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色列使用的主力防空系統一共有三款,其分別是「箭2」、「大衛投石索」以及「鐵穹」,其中第1款針對的主要是中遠程彈道飛彈,第2款針對的主要是近程彈道飛彈以及大型的遠程制導火箭彈,而「鐵穹」針對的就是來自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武裝組織發射的大量無制導火箭彈了。
由於巴勒斯坦武裝組織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對手,因此這三款防空系統中技術含量最低的「鐵穹」反而成了以色列防空系統中存在感最高的武器。
不過如今對於以色列來說「鐵穹」的高性能也是一件相當頭疼的事情(按照以色列國防軍公布的數字,這款防空系統對於巴勒斯坦武裝組織發射火箭彈的攔截成功率高達90%以上),問題就出在成本上。「鐵穹」系統每發射一枚攔截彈需要消耗的成本在4.9萬美元左右,然而對方打來一發技術含量極低的無制導火箭彈成本可能總共才不到50美元。
雖說這種情況相比於美國人在阿富汗用50萬美元的飛彈炸5美元的帳篷好得多,然而畢竟對於以色列這樣一個小國來說太不划算,因此他們早就開始開發單次攔截成本相當低的雷射防禦系統。
根據以色列當地媒體的最新報導來看,他們已經宣布「在雷射反導系統的研製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新型雷射反導系統攔截一次只需要花費3.5美元,這一數字相比於鐵穹飛彈的4.9萬美元可謂是斷崖性降低,前者還不到後者的萬分之一。
而且相比於「鐵穹」,雷射反導系統在面對巴勒斯坦武裝組織發射的大量火箭彈會顯得更加得心應手,因為「鐵穹」想要攔截高烈度的飽和攻擊還是相當困難的,但雷射武器可以做到「低成本不間斷使用」。
以色列研製類似武器的思維,最早還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他們與美國共同研製的「鸚鵡螺」雷射防禦系統,經過不斷的發展2014年以色列已經在新加坡航展上展示了「鐵束」雷射攔截系統,只不過當時「鐵束」依然處於試驗狀態,其發射功率為2千瓦左右,單次成本為2000美元。
未來以色列的雷射反導系統如果大規模服役的話,那麼「鐵穹」很可能就要退役了,因為無論是從攔截效率還是成本上來看,雷射反導系統顯然要佔壓倒性優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鐵穹的攔截效率究竟有沒有以色列國防軍吹噓的那麼高也是值得懷疑的,此前就有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批評「鐵穹」攔截成功率還不到四成,所謂90%只不過是以色列人將很多偏離目標的火箭彈也算成了鐵穹的戰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