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部門提醒:不明包裹要拒收

2020-12-23 寧海新聞網

  記者屠以撒

  突然收到一個包裹,還是到付的,但是你印象中又沒有買過這個東西。你可別以為收到了意外之財,這很可能是一種新的詐騙方式。

  日前,市民潘女士向百姓事馬上辦吐槽,「雙十二」期間購買了很多商品,這幾天陸續收到了不少包裹。14日上午,潘女士在單位接到快遞公司打來電話,問家中有沒有人,有個包裹到了。潘女士沒多想,直接告訴婆婆幫忙收一下。潘女士的婆婆籤收完快遞後,快遞員稱這件商品是到付的,需要支付49元,老人想都沒想就付給了快遞員。下班回家後的潘女士聽婆婆說接收快遞時付了49元,感到很納悶,因為她購買的商品都是全款付完,並沒有買過到付的商品。潘女士馬上拿出包裹,看到快遞單子上並沒有詳細寄件地址和寄件人的信息,郵寄貨物內容上也只是寫著「潔廁劑」。打開一看,只見裡面放著幾瓶潔廁劑。按照生活經驗來看,這根本值不了這麼多錢,潘女士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但由於金額較小,就沒選擇報警,只能自認倒黴。

  記者在網上搜索「貨到付款」的相關報導時,發現類似潘女士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有的人運氣差,在付款籤收後才發現收到的是空盒子,有的則是價值超低的物品。例如一名網友稱自己收到3件包裹,共計被收取了99元「到付款」,而實際包裹的價值加上運費不到20元。

  對此,記者分別詢問了縣交通局物流科和縣消費者協會。縣交通局物流科工作人員童昭波表示,快遞公司一般只負責寄送包裹,快遞員也很難分辨貨品的真實性,雙十二的包裹相對較多,如果收件人當時拒收,快件很快就能退回了,但籤收了就很難處理。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分局局長王鵬表示,根據潘女士的線索,不確定快遞費是付給誰的,經營者也不清楚,很難確定主體。在一定意義上,這不屬於消費行為,可能是一種詐騙行為。同時,王鵬告訴記者,目前還未接到過類似的投訴案件。

  警方提醒,市民在籤收快遞時首先要核對商品是否本人或者家人購買。其次,籤收前一定要打開包裝盒,檢查商品的質量。如果有問題,一定要拒收,發現被騙後,要及時撥打110報警。另外,廣大市民還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含有個人信息的快遞單據要撕毀或塗黑後再予丟棄,以防被不法分子獲得信息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相關焦點

  • 凱德安德瑪專賣店拒收現金 相關部門將對該店進行調查
    挑好了物品,卻因為現金形式付款購買失敗,這讓劉先生氣憤又疑惑,「不是說不得拒收人民幣嗎?」商家凱德安德瑪專賣店證實該事,「是我們的疏漏,人是臨時招來的,沒有給他們作好培訓,我們是支持人民幣現金支付的。」
  • 公共部門尤其不得拒收現金
    絕大多數場合,拒收就拒收了,你還能把他告上法庭?哪怕法庭會受理,你有時間和精力嗎?事實上,理性的商家一般不會拒絕現金。道理很清楚,商家追求利益最大化,只要能帶來利潤,接受現金有什麼不好?雖然現金麻煩一點,但如果拒絕現金就真的拒絕了一單生意,拒絕了一筆利潤,聰明的商家什麼都可以拒絕,但拒絕現金可是真正拒絕了金錢。所以,理性的商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家,一般不會拒絕現金。
  • 提醒|赤峰市郵政局提醒:39元貨到付款快遞,一定別籤收
    針對此類現象,赤峰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39元貨到付款」是不法商家在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後進行的一種新型騙局。為此,提醒廣大市民,來路不明的快遞千萬別籤收,以防上當受騙。近日,全國多地頻頻出現「39元貨到付款」詐騙事件:武漢馮先生近日突然收到一個快遞包裹,包裹外包裝上有「代收39元」字樣。
  • 價值6000元童裝被不明液體浸泡,拒絕「德邦」3倍運費賠償
    本報訊(記者 董琳)元旦、春節本是童裝銷售旺季,在哈市經營童裝店的曹女士卻沒能抓住這波商機,因為她準備新年促銷的一批貨,在運輸途中被不明液體汙染,氣味刺鼻,拒收後至今還留在德邦快遞前進路網點。曹女士與德邦快遞的「糾紛」也從2020年打到2021年,至今還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答覆。
  • 綿陽女子近兩月接連收到20多個不明快遞……她都沒敢去取!
    卻留著她手機號這些快遞陸續寄到小劉之前上班的地方一共多達20多個11月22日小劉向晚報打電話求助諮詢怎麼處理這些快遞市民求助:收到來源不明包裹記者就此事諮詢到淘寶官方客服和商家客服,淘寶客服提醒:消費者不要相信此類來電。梁女士購買商品官方客服也表示,品牌不會通過非官方渠道聯繫消費者處理質量問題、退款問題。
  • 包裹不配送,部分還被「拒收退回」 瀘州百世快遞咋了?
    近日,家住江陽區石馬溝的羅女士在瀘州新聞網、川江號APP「瀘州市網絡問政平臺」反映,瀘州百世快遞已經「癱瘓」近半個月,自己的包裹不知被寄到哪裡去了,查詢物流信息也跟蹤不到派送進度,甚至還顯示客戶拒收退回的,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 為什麼快遞拒收不收費,物流拒收卻要交運費?佳豪鑫告訴你
    在某寶上,支持七天包退包換的商品,一般是可以拒收的,且拒收是不需要消費者承擔運費的。那麼物流發生拒收的情況,運費該怎麼算呢?6月份孫先生發一批貨物從深圳發往浙江,採用的是寄出方支付費用,但貨物到達後卻被客戶拒收了,原因不知,貨物便滯留在物流公司。公司詢問他是否把貨物運回去,如果要運回去的話,則需要支付一筆額外的運費。孫先生覺得委屈:「明明我的貨物沒失損,物流也在限定的時間到達了,收貨人拒收,責任不在我這裡,怎麼還要我支付運費呀?」
  • 拒收現金?你可能要吃罰單了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發展的同時,保障公眾現金使用需求、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是央行長期面臨的重大課題。該負責人還透露,今年9月以來,拒收現金專項整治已經取得一定成效,現在央行各分支機構正在判定是否要給相關違法違規行為開具罰單。
  • 以後不出示身份證會被拒收包裹!
    快遞公司和快遞小哥不仔細檢查物品就寄送包裹,要受到處罰!在查處過程中,警方發現,負責為該化工公司寄送包裹的杭州百世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宜興城北分部,存在《反恐法》第八十五條第一項列出的「未落實安全查驗制度,對客戶身份進行查驗;或者未依照規定對運輸、寄遞物品進行安全檢查或者開封驗視」行為。市公安局隨即將線索和相關證據材料轉遞市郵政管理局立案調查。
  • 退貨快遞籤收後又拒收,退款申請被關閉!南寧一男子淘寶網上買手機...
    因為測試該部手機電池有問題,梁先生便申請退貨,可退貨的手機在顯示籤收兩天後又被拒收。而退回的手機,他懷疑是被掉包的模型機,遂拒收。如今,購機款已支付給賣家,而手機也不見,梁先生落了個「錢機兩空」。梁先生告訴記者,今年10月,他在淘寶網上一家名為「樂淘數碼網」的店鋪看中一部蘋果XR手機,該款機在專賣店的價格是3700元,在該店鋪優惠之後的價格為3050元。
  • 加強對「拒收現金」的剛性約束
    (據南方網12月21日報導) 第三方支付方便快捷,且能避免收到假幣和找零,受到不少商家以及公共服務部門的青睞。因此,不少商超甚至某些政府服務部門明裡暗裡拒收現金,給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群體帶來不便,也違反相關法律規定,妨礙了人民幣的正常流通。
  • 女子沒購物收到199到付包裹,快遞單上一行字讓人害怕
    女子沒購物收到199到付包裹,快遞單上一行字讓人害怕前些天,湖北的趙女士莫名收到一件包裹,快遞員稱是貨到付款,本以為是家裡人買的東西便直接支付了199元。沒想到的是,這個包裹並不是家裡人買的。「裡面是三件短袖,貨到付款,當時以為是我們給我買的衣服,沒問那麼多就籤收了。」
  • 陌生人加微信好友稱要「網上人口普查」 相關部門提醒:假的
    「曉月」稱,她通過本地媒體報導,對人口普查相關政策有一定了解,12日,有人想添加她為微信好友進行「網上人口普查」,她感覺對方應該是騙子。  昨日,記者從該小區所在的通達社區了解到,為了開展人口普查摸底工作,近期會有工作人員電話諮詢,或者上門普查,但不會通過添加微信好友的方式讓業主或住戶提交個人資料。
  • 國家郵政局:來自武漢正常快遞不需拒收 但要及時洗手
    DoNews1月30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30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侯延波在談及來自如何處理武漢來的包裹時表示,正常包裹不需要拒收,但收完快遞應及時洗手。侯延波表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快件傳播的風險極低。
  • 拒收人民幣 ?央行出手,你違法了!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杭州市中心支行宣布,人行將聯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
  • 拒收人民幣?官方回應來了
    拒收人民幣?網友,您好:1993版1角硬幣屬於第四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如果要使用請您到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舟山分行營業部辦理兌換。政府及職能部門回復率常年保持優良,為網民與政府部門的溝通提供了便利,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提供了新途徑。舟山網微信公眾號推出《問政舟山》欄目,創新公開監督機制,以問題為導向,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職能部門踐行承諾、狠抓落實。本欄目每星期推出,敬請關注。
  • 拒收法院傳票的法律後果,明白了你還會拒收嗎
    法院傳票是人民法院依法籤發的,用來通知答辯人其被起訴信息的,要求被傳喚人按指定的時間,到指定的地點出庭參加訴訟活動或進行其他訴訟行為的書面文件,也是傳喚相關當事人到庭的書面憑證4、留置送達:受送達人對法院直接送達的訴訟文書拒絕籤收,送達人在邀請相關組織的人員到場後,由相關人員見證將訴訟文書留置在受送達人住所而完成送達的方式。5、轉交送達:對軍隊中的軍人以及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人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政治部門或監所行政部門轉交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
  •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
    經過近幾年的宣傳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問題總體得到緩解,但仍有一些商戶、機構等主體對自身在現金收付中的責任和義務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誤區和偏差,或者基於成本控制、用戶體驗等原因,存在不願意收取現金等現象。特別是今年疫情的出現對現金收付環境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
  • 浙江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 遇拒收現金可撥打12363投訴
    自2020年11月10日起,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在全省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凡存在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的,一經查實,將依法予以處罰。11月16日,由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聯合多家商業銀行共同開展的「百城千家萬名拒收現金宣傳」在杭州火車東站廣場正式啟動。
  • 評論丨【犀言利語】查處拒收現金行為 尊重消費者選擇權
    公告指出,因對外提供商品、服務或依法履職、管理需要,存在收付行為的各類主體應遵守人民幣管理相關法律規定,自覺規範現金收付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存在拒收現金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會同當地有關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在當今「網際網路+消費」時代,隨著掃碼支付、銀聯閃付、網上支付等方式的興起和銀行卡的全面普及,很多中國人都可以「一部手機走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