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浪潮中創新求變 ——陝西省歌舞劇院80年創新發展歷程掠影

2021-02-26 風從長安來2019

從西北文藝工作團到陝西省歌舞劇院有限公司,從歌劇《張騫》《司馬遷》《大漢蘇武》到歌舞《邊區生產歌》《金格燦燦彩》,從古典樂舞《仿唐樂舞》《唐·長安樂舞》到大型音樂作品《大音長安》《紅星照耀中國》……80年歲月荏苒,從延安一路走來,陝西省歌舞劇院用一部又一部精彩的舞臺藝術作品記錄下時代發展的洪流,用一個又一個耀目的國家級重要獎項見證著自己從未停止的成長腳步,用一次又一次開拓創新的實際行動寫就80年的燦爛與輝煌。

讓優秀民族文化從陝西走向世界

20世紀80年代,中國第一臺唐代宮廷樂舞《仿唐樂舞》的問世為陝歌的發展歷程寫下了濃重一筆。晉京演出、對外交流演出……一次次演出活動讓陝歌名揚海內外,一部部以唐樂舞為基礎創新排演的舞劇推陳出新。

1998年,陝歌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開始了自己的創新發展之路。時任院長趙季平和副院長馮健雪,用政府撥付的890萬元發展資金,將曾經的職工食堂改建成了嶄新的陝西歌舞大劇院,並將《仿唐樂舞》搬上了陝西歌舞大劇院的舞臺。

「當時,政府領導調研後讓把食堂改成劇院。領導說,你們要走市場化道路,把你們的節目在這兒展示。」72歲的藝術家馮健雪回憶起多年前的一幕幕依然激動不已。

市場化道路該怎麼走?陝歌與旅行社達成合作意向,旅行社聯繫遊客和觀眾,陝歌的演出團隊每天在大劇院為慕名而來的海內外觀眾演出《仿唐樂舞》。

這一演就是20多年。

「希望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繼續在這裡延續;年輕人能將陝歌的光榮傳統和奉獻精神傳承下去;這裡未來上演的是我們陝西獨一無二的東西。」對於陝歌的未來,馮健雪滿懷希望。

在轉企改制的陣痛中破繭成蝶

進入21世紀後,觀眾對於文藝作品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陝歌也走到了發展變革的十字路口。2009年10月,陝西省歌舞劇院轉企改制,隸屬於陝西演藝集團,翌年註冊成為陝西省歌舞劇院有限公司。

當傳統事業體制轉變為完全適應市場化的企業,陝歌也經歷著蛻變的陣痛。羸弱的自主創收能力,對社會文化消費大環境的不適應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亟待解決。

一場「適者生存」的改革在陝歌開始了。陝歌首先完成了資源整合、工作班子搭建,繼而推進人才梯隊化建設。在苦練「內功」的陣痛中陝歌「脫胎換骨」,藝術生產迎來更大的繁榮發展。

2010年,大型歌舞音畫《金格燦燦彩》在西安首演,2013年斬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新劇目獎。2013年、2016年,舞劇《大唐賦》《絲綢之路》先後亮相陝西省藝術節和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並斬獲獎項,實現了陝西省歌舞劇院舞劇創作的新突破。

在中國文藝發展的道路上從未缺席

新體制、新機製成為陝歌發展新的引擎和動力,自身競爭力的增強也讓其逐步走上市場化經營的良性發展軌道。

研究市場、改變思維、聚集優勢、薈萃精品,為了探索出一條市場化發展的新路徑,陝歌的歌舞團發揮演出經驗優勢和藝術特長,通過承辦大型文藝活動爭取市場份額,同時與演出場所合作開展駐場演出;陝歌的歌劇團以品牌演出為抓手,以企業包場和巡演為基本運營模式開拓市場,同時開展惠民活動,送高雅藝術進校園、進基層。

從中國第一臺唐代宮廷樂舞《仿唐樂舞》的震撼問世到宮廷樂舞《大唐賦》《唐樂舞》系列的持續創新,從《大漢蘇武》應邀前往新加坡進行商業演出到唐代樂舞詩《長安月》赴日本進行巡演,陝歌這支誕生在聖地延安,成長於戰火硝煙中的文藝團隊,在中國文藝發展的道路上從未缺席,在新時代中國文藝前進的方向上從未迷茫。正如陝歌副院長郝萌所說:「堅定自信、迎難而上的創新精神是陝歌人骨子裡的精神。」

「創新發展不能脫離人民,優秀的文藝作品不僅要堅守文藝的審美理想,還要符合市場的需求和標準。80年來,陝歌始終發揚延安精神,將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薪火相傳,在傳遞歡樂的同時為我們的藝術作品注入更多思考性。未來,我們將考慮排演更多輕量化的貼近百姓生活的歌劇、舞劇,讓藝術不再受演出場地的限制,不再拘泥於形式,真正走進百姓生活。」郝萌的話語中所透露的,不僅是對陝歌未來的期待,也是所有陝歌人為之不懈努力的方向。

80年風雨兼程,陝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80年櫛風沐雨,陝歌開拓創新、銳意進取。80年間,陝歌發展歷程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都在陝西文藝發展史上留下了耀目的光芒。未來,陝歌將繼續用精品力作體現精神力量和價值追求,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為陝西文藝乃至中國文藝的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京劇團、雜技團建團60周年系列活動掠影
    60年,飛花流彩京韻鏗鏘 ——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京劇團、雜技團建團60周年系列活動掠影傳統戲、現代戲輪番上演;驚險雜技、奇幻魔術驚豔舞臺……日前,由自治區文旅廳、自治區文聯、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主辦的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京劇團
  • 新時代醫學教育高質量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創新港舉行
    12月30日,由西安交通大學、西北醫學教育聯盟、陝西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陝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醫學類專業工作委員會、陝西省醫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人民衛生出版社有限公司承辦的新時代醫學教育高質量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行
  • 南山蝶變:創新發展的「深圳樣本」
    南山區科技局局長練聰告訴記者,園區已引入包括生產「春晚機器人」的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在內的100多家企業和創新機構,「只有戰略新興產業相關的創新企業、載體,才有資格入駐」。 統計顯示,目前,南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1641家,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經濟的重要支柱。 「南山之變,科技創新是破繭成蝶的第一驅動力。」南山區委書記姜建軍說。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二胡、薩塔爾與樂隊《花兒...
    湖南省演藝集團藝術顧問,湖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原上海民族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並於2005年至2014年間同時兼任樂團團長。1985年在北京指揮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民族樂團率先推出民族音樂會,首開民族樂隊演奏現代作品之先河,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現代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諾瓦——勇於在發展浪潮中探索創新的「後浪」
    作為塗料人,如果你沒被讚美年輕人的「後浪」擊中,或許情有可原,但你還沒被「創新發展之浪」擊中,則毫無疑問,你將大概率成為「前浪」了。諾瓦勇於在發展浪潮中探索創新的「後浪」數位化營銷的浪潮,在疫情發端之前的2019年已經是暗潮湧動
  • 山東歌舞劇院歌劇《沂蒙山》劇組獲評「青春擔當好團隊」:不忘初心...
    山東歌舞劇院歌劇《沂蒙山》劇組,於2017年正式建組。這是一隻以年輕人為主力軍的330人組成的的創作集體,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280人,35歲以下的黨員23人,團員130人。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臨沂市委、山東歌舞劇院從《沂蒙山》創排伊始,就提出「打造全國一流文藝精品」的目標,這也正是山東歌舞劇院這支年輕團隊的努力方向。從十一月初到十二月底,在歷時五十天的排練過程中,《沂蒙山》團隊在任何困難面前沒有降低對藝術質量的要求,始終以沂蒙精神鼓舞自已,以觀眾的期待激勵自己,努力把《沂蒙山》打造成中國藝術長廊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 歌聲嘹亮舞翩躚 記憶飄過七十年 ——呼倫貝爾民族歌舞劇院紮根...
    呼倫貝爾民族歌舞劇院成立於1950年,前身是內蒙古東部區文藝工作團,1971年8月改為呼倫貝爾盟民族歌舞團,1981年,分立了呼倫貝爾盟話劇團。2010年8月,歌舞團與話劇團合併,成立了呼倫貝爾民族歌舞劇院。2018年3月,呼倫貝爾民族歌舞劇院增掛呼倫貝爾市直屬烏蘭牧騎牌匾。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古箏與樂隊《黎之引》
    多次代表政府和學校參加境內外重要演出,在多個電臺、電視臺和媒體書刊中均有專訪並發表文章。2013年入選天津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以及「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樂團介紹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是山東省唯一職業民族樂團,是全國十大優秀民族樂團之一,樂團以繼承發展中華民族音樂為己任,以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為宗旨,創作演出了大量無愧於時代的精品力作。
  • 「廣州學求易教育有限諮詢公司」成功入圍中國品牌創新發展工程!
    2020 年,廣州學求易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從諸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入圍《中國品牌創新發展工程》的優秀企業之一,受邀在北京會議中心參加第七屆中國行業影響力品牌峰會。
  • 內蒙古推動新時代烏蘭牧騎事業創新發展紀實
    根植沃土擔使命 服務人民踐初心 ——內蒙古推動新時代烏蘭牧騎事業創新發展紀實11月19日下午,一段視頻引發網友紛紛轉載、刷屏。當日,內蒙古東部大雪封路,從包頭到赤峰的旅客列車已經滯留了8個多小時。「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1月21日在給烏蘭牧騎隊員回信中的殷殷囑託,激勵新時代烏蘭牧騎牢記使命、根植沃土,不忘初心、服務人民。萬裡北疆,烏蘭牧騎的鮮紅旗幟迎風飄揚。
  • 第九屆陝西省藝術節在寶雞開幕 大型舞劇《青銅》亮相開幕式
    華商報寶雞訊(記者李琳)10月15日晚,第九屆陝西省藝術節在寶雞大劇院盛大開幕。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牛一兵,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分别致辭。副省長程福波主持開幕式。  陝西省藝術節是我省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
  • 創新謀機遇 逆勢求發展 2020中國國際造紙創新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本屆論壇以「創新謀機遇,逆勢求發展」為主題,針對造紙行業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危機管理、5G變革、新基建機遇以及造紙行業面臨的市場調整、消費改變、原料短缺,以紙代塑等新情況,圍繞造紙企業如何進行產業鏈重構、供應鏈優化、價值鏈提升等熱點話題,邀請相關領導、行業專家、權威學者、知名企業家等以及業內各界人士進行交流研討,分享思考,共同面對行業發展困境。來自造紙及相關行業的近300位嘉賓出席了活動。
  • 崑山高新區陽澄湖創新論壇:聚焦發展新格局 創新引領浪潮湧
    孔維華在致辭時表示,崑山高新區十年薪火相傳,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引領下,實現了產業鏈條齊整完備、創新創業能級攀升、社會事業和諧共榮的發展跨越。作為高新區的品牌創新活動,陽澄湖創新論壇堅持聚智引才、服務創新,引進了多個院士團隊項目,發布展示了數百項創新研發成果。希望與國內外廣大客商、大院大所、人才團隊攜手合作,共同開創高質量發展的下一個輝煌「十年」。
  • 2020年陝西省民族器樂大賽舉行
    日前,2020年陝西省民族器樂大賽匯報演出在陝歌大劇院成功舉辦,這也標誌著經過半個月的賽事活動,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陝西省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陝西省民族器樂大賽圓滿落下帷幕。
  • 2020年陝西省創新能力排名全國前十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2020年陝西省創新能力排名進入全國前十,居第9位,較上年上升了3位。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2020年陝西省創新能力排名進入全國前十,居第9位,較上年上升了3位。
  • 福建省廣大民營企業家:創新求變 逆「疫」飛翔
    面對疫情危機,我省廣大民營企業家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奪取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雙勝利」  創新求變逆「疫」飛翔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記者林清智嚴順龍)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發揮我省民營經濟比重大、僑胞數量多的特色優勢
  • 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答卷——「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題: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答卷——「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新華社記者董瑞豐中國創新的浪潮,5年來是怎樣地奔湧向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在此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第14名!中國繼續鞏固排名。創新能力指數位列前15名,通常就被認為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在這個榜單的前30名裡,中國是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指數排名的躍升,濃縮了5年來創新巨變的澎湃歷程。
  • 西安醫學院母嬰護理創新團隊入選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計劃
    近日,中共陝西省委組織部印發《第二批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支持計劃入選名單的通知》,以西安醫學院護理學院院長張永愛教授為帶頭人申報的「西安醫學院母嬰護理創新團隊」入選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支持計劃——「創全省一流團隊項目」名單,支持經費100萬元。
  • FBIC2020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大會|新消費品牌浪潮
    完成從0到1的儲備後,品牌從1到10,10-100,又將如何發展?資本、產業、媒體、渠道該如何協同?   秉承著開放式創新與整體設計創新的理念,Foodaily每日食品攜手全球商業&產業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FBIC2020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大會」,以「新消費品牌浪潮」為主題,將於7月28-30日在上海寶華萬豪酒店舉辦。
  • 斬獲2020好公司創新發展大獎 玩物得志APP發展再加速
    在遭遇新冠疫情,世界經濟格局充滿極大不確定性的2020,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底色與韌勁,中國不少優秀的公司是率先走出寒冬,扭轉逆勢,提振中國經濟發展的引領者。創新活力滿格搶跑市場前列胡潤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文玩市場投資規模接近萬億大關,未來10年有望突破6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