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絲綢之路的歷史,沙漠戈壁灘和海洋古船,都留下了許多故事,那是千年書寫的中華文明。然而,在中國20世紀60年代,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在新疆羅布泊,在青海馬蘭,在通往海上的那一個個歲月,有一段歷史是長期處於保密的,50年後的今天,終於解密於世界,這便是振興中國最強實力的羅布泊原子彈和氫彈以及空軍飛彈部隊打掉了美國U2高空偵察機的經典故事。
羅布泊很神秘,曾經是玄奘西行的歷史痕跡,也是古絲綢之路相連的樓蘭古城遺址。本書《絕密較量》所保密的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在今天首次給予解密,給讀者以全新而生動的再現,也是對絲綢之路發生的故事再次註解。
說到這個被深埋多年的故事,可謂是一次大的絕密較量,其本身是中國國防事業可歌可泣的宏偉成就,但是美國不甘心,通過中央情報局和國防部秘密對中國偵察,並以臺灣為橋頭堡,把最先進的高空U2偵察機部署在臺灣,成立了代號「黑貓中隊」,親自訓練臺灣飛行員。在美國的暗中操縱下,屢次飛往長沙.蘭州和羅布泊多處地方,秘密拍攝偵察,獲取了許多情報。然而,一切都面臨生死的重大絕密較量,到底中國在羅布泊能否成功進行原子彈試驗,還是被美國的高空偵察機獲取情報,被美國在太平洋的第七艦隊鎖定羅布泊的目標?最高絕密都來自高層的絕密較量,來自空軍飛彈部隊與黑貓中隊的絕密較量。這一切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麼的故事?
揭開這個封存的故事,有很多困難。早期的參與者,特別是指揮者多數都不在了,我在翻閱檔案館資料之後,也訪問了多個保衛部有關局室,走訪多個空軍飛彈原部隊。
探險與解密,是我多年寫作的基調和原則。早期我獨闖大洋深處,與海盜零接觸,有了《黑色馬六甲》;我歷險走青藏高原多個無人區,有了《死亡之窟》。為了尋找當年原子彈的生產鈾礦和加工地,走湖南,下蘭州,找到當時的最原始素材;羅布泊是個神奇和充滿死亡之地,周圍相連茫茫戈壁,走進戈壁,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和後勤保障,根本無法進入和通行,況且至今那裡依然是軍事禁區。在部隊的幫助下,我坐上越野吉普車,長時間在野外戈壁尋找,在羅布泊原子彈試場,我看到了當年的場景,那是一個全世界驚奇的地方。艱苦的戈壁大漠,其實還連接著新疆多個暗河,曾經是千年絲綢之路早期的地方。我看到了遺留下的一個個場區,還有戈壁灘遺留的秘密。越野車穿越一天也跑不完那片基地,空軍的塔臺以及多個區域的試驗地,周圍還有防禦的軍事設施,甚至還有曾經偽裝的基地等等,我望著戈壁深處的羅布泊,再次與原子彈試驗部隊和防空飛彈部隊融合在一起。我站在一片曾經偽裝的基地前,想到當年U2高空偵察機飛過,拍攝的羅布泊基地都發回臺灣和美國,其實大多是偽裝的目標。而真正意義上的絕密軟量,一直在暗中進行。美國怕中國製造出原子彈,根據中央情報局和U2拍攝到的情報,秘密派出了第七艦隊部署在南海,並且制定了打擊羅布泊為代號的「高跟1號」軍事計劃。臺灣黑貓中隊多架U2高空偵察機飛進羅布泊和蘭州、長沙一帶偵察,中國空軍飛彈部隊秘密行軍設伏,打下多架美國吹噓不可戰勝的U2飛機,震驚了世界。這裡面隱藏著無數的故事,羅布泊與美國第七艦隊「高跟1號」牽動中國與美國高層的絕密軍事較量,最終,毛澤東主席超強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智慧,戰勝了美國和臺灣的陰謀行動,成功地試驗了原子彈和氫彈。
然而,美國還不甘心,說中國有了原子彈和氫彈,沒有運載工具,等於沒有用。可是,又一次絕密較量開始,中國選擇了一個戈壁基地,代號50號基地,啟動火箭發射兩彈混合運載體,被稱為七勇士的中國軍人在掩體下,按動了電鈕,兩彈發射在羅布泊指定地域,成功地實現了兩彈混合發射。這下,美國徹底傻眼了,一次次絕密校量中都失敗了。
2016年4月,我在酒泉基地戰友的幫助下,尋找50號基地,可是幾十年過去了,廢棄的基地在茫茫戈壁上實在找不到。但是,作為中國首個航天日,有當年七勇士回到基地,要重返50號基地,於是,部隊分批尋找多日,終於找到了當年發射兩彈混合的發射基地。為了行車不迷路,在戈壁灘插上了幾百個旗標。我坐吉普車行駛艱難,終於抵達了那個神秘的50號發射基地,親自下到掩體的防空洞內,觀察到了那飽含歷史價值的場景。走出掩體防空洞,我在發射架的那塊只有半個籃球場水泥地上,還清楚看到遺留被火燒過的印記。斑斑的火焰存跡,雖說過去了五十年了,但我卻仿佛在拉回那段歷史。經過多年探尋,我逐漸找回了那段幾乎丟失的故事。去年,在軍報的一次聚會上,我說起這段往事,曾在空軍飛彈部隊服役過的粟戎生將軍很激動,他講了當年設伏打U2的點滴故事,更堅信我創作的欲望和決心。
往事己去,所有經過和參與那段歷史的人物太多,按純紀實文學寫,不光有流水帳之難,而且每個事件的發展也有所限。我想,所有事件基於在真實的基礎上,以小說形式來創作,更具有故事性和懸念。小說中人物的名字虛構,無需是誰,都是一個個真實人物的濃縮,更是對無數默默無聞的軍人和英雄的歌頌。
在此,我特別說明,我經歷萬裡路的探險採訪,所創作作品的故事都是獨家所構思,也是我在古絲綢之路再次尋找的未解的故事,更是我不畏艱辛和險境再次的創作。一切艱辛的創作與解密,都是對那段歷史的敬仰和紀念。
今天,新絲綢之路的發展,也正是古絲綢之路文化的挖掘和弘揚。而古絲綢之路是古代溝通舊大陸三大洲最重要的國際通道。數千年來,曾為整個人類世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新絲綢之路的發展,我們沿著一帶一路再次出發時,再次回味和閱讀遺留在絲綢之路一段未解的經典故事,會更加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