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卡僅僅記錄卡號,卡內的卡號讀取無任何權限,易於仿製.ID卡不可寫入數據,其記錄內容(卡號)只可由晶片生產廠一次性寫入,開發商只可讀出卡號加以利用,無法根據系統的實際需要制訂新的號碼管理制度。
IC卡內所記錄數據的權限,寫入均需相應的密碼認證,甚至卡片內的每個區均有不同的密碼保護,全面保護數據安全,IC卡寫數據的密碼與讀出數據密碼可設為不同,提供了良好分組管理方式,確保系統安全。IC卡不僅可以授權用戶讀出大量數據,而且亦可由授權用戶寫入大量數據(如新的卡號,用戶權限,用戶資料等),IC卡所記錄可反覆擦寫,IC卡的安全性遠大於ID卡。
IC卡分成接觸式和非接觸式IC卡,都屬於RFID範疇,接觸式IC卡其晶片直接封裝在卡基表面,而非接觸式IC卡是由晶片和線圈組成,可分為COB繞銅線、蝕刻天線、印刷天線等等,兩者的應用區別在於:前者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插入讀卡器使用,例如銀行卡,後者僅需要靠近讀卡器感應天線就能被讀取,例如交通卡、門禁卡。
RFID卡是指非接觸式類電子卡片/標籤,包括ID卡,IC卡和NFC卡以及其它等電子卡/標籤。他們主要的區別在於工作頻段。
ID卡是早期的非接觸式電子標籤,工作頻段在125KHz,只有一個ID號,不可以存儲任何數據,故叫ID卡。
IC卡如從字義上面理解,是包括了除ID卡外的其它RFID電子標籤和接觸式的晶片卡,不過一般說IC卡主要是指工作於13.56MHz頻段的非接觸式智慧卡和接觸式智慧卡,而非接觸式智慧卡也就包括了NFC卡片或標籤(NFC論壇規定有四種卡片類型屬於 NFC卡片),接觸式智慧卡也就是帶個裸露晶片的智慧卡。
RFID卡還包括其它工作頻段的電子卡/標籤,如915MHz,2.4GHz等頻段。
NFC是在RFID的基礎上發展而來,NFC從本質上與RFID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基於地理位置相近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信號傳輸。
但NFC與RFID還是有區別的,NFC技術增加了點對點通信功能,可以快速建立藍牙設備之間的P2P(點對點)無線通信,NFC設備彼此尋找對方並建立通信連接。P2P通信的雙方設備是對等的,而RFID通信的雙方設備是主從關係。
其餘還有一些技術細節方面:
NFC相較於RFID技術,具有距離近、 帶寬高、能耗低等一些特點。詳細內容如下:
1、NFC只是限於13.56MHz的頻段,而RFID的頻段有低頻 (125KHz到135KHz),高頻(13.56MHz)和超高頻(860MHz到960MHz之間)。
2、工作有效距離:NFC(小於10cm,所以具備很高的安全性),RFID距離從幾米到幾十米都有。
3、因為同樣工作於13.56MHz,NFC與現有非接觸智慧卡技術兼容,所以很多的廠商和相關團體都支持NFC,而RFID標準較多,統一較為複雜,只能在特殊行業有特殊需求下,採用相應的技術標準!
4、應用:RFID更多的被應用在生產、物流、跟蹤、資產管理上,而NFC則在門禁、公交、手機支付等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