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千古名篇的嶽飛的《滿江紅》,在這首詞裡很好的反映了當時的那個歷史事件。
靖康之變,是指北宋靖康二年,金國攻下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開封),擄走當時的兩個皇帝及大量臣民,並索取了大量的金銀賠款的歷史事件。
因為過於恥辱,我們一般稱之為「靖康之恥」。
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辱?
在歷史上有很多的屈辱事件。
比如說,明朝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土木堡之變」,當時的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也被當時的瓦剌軍隊(蒙古分支)擄走,是歷史上的一大恥辱。
比如說,清朝末年國力贏弱,在列強的堅船利炮之下,當時的清政府也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如前幾天發表的文章《必須警惕!西方列強欲對中國進行圍剿》中提到的《辛丑條約》,當時清朝人口4.5億,列強按照一人一兩的標準,要求清政府賠償4.5億兩白銀,對中國的欺辱體現的淋漓盡致。
比如說,民國時期列強在中國土地上建立國中之國的租界,不受中國法律的制約,甚至懸掛著「狗與華人不得入內」的牌子。
這些都是我們歷史上的恥辱。
但是這些恥辱和靖康之恥比起來,不及千分之一。
靖康之恥,堪稱中國歷史恥辱之最。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到底發生了什麼。
1
靖康之變的發生
先來看看當時的政治格局分布。
在金國之前,宋朝的北邊是遼國和西夏。
宋朝從趙匡胤立國之後,通過「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軍隊將領的兵權之後,一直都是重文輕武,國家軍事不甚強盛。
趙匡胤的目的自然是為了防止有軍事將領跟他一樣造皇帝的反。從宋朝整個歷史來看,這個目的他達到了。但是弊端也很大。
由於國家軍事力量偏弱,在和遼國和西夏這樣的遊牧民族對抗中完全處於下風。但是宋朝的好處是有錢。
我打不過你我給你送錢,只要你別沒事騷擾我。
對遼國和西夏來說,攻擊宋朝的目的不就是求財嗎?於是,宋朝通過和遼國的《澶淵之盟》,通過和西夏的宋夏議和,以送歲幣的方式,結束了戰爭狀態,保證了北宋上百年的和平狀態。
本來這個局面,對北宋也好,對遼國和西夏也好,都是可以接受的。都不需要勞民傷財的打仗,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沒成想,遼國境內的女真族崛起了。
當時的女真族,就是後來建立清朝的滿族的祖先,居住在今天的黑龍江流域。由於受不了遼國的壓迫,開始反抗遼國的統治,慢慢強大了起來。後來通過聯宋抗遼,把遼國給滅了。
收拾了遼國之後,沒有了共同的敵人,金國就琢磨上了富饒的北宋。
公元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進攻宋朝。羸弱的宋朝軍隊根本無力對抗,金軍東路軍一路勢如破竹,沒用多長時間就打到了汴梁城下。
當時的皇帝是宋徽宗,就是歷史上那個有名的書法家兼畫家。如果還不知道,那一提水滸傳中的李師師就知道了。沒錯,就是那個明明後宮佳麗三千還要偷偷摸摸去偷人的風流皇帝趙佶。
宋徽宗一看形式不好,趕緊把帝位傳給了兒子趙恆,即為宋欽宗。這種臨陣脫逃甩鍋的兒戲行為,也在歷史上引為笑柄。
老子無能兒子更是慫蛋,在主戰派李綱已經頂住金軍攻城,且各路勤王部隊開始陸續開往汴梁之時,竟然謀求和金軍議和。金軍本身已是騎虎難下,更是見好就收,帶著割地賠款撤軍了。
沒想到這只是災難的開始。宋朝的軟弱可欺,讓金國的胃口大開。
公元1126年8月,金國又開始分兩路進攻北宋。不到五個月時間,就攻進了北宋首都-汴梁。
在野蠻的金軍的重壓之下,軟弱的宋朝君臣統統答應了金軍的各種獅子大開口。
金軍撤退時,不僅僅擄走了大量的金銀,更擄走了徽欽二帝及各色人等近10萬人。北宋就此滅亡。
這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變」,又名「靖康之恥」。
2
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辱
貫穿三千年的中國古代史,靖康之恥可以說是奇恥大辱,說是最大的恥辱也絲毫不為過。為什麼這麼說?看看下面這些史實,就明白了屈辱到了何種程度了。
1、北宋賠款金額創歷史之最
《汴京之圍》裡記載的金國賠償要求如下: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折合成兩,則是一億兩黃金、十億兩白銀,同時還需要絹帛一千萬匹。
這個數字我們都沒有什麼概念。那就換算成今天的人民幣看看。
按照2019年的匯率計算,上述賠款換算成人民幣為2.2973萬億元。看清楚了,是萬億。
還沒有什麼概念對嗎?按照《世界經濟千年統計》記載的數據,北宋經濟最發達的鹹豐三年(公元1000年),GDP最高為265億美元,合人民幣為1850億元。
注意,這是GDP,並不是稅收。即使按北宋時期最高的GDP計算,需要12年的生產總值!
如果按照稅收減去國家正常運轉的費用,那大宋朝200年也還不完!
北宋不可能有能力拿出這麼多的金銀給金國。但是皇帝有辦法。宋欽宗為了儘快的搜集金銀送給金人,讓他們快走人,實施了三個方法。
壓榨皇族與大臣,要求諸王、內侍、帝姬、大臣等,將家裡的金帛都拿出來,即便皇后的金銀,也不能藏私。全開封府開足馬力搜繳金銀,特別是金銀鋪子,就連貴戚、權貴家族的恭人、夫人都不放過。為了更快的獲得金銀,欽宗下令,開設一個購買金銀的機構,用錢鈔從民間購買金銀;採取相互告密、揭發的獎勵政策,全民動員監督為國家貢獻金銀,告密者可以獲得百分之三的獎勵。
作為一國之君,宋欽宗為了活命,也真是拼了。
2、賣妻女還債
然而即使再搜刮,離金國要求的賠償金額還是遠遠不足。於是金軍又給北宋提了一個方法,可以用皇家女人作價賣給金軍,以充賠款之數。
金軍也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帝姬和王妃每人一千錠金,宗姬一人五百錠金,族姬一人二百錠金,宗婦一人五百錠銀,族婦一人二百錠銀,貴戚女一人一百錠銀。
宋欽宗還真的同意了…..
作為一個皇帝,拿自己的老婆、姐妹還債,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事。
最終,在給金軍的賠償中,除了五十一位后妃公主之外,還有一萬一千五百零六名婦女被皇帝賣給了金人,一共換回來金六十萬七千七百錠、銀兩百五十八萬三千一百錠。
這種奇恥大辱,也虧徽欽二宗能做得出來,如果趙匡胤地下有靈,估計能氣的掀翻棺材蓋蹦出來。
3、兩位皇帝為了苟活受盡了侮辱
金軍獲得了大量的金銀和女人後,開始撤離北上。但是以為滿足了金軍的賠款要求就能把金軍送走的徽欽二宗失算了。金軍是撤了,但是把徽欽二宗也帶走了。
歷史上殉國的皇帝和大臣並不少見。最有名的當數明朝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在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直接在煤山上自縊身亡。
即使在宋欽宗皇帝身邊,也有寧死不屈的人。金國的金太宗下詔將徽欽二宗貶為庶民,強行脫去二帝龍袍。隨行的李若水抱著宋欽宗身體不讓脫,大聲斥責金人為狗輩。金軍見李若水有氣節,本想招降他,奈何李若水罵不絕口,寧死不丟氣節,被金軍割喉而亡。
而徽欽二帝,為了保命,受盡了金軍的侮辱也要苟活下去,不得不讓人感嘆。
最屈辱的無過於金國的「牽羊禮」。這個禮節是專為受降的俘虜設立的,以表達勝利者的喜悅。
數千名金軍闖入徽欽二帝的營帳,逼迫著皇帝、妃子、皇子、公主到了金國的宗廟,將皇帝和皇后的外袍剝掉,換上民服,外裹羊皮,其餘的人,不管是駙馬、嬪妃、王妃、帝姬還是宗室婦女,全都赤裸上身,只披一件羊皮,手執一條羊皮繩。
亡國之辱,莫過於此。
羞辱並沒有結束。後來,宋徽宗被封為昏德公,少帝宋欽宗被封為重昏侯。妥協投降的結果,也沒有換來對手的尊重,直接封了一個遺臭萬年的封號。
宋徽宗總共被囚禁了9年,期間受盡了精神折磨。公元1135年死於五國城,享年54歲。作為書法家和畫家,趙佶的成就非常之大;但是作為皇帝,他是不稱職的。
兒子宋欽宗死於公元1156年。金國皇帝完顏亮命宋欽宗和耶律延禧比賽馬球。不善馬術的宋欽宗從馬上摔下,被亂馬踏踐而亡。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堪稱千古第一恥辱。
3
結束語:不輕易言戰,言戰必死戰
宋朝富不富有?富有。
宋朝的子民有沒有錢?有錢。
但是,在異族強悍的軍力面前,宋朝的鶯歌燕舞、繁華似夢都瞬間崩塌,所有財富都成了別人的戰利品。
宋朝缺少的是什麼?缺少強悍的軍力和堅強的信念。
只有有了強悍的軍力,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甚至震懾敵人對自己不敢有非分之想。
只有有了堅強的信念,在遇到外敵入侵之時,才能同心協力,共同保衛自己的家園。
北宋帝國,在國富民豐、天下太平的時候,當政者沒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沒有加強軍隊力量的建設,導致在勁敵面前不堪一擊。
不要說農耕民族的戰鬥力比不上遊牧民族。看看大漢王朝的衛青霍去病帶領大軍追的匈奴到處跑、大明王朝的朱棣把蒙古人打的四分五裂,就明白農耕民族戰鬥力比不上遊牧民族,本身是一個偽命題。
弱國無外交,這個弱,決定性因素不是經濟,而是軍事。
沒有保護自己的力量,敵人隨便可以找出一個藉口就可以侵略你。
即使投降,所得到的只能是屈辱,和國破家亡。
不輕易言戰,言戰必死戰!我們需要的是這樣的信念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