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很多職場人心裡都有一個創業夢。每當工作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每當做著瑣碎的工作拿著低微的工資時,每當看到身邊的朋友們一個個飛黃騰達時,又或者月收入總是無力支撐你的支出時......等等。這個時候,內心總有一個聲音出現,去創業吧!然後不斷問自己:「打工還是創業?」
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吐槽了自己從阿里離職到創業的路程。
原阿里總監級,前兩年辭職回老家開了家音樂培訓學校,現在年利潤一千萬,疫情期間生意也不錯,口碑逐漸做起來了。感覺曾經做網際網路的時候太傻,只知道幹活,現在發現還是自己幹點事輕鬆。
離職前已經在老家布局了,房子是自己早期買的商鋪,證照親戚幫跑的,老師是北舞的老鄉給的股份,我是業務口出身所以懂營銷。小孩錢現在好賺,沒事地方臺上下,幫孩子考級。主要是學費和人頭外加出去的錢,綜合起來。基本上一個夏令營就可以賺一百多,不難。
很多朋友會覺得網際網路幹不了別的,這是誤區,因為跑業務,我見過百度也是網際網路人出來開螺螄粉賺錢的,也見過網易出來做酒店的。也可能做業務接觸的多吧,前提是最好做某些行業順便看下自己是不是有關於這塊的資源能匹配上。創業一開始也苦,只是挺過來罷了。
我這麼講吧,我的利潤分三塊,夏令營,冬令營,冬令營沒停,組織孩子去三亞,一個孩子8000多,純利潤5000多。我這學舞蹈貴,一年下來好幾萬,具體不說。而且我也不是單一的一個學習品類。重要的是我開在拆遷戶扎堆的地方。鋼琴我們是玩出國留學,加國內大師課還有海外大師。
主要是項目賺。如果簡單只做培訓,一個孩子也就一萬多兩萬的學費,那樣就太累了。房子自己的,老師工資什麼的,我預留了三十萬,其它裝修花了二十來萬,音響隔音花了十幾萬。總體一百萬左右吧。不過要是不講究三四十萬也可以搞定。如果不是自己的商鋪,光租金就得一兩萬一個月。
跨出第一步挺難的。在大廠一個月最少四五萬開外稅後。然後突然讓你出來,需要勇氣。我出來創業,也是考慮,自己有房子,哪怕失敗大不了重新來過。而且三十來歲,拼一拼看看。確實創業需要資源整合,比如地方資源,關係這些。看著簡單其實也沒少跑關係。盈利很多人不信,只是大家總拿大機構玩法去衡量,早二十年,我媽同學人家兒子開拉丁舞學校,我們省出名,孩子都是擠破頭了往裡送。錢不要太好賺。所以,有時候運氣和門路,方法,是學問。
這樣的感慨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再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說到:
網際網路人接觸面太窄,其實根本不了解行業,培訓學校沒那麼好做現在,疫情也打擊不小。
也有網友質疑到:
總監來這炫富了,我絕對不信,我就是幹音樂培訓學校的,5年了,杭州15家店,規模可以不?別說利潤一千萬,就是幹兩年營收有一千萬我都不信。利潤1000萬,營收至少3000萬,按學生報名費1萬來算,至少3000個學生。二線城市以下的收不了這麼多學生吧?而且一個音樂機構,最多也就100~200學生。你是開了多少家連鎖?
也有網友認為:
有中肯的上岸大哥願意分享了,希望多點這樣的,但做藝術培訓有這個利潤的真心不相信,在這個行業做HR幾年,利潤並不大,教育真的不是暴利行業。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