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功夫如今享譽世界,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
在此之前,中國功夫一度遭到質疑,好在有黃飛鴻、霍元甲、葉問等這些功夫大師的貢獻,將其發揚光大,讓世界各國人看到了中國功夫的魅力。
這也正說明了其實中國有很多有魅力、有內涵的文化,只是缺少一個被全世界看到的渠道。
曾經有一位美國五星上將的保鏢叫囂,中國沒人敢和他過招,後來被一位52歲老漢一掌擊敗,這位老漢名為呂紫劍,人送他「長江大俠」稱號。
出生於武術世家,從小專注練武
呂紫劍出生於光緒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893年,他家中經營「長勝鏢局」,是武術世家。
呂紫劍從小隨母親習武,並且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再加上他對武術興趣頗深,堅持勤學苦練,後來拜了名師李國操,取得了很深的造詣。
在呂紫劍心中,他習武是為了行俠仗義,除暴安良,與一些半道出家的習武之人不同,他們只為了謀名逐利,甚至是為了做一些違背正義的事。
而呂紫劍有著堅定的信念,13歲便離開家,獨自前往峨眉山。
在這裡他勤學苦練,風雨無阻,跟著威震江湖的李長葉道長,學會了「遊身八卦連環掌」。
後來呂紫劍為了追求更深的武術造詣,來到了武當山,在紫霄道長的指點下,繼續學習了二十年功夫。
專注習武數十年的毅力是令人欽佩的,但是更令人欽佩的是他不僅武功高強,還心懷天下與正義,為了中國百姓而反抗,成為了「長江大俠」。
代表中國大戰日本武士
呂紫劍一直心懷天下,在他的功夫練得爐火純青的時候,終於迎來了行俠仗義的機會。
當時社會動蕩,中國百姓備受侵略者的壓迫,生活苦不堪言。呂紫劍義無反顧地加入了當地的起義軍,好讓自己一身功夫有用武之地。
呂紫劍參加起義軍的地方就在長江沿岸,長江作為中國的運輸河流,承擔著重要的經濟任務。
而外國列強妄圖借長久發展工商業,進一步侵略中國,使長江沿岸的百姓面臨著巨大的損失。
外國輪船公司聯合起來,壟斷了長江的運輸線路,逼的唯一的中國公司瀕臨破產。
除了經濟利益受到威脅,敵人船隻不顧及沿岸居民的安危,甚至經常造成無辜漁民的受傷和死亡。
面對侵略者無底線的貪婪和侵略,中國百姓逐漸燃起了反抗的心,呂紫劍呼籲中國人不再乘坐外國公司的商船,也嘗試著規勸外國船員棄暗投明。
呂紫劍和當地百姓一起捍衛自己的利益,而由敵人管轄的航運公司不僅沒有悔過,反而被他們的行為激怒,派來了著名的武術高手三井秀夫。
日本人派一個武術高手的目的很明顯,他們知道呂紫劍的存在,想要和他一決高下,打擊中國的反抗勢力。而呂紫劍非常平靜地接受了對方的挑戰。
在宜昌軍校,呂紫劍與三井秀夫展開了生死對決,幾個回合之後,呂紫劍仍舊保持著沉穩的心態,而武士三井秀夫已經口吐鮮血,奄奄一息。
經此一戰,中國一雪前恥,而呂紫劍大展身手,名聲大戰,被世人稱為「長江大俠」。
中國航運公司重新拿回了長江沿岸的運輸權,為了感謝呂紫劍,想聘請他為副董事長。
而呂紫劍果斷地拒絕了,他此次一戰不是為了利益和名號,只是為了行俠仗義。
除此之外,他還向航運公司提出了條件,要求他們對搭船的窮苦人免費放行,還要給予路費。
一掌擊敗美國五星上將保鏢
「長江大俠」的名號很快便在中國傳開了,蔣先生聽聞呂紫劍的經歷與武功,親自請他來做自己的貼身保鏢。
正是這樣一個機會,讓他迎戰美國五星上將的保鏢,在世界上打出了中國功夫的名號。
1945年,美國的馬歇爾來華談判,他作為五星級上將,隨身帶的保鏢也不一般,號稱自己是打敗天下無敵手,並且完全不把中國人放在眼裡,十分猖狂。
這位保鏢名叫湯姆·紐漢,叫囂著中國人沒人敢和他過招。
當時的呂紫劍已經52歲,雖然不年輕,但是身體仍舊健壯靈活,他面對著這位年輕力壯的美國保鏢毫不擔憂,坦然地迎戰,還籤下了生死狀。
比武地點選在了重慶南岸黃山,呂紫劍的功夫絲毫沒有減退,身姿矯健,一個八卦掌便將1米9的湯姆·紐漢打倒在地,口吐鮮血。
顯然,呂紫劍的中國功夫遠勝於美國保鏢,對方倒地後,呂紫劍提議幫他醫治,因為他不僅從小習武,還在中醫方面有所造詣。
可是美國信不過他,結果這位年輕保鏢最後醫治無效死亡。
隱退江湖,安享晚年
呂紫劍贏下了這場和美國保鏢的較量,但是在當時國家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打死了美國人一事非同小可。迫於壓力,他不得不選擇隱退江湖,隱居在重慶。
隱居後的呂紫劍靠教習武術和行醫維持生活,他將自己的一身本領傾囊相授給後輩。
數十年如一日,呂紫劍保持著健康的心態,做到了遠離塵世紛擾。
並且堅持鍛鍊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到了93歲時仍身體健壯,甚至還能代表四川省參加全國的武術比賽。
他的長壽秘訣就是每天練功、有規律地生活。
2012年,武術大師呂紫劍離開了人世,享年118歲。
他與霍元甲、杜心武並稱武林三大俠客,一生行俠仗義,非常傳奇。
將自己的一身本領用於匡扶正義,鏟奸除惡,正是他這樣的精神才讓眾多國人,信服、敬佩,將他稱為「大俠」絲毫不過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功夫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功夫蘊含著獨特的魅力,更可貴的是中國的武術大師們心中的正義與信仰。
是他們的努力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力量,也是他們在儘自己所能將中國功夫發揚光大。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