有人偷偷摘了一個金橘。老師傅每天傍晚都會數他的橘子,丟了一個就像丟了萬貫家財,懊惱不已,心疼不已,破口大罵,聲震屋瓦。偷金橘的人背地裡對不勞而獲的果實評價很差,說口感極酸,只能吐掉,同時對老師傅晚上早早鎖樓門睡大覺、說黃段子以及要經常忍受他的二手菸三手煙表示不滿,摘他個橘子算是懲罰。原來那麼好看的果實只能用來觀賞。
  • 沙漠裡的「西瓜」,為什麼沒有人敢吃?
    沙漠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陌生。提起沙漠也都知道在哪裡水是極其匱乏的,能夠想到只動物大概只有駱駝,能夠想到的植物大概只有仙人掌,說哪裡有西瓜可能很多人都不會相信,甚至有很多去過沙漠旅遊的人,恐怕也沒有見過這種西瓜。
  • 吳方華 西瓜熟了
    在父親的親身培育下,一株株西瓜茁壯成長起來,瓜蔓爬滿了沙地的每一個角落,碧綠一片。綠色的西瓜葉間不時地開著些雌雄小黃花,雌花下結著一個毛茸茸的小西瓜,綠得可愛討人喜歡,但是只能欣賞,不能用手去動它,不然的話,它會枯萎而死,結不成大西瓜的。和許多瓜果蔬菜一樣,西瓜也要授粉的。只有通過授粉的,才能長成成熟的西瓜。
  • 生產隊裡摘花椒的那些日子
    溝底土厚的地裡種上了莊稼,山坡土薄的地裡便是花椒樹。窄窄的梯田隨彎就曲地繞著山嶺轉,一棵棵花椒樹參差不齊但錯落有致地就勢排列著,漫山遍野。人們看到長勢喜人、瑪瑙似的椒果,心花怒放、摩拳擦掌。花椒是熟透亦爆亦落的作物,摘花椒又是不能急不能躁的手工活,時間一拖,花椒就真要「噴出玄珠顆顆同」了。所以為了進度,生產隊裡便搞了小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