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朱萬平 每經編輯:楊歡
深圳喬合裡科技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吳彪 受訪者本人供圖
高考志願填報開啟之際,由中國財經媒體第一大V《每日經濟新聞》傾力打造的中國財經院校報考第一平臺——「直通商學院」今日正式上線,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各類詳細資訊。來自國內財經領域的行業大咖也將通過該平臺分享個人經歷,為廣大學子提供一份「參考指南」。
對於高考,深圳喬合裡科技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吳彪有很多特別的回憶與感觸。
1994年,高校開始實行並軌式收費,大學從免費邁向了收費階段,這一年,吳彪參加高考,7月7日高考開始、7月26日得知成績、8月17日拿到中南財經大學錄取通知書……儘管已過去十餘年,他仍記得所有與高考有關的時間點。在中南財經大學,因為本專業統計就業形勢不是太好,吳彪選擇輔修會計專業,這是他對職業規劃的第一個重要決定。
1997年12月,即將在第二年畢業的吳彪第一次來到深圳找工作,現代化的城市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他最終沒能留在這裡,而是進入湖北一家上市公司子公司做出納,幾個月後又轉到了公司會計崗位。
1999年,吳彪全科通過註冊會計師考試,並由此在武漢一家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始了人生第二份工作——審計。
兩年後,吳彪又一次來到深圳,圓之前未圓的夢,在一家投資公司從事投資研究工作,之前的會計、審計等經驗讓他在財務分析、投資研究的工作中得心應手。五年後,為了進一步提升自我,吳彪毅然辭職,到一家國企的分公司做財務經理。
吳彪說,自己一直以來的職業規劃便是從事資產證券類工作,儘管之前多份工作大多與會計財務相關,但他從未忘記理想。幸運的是,此前工作的一家公司開始籌備IPO工作,吳彪接住了「橄欖枝」,幫助該公司於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IPO方面五年多的工作經歷對吳彪的職業生涯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這期間吳彪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技能,決策能力也有很大提升。此後,吳彪再次辭職,來到現在的喬合裡科技,該公司主要生產工業大電流和信號連接器,產品被用於奧運會、鳥巢、上海世博會等重要會議。
細數二十年職業發展之路,會計、投資、企業IPO、銀行、證券、稅務等,吳彪總結,「財經類專業有個特點,就是不怎麼限定你的行業,所以學財經有個好處就是,你的同學、校友會分布在各個行業」。他希望考生們能從自己的個人經歷中找到未來職業發展的一些方向。(實習生彭泠溪對此文亦有貢獻)
掃碼識別小程序,一鍵走進「每日經濟新聞·直通商學院」: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