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題,絕對是對得起我名字的一篇。
如果你問
糯米有多少種吃法
大概是
N+1種
糯米雖然是糧食的一種,但是勞動人民在吃上的創造力絕對不止於此,糯米的潛力遠比想像的要大!
因為喜歡吃糯米,所以有了糯米相關的名字,hài,糯米怎麼能這麼好吃啊!!!全國糯米圖鑑是一個系列,不是說所有的糯米食物都已經包含在裡面了,本期寫到的是目前去過的城市裡,吃到的各種既好吃又特色的糯食,糯米食物太多了,這個系列會一直更新,寫給我自己也寫給喜歡吃糯米的朋友!希望有一天能收集到所有好吃的糯米!
在全文裡面放在最開始的一般就是最愛或者最想告訴大家的,的確,我愛台州的糯食,一座將糯食發揮得各有特色且恰到好處的城市,至今讓我念念不忘。
優秀的手打年糕,軟糯有嚼勁,包裹上各種葷素搭配的餡料,最後澆上一勺肉汁,滿足,十分滿足!如果你問我此刻只能選一樣糯食吃,你想選哪款,嵌糕,給我來一筒嵌糕吧!
喜歡台州的糯食正是因為糯米的口感太迷人,不是常規的粘軟,而是糯而有勁兒,雞蛋麻餈是搭配最簡單常見的原料,將好吃的糯米發揮得恰到好處。
又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糯米外皮包裹肉餡,得開個口子,出鍋後淋上醬汁,軟糯且鮮美,想吃肉又想吃糯米,全部可以滿足。
烏飯的天然顏色做顏料,裹上豆沙芝麻餡兒,香甜軟糯。
帶湯的炒年糕,豆腐雞蛋筍鹹菜各種豐富的食材往裡放,年糕軟糯,湯汁濃鬱,嵊州美食裡面我的最愛。
年糕切片炒一炒,加個蛋加點腸加點醬油加點醋,幹香軟糯,又是一碗碳水快樂。
手搗麻餈,裹上特調豆沙芝麻餡,是當地的周歲喜慶食物,也是可口的糯米小吃。剛出鍋最軟糯,硬了也別擔心,油鍋煎一下又是另外一種感覺。
大頭菜葉會充分吸收濃鬱的湯汁,加上寧波特色的水磨年糕,甜鹹濃鬱,軟糯厚實,可以當小吃直接吃,也可以當作一道菜來吃,很好吃就對了。
寧波的水磨年糕也是當地的特色,年糕可以炒可以煎可以煮,還可以當作年糕餃直接吃。
不同於內裡加入餡料的青團,青麻餈是直接糯米和艾草的純糯米成分,剛出爐趁著還軟糯的時候搭配紅糖直接吃,糯米軟糯且帶著艾草的清香,等硬了就下鍋煎一會兒蘸著紅糖吃,也好吃。
如果你是喜甜又嗜糯的朋友,上海的食物也一定合你胃口。
虹口糕團是老上海的特色糕團,每次去上海我一定會去買一個,糯米皮子裡面包裹油條,鹹菜,肉鬆,芝麻糖,甜口的存在完全就是加分項。
排骨年糕,上海人對年糕的特色吃法,年糕排骨油炸好後拌上特製醬料,甜鹹調味,軟糯的同時還有大塊吃肉的滿足。
上海這類糕團很多,我喜歡吃條頭糕和雙釀團,條頭糕是豆沙條狀,雙釀團裡面有豆沙芝麻餡兒,當作小點心來一塊也很不錯。
蘇州的赤豆元宵大概是甜食和糯食愛好者的歸宿了,豆沙香甜細膩,小圓子軟糯。
雞頭米和小圓子非常搭,雞頭米本身口感就自帶嚼勁,小圓子也是軟糯紮實,非常和諧,單獨的一碗雞頭米也好吃,加了小圓子更加分。
糯米燒賣我最喜歡蘇州的這一款,濃油赤醬且緊實軟糯,快樂的味道我知道。
油炸過的糯米糰子,外皮帶著一點點酥,內裡又很糯,裡面大顆的肉很溼潤紮實,就是會有點油,一個剛好。
蘇州的綠豆湯和平時很不一樣,裡面也會加糯米,口感十分豐富。
蘇州的糕團種類特別豐富,喜歡吃糯米的朋友去蘇州絕對不會錯,種類真的太多了。
大的糕團整個都特別厚實,但是又很Q糯,赤豆豬油松糕,紅糖松仁糕,南瓜豆沙松糕,薄荷豆沙松糕,這幾款都很不錯。
還有餈毛團,夏季限定炒肉糰子,各種糯米內餡的糰子,總之,能讓你挑花眼。
江浙滬季節限定的糯米食物,春天的青團,從老牌的豆沙到現在各種口味的內餡,我依舊鐘情於傳統的純正的艾草香,軟糯勁道的糯米皮子,除了甜口的,還有經典的鹹口例如雪菜豆乾等也都很優秀。
要問我武漢最喜歡什麼,當然是豆皮了,糯米作為主要原料搭配蛋皮,軟糯又幹香,還有加上豬肉等其他食材的,澆上滷汁,好吃,十分好吃!
糯米包油條作為一種及其普通且可能全國很多地方都隨處可見的食物,武漢的糯米包油條能作為一種當地的特色,就會有它的出彩之處。糯米裡面加入甜口的芝麻糖,裹上鹹菜等鹹口的食材,這兩者完全是相輔相成,加上糯米包裹的非常緊實,也是我的愛。
武漢的過早有一碗經典標配,就是糊米酒,桂花酒釀糊搭配糯米,甜甜的還帶有米酒香,特別百搭。
長沙食物雖然以香辣著稱,但是,甜甜的糯食依舊很好吃。
糖油粑粑是糯米在糖油裡油炸而成,外脆裡糯的典型代表,雖說是油炸,但是也不會覺得油膩和甜膩,全部都剛剛好。
說到糯米飯糰,貴陽的大概真的是本地特有的食物了,糯米飯醬油調味上色,裡面裹上脆哨蘿蔔乾,辣椒和糖,全部相輔相成,又特別有好吃。
二塊粑,做法有點像炒年糕,但是比年糕更加紮實勁道一些,是粳米和糯米做成,重口甜辣炒二塊粑最為相宜。
小米的糯不同於糯米的糯,會更加粘軟一些,小米渣是小米搭配紅糖豬油做成,香甜溼潤但不會覺得油膩。
貴陽也有不少手打餈粑,手打餈粑的好處在於,餈粑的口感會特別的軟糯不失嚼勁,搭配黃豆粉芝麻糖,外層裹一圈內層裹一圈,吃起來很香。
北京的糯米食物也有不少,不同於蘇州的精細,北京的多了一份粗獷。
甑糕是用的糯米跟芸豆做出來的,上面再加上一層的紅棗,買的時候師傅現場挑一塊下來,特別好吃,糯米很是勁道,滿滿的紅棗香,但是吃起來也不是很甜,還有芸豆的粉糯感,一定要趁熱吃!
說到北京,驢打滾也是特色代表之一,黃豆粉包裹糯米,搭配豆沙餡,好吃的驢打滾,軟糯且不膩。
紫米糕,紅棗糕,各個都特別厚實,但又是好吃的。最喜歡紫米糕,糯而韌,香而甜。
在北京買到了夾了糯米餡兒的糖葫蘆,山楂的酸甜搭配軟糯的糯米,十分和諧且加分。
打糕是朝鮮族的特色食物,在東北吃到的暫且放在這兒了,這一份打糕,太好吃了,沒錯,是真的很好吃,可惜這家店已經關門了,糕體十分軟韌嚼勁,搭配香松的黃豆粉,也不會覺得過甜,總之,滿分。
東北的粘豆包也是粗糧細作的一種,黃米麵做外皮,裡面搭配豆沙餡。
以上,是目前吃到的好吃的糯食
當然,沒吃到的肯定還有好多
下期什麼時候更新
大概是等攢到新的糯食足夠寫一篇的時候
為了能收集到更多好吃的糯食
歡迎大家留言
你的城市有哪些好吃的糯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