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鶴溪:「開門」抓難題 實事得民心

2020-12-26 麗水網

  「宅基地分配是今年以來我們浮丘村村民最迫切希望早日解決的事情,今天抽到了滿意的宅基地,特別開心,我們的新家夢就更近了一步。」日前,景寧畲族自治縣鶴溪街道浮丘村村民夏朝富,早早來到村宅基地分配抽籤現場。該村新班子一上任就解決了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通過辦好開門一件事,贏得了群眾的信任。

  2019年9月,浮丘村啟動金惠C區農民自建房資格審查以來,村民就一直期盼著早日啟動農民建房,結束住房困難的日子,但因為資格審查疑難戶較多,一時難以認定,宅基地遲遲未抽籤分配。

  村黨組織換屆後,浮丘村新一屆黨組織班子就把完成宅基地分配作為「開門一件事」,立志儘快圓村民的安居夢。「村民最著急,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我們新班子第一件要解決的事情。」村黨支部書記曾盛會說,新班子立即牽頭召開戶主會議,徵求村民對宅基地分配方案意見,加急推進建房資格審查。根據村民的意見建議,對宅基地分配方案進行了再完善。經過半個多月連續攻堅,最終確定宅基地安置對象和分配方案。當日上午,經過12輪抓鬮,圓滿完成金惠C區農民安置小區(第一批)54戶77直宅基地分配工作。

  在村社換屆中,鶴溪街道堅持「幹中換、換中幹」工作導向。11月5日11個村社黨組織圓滿完成換屆後,新一屆村社黨組織班子便以「一刻不耽擱」的狀態進入實幹模式,把心思放在群眾關心的項目上,努力辦好 「開門一件事」,形成「上馬即奔跑、上任就實幹」的濃厚氛圍。

  除了浮丘村,三枝樹村新一屆黨組織班子,目前解決了322國道鶴溪街道三枝樹段此前因涉及多起土地糾紛致使工程受阻的問題。當選後,村黨組織書記張正財將此事作為開門一件事,火速成立工作專班,由支委班子包幹抓落實,推進糾紛調處,確保了國道的無障礙施工。

  「短短一周時間就完成了7戶徵地糾紛處理工作,解決了去年遺留下來的問題,看得出這屆班子的幹事能力,對他們和村莊未來的發展,我很有信心。」三枝樹村民張興付稱讚道。

  「街道把辦好開門一件事作為檢驗新班子的試金石,通過辦好『開門一件事』,讓新當選的幹部火速投入幹事創業中,讓群眾看得到換屆成效,讓幹部贏得口碑,真正做到換屆幹事兩不誤。」鶴溪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巧玲介紹。截至目前,街道11個村社已全部完成「開門一件事」,累計解決民生實事21件,各類歷史遺留問題8起。

  來源:麗水日報 記 者 孫曉敏 通訊員 雷建鴻 劉 美 特約攝影記者 李肅人/圖


相關焦點

  • 麗水景寧鶴溪街道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
    原標題:景寧鶴溪街道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村裡的集體茶葉增收項目發展並不十分理想,但我們通過辦公樓出租項目實現了同比增長2個百分點。」近日,在盤點村集體經濟年度帳單時,麗水景寧鶴溪街道張村村黨總支書記包文付更加肯定了對多年前集體共建辦公樓的做法。
  • 景寧鶴溪打造民族鄉村振興標杆
    體驗畲族手工技藝、觀看畲族才藝展演、參與篝火晚會狂歡……最近,景寧畲族自治縣鶴溪街道舉行第四屆「非遺」節暨「尋夢鶴溪 玩趣東弄」畲文化體驗遊活動,畲族群眾穿上節日的盛裝,喜迎上萬名遊客前來體驗畲族文化獨特魅力。
  • 神秘的景寧,一條美麗又動人鶴溪河,聆聽那一串串古老的廊橋故事
    在浙江省麗水市,有全國唯一的一個民族自治縣,它就是景寧畲族自治縣。景寧美麗而神秘,民風淳樸,畲族傳統文化蘊藏深厚,山水風光秀麗迷人,旅遊資源豐富,被譽之為「神奇畲鄉,休閒勝地」。景寧有一條美麗又動人的母親河叫鶴溪河,它貫穿整個景寧縣城。
  • 浙江景寧:畲家「百靈鳥」 山歌暖新居
    1月18日,在景寧縣鶴溪街道周湖自然村,「快樂山歌隊」隊員邊唱山歌邊將藍聰美(前二)家的用具搬到新居(無人機照片)。當日是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鶴溪街道敕木山村周湖自然村村民藍聰美一家喬遷新居的日子,從小愛唱山歌的她,邀請平日裡一起唱山歌的「快樂山歌隊」姐妹,用畲族山歌為自己的新居舉行入宅儀式。多年來,這支由藍聰美牽頭組建的周湖村「快樂山歌隊」走村入寨,是遠近聞名的「百靈鳥」,她們用優美的山歌為鄰裡鄉親送去快樂和祝福。
  • 【蔣忠軍鋼筆畫景】找尋童年記憶中的景寧老街
    我無憂無慮的童年是在景寧度過的,山城小鎮給我留下滿滿的金色回憶。當時外公家在廣播站的院子裡,後面是童弄街,稱為街其實是一條小小的弄堂,幾百米長,連接鎮中心與鎮郊的景寧中學,鵝卵石路面,每顆石頭經歲月和無數人腳底的踩踏,磨成玉石般的光滑,月夜這些鵝卵石還能反射出白光。
  • 王凡慧:抓實換屆「民」「實」「清」
    村社組織換屆是抓基層強基礎的頭等大事,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關鍵一環。「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的基層組織出現虛化、弱化、邊緣化問題便會導致基層黨組織聚不起群眾、管不了黨員、辦不了實事、統不了全局等軟弱渙散問題。
  • 景寧千年山哈宮輪廓初現,完成總投資額的78.9%!
    山哈宮鳳凰廣場後緣邊坡紅線外臨時截水溝工程、鶴溪河西側環形廊橋樁基礎工程、橋面工程、邊坡支護168個人工挖孔樁都已全部完成;錨杆(錨索)格構區已基本完工;景觀水渠完成380米;山哈飛瀑廣場架空層完成80%;仿古建築構件加工完成60%,有4棟仿古建築結頂。
  •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鶴溪街道東弄畲族村村民藍延蘭從小就跟著長輩學習編織彩帶,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她將彩帶的花紋與文字相結合,創作出極具時代性和個人風格的畲族彩帶。景寧一直非常重視畲族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工作。東弄村村民藍仙蘭是遠近聞名的畲山「百靈鳥」,為讓畲族山歌得到很好地傳承,她不僅教會自己女兒、孫女唱山歌,還成立了自己的畲歌工作室,免費教授有興趣的市民唱畲族山歌。
  • [景寧]毛垟鄉:全力實現農民「進城夢安居夢脫貧夢」
    今年,村民陳武裕從毛垟鄉沙垟行政村搬至鶴溪街道石牛山小區,實現了「進城夢、安居夢、脫貧夢」。同時,為了穩定已搬遷農戶的生活,鄉政府通過鼓勵企業支持搬遷農戶優先就業、免費培訓、推出公益性崗位等措施,引導搬遷農民就近就業、自主創業,讓搬遷農戶不僅「搬得下,穩得住」,還能「富得起」。
  • 景寧畲鄉「惠明」茶農當主播
    浙江日報天氣轉暖,景寧4萬餘畝惠明茶已經開採,受疫情影響,茶藝大賽、鬥茶會、茶展覽等茶事活動紛紛停辦,當地茶企和茶農如何銷售春茶?3月16日,記者前往景寧一探究竟。線上直播炒春茶「這是在炒二青。」上午10時,我們來到景寧紅星街道山後自然村,見到了正在炒茶的毛楊鑫。
  • 麗水網丨做好「開門一件事」 解決好居民回家「最後一步」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在改造升級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居民意見不統一的難題,特別是來自低樓層住戶的阻力較大,不少住戶擔心加裝電梯會影響一樓的採光、視線,還可能會帶來噪音。」 沙溪亭社區黨委書記楊振說,我們小區的居民都比較好溝通,也比較有大局意識。我們考慮到一樓的採光,在選擇電梯的時候挑了井道全玻璃的。加裝電梯事關樓道所有人的切身利益,還是需要每個人互相體諒。」
  • 浙江景寧:讓高山成為跨越的支點
    負責中心運營的麗水一山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蘇承波,已與全縣20餘個村的3000多戶農戶籤訂種植合同,產銷實現統一種苗、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包裝、統一銷售,「訂單農業」做得風生水起,今年預計能為每戶農戶增收5000餘元。  小農戶、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公司,產銷環節中的每個因子,都被「景寧600」這一平臺充分激活,與大市場無縫對接。
  • 如何抓實抓好「三必訪、四必問、五必談」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的傳家寶,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三必訪、四必問、五必談」是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有效抓手,各級黨組織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把「三必訪、四必問、五必談」作為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抓實抓好。抓實抓好「三必訪、四必問、五必談」,要有溫度。
  • 浙江日報關注|在畲鄉景寧 「惠明」茶農當起主播
    3月19日,浙江日報刊登《記者景寧畲鄉探訪——「惠明」茶農當主播》一文,全文如下。 天氣轉暖,景寧4萬餘畝惠明茶已經開採,受疫情影響,茶藝大賽、鬥茶會、茶展覽等茶事活動紛紛停辦,當地茶企和茶農如何銷售春茶?
  • 景寧木蘭野外札記(二)
    剛進景寧縣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橫跨河面的廊橋,橋下澄澈的河水一路奔騰。景寧廊橋始建於明清時期,有著悠久的歷史,而眼前這座鋼筋混凝土的廊橋則建於當代,但我們仍可以從它身上看出畲族廊橋的特色。 離開廊橋,我在附近的油茶樹上見到一隻極漂亮的荔蝽科昆蟲,要不是懼怕它的臭液,還真想抓起來調戲一番。
  • 邁好履職第一步,上城新一屆社區黨委搶幹「開門一件事」!
    連日來,新一屆社區黨組織以「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工作熱情,聚焦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紛紛亮出「開門一件事」,踏實邁好履職第一步,進一步奏響「幹中換、換中幹」主旋律,集中展示出新任社區黨委班子換好馬上幹的新風貌、新形象。一起來看。   湖濱街道
  • 景寧畲寨古韻 小視角透出家鄉美!
    景寧畲族自治縣紅星街道崗石村位於縣城北部,外舍古鎮北側,千峽湖東面,距縣城4.6公裡。2008年,崗石村由原崗石、匯田、大常、金村四個村合併而成。 今年,崗石村兩委幹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一方面搶抓春耕時節,投資40餘萬元,完成了佔地面積50餘畝的大壟崗精品雪梨園的建設,助力村級集體增收。
  • 真情溫暖民心 破解治理難題
    去年,愛凌村以一條條板凳求民意、一件件實事解民憂、一場場宣講沁民心、一次次表彰淳民風的「四個一」活動,創新鄉村治理舉措,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榮譽。西場街道黨工委書記金山存說,用真情溫暖民心是破解鄉村治理難題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農村基層幹部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的體現。板凳求民意「我覺得每個農戶都應該樹立衛生意識,家前屋後的亂堆亂放自己要清理。」
  • 通許縣厲莊鄉:堅持「四心四力」 抓實黨建扶貧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實習生 陳尊孝  6月11日,厲莊鄉劉莊村召開脫貧攻堅例會,以「民心黨建」為統攬,堅持「四心四力」,凝聚合力,以黨建為引領推動脫貧攻堅重任落實落地落到位。  劉莊村黨支部書記劉顯成表示要瞄準工作「靶心」,提升基層組織力。
  • 刀爾登:得天下者得民心
    ,也更合實情的一句話,便是「得天下者得民心」。 古代,帝王得天下,總要說上膺天命,下饜民心,而非智競力爭而來。天命如何,人不知鬼不覺,你說什麼便是什麼好了;至於民心,似乎是有些準兒的事,所以不但帝王藉此來合成王朝的合法性,老百姓也跟腔學調,拿它來增加自己的幸福感:瞧啊,我就是天視天聽的民!我就是載舟覆舟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