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世界上
最後一張五月天專輯
除非2012不是世界末日
五月天·第二人生
希望還是絕望。樂觀還是悲觀?《第二人生》選擇將觸角放寬、向外在世界出發,從個體走向群體,思考起更恢宏難解的巨大命題,由外至內地對所有聽眾拋出了大哉問。
《第二人生》這張專輯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在籌備,為了呼應《第二人生》的專輯主軸,再加上團員內部對曲目排序的僵持,五月天最後決定推出「明日版Now Here」和「末日版No Where」兩種版本,忠實呈現世人面對末日的價值觀對立、甚至是五月天團員們在面對這樣的創作主題時,所衍生而出的內心自我掙扎。明日版與末日版的發想是來自於瑪雅的預言傳說。
主唱阿信說: 「雖然整張專輯的背景是世界末日,但核心傳達的是,如果最後末日沒有到來,你就有機會選擇你的《第二人生》!」比起一般單純以絕望角度詮釋世界末日的作品,五月天再度展現五月天式的不同世界觀。「如果2012年瑪雅末世預言逐漸成真,在這看似最後倒數的生命關頭,我們該要如何面對我們各自的人生?這點逐漸蘊釀成新專輯的思考核心。」
五月天本來是不相信末世論的,但從2008年0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開始,各式天災人禍不斷發生,一直到2011年03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時,五月天在電視上看見海嘯翻卷,甚至引發核電廠爆炸,輻射外洩,這才驚覺,「末日」其實與我們生活的「平日」只有一線之隔。
在專輯錄音的時候,正值日本大地震發生之後,但五月天仍按照原本的行程,在2011年04月到日本,在限電及缺水等壓力下進行錄音。
五月天《第二人生》有兩版專輯封面。平面設計大師聶永真設計的「明日版Now Here」風格明亮如人造彩虹,大色塊的強烈色彩構圖呈現現代文明的魔幻回憶、「末日版No Where」則以黑白反差定調,五月天五人坐在通往未知的無止盡公路上用沉默訴說面對「末世」的未知與無言。
為了尋找追尋心中末日黃昏與明日彩虹,這次封面的拍攝地點也讓五月天傷透腦筋,最後熱愛旅行的貝斯手瑪莎提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私房一個人旅途照片,大家才一致相中: 「就是這裡了!」為了這兩個心中最切合主題的夢幻場景,五月天特別在昏天暗地的演唱會排練時間表中擠出五天遠渡重洋,但卻不願透露是哪個國家或哪個城市,因為重要的不是在哪一國哪一地的異國奇觀,而是要呈現不管哪一國人都有共鳴的一種」somewhere in time」時空感來強化專輯主題。
兩種不同版本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曲序編排上。雖然聽眾都可以在計算機上按照喜好自己挑著聽,但希望提供五月天的曲序選擇給大家。另外,在這兩種不同版本中,歌曲與歌曲中的間隔長度也略微有所不同,讓曲序連接起來能夠聽得更順暢。
《第二人生》是一張概念完整,內容言之有物,旋律和製作都很用心的專輯。專輯似乎沉迷於末日情結的宏大敘事中,看不到臺式搖滾樂慣有的犀利批判。但其中不少曲目都從細節和身邊事入手,不迴避恐懼,帶出一個上揚、積極的結尾。
對於這張專輯,有的人聽到的是樂觀、有的人聽來是悲觀,每個人的回答都不同,五月天也強調,相信自己的選擇,勇敢走下去就不必擔心末日!