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酒文化系列文章第十九期,本期您將了解福建當地的酒文化。
關於廣東人吃福建人的笑話我們就不再提了,今天咱們是酒文化專場。
網傳福建人的酒量全國倒數第二,白酒桌上只能喝啤酒。
……
嗯……你們是怕喝醉了被廣東人拖走嗎?
對了,你們福建現在還有多少人口?
……
廣東人吃福建人這個梗能過去了嗎。
1
好吧,咱回歸正題,講講福建跟酒的那些淵源。
福建省,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南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
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海上花園城市廈門,海上絲路名城泉州,海濱城市福州……
福建是在中國東南部是最熱門的旅遊線路之一。
其實福建除了自然景觀優越,當地的名酒也讓人難以忘記。由於地域問題,福建米酒黃酒居多。福建酒中,以歷史悠久的「福建老酒」最為著名,不僅暢銷八閩大地,還遠銷歐美等海外市場。
福建地區在中國是屈指可數的糯米產地,按福建的方言,「糯」與 老」的母音相同,發音近似,因此客家人(居住在福建、廣東、廣西地區的漢民族)將糯米酒讀作容易發音的老米酒,並一直沿襲下來,再加之色調鮮紅的濃厚味道,因而略之稱作老酒。
著名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就很喜愛飲用福建紅酒,曾寫下「夜傾閩酒如赤丹」來形容與弟子望月對酌紅酒的情景。而朱熹曾以「酒市」為題形容福建紅酒的繁榮:「聞說崇安市,家家曲米春。樓頭邀上客,花底覓南郊。」
福建釀酒歷史悠久,漢代已有釀酒業,據《名勝志》載,相傳閩越王在金雞山桑溪上飲酒留有曲水流觴處,稱為「越王臺」。
宋代以釀有「閩酒」著稱,上文蘇東坡「夜傾閩酒赤如丹」的詩句,就可見當時民間已用紅曲釀製酒品。
明清時期釀製酒品繁多。《福州府志》載有「冬白老、蓮須、藍家酒、碧霞酒、綠豆重釀、桔酒」等。明代萬曆年間福建老酒生產工藝已定型,成為紅曲黃酒獨特風格的名品,享譽南北。
1945年大興酒坊沿襲傳統工藝,投產此酒,命名為五月紅,又因投料一缸(340斤),產酒四壇半(每壇130斤),又俗稱「四半酒」。
1952年在大興酒坊基礎上改建成福州酒廠,繼續生產此酒,改名為福建老酒。
2
福建人喝米酒,稱'吃酒',往往喜歡將酒置壺中在沸水或熱水中溫熱,尤其在冬季溫酒祛寒,添人酒興。
福建人喝酒有一些不同,別的地方都講究倒酒要倒滿,但福建人講究「七分茶,八分酒」之說,這樣做倒不是小氣,而是因為福建人喝酒時講究「留有餘地」。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福建人喝酒很「講禮」。
福建的好客傳統,在酒具上也可見豪氣。閩北、閩東及閩西山區農民飲酒好用「海碗」(即大碗),沿海農民,即所謂的「討海人」也很好酒,每有客至,往往以大碗盛酒款待,頗有水泊梁山的豪邁。永泰人稱上酒肆買一大碗酒當場飲盡為「櫃檯拼」。
酒席裡最後一樣菜一定是甜品,有時候是元秘D,有時候是甜湯圓,然後配上一大堆奇奇怪怪各種各樣的小麵包。
各地均有在酒桌上勸酒習俗,飲樂時好猜拳行令,以增強氣氛。閩南人上桌後必不可少的就是划拳,酒令行猜與全國各地相仿,以數字令為多,再配以方言和地方小調,更見情趣。
3
既然提到了划拳,那就必須得來提一下福建划拳,福建人喜歡划拳幾乎是全國皆知的。福建划拳最盛的地方要屬福建泉州,泉州划拳分會競技賽的一段視頻曾在抖音上火了,播放量高達116.2萬,點讚數4920 被轉發數4732次,足以證明福建人划拳有多火熱。
與泉州人交往需要學會三件事「閩南話、喝酒和猜拳」,可見泉州人與酒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2012年的時候,作為閩南酒文化最具象徵性的泉州划拳,入選鯉城區第五批區級非遺產名單。
划拳的手勢和規則在各地都是大同小異的,最重要的是划拳的口令在各地區的本地化。閩南地區的划拳口訣:單操、兩響、 三來、 四洪、 六連、 七僑、 八仙、 九怪、 十(全來 暴露)。
口訣意義
一、本說「螯頭」或者「一個」,喊「單操」則是一品「當朝」之訛音。
二、本說「二星」,指兩姓聯婚、兩家喜事之意,或說「兩個相好」。
三、本說「三星」,指福祿壽三星在天,喊「三伸」則是三星之訛音。
四、本說「四逢喜」,指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說四逢是簡稱。
五、本說「五魁」,明代科舉分五經(《禮記》、《春秋》、《詩經》、《書經》、《易經》),取士,每經有選一人曰之經魁、五經之魁曰之五經魁,後稱「五魁」。(但有部分地方禁「魁」,例如惠安、安溪等地。)
六、本說「六連」,天地四方稱六合,六合之連成宇宙。
七、本說「起巧」,指七夕穿巧針,喊「七巧」則是「乞巧」之訛音。現也有認為是七竅,指人臉上的七種器官。
八、本說「八仙」,指八仙過海,喊「作匹」是後人改口。
九、本說「魁鬥」,北半魁星,又稱九魁。
十、本說「總開」,喊「總來」或「總捧」則是後人改口,也有喊「滿」或「炸」的。
規則
一、一對一的叫「單挑」
二、兩撥叫陣是「分國」
三、一挑眾、戰無不克是「打通關」
四、看準了一個拳王,大家一起上,就是「打擂臺」,也叫「追勝」
五、擺上幾杯酒,划拳爭勝負,看誰先把酒贏光,叫做「搶籌」
六、再擺幾杯酒,喝完這輪就結束,稱為「定量」
禮數
一、主動邀人划拳要說「學習」表示敬意
二、贏第一拳得說「承讓」證明謙遜
三、連贏多次主動陪飲那是尊重
四、如果連輸超過三次要求繼續比劃,要說「再學習」表示服輸
五、喊數不合理就該自罰以表歉意
泉州地區常見的約定
一、禁五。惠安一帶划拳不準喊「五」,因為喊「五」的勝算比較大。
二、噤聲。划拳過程中,出拳不出聲相當於重複上一次出拳的喊數。
三、打掉。三戰兩勝時,當划拳雙方打成平手,可以臨時協商,取消已有的結果,從頭開始。
四、土拳。就是喊數不合理。如己方出拳數為合拳(表示0數),喊數又大於五,顯然不合理。如果有約定,就要任罰,或呷一口酒,或聞一下酒杯。
五、替酒。輸拳請別人代飲罰酒,通常頭杯要自己喝。
有到過閩南喝酒的朋友基本上都知道閩南的酒文化,閩南人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和喜歡熱鬧,在酒桌上划拳、搖塞子拼酒可是十分常見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福建人最愛做生意,也最會做生意,其事業版圖擴張至全國,與會喝酒肯定有關係,在酒精的解構下,盡情解放人類的原始本能,交流更加通暢。 從福建人「茶七酒八」的留有餘地,以及其划拳爽直的性格特點來看,足見福建人的經商智慧。
今天的酒文化就講到這裡,咱們下期見。
如果你有想知道某地區的酒文化,也可後臺私信純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