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
2020年的南京馬拉松刷新了中國速度,在大眾跑者的眼中,他的南馬又是怎樣的呢?
對於南京,抑或對於南馬,我是懷有一種特殊情節的。
南京是我的第二故鄉,行伍出身的我因工作的緣故曾經在諸多城市駐足,八年前曾經在江北那所著名的軍校學習深造,那也是我第一次與南京結緣。
六年後,又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客居秦淮。而那段時光,無論是南航的校園,還是南農的跑道,甚至金陵的大街小巷,梧桐深處,都印下了我奔跑的痕跡,汗水見證了努力,也正是那一年深秋的南馬,我在玄武湖畔完成了半程的PB。
再兩年後,疫情制約了我奔跑的步伐,沒有目標的奔跑似乎缺少了幾許靈魂。當馬拉松賽事重啟之時,我興趣盎然地選擇了幾場比較喜歡的比賽場次。除年初已中籤的無錫自己主動延緩2021年外,上海未中籤、常州未中籤、廣州未中籤、成都未中籤、南京未中籤……五連擊直接宣告今年的我直接進入「冬眠期」。
還好,騰訊跑步的出現讓我重燃希望之火——11月14日,關注騰訊跑步微信號送2個直通名額,本就是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態,關注並提交了圖片,哪有那麼大的雨點可以拍在自己的腦袋上?但是,幸運來了,還是這麼措手不及,11月15日騰訊跑步微信號公布了中獎跑友,我就是那個「有麒父必有麒子」那個幸運兒(騰訊跑步沒有貓膩,還真是隨機抽取的,點讚)!於是,提交個人信息,開始全力備戰。
客觀說,距離比賽還有兩周,加之瀋陽的天氣寒冷,對我的備戰影響很大。最近這兩個月一直在期望、失望中煎熬,跑量不多,也沒有系統進行LSD和亞索800米(直接影響後半程,當然這是後話)。話不多說 ,直接進入正題。
11月28日,瀋陽出發直飛南京,出機場直奔南京奧體中心。此時的南京天氣陰沉,有些溼冷。也許是因為到達領物現場時間稍晚,感覺奧體中心冷冷清清,不是很熱鬧,只有三三兩兩的跑友在拍照留念。
按照程序出示健康碼、測溫、打小票、領號碼和裝備,沒有停留直接進入到展商區域。從贊助商名冊不難看出,儘管今年南馬的規格很高,但是似乎贊助商好像不太多,個人感覺相比2018年也沒有太多的變化。無心瀏覽,直接持號碼牌和背包免費乘地鐵回酒店。馬拉松選手3天交通和部分景點免費,這一點很贊,看出組委會和南京人拿出了最大的誠意。
11月29日,南京奧體中心B區跑區,氣溫3℃,體感微涼。又一次站在全馬的跑道上,心理多少有些緊張,沒有LSD的加持,沒有跑量的積累,很怕後半程撞牆。於是,心裡給自己定下幾個小目標:全程奔跑,一步不走;最高目標,進4小時(當時覺得以自己現在的狀態也挺奢望);中級目標,4個小時到4小時30分,這是個努力應該能達到的目標也是最可能的目標;保底目標,安全完賽,這個是必須滴。於是,賽前制定了前10公裡配速6分作用,第二個10公裡6分20秒左右,半程用時2小時15分左右。後半程隨體力視情進行配速調整。
7時30分,隨著國歌聲和槍響,人群蜂擁前行(請原諒我當場沒有聽到,自行腦補的,後來看到視頻大致無二)。我沒有著急出發,緩慢地移動步伐,前後尋找官兔,特別是400和430的兔子。但是除了在進入待跑B區前見到兔子外,直到最後衝刺,我沒有見到哪怕一位官兔,從官方公布的兔子人數也比其他賽事明顯少了許多。
7時33分,終於從計時毯前通過,按下手錶按鍵,42.195,走起!前5公裡,人群移動速度很快,我按照先前制定的6分配速熱身慢行。5:42,5:59,6:10,5:41,6:00,邊跑邊看手錶,盡力調整配速。通過5公裡計時牌,感覺身體漸漸跑開,於是甩掉雨衣,遠遠可見到大報恩寺。遇到水站,越站而過,直接切線奔跑,儘量少跑距離。
南馬,有一個細節還算不錯,每到拐彎前100米,總有一個指示標識,提醒變道,也可以提前規劃跑步方向。過秦淮河,繞甕城,穿夫子廟,過中山路,繞中山先生像拐入長江路。此時10公裡左右,用時59分,狀態良好。內心些許掙扎一下,下一個目標,20公裡118分。
一條長江路,半部南京史。只要抬頭在光影跳動的梧桐樹梢微微一瞥,就能遇見國民大會堂舊址,遇見國立美術館舊址,遇見中央飯店,遇見梅園新村,遇見總統府——遇見半個民國。此時佳明手錶開始飄移,裡程和配速都出現大範圍偏差,只能靠自己經驗配速。15公裡左右太平門前的一段坡路,稍微有些難度,努力調整下步伐,柳暗花明。
環湖路一帶,觀眾很少,但熱情的南京阿姨不遺餘力地為選手加油,擊鼓。20公裡,117分21秒,正常到達,半程,2:03:37,比賽前預想時間提前完成(當然這個成績比2018年南馬pb1:42:15要慢了20分鐘,而且是經歷半程最難的龍脖子路段)。
按照這個時間段,心中又燃起4小時完成的欲望,也正是由於這個錯誤的決定,直接導致後來體力透支。於是第3個10公裡,提速,用時57分鐘,30公裡-35公裡,平均配速5:36,5公裡耗時28分左右。
正是因為想進入4小時,所以勉強以高配速跑步。特別是進入兩個隧道,耗費了很大的精力。直至39公裡,配速直接從5:40掉到6:17;40公裡,配速掉到6:40,;41公裡,配速掉到7:04,此時接近走步的速度慢跑,體力近似於極限,每跑一步都很艱難,當然就是LSD訓練不足導致。直至看到1.5公裡倒計時,才勉強恢復一些體力,慢慢提速。倒計時0.5公裡,小幅度衝刺,最後用時定格為4小時06分31秒,也算不辱使命,完成既定目標。
縱觀整個南馬,說好的美譽極佳,說差的一貶到底。客觀地說,南馬並沒有脫胎換骨的感覺。
抽籤是一塊硬傷。公布抽籤結果過遲,導致好多跑友不知道能否參賽,包括酒店、機票的價格水漲船高,一部分中籤跑友直接放棄繳費,後來據說又有二次抽籤,又有棄籤,又有三次抽籤,甚至到臨近比賽才出比賽號碼。
賽道保障方面,志願者提供的更多是整瓶水,跑者喝了幾口就隨意丟棄了。道路上的補給主要是香蕉、能量膠,其他可選擇的補給不多,倒是熱情的南京人的私補給跑友提供了奔跑的動力。
當然,作為奧運會馬拉松達標賽的南馬,不乏亮點。頂級跑者借力而為實現目標,大眾精英跑者也都成功PB,大眾跑者也都順利完賽,為南馬平添一抹亮色。
值得一提的是南馬的賽道穿過歷史與現代,更改過後非常適合PB,南京熱情洋溢的市民載歌載舞加油助威,全體保障人員任勞任怨加持,最終成就2020年不一樣的南馬!
深情祝願,南馬越跑越好!
真心祝福,南京越來越美!
(全文完)
關注騰訊跑步微信公眾號
你將第一時間獲得各大馬拉松參賽名額
和眾多大咖與愛好者盡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